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语集注(朱熹)-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之也。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 
及。”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 
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曰:“然则师愈与?”与,平声。愈, 
犹胜也。子曰 :“过犹不及。”道以中庸为至 。贤知之过,虽 
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则一也。尹氏曰 :“中庸之为 
德也,其至矣乎!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为,去声。周 
公以王室至亲,有大功,位冢宰,其富宜矣。季氏以诸侯之卿, 
而富过之,非攘夺其君、刻剥其民,何以得此?冉有为季氏宰, 
又为之急赋税以益其富。子曰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可也。”非吾徒,绝之也。小子鸣鼓而攻之,使门人声其罪以 
责之也。圣人之恶党恶而害民也如此。然师严而友亲,故己绝 
之,而犹使门人正之,又见其爱人之无已也。范氏曰 :“冉有 
以政事之才,施于季氏,故为不善至于如此。由其心术不明, 

… 页面 92…

论语集注                                                              ·90· 

不能反求诸身,而以仕为急故也。” 
      柴也愚,柴,孔子弟子,姓高,字子羔。愚者,知不足而 
厚有余。家语记其“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 
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避难而行,不径不窦 ”。可以见其 
为人矣。参也鲁,鲁,钝也。程子曰 :“参也竟以鲁得之。” 
又曰 :“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 
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 。”尹氏 
曰:“曾子之才鲁,故其学也确,所以能深造乎道也。”师也 
辟,辟,婢亦反。辟,便辟也。谓习于容止,少诚实也。由也 
喭。喭,五旦反。喭,粗俗也。传称喭者,谓俗论也。杨氏曰: 
 “四者性之偏,语之使知自励也。”吴氏曰:“此章之首,脱 
  ‘子曰’二字。”或疑下章子曰,当在此章之首,而通为一章。 
      子曰 :“回也其庶乎,屡空。庶,近也,言近道也。屡空, 
数至空匮也。不以贫窭动心而求富,故屡至于空匮也。言其近 
道,又能安贫也。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中,去 
声。命,谓天命。货殖,货财生殖也。亿,意度也。言子贡不 
如颜子之安贫乐道,然其才识之明,亦能料事而多中也。程子 
曰:“子贡之货殖,非若后人之丰财,但此心未忘耳。然此亦 
子贡少时事,至闻性与天道,则不为此矣。”范氏曰:“屡空 
者,箪食瓢饮屡绝而不改其乐也。天下之物,岂有可动其中者 
哉?贫富在天,而子贡以货殖为心,则是不能安受天命矣。其 
言而多中者亿而已,非穷理乐天者也。夫子尝曰:‘赐不幸言 
而中,是使赐多言也’,圣人之不贵言也如是。”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善人, 
质美而未学者也。程子曰 :“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 
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张子曰: 
 “善人欲仁而未志于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蹈于 

… 页面 93…

论语集注                                                              ·91· 

恶,有诸己也。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 
      子曰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与,如字。 
言但以其言论笃实而与之,则未知其为君子者乎?为色庄者乎? 
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 
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 
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 
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兼人,谓胜人也 。张敬夫曰: 
 “闻义固当勇为,然有父兄在,则有不可得而专者。若不禀命 
而行,则反伤于义矣。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则于 
所当为,不患其不能为矣;特患为之之意或过,而于所当禀命 
者有阙耳。若冉求之资禀失之弱,不患其不禀命也;患其于所 
当为者逡巡畏缩,而为之不勇耳。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 
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 :“吾以女为死矣。”曰:“子 
在,回何敢死?”女,音汝。○后,谓相失在后。何敢死,谓 
不赴斗而必死也。胡氏曰 :“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 
之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 
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 
雠,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 
锋乎?” 
      季子然问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与,平声。子然, 
季氏子弟。自多其家得臣二子,故问之。子曰 :“吾以子为异 
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异,非常也。曾,犹乃也。轻二子以抑 
季然也。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以道事君者,不 

