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甫诗选注-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裕矣。” 

…  74…

                                            * 
                                 绝句六首 (录三) 

                              '一'                                '二'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 

     * 这也是复归草堂时所作。正当“三年奔走空皮骨”之后,故觉草堂景物特别可爱。 

      '一'这两句语对而意不对,蜂蝶之多,乃由于花开之盛。 

      '二'即“客至从嗔不出迎”意。 

              '三'                '四'               '五' 
急雨捎溪足 ,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 ,翻藻白鱼跳。 

      '三'捎,是掠过,描写急雨。 

      '四'转,是横穿,描写斜日。树腰,树半中腰。二句写急雨忽晴之景。 

      '五'是写一对黄鹂隔巢对坐,整理被雨打湿的羽毛。 

              '六'                '七'               '八'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 ,帆过宿谁家。 

      '六'月照水上,石在水旁,水动,故恍若月光移石而去。 

      '七'云在天上,因溪水虚明,投影水中,与岸上的花影相毗连,故见云之傍花。二句写景精细, 

从观察中得来。 

      '八'是说鸟在夜间,尚知循旧路回巢栖息,反兴人之不如鸟,此过帆,当系商人船只。 

…  75…

                                       绝句二首 

              '一'                                '二'               '三' 
迟日江山丽 ,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 

      '一'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二'因泥融,燕子衔泥作巢,故飞来飞去。 

      '三'因沙暖,故鸳鸯贪睡。四句写景物,而愉快之情自见。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四'。今 

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五'? 

      '四'因江碧故越显得鸟之白,因山青故越显得花之红。然,即燃字。花欲然,花红得象火一般 

要燃烧起来了。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山花焰火然。” 

      '五'景色未尝不美,可惜不是故乡,所以反而引起漂泊之感。 

…  76…

                                         登楼  * 

                                          '一'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二'                                            '三' 
    。北极朝廷终小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 
      '四' 
甫吟 。 

     * 这也是初回成都时所作,是杜甫有名的一首七律。 

      '一'花近高楼,正好赏玩,却说伤客心,这是因为正当万方多难之秋。起势突兀峻耸,这和用 

倒装手法有关,即用第二句注释第一句。如果顺过来说,就平直无气势了。 

      '二'二句紧承上“登临”写所见之景,并即景寓情。正当伤心之时,而锦江春色,却从四面八 

方向我包围而来,玉垒浮云,苍狗变幻,又宛如多难的人生,岂不更加使人伤心吗?二句取景壮阔, 

故伤心之中。并无衰飒之气。沈德潜评此诗:“气象雄伟,笼盖宇宙”,主要是根据这两句。玉垒, 

山名,在灌县西。 

      '三'二句正写万方多难。不可能全写,所以只重点地写吐蕃陷京师扰四川等一二事,这是多难 

中的大难。由于作者对祖国充满信心,所以并没有因此而流于悲观。北极,北辰也。以喻朝廷的安固。 

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入长安,立广武王承宏为帝 (作傀儡),改元,大赦,置百官,凡留十五日而退。 

十二月,代宗由陕州还长安,承宏逃匿草野,赦不诛。因吐蕃曾经一度立帝,故曰朝廷终不改。“西 

山寇盗”,即指吐蕃。这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 

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 (均见《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因朝廷既终不改,故告以莫相侵。这 

两句也是流水对。 

      '四'末二句就登楼所见古迹以寄慨;寓感极深,用意甚曲,故向来解说,亦颇纷歧。大意是说, 

象蜀后主这样一个昏庸亡国之君,本不配有祠庙,然而由于先生和武侯对四川人民做过一些好事,人 

心不忘,所以还是有了祠庙,何况大唐立国,百有余年,当今皇上 (代宗),又不比后主更坏,即使 

万方多难,“盗寇”相侵,也决不会就此灭亡。这句和《北征》结语“皇皇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同 

旨。但这只是一面。另一面,杜甫对信任宦官程元振和鱼朝恩以致造成万方多难“寇盗”相侵这一局 

势的负责人——代宗,也给予了尖锐而深刻的讽刺。因为他把代宗比作后主,则代宗之为代宗,也就 

够可怜的了。总之,这句诗,确是话中有话的。末句是自伤寂寞。杜甫是一个“济时肯杀身”、“时 

危思报主”的人,可是,当此万方多难之时,自己却只能象躬耕陇亩时的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一样,在这儿登登楼,吟吟诗,岂不无聊?岂不可叹?聊为,是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的意思。 

梁甫,泰山下一小山。 《梁甫吟》,是挽歌一类的歌曲,《三国志》说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是说 

