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辟演义.前后七国-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负于汝,乃诅咒寡人。不忠之甚,万死犹轻!快推出斩于稷宫之通衢,使 

                                 ④ 
  举国之臣民,皆知其谤君之罪。”大臣中虽也有几个出班为孤狐喧求饶,当 
  不得齐王怒气冲天,一面传旨称帝,一面就拂袖入宫去了。可惜孤狐喧一腔 

① 机栝——机,弩的发箭器;栝,矢未扣弦之处。机栝,共指治事的权柄 

① 谀佞——善以巧言谄媚的人。 

② 晓(xiāo,音萧)——因为害怕而乱嚷乱叫的声音。 

③ 负郭——背负城郭。典出《史记·苏秦列传》:“使吾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④ 谤 (bàng,音棒)君之罪——恶意地攻击帝王的罪过。此处为齐湣王加罪于忠臣孤狐喧的借口。 

… 页面 241…

  忠义,反而受戮于稷衢之上。正是: 

            骄君难与言,忠臣不怕死。 

            所以谗佞人,只要君王喜。 

       齐湣王虽然一怒杀了孤狐喧,然称帝之事,心下也有几分狐疑,欲与人 
  商量,却没相信之人。忽报燕使苏代来朝,湣王大喜,召入,因将秦王自称 
  西帝,遣使立齐为东帝,就相约共去伐赵之事,细细述了一遍。又将孤狐喧 
  谏止被杀之事,也说了一遍,因问道:“此事还该如何?”苏代道:“秦王 
  以诸侯而自僭立称帝,自犯天下之仪,天下闻而愤怒之,未可知也。然秦正 
  强,天下畏其强而首肯之,未可知也。今秦既自立,而又遣使立大王之为东 
  帝者,亦恐天下罪之,而拉大王分罪也。大王若辞而不受,是拂秦王之意, 
  自失为帝之机,俱非策也。以臣愚见,秦既立大王为东帝,乞大王竟受之而 
  勿辞,使臣民、各国闻知其事,则大王俨然东帝矣。至于发号施令,称帝于 
  天下,且请少缓。何也?臣欲以秦为前车也。倘秦称帝,天下无说,大王然 
  后从容称为东帝,未为晚也。设或秦称西帝而天下憎之、恶之,大王受之而 
  不称,则天下必以大王为知义,而得令名矣。此收天下人心之资也。”齐湣 
  王听了,大喜道:“卿所言最善。但秦王约我共伐赵,不知赵可伐乎?”苏 
  代道:“伐国必破国,方可示威,若伐而空还,不如勿伐,赵国虽小,亦战 
  国也,伐之未必即破。以臣愚见,伐赵莫若伐桀宋。桀宋,小国也,而南败 
  楚,西败魏,昏暴多端,此必败之道也。大王因而伐之,未有不破。伐宋而 
  破之,则天下皆畏齐之强矣。”齐湣王听了甚喜,以为有理。东帝才称得两 
  日,因苏代之言,便止住不称;又依苏代之言,即发大兵,去伐桀宋。 
       你道这桀宋是谁?就是宋国的康王。这宋康王虽生来性情骄暴,然立国 

                                                                    ① 
  微小,初犹不敢为非。只因城头上一个小雀,忽生了一个大鹯 ,百姓看见以 
  为奇事,遂报知康王。康王惊导,因命掌卜筮的太史官占之。太史占了,因 
  拜贺康王道:“此大吉之象也。雀小鹯大,占书上有言:‘小而生大,必霸 
  天下。’大王之谓也。”康王大喜。自此遂心骄志大,任意狂为:与滕国为 
  邻,欲展疆土,遂发兵灭了滕国;欺薛国兵少,遂时时遣将伐之;乘齐有事, 
  遂暗暗地袭取了它沿边的五座城他;见楚地广阔,遂探其无备,而夺取二三 
  百里;偶与魏战而大败之,遂沾沾自喜道:“此皆吾霸天下之征也。”见人 
  尊敬天地,遂每每张弓挟矢以射天,欲使天怕我;而又往往操椎持扑以笞地, 
  欲使地惧我;见人多事鬼神,又斩社稷而焚灭之,欲使鬼神服我;又置酒在 
  室中,为长夜之饮,饮到欢快之时,要室中之人皆呼万岁。室中人呼了,又 
  要堂上、堂下之人以及门外之人、国中之人皆呼万岁以应之,以见人不敢违 
  我。昏暴若此,故天下之人皆谓之桀宋,以其昏暴如桀也。故齐兵一来,民 
  心离散,无兵守城,宋康王方惊慌无措,只得逃走,要奔到魏国,不期追兵 
  紧急,走不到魏国,竟死于温县,而宋遂绝矣。正是: 

