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钱没了!准确地说不是钱没了,而是可供流通的钱大幅减少,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要,因为老百姓手里几乎没有可流通的钱了,想要买东西只能物物交换,几乎回到了原始社会。

李隆基一下子没了主意。

这时,宋璟和苏珽提出建议:马上动用库藏部的两万串钱,设立南北两个交易站,用来购买老百姓难卖出去的但皇宫却可以使用的东西;同时,允许长安、洛阳的官员预支俸禄。

采取这两项举措,就可以让这两万串钱尽快流入市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两万串钱全部进入了市场,市场秩序基本恢复,而长安和洛阳的恶钱也基本消失。

有了成功经验,宋璟又把目光集中到江淮地区,那里的商业发达,正在流通的恶钱也多,更需要大力根治。

于是,宋璟派出了自认为最得力的监察御史萧隐之。

宋璟满心以为,对江淮地区金融秩序的治理,会跟长安、洛阳的效果一样。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江淮的恶钱治理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被宋璟看好的萧隐之进入江淮之后,雷厉风行,回收了大量恶钱,成果非常显著,然而问题随之而来——流通领域的钱没了,百姓无法做生意了!而这时,最要命的是,没有足够的备用钱币,恶钱收光了,正规的钱币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江淮的商业陷入瘫痪,百姓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这一次宋璟失算了,他低估了江淮的恶钱规模,没有准备足够多的备用钱币,所以无法来复制长安和洛阳的模式。

商业停滞,百姓生活受损,宋璟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

雪上加霜的是,两个戏剧演员的插科打诨让宋璟彻底栽了。

戏剧演员的插科打诨来自宋璟的一个特殊规定:对于那些明明有罪却不认罪而且还不断上诉的人,一律关押。

如果认罪,立刻释放,如果不认罪,就一直关押。

显然,宋璟的这个规定有些简单化了,他忽视了犯罪嫌疑人本身应该享有的权力,而采用了态度强硬的一刀切!用如今的法律术语来说,宋璟是典型的有罪推定派。

最终就是这个特殊的规定终结了宋璟的宰相生涯。

事有凑巧,就在宋璟颁布这个规定不久,全国大旱,民间传言旱魃出现了。

旱魃是传说中的神,据说在人间有冤狱的时候,旱魃就会出现。

不久两个戏剧演员就将这些热点话题集中到了一起,演绎成了一个讽刺现实的小品:(扮演旱魃的演员站在台上。)旁人:你怎么出来了?旱魃:是宰相的命令。

旁人:怎么回事?旱魃:含冤难申的有三百多人,宰相把他们统统关了起来,我这个旱魃就不得不出来了喽!底下的看客哄堂大笑,任何时候,讽刺现实的小品都是有市场的。

倘若这个小品只是在民间上演,也就是博人一笑罢了,然而要命的是,这个小品是在皇宫演的,而且戏台下还有一个特殊的观众——李隆基!在哄堂大笑声中,李隆基失去了对宋璟的信任。

宋璟的宰相生涯,便在小品的笑声中终结了。

开元八年正月二十八日,宋璟罢相,改任闲职开府仪同三司,苏珽与他一块下台,改任礼部尚书。

接替宋璟、苏珽的,是一位老熟人和一位新人:老熟人是曾经与姚崇搭班子一个月的源乾曜,新人则是并州长史张嘉贞。

至此,姚崇、宋璟的宰相时代结束。

虎父犬子宋璟的结束了宰相生涯,但他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开元八年之后,宋璟依旧留在朝廷之中,李隆基对他依然比较看重,虽然他已经不再是宰相。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准备东巡泰山,委任宋璟为西京(长安)留守。

这一举动表明,李隆基依然看重宋璟,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岗位上,他愿意信任这个人。

临近出发,李隆基对宋璟说:你是国家元老,还有什么建议要跟我说呢?宋璟思索了一番,写成奏疏呈递了上去。

李隆基看完后,给了宋璟一道手谕:你所提的建议值得写在我的座位右面,时不时看一眼,终身受用!皇帝愿意把宋璟的意见当成座右铭,面子够大的。

李隆基给宋璟面子,宋璟却很少给别人面子,当宰相时如此,卸任之后同样如此,即便李隆基说情,宋璟也只是给半杯酒的面子。

半杯酒的面子?一切,还得从李隆基的家奴王毛仲嫁女说起。

李隆基登基做了皇帝,一时间鸡犬升天,王毛仲在朝中的位置也是节节攀升,开元十三年更是到了开府仪同三司的位置,品级从一品。

值得一提的是,开府仪同三司只是王毛仲官职中的一个,他还有其他的官职,此时正承受着李隆基的恩宠,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宠臣,嫁女请客时却犯了愁,只好找李隆基帮忙。

李隆基问: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王毛仲说:万事俱备,但客人不肯上门。

李隆基不解:谁不肯上门啊?张说(时任宰相)、源乾曜(时任宰相)难道请不来吗?王毛仲说:他们当然可以请来。

李隆基顿时明白了,哦,你请不来的一定是宋璟,明天我帮你请!第二天,李隆基果然郑重其事地通知了张说和源乾曜,同时要求张说、源乾曜带着各位高官一起到王毛仲家里做客,宋璟自然也在被邀请之列。

