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作为的人,必须从自我修养做起。即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基本的口
德修养也应具备,对传统的美德也应继承。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这样一种道
德秩序,社会对人们的素质也有这样的要求以保证社会的安定,人际的和谐, 
人类的幸福。

二三三、处富知贫居安思危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译文】
当你居富拥贵时,你要了解贫贱人家的痛苦才行;当你年青力壮时,应
当想到年老体衰后的悲哀。
【注解】
痛痒:痛和痒都是一种病,此处比喻痛苦。王阳明《传习录》有:“如
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评语】
阵胜没有称王的时候,曾和同伴相约:“苟富贵,毋相忘。”可陈胜真
的富旦贵的时候,把这句话就丢到脑后去了。贫穷和富贵是相对立的,从古
到今,很多人一但有了权势,便觉身价百倍,不思为民造福,忘却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的古训;有了财富,便显得趾高气扬,骄奢淫佚,仿佛自己的血统
都比别人高了。在高贵时想不到贫穷,既难使富贵长久,也谈不上具备好的
品德。一个人不管身处贫困富贵,都应珍惜时间,爱惜生命。“少年休笑白
头翁,花开能有几日红”,可不敢“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要特别珍
惜青春而顾念晚年的衰老生活。惜时如金是事业的最基本要求,否则,一生
一事无成,看来不堪回首将何其凄凉。

二三四、老当益壮大器晚成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
神百倍。
【译文】
夕阳西下时,在天空所出现的晚霞是那么灿烂夺目,深秋季节金黄色的
柑桔正在吐露扑鼻的芳香,所以到了晚年君子更应振作精神奋发有为。
【注解】
烟霞绚烂:烟霞是云气,绚烂是光采夺目的景色。芳馨:香气四溢。
【评语】
人的一生习惯于分年龄段计算其作用,而现代社会更重视年轻人的闯
劲,发挥其创造力,使老人问题成为社会问题。以至有人慨叹“人到中年万
事休”。否认年龄差异,不讲生理机能之别不切实际,硬要说“人生七十才
开始”的话,只能是从精神而言。每个年龄段都具有特定的作用,四五十岁
的中年正是一个人奋发有为创造事业的黄金时代,六七十岁的人可以其丰富
的人生阅历,深厚的生活经验指导后来居上的人少走些弯路,避免不必要的
挫折。“岁寒而后知松柏之苍劲”人到晚年固然有夕阳黄昏之叹,但“老当
益壮”,“老骥伏枥”之雄心更显得辉煌。人的一生,没有精神追求,即使
是正当少年,但颓靡自堕,又有何用?有精神追求和理想抱负,即使在老年
却生机勃勃,又何来“徒伤悲”之叹呢?

二三五、藏才隐智任重致远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
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译文】
老鹰站在那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样子,但这正是它们准备捉
人吃人前的后段。所以,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聪明,不显露才华,如此才能培
养出肩负重大使命的毅力。
【注解】
攫,鸟兽用爪或翼取物。
噬:啃咬吞食。
肩鸿:鸿与洪通,大的意思。肩鸿即担负大责任。
【评语】
老子说:“大智若愚”,是说有大志向、大智慧的人无暇去忙世俗之事, 
表面看起来就是一副忠厚而愚的样子。常言道“一瓶个满,半瓶子醋晃当”, 
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绝不会自我夸耀,因为他清楚学无止境;一个具有才华
的人,最好是能保持深藏不露的态度,否则容易招致周围人们的忌恨。成大
事者先得会保护自己,因此先人才有“良贾深藏苦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的名言。何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忙于小便忽于大,贪得多便难以专,正
因为如此,不露才华不显聪明,才能为以后的大业积攒力量。
二三六名位声乐不可贪图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 
不是个好臣士。
【译文】
经常宴饮作乐,不是一个正派人家;习惯于靡靡之音和华丽艳服,不是
一个正派书生;名利权位观念太重,不是一个好官吏。
【注解】
士子:指读书人或学生。
【评语】
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王焉, 
可谓好学也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未足与议也。”一个有志于
学业,有为于未来的人,在享乐上过于贪图,在名位上太过看重是难以有所
成就的。人的品性修养要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不论是读书求知,不审居官
从政,或是日常生活,只为追求私欲的满足,达到私心的要求,必然有损于
集体,有损于公德。其最终结果是败坏自己的形象。而热衷于饮宴声乐之辈, 
必然轻浮;一门心思在名利场钻营,定然不会是为民造福坚持正确原则的人。