            暴虐大应死,昏迷国易亡。 

            其余还可救,惟此没商量。 

       齐湣王亲见宋康王骄暴,身死国亡,若知警醒,岂不长享为君之福,而 
  破宋之后,心满意盈,愈加骄暴,其所作所为比桀宋更甚。听见人称楚强, 
  便发兵南侵于楚,以争其强;听见人称晋盛,即发兵西侵于晋,以争其盛; 
  又思立为东帝,终碍于周,何不发兵并侵了二周而自为天子,日夜胡思乱想。 

① 鹯 (zhān,音毡)——又名“晨风”,一种猛禽,似鹞鹰。 

… 页面 242…

  宗室子陈举看不过,因直言道:“治国当图久安,不必贪无益之虚名,须谨 
  防有心之实祸。今齐幸国富兵强,上可以安宗社,下可以贻子孙。大王保此 
  富强,大王之贤也。乃不足而南侵于楚,试思楚为何国而可侵乎?又不自揣 
  而西伐于晋,试思晋为何地而可伐乎?二周虽弱,名分凛然,设可吞并,而 
  秦、楚二国吞并久矣,何至今日?大王不思,以发兵为游戏,以战争为等闲, 

                                      ① 
  不知战胜则兵骄卒傲,养成讹诈之形,战败则甲破斧缺,伤损国家元气。况 
  燕与齐,仇敌也,自齐杀燕王哙,而燕昭王衔冤饮恨,筑黄金台招致贤才, 
  以图报复,已非一日,而大王毫不提防,恐一旦有萧墙之变,则大王悔之晚 
  矣!” 
       此时,齐湣王正在骄暴之际,一班谀佞之臣,日日夸功颂德,意气扬扬, 
  今日忽被陈举一番正论,直中其隐,羞得满面通红,不禁大怒道:“寡人伐 
  燕,燕破;诛宋,宋亡;侵楚,楚惧;伐晋,晋惊。当今至强者,秦也,秦 
  且奉寡人为东帝,而况其余乎?虽连年征伐,无不得意,至今国富兵强,损 
  了哪些元气,要你这老贼胡讲!”陈举道:“富强难恃以为常,骄暴必至于 
  亡国。桀宋骄暴,已为大王诛矣。大王骄暴,又安知不为桀宋之续乎?”齐 
  湣王听了,气得须眉直竖,因大骂道:“天下诸侯,皆服齐强,我不诛人足 
  矣,谁敢诛我?我且先诛你这老贼!”因命刀多手拿去斩于东门,以为毁君 
  之戒。陈举道:“大王不必怒,臣之一死,死忠也,自为天下人怜,后世人 
  惜。只恐明日大王之死,死于昏暴,不独今日为天下笑,虽千古之下,尚嗤 
  笑不尽也。”陈举说不完,早已被刀斧手驱去斩首。正是: 

             忠言苦诉浑如哭,昏耳愁听宛若仇。 

             头已断来心已剖,一时余怒尚无休。 
       齐湣王自杀了陈举,满朝臣子谁肯再进忠言,惟有一班谄佞之臣,撺掇① 

  他为荒淫之事。燕国差来探事之人打听的确,早报知乐毅。乐毅乃朝见昭王 
  道:“臣蒙大王拔于异国,位以亚卿:家人、宗族皆食于燕,又蒙大王之恩 
  礼宠幸,至矣尽矣,无以加矣。臣苟有肝胆,未有不思仰报万一者。然欲报 
  大王,无如复齐仇。而受任以来,竟蹉跎至今日者,非臣不留心于齐,奈齐 
  无衅可乘。今臣闻其自灭了桀宋,愈加骄横,义南侵于楚,西伐于晋,复思 
  吞并二周以谋天子,此皆亡兆,报仇雪耻,正在此时,故臣敢请大王商酌其 
  事。”昭王听了,大喜道:“寡人衔先王之恨,二十八年于兹矣,常恐一同 