… 页面 94…

论语集注                                                              ·92· 

从君之欲。不可则止者,必行己之志。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 
矣。”具臣,谓备臣数而已。曰:“然则从之者与?”与,平 
声。意二子既非大臣,则从季氏之所为而已。子曰 :“弒父与 
君,亦不从也。”言二子虽不足于大臣之道 ,然君臣之义则闻 
之熟矣,弒逆大故必不从之。盖深许二子以死难不可夺之节, 
而又以阴折季氏不臣之心也。尹氏曰 :“季氏专权僭窃,二子 
仕其家而不能正也,知其不可而不能止也,可谓具臣矣。是时 
季氏已有无君之心,故自多其得人。意其可使从己也,故曰弒 
父与君亦不从也,其庶乎二子可免矣。”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路为季氏宰而举之也。子曰 :“贼 
夫人之子。”夫,音扶,下同。贼,害也。言子羔质美而未学, 
遽使治民,适以害之。子路曰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 
读书,然后为学?”言治民事神皆所以为学。子曰:“是故恶 
夫佞者。”恶,去声。治民事神,固学者事,然必学之已成, 
然后可仕以行其学。若初未尝学,而使之即仕以为学,其不至 
于慢神而虐民者几希矣。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 
而取辨于口以御人耳。故夫子不斥其非,而特恶其佞也。范氏 
曰:“古者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盖道之本在于修身, 
而后及于治人,其说具于方册。读而知之,然后能行。何可以 
不读书也?子路乃欲使子羔以政为学,失先后本末之序矣。不 
知其过而以口给御人,故夫子恶其佞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坐,才卧反。皙,曾参 
父,名点。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长,上声。 
言我虽年少长于女,然女勿以我长而难言。盖诱之尽言以观其 
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言女平居,则言人不知我。如或有 
人知女,则女将何以为用也?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 

… 页面 95…

论语集注                                                                ·93·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 
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乘,去声。饥,音机。 
馑,音仅。比,必二反,下同。哂,诗忍反。率尔,轻遽之貌。 
摄,管束也。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因,仍也。谷不 
熟曰饥,菜不熟曰馑。方,向也,谓向义也。民向义,则能亲 
其上,死其长矣。哂,微笑也。“求!尔何如?”对曰:“方 
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 
乐,以俟君子。”求,尔何如,孔子问也,下放此 。方六七十 
里,小国也。如,犹或也。五六十里,则又小矣。足,富足也。 
俟君子,言非己所能。冉有谦退,又以子路见哂,故其辞益逊。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 
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相,去声 。公西华志于礼乐之 
事,嫌以君子自居。故将言己志而先为逊辞,言未能而愿学也。 
宗庙之事,谓祭祀。诸侯时见曰会,众眺曰同。端,玄端服。 
章甫,礼冠。相,赞君之礼者。言小 ,亦谦辞 。“点!尔何 
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 
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铿,苦耕反。舍,上声。撰,士 
免反。莫、冠,并去声。沂,鱼依反。雩音于。四子侍坐,以 
齿为序,则点当次对。以方鼓瑟,故孔子先问求、赤而后及点 
也。希,间歇也。作,起也。撰,具也。春服,单袷之衣。浴, 
盥濯也,今上巳祓除是也。沂,水名,在鲁城南,地志以为有 
温泉焉,理或然也。风,乘凉也。舞雩,祭天祷雨之处,有坛 
墠树木也。咏,歌也。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 
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 
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 

… 页面 96…

论语集注                                                             ·94· 

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 
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而门人记其本末独加详焉,盖亦有以识 
此矣。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夫,音扶 。曰:“夫子何哂由 
也?”点以子路之志,乃所优为,而夫子哂之,故请其说。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夫子盖许其能,特哂其 
不逊。“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 
也者?”与,平声,下同 。曾点以冉求亦欲为国而不见哂, 
故微问之。而夫子之答无贬辞,盖亦许之。“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此亦 
曾皙问而夫子答也。孰能为之大,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 
辞。程子曰 :“古之学者,优柔厌饫,有先后之序。如子路、 
冉有、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许之。亦以此自是实事。后之学 
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