他欢喜唱这种曲子,后人把现存的一首 《梁甫吟》题为诸葛壳作,是错误的。这里的“梁甫吟”,即 

指这首《登楼》诗。 

…  77…

                                         宿府 * 

                   '一'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二'                      '三'                                          '四'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 
一枝安'五' 

     * 广德二年 (七六四)在成都作。时为严武节度参谋。 

      '一'幕府,犹军署,古时行军,以帐幕为府署,故曰慕府。 

      '二'二句独宿时所闻所见。是上五下二句法,应在悲字和好字读断。自语,指角声。南朝乐府 

 《神弦歌》:“破纸窗间自语。 

      '三'荏苒,犹展转。风尘荏苒,是说兵乱连绵。 

      '四'伶俜,困苦貌。见得自大乱以来,已忍受了十年的苦难。 

      '五'强,读上声,勉强的意思。杜甫不愿作节度参谋,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和彼此友谊,所谓“束 

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遣闷奉呈严公》)故曰“强移”。《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 

不过一枝。” 

…  78…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 

                              '一'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 。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逶迤罗水族,琐 
           '二'                                                                   '三' 
细不足名 。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 。” 
                                                               '四' 
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  。服饰定尊卑,大 
           '五'                                '六'                                '七' 
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 。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 
              '八'                                                 '九' 
叹息当路子 ,干戈尚纵横。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 
              '一○'                                '一一' 
实以骄贵盈         。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 
'一二'。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一三'!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粗席 
尘,愧客茹藜羹'一四'。 

     * 这大概是广德二年 (七六四)回成都后所作。“太子张舍人”,实即张太子舍人。“太子 

舍人”是东宫宫,属太子,杜甫怕引起误会,故把它拆开,将“太子”二字放在姓“张”的前面。这 

也是他细心处。《新唐书》卷四十九(上):“太子舍人四人,正六品上,掌令书表启。”通过这首 

诗,我们更可以看出杜甫的为人,即使在困难中,对于一物的去取,他也是丝毫不肯苟且的。“吾道 

属艰难”,这便是他的实践。织成褥段,是用丝织成的床褥。古人称丝织品曰段,张衡《四愁》诗“美 

人赠我锦绣段”。 

      '一'二句句法本《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这首诗并不是写给张舍人的, 

所以称“客”而不称“君”。不直说从长安来,而说从西北来,是不想把话说得太露骨。织成,可作 

名词用,《后汉书》卷四十《舆服志》:“衣裳玉佩备章彩,乘舆,刺史、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 

陈留襄邑献之云。”又《宋书》卷十八《礼志》:“诸织成衣帽、锦帐、纯金银器、云母从广一寸以 

上物者,皆为禁物。” 

      '二'四句描写褥上的织纹。胡夏客云:“刘禹锡诗(《历阳书事七十韵》)华茵织斗鲸。知唐 

时锦样多织鲸也。”不足名,不足数。 

      '三'四句转述张舍人赠送褥段的话。充,供也。承,奉也。醉后高眠,鬼怪见而惊走,形神交 

泰,岂非宝物? 

      '四'自领客以下至末是杜甫说明不能接受的道理。客意诚可感,但我愧非公卿,留而不用,既 

怕惹祸,用嘛,又和我这田舍人家不相称。混,混乱,混淆。 

      '五'万古程,不变的法度。 

      '六'裋,音竖,僮竖所著布衣。褐,贱者所服。更无营,是说裋褐之外,更无所营求。 

      '七'珠宫,犹龙宫。这个褥段一定是宫廷中御用的禁物,故曰珠宫物。封建时代,僭用禁物, 

是有罪的,所以说“寝处祸所婴”。《说文》:“婴,绕也。”以上说明于自己身分不合,是不能接 

受的第一个理由。 

      '八'当路子,当权的人。阮籍诗:“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九'掌握,犹言手中。 《论语》:“乘肥马,衣轻裘。”自字含蓄。是说只要有权,便自然而 

然的一切都有了。 

      '一○'李鼎之死,史无明文。按《唐书》卷十《肃宗纪》:“上元元年十二月以羽林军大将军 

李鼎为凤翔尹,兴、凤、陇等州节度使。……二年二月,党项寇宝鸡,入散关,陷凤州,杀刺史萧■, 

凤翔李鼎邀击之。……六月,以凤翔尹李鼎为鄯州刺史,陇右节度、营田等使。”则李鼎盖有军功, 

其死,必缘恃功骄贵。歧阳,即凤翔。 

      '一一'《唐书》卷一百十四《来瑱传》载:瑱慷慨有大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