            ② 
  溘至朝露 ,不及手刃于齐王之腹,以雪国耻,终夜痛心,每欲号泣告天告人, 
  因受贤卿之诫,朝夕饮恨。今若有可图之机,愿起倾国之兵,与齐争一旦之 
  命,虽死亦无所惜,愿贤卿教之。”乐毅道:“大王志意既决,微臣敢不效 
  力?但思齐虽骄暴,有可亡之机,然地广人多,兵强将猛,若轻易图之,不 
  能制其死命,转要受其大害。以臣计之,燕虽训练多年,兵有节制,然素为 
  齐轻,不能为先声夺其气,须合天下诸侯共攻之,方能成其大功。”昭王道: 
   “合诸侯共攻之固妙,但恐诸侯各有所图,未必尽如燕意。”乐毅道:“诸 
  侯虽各有图,然合之要有次第。臣以为燕之比邻莫密于赵,宜先合赵王。赵 
  王正与燕好,必然听从。赵王若听从,则韩与赵两相和好,韩见赵合,亦必 

① 讹诈——借故向他人索取财物。 

① 撺掇 (cuāndūo,音蹿多)——劝诱,怂恿。 

② 溘 (kè,音刻)至朝露——忽然间像早晨的露水一样消逝而去。死亡的隐语。典出《汉书·苏武传》: 

 “人生如朝露。” 

… 页面 243…

  合也。至于秦王,贪利之国,须请赵转说伐齐之利,则秦必从。若夫魏,因 
  臣弃魏仕燕,甚不悦臣,未必肯从。却喜盂尝君被齐逐出,今相于魏,深恨 
  齐王,若闻燕伐齐,亦必劝魏以伐齐。楚虽深忌齐,却名与齐好,约之必不 
  从也,然齐急必投楚,诛齐者,必楚也。今虽合之无益,然必须合之,留以 
  为异日之用。”昭王闻言,大喜道:“贤卿料事直如指掌,寡人——听从。” 

                   ③ 
  因出各国的符节,任乐毅为之。 
       乐毅见昭王言必听从,心甚欢喜,乃与剧辛说道:“今燕伐齐,欲合五 
  国之兵以为助。韩、赵与秦,毅请自往。若魏,则怨毅仕燕,若楚,则素重 
  剧君,俱烦剧君一往。”剧辛应诺。乐毅乃自具车马、怀金壁,亲至赵国。 
       此时,赵国乃惠文王在位,平原君赵胜为相。乐毅至赵,便先备礼来见 
  苹原君。平原君接见道:“乐君身操燕政,名重金台,今日辱临敝国,又赐 
  多仪,必有所教。”乐毅道:“昔者,寡君之先王受齐戮辱,此公于所知也。 
  寡君饮恨含冤,欲图报复,此亦公子所察也。只因齐大燕小,齐强燕弱,故 
  含忍至今,寡君日夜痛心。今见湣王昏愚已甚,骄横异常,屈杀忠臣,大肆 
  贪恶,以东帝为不足,又欲吞周,以灭宋为固然,又思别国,观其所为,又 
  过于桀宋。此亦必亡之道。故寡君愤愤不平,愿操戈负弯以为前驱,但念齐 
  分封之国,虽犯可诛之罪,必须公讨,非燕一国所敢自专,故遣下臣上请于 
  贵国,求赵大王公为天下诛暴除残,私助寡君报仇雪耻,恩莫大焉!义莫正 
  焉!下情委曲,不敢竟闻,故特求公于转奏。倘蒙允助,破齐之后,河间之 
  地近于赵疆,赵可部而收也,燕但欲复仇,不敢私取。”平原君道:“齐之 
  强横,天下所憎,燕即不言,赵亦不能无言。况乐君有命,敢不劝寡君听从?” 
       正说不完,忽秦国有个使臣亦有事来见平原君,遂会在一处,问及燕、 
  齐之事。乐毅因乘机说道:“齐不独为燕之仇,实亦秦之仇也。”秦使惊问 
  道:“齐处于东,秦处于西,犹风马牛不相及,齐何为而为秦之仇?乐君之 
  言,毋乃过情乎?”乐毅道:“有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