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书记。王建称帝,韦庄为相。
韦庄出身于没落贵族,屡试不第,浪迹江南,于干戈骚屑之中渡过了大
半生。
韦庄的词,虽也是以女人相思为中心,但风格与温庭筠迥异。他善于以
清新明白的语言,婉娈细腻的文笔写离愁别绪,而又能灌注自己的真情实感,
故格外感人。花间一派诚然创始于温庭筠,而实由韦庄才门庭昌大,他的清
丽隽逸、温馥可喜的作风,启发了当时的大小词人,并开蜀中文字隆盛的先
声。这就是韦庄与温庭筠并提,而又高于温庭筠的地方。实属花间派中最有
成就的词人。
前人对韦庄的词的评论中,有许多精到之处。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
中说:“韦端己词似纡而直,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况周颐的《蕙风
词话》也说他“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
浣溪沙
其一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颦不语恨春残。
【注】
清晓——清晨。
寒食——古时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
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柳球——妇女头上的一种妆饰品。间(jiàn 见):相隔、相间,动词。
初绽(zhàn 占)——刚刚开放。绽:裂开。
含颦(pín 频)——含着愁意。皱眉忧愁的样子。
【析】
这首词写女子杯春。
上片开始用“清晓妆成”点明了时间和人物的身份。“柳球”句,
明为写物,实则写人,女子的婀娜情态隐约可见。紧接着直到下片用了
一连串的动作:“卷帘”、“直出”、“指点”、“凭朱栏”、“含颦”等
显示她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卷帘”句见其爱春心切;“指点”句见其赏
春的喜悦;“日高”句见其爱春之情深,由此结出“含颦”句,“恨春残”
全由惜春,真切感人。“春残”照应首句的“寒食天”,收拢全章。
其二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此夜有情谁不极?
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
【注】
秋千——游戏之一种,以彩绳系索悬于架上,女子坐板用手推送于空处,
来回荡摇。据《古今艺术图》载,秋千本山戎之戏,齐桓公北伐,始传中国。
字亦作“秋千”,楚俗谓“施钩”。苏轼《春宵》:“歌管楼台声细细,秋
千院落夜沉沉。”
慵(yōng 雍)——困倦无力。
拟教句——打算教人来推又心中害怕。拟(nǐ你):打算。忪(zhōng
中):惊惧。
谁不极——谁人不心切。极:心迫急。
梨雪——梨花如雪。
玲珑——纯洁晶莹的样子。
憔悴(qiáocuì桥翠)——形容人面瘦弱,精神不振。
惹——引出,这里是带着的意思。
【析】
这首词写一荡秋千女子的残春伤感。
上片开头两句铺写女主人公想荡秋千,但觉无力,想教人送而又不敢的
怦怦不安的心情。“画堂”句点明这时的地点:“画堂”前;环境:“月明
风”,由此开出下片。
过片“此夜”顶承“月明风”,明写女子的感慨:良辰美景,谁不尽情
享受?随之,思路又转移到物象上——“隔墙梨雪又玲珑”。看似与上句脱
节,实则意脉不断。以梨花开得洁白透亮,显示花繁春残,加强了“此夜有
情”句的份量。最后用女子的憔悴微红面容,表现其微弱的感伤情味。
其三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搂高阁谢娘家。暗想玉容何所似?
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注】
背窗纱——掩闭着窗纱。
谢娘家——所恋女方之家,见温庭筠词《更漏子》“其一”中注。
簇(cù促)——聚集一团。
【析】
这首词写一青年对所钟情的女子的怀念。
上片起笔“惆怅梦馀”四字,刻画了他因思念而成梦,梦醒后又惆怅的
心理变化。“山月”以下是梦后室外、室内的环境。这环境与梦后的心情是
一致的。“小楼”句既是梦中之境,又为玉容所居之地。
下片“暗想”句,补足“小楼”句意,领起下片,写梦后又想象其人,
一问提起,两句作答,“一枝”二句刻画女子,形象鲜明,以物比人,妙于
形容。
其四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注】
白铜堤——原为乐府曲名,写为《白铜堤》或《襄阳踏铜蹄》。据《隋
书?音乐志》载,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
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买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
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弦
管。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堤》。”这里的
“白铜堤”,不是指乐曲,而是泛指堤岸。因“鞮”、“蹄”与“堤”同音,
故借用。
弄珠江——泛指江流。《韩诗外传》:“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
下,遇二女,佩两珠,交甫目而挑之,二女解佩赠之。”
草萋萋——形容春草茂密青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古人常用芳草萋萋来烘托离情别绪。
饮归——宴饮后归去。
骢马——青白色的马。
【析】
这首词写襄阳醉客。
上片写环境,白铜堤畔,弄珠江上,柳丝斜拂,春草萋萋,黄莺啼叫,
一派清丽之景。
下片写日暮一客,烂醉如泥,马鸣而归。