二三七、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却被乐心引在苦处;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心
换得乐来。
【译文】
世人都认为能满足心愿就是快乐,可这种愿望常常被快乐引诱到痛苦
中;达士平日能忍受各种横逆不如意的折磨,在各种磨练中享受奋斗抗争之
乐,最终换来真快乐。
【注解】
心肯:肯是可的意思,引申为顺,心肯就是心愿满足。
心拂:拂就是违背,心中遭遇横逆事物。
【评语】
一个人的成功,可以从恶劣环境中奋发而来,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苦尽而甘来,足以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在顺境中不
知满足,不断求进。逆与顺是相对的,逆境中条件艰难,需要不气馁;顺境
中谨防止步不前,需要不自满,只有不自满,为志向而奋发,才会有抗争之
乐,否则就会由顺境转向逆境,乐极而生悲。

二三八、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译文】
要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用冷静的耳朵听别的的话,用冷静的心情处理
感情,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注解】
当:持,处理。
【评语】
古人强调的“忍”“恕”等等修身之道无不和“冷”带些关系,因为只
有情冷才能心静。常言“万物静观皆自得”,热情如火可以给人以生命力和
无限温暖,但是冷静如水却有助于思考精深判断准确。一个成熟的人待人的
冷静的,处世是现智的,这样遇事才不会感情冲动不知所措,做事才会有条
不紊有序而行。而观察人则是一门委高深的学问,需要一个很长的了解过程, 
孔子主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没有一个冷静的心态,理智
思维是难以建立起来的。二三九、恶不即就善不即亲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
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译文】
听到谁说人家有过错或做了坏事,不可信以为真马上就起厌恶之心,必
须经过自己一番冷静的观察,这样就可以判断是否进谗小人的诬陷泄愤;听
到谁赞扬某人有善行做了好事,也不要立刻就相信他去交往亲近他,必须经
过自己一番冷静观察,以免被那些奸人作为谋官求职的手段而引狼入室。
【注解】
就恶:立刻厌恶。
谗夫:用流言来陷害他人的小人。
【评语】
常见生活中工作上一些人往往爱打听是是非非,喜欢听信别人说某某如
何,形成是非小人、长舌妇人生存的环境。对于一在个事业上想有作为的人
来讲这是大忌。孟子在识别人才的方法上有段名言“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
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这,见贤焉然后去用之;左右皆曰可
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人生在世欲有所为,不论是从政还是经商,首要问题是
识人用才;而识人用才的关键是自己有标准善恶、有立场原则,自己去观察、
去思考,才不致人云亦云,宠信奸小。

二四○、性躁无功平和徼福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译文】
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做什么都不容易成功以至一事无成;性情温和
心绪平静的人,往往各种福分会自然到来。
【注解】
微福:徽,求。《左传》昭公三年中有“徼福于太公”。
【评语】
《大学》中所说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定,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定、静、安、虑、得就是训练和要求一个人
遇事宜心平,做事宜气和。一个平心静气的人由于思考得周详,做事当然不
会盲目乱撞,避免不知所做何为的现象出现,一个心浮气躁的人由于不能深
思熟虑,往往会使所进行的事功败垂成。所以必须磨练“智欲圆而行欲方, 
胆欲大而心欲细”的修养工夫,胆大心细的人才不致一事无成。做事如此, 
待人同样是这个道理,只要冷静观察,自然相处,不强求,自然就无烦恼。

二四一、刻失人和滥招恶友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谈者来。
【译文】
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太刻薄就会使想为你效力的人离去;交友不
可太多太浮,如果这样,那些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你,来到你的
身边。
【注解】
滥;轻率,随便。
贡谀:贡即贡献,谀是阿谀,说好听话逢迎讨好的意思。
【评语】
孔子把朋友分成两大类,一种是益友,一种是损友。孔子说:“益者三
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
矣。”交友宜益人,恶人岂能称友?高山流水,难得知音,以至知音成为后
人择友时的一个向往。许多人一诺之功,一酒之饮,一事之助便以为友至矣, 
这样是没有真朋友的。故俗语有“酒肉朋友不可交”的说法。交友不可滥, 
待人用人不能刻薄。尤其一些有点权力的人,往往既出于公心,又刻薄待人。
办事往往以为只自己正确,待人总是按我这要求,还偏生说是为公,实际上
是不懂得尊重人,不知道怎样用人。这样做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里还谈
得上以为公?

二四二、居官有度居乡易交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犊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钜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 
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译文】
一个人做官的时候,对于求荐的书信不能无节制地延揽接待,处人要保
持一种严肃恭谨的态度,对于有所求的人要尽量少接见。一但去官闲居田园
乡间以后,就不能再摆那种高不可攀的官架子,平日跟家乡父老应表现出和
蔼可亲的态度,以便敦睦乡邻的感情。
【注解】
竿牍无节:竿与简通,竿牍就是简牍,就是书信。
杜钜端:杜是杜绝,钜端是非分幸进。
崖岸太高:比喻性情高傲。
【评语】
一个人的品质、气节在什么地方都要保持,而待人的态度却应随条件变
化而调整。在朝为官因为手中有权,如果不使权力有一定威严,却去大开方
便大门,就很容易使权力变成结党营私、贪污腐化的法码。关于在朝为官和
退休乡居的应有态度,《论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