宴席当天,王毛仲在家中望眼欲穿,直到中午,望穿秋水,还是不见宋璟的身影。

又过了许久之后,宋璟终于来了,王毛仲大喜过望:宋大人终于给面子了。

他没有想到,宋璟是给面子了,不过只是半杯酒的面子。

进门后,宋璟先举起酒杯冲着皇宫的位置,遥祝李隆基身体健康。

祝福完毕,王毛仲殷勤地引着宋璟入席,心里欢喜不已。

王毛仲的好心情仅仅持续了半杯酒的工夫。

入席后的宋璟,勉强喝了半杯酒,然后便起身了。

旁人上前问候,宋璟摆了摆手,对不起,我肚子疼,先走了!说完,便头也不回,扬长而去,只留给王毛仲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这就是宋璟,一个老而弥坚的宋璟。

开元二十年,宋璟的退休请求终于获得了李隆基的批准,这一年他六十九岁。

李隆基在恩准他退休后,特别强调:以全禄(百分之百工资)退休。

五年后,宋璟逝世,享年七十四岁,谥号文贞。

按理说,如此一位堪称政治完人的宰相,他的子女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对,遗憾的是,他的子女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的子女一样,没有一个能够光大门庭的。

宋璟身后留下六个儿子,一蟹不如一蟹:长子宋升,官至太仆少卿(畜牧部副部长),在宋璟六个儿子中,他算声名最好的一个。

次子宋尚,官至汉东太守,天宝年间因受贿被贬为临海长史。

三子宋浑,这是一个十足的浑人,官至御史中丞、东京采访使,然而个人品行与父亲宋璟相差N个光年。

在地方官任上,他有过横征暴敛的记录:在一年之内,征收两年的租庸,一年的租庸上缴,剩下的一年归他截留。

在任东京采访使时,宋浑更是将自己的浑发挥到极点。

他看上了一个美艳的寡妇,但是因为他已经有妻妾,再娶寡妇于名声不好,于是便想了一个高招:让一位官员跟寡妇做挂名夫妻,而他自己则私下占有。

亏他想的出来。

天宝年间,因为腐败,宋浑被流放到高要,后来一度翻身,最终还是流放岭南,再也没能回来。

四子宋恕,天宝年间因腐败流放海康。

五子宋华,因腐败被惩处。

六子宋衡,因腐败被惩处。

可惜宋璟,一个虎父,六个犬子。

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没有人能逃过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的千古规律。

宋璟的遭遇,可以提醒一下那些热衷于制造官二代、官三代的家庭,不要以为一个家庭可以将所有的好事占尽,那只能是一厢情愿。

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千古良相做不到的,其他人也很难做到。

因为,这个世界是有天意的!





第九章 历史舞台


三人行不折腾开元八年初,宋璟和苏珽罢相之后,老熟人源乾曜和新人张嘉贞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对于张嘉贞而言,这是他第一次拜相,而对于源乾曜而言,这一次却是梅开二度了。

相比于姚崇和宋璟,源乾曜的仕途相当顺利,在开元初年他还只是梁州都督,谁曾想,仅仅四个年头,他就跻身宰相行列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位贵人——姜皎。

开元初年,邠王李守礼府中的官吏经常犯法,这让李隆基非常头痛:如果一一严惩,必然就会让邠王李守礼面上无光;而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会破坏国家的法度。

思来想去,李隆基觉得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邠王府安排一个好长史(秘书长),做好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随即李隆基命令大臣们推荐合适人选,这时太常卿姜皎便把源乾曜报了上来,这是源乾曜第一次进入李隆基的视野。

这次召见,源乾曜给李隆基留下了深刻印象:神清气爽,应答有序。

一番交谈,李隆基很是欢喜,当场便拍板,任命源乾曜为少府少监(宫廷制造部副部长),同时兼任邠王李守礼府中长史。

从此,源乾曜走上了仕途的快速通道,由少府少监升任尚书左丞。

开元四年末,他更进一步,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接替病逝的卢怀慎给姚崇搭班子。

或许是源乾曜的仕途太顺引起了老天的嫉妒,结果他的第一次宰相生涯,居然只持续了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姚崇倒台,源乾曜也跟着下台,就此结束了还没来得及适应的新岗位。

忽上忽下的落差并没有让源乾曜迷失方向,相反,卸任宰相之后,他出任京兆尹(长安特别市市长),在李隆基东巡洛阳期间,同时担任西京留守,肩上的担子相当重。

任上的三年,源乾曜的政令宽容简要,长安百姓安居乐业,上下相安。

难能可贵的是,三年之中,源乾曜的政令始终不变,这一点看起来很容易做到,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担任管理职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像源乾曜那样不折腾,否则,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主意,仅仅在自己的任内,就出现一堆前后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的事儿,就很成问题了。

对百姓不折腾,对下属有担当,源乾曜用行动证明,只要有心,就可以当一个体贴下属的好上司。

源乾曜担当京兆尹期间,曾经出过一件大事:李隆基豢养的白鹰丢了!这可是一件大事,那只白鹰是李隆基最喜欢的,现在平白无故失踪了,李隆基自然是焦急万分。

一声令下,源乾曜派出长安的众多捕快出去寻找,找来找去,终于把白鹰找到了,源乾曜顿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下属却给他带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白鹰找到了;坏消息是:找到的只是白鹰的尸体,这家伙在野外不小心挂在荆棘上,已经死了。

两个消息说完,下属全都哭丧着脸,他们知道白鹰是李隆基的心爱之物,他们却只带回了白鹰的尸体。

这时源乾曜说话了:皇上仁明,不会因为白鹰来治你们罪的。

再说了,就算皇上怪罪下来要治罪,我源乾曜一个人顶着!说完,源乾曜便进了宫,恳请李隆基治自己的失职之罪。

果不出源乾曜所料,李隆基一抬手,白鹰事件也就算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