其五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米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注】
更漏残——夜已将尽。
咫尺句——画堂不过咫尺,但深远好像海一般。咫(zhǐ指):古代称八
寸为咫,折合今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形容距离很短。
忆来句——想念时只有把往日所寄的信札看。旧书:指往日的信札。
【析】
这首词写一青年对女子的相思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直吐衷肠,把因长久相思而辗转难眠、日夜凭栏遥望的思
想活动,细致写出。“伤心”是这两句的感情焦点,不眠伤心,凭栏也伤心。
第三句透过一层,放开一笔,不想自己如何想念对方,而由己推人,代人念
己,深得杜甫“今夜鄜州月”之法,语弥淡而情弥深。
下片三句,说出本事。主人公与女子相隔很近,但只是不能自由往来,
画堂深幽,有咫尺天涯之叹。“咫尺”与“深似海”对照成文,极言其情愫
难通。“忆来”二句,既写现在,又盼望将来。现在音问难达,以至于看旧
日书信也是莫大的安慰;“携手入长安”虽不可期,但誓约永在,两情不忘。
汤显祖评:“‘想君’、‘忆来’二句,皆意中意,言外言也。水中着盐,
甘苦自知。”
菩萨蛮
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
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注】
红楼——富豪家的楼阁。白居易《秦中吟》:“红楼富家女。”
别夜——离别之夜。
堪——忍受。
香灯句——香灯照着半卷的罗帐。流苏帐:妆饰着彩须花缕的帐子。王
维《扶南曲》:“翠羽流苏帐。”
琵琶二句——用翠羽金钗拨弹琵琶,宛如黄莺歌唱。又解:金翠羽为琵
琶上绘有金翠色鸟形的妆饰。
劝我二句——劝我早日归家,绿窗中尚有如花之人等待着。
【析】
这首词是回忆年轻时离开家,到江南漫游和妻子分别时的情形。
上片突出清晓临别。开头一句直抒情怀,且用“红楼”、“夜”点明地
点、时间。次句是“红楼”内的景物描写,“灯”、“帐”是夜晚最突出的
事物,这样点景,把离别的气氛渲染得格外凄寂,且是“半卷流苏”,含蓄
写出离别双方彻夜未眠。三、四句写随着时间的进展,离别就在眼前,“残
月”句是分别时一瞬的自然景况,“美人”句是写分别时一瞬的人物表情,
并于这残月在天、妻子含泪送别的场面中,体现了夫妻感情的温柔融洽。感
情愈深,分别则愈难堪。
下片写客地思归。“琵琶”句是主人公对妻子形象的回忆,这形象是用
妻子弹琵琶的一瞬来表现的,声情并茂;结尾两句,不说自己想念妻子,而
写自己没有忘记分别时妻子的含泪叮咛,情致特别深厚。唐圭璋先生在《唐
宋词简释》中对此作了十分精到的评述:“前事历历,思之惨痛,而欲归之
心,亦愈迫切。”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
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
只合——只应该。
碧于天——比蓝天更澄碧。
炉边二句——酒炉边的女子像月亮那样明媚可爱,双腕洁白如雪。炉:
酒炉。这里暗甲卓文君当炉卖酒的典故,比喻女子美丽多情。《史记?司马
相如传》:“而令文君当炉。”卓文君,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有文学
修养,司马相如饮于卓氏家,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相
如尽卖己车骑,开设酒店,文君当炉沽酒,相如则做杂务。皓腕:洁白的手
臂。双雪:双腕如雪白。
【析】
这首词是追忆初到江南时的心情。
上片用白描的手法写江南春景,清朗明媚。“人人”二句是对江南的赞
叹,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忧郁的伤感。“只合”二字,感情繁复,无限凄怆: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也只能老于江南了,实非心甘情愿,只是由于丧乱、
飘泊,有家难归而已。“春水”二句是对“江南好”的具体描绘,十个字活
画出江南水乡风貌。
下片开头二句也由“江南好”而来,前写江南风物之美,这里写人物之
美。末二句也是强作欢快语,无限的乡愁自在其中,只是家乡乱离残破,目
击伤心而并未写出。然泪溢中肠,隐曲难言。全词分三层、分片处而意不断。
《白雨斋词话》评:“端己《菩萨蛮》‘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又‘凝
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归国谣》云:‘别后知相忆,泪珠难远寄’;
《应天长》云:‘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皆留蜀后思君之辞。时中
原鼎沸,欲归不得,端己人品未为高,然其情亦可哀矣!”
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
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
红袖——指代少女。梁简文帝《采莲赋》:“素腕举,红袖长。”这里
指青楼中妓女之类。
金屈曲——屏风的折叠处反射着金光。
花丛———指代游冶处的艳丽境界。
花枝——比喻所钟爱的女子。
【析】
这首词也是追忆词人于翩翩少年之时,在江南冶游生活,反映了封建时
代文人学士的某些生活侧面,表现了他们的一些消极情趣,不过,我们更应
该从词的表面看到一些内涵。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所说:“语虽
决绝,而意实伤痛。”张惠言《词选》评:“上云‘未老莫还乡’,犹冀老
而还乡也。其后朱温篡成,中原愈乱,遂决劝进之志。故曰‘如今却忆江南
乐’,又曰‘白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