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套方案看起来不错,但实施起来也值得商榷。以杨玄感的白条鸡部队,即使镇守关中,能抵挡得住宇文述、来护儿、卫文昇、樊子盖这四大恶人吗?恐怕也很难。

通读隋唐交接的历史,赫然发现李密这个人其实很矛盾,明明知道关中的重要性,自己却一直与王世充在洛阳纠缠(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手下关东人居多,对关中没有兴趣);明明知道谁得关中就有望得天下,对李渊入关却熟视无睹,反而保持自我感觉良好;明明已经投降李渊,却又选择中途逃跑,这些都说明李密这个人充满了矛盾。



矛盾归矛盾,公平地说,李密还是很聪明的,他的智商首先体现在一次关键的逃跑上。

杨玄感兵败后,李密也被抓获归案,被官府押解前往洛阳,不出意外的话,等待他的就是砍头。聪明的李密自然不甘心被砍头的结局,在押解的路上,他就开始策划越狱,越狱靠什么呢?一是靠忽悠,二是靠钱!

走到高阳郡的时候,李密和同伴拿出身上所有的黄金放在了押解官的面前,李密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声明将所有黄金送给押解官,另外只有一个小小的条件:帮忙料理后事!

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一下可以拉近两个人的距离?黄金!

一看有黄金,再看所提的要求也不高,押解官心动了。在随后的押解路上,李密和同伴每天都要求供应酒菜,每晚都会喝酒,一喝就是一宿,一喝就会耍酒疯胡言乱语,毕竟是快死的人了,喝一顿少一顿了。

渐渐地押解官对他们产生了些许同情,接触了一段时间后,押解官也就放松了警惕,而李密的机会就来了!

李密一行人等被押到了河南安阳的石梁驿,离洛阳已经不远了,再不逃就没有机会了。当晚李密称兄道弟地将押解官灌醉,然后在墙上挖开了一个大洞,从这个洞口一探身,李密就算脱离虎口了。酒醉醒来的押解官欲哭无泪,此时他才发现,应该同情的不是李密,而是他自己(走脱钦犯杀无赦)。



大难不死,必有后难!虎口脱险的李密并没有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反却是走上了九死一生的险路。此时的他,全国通缉,图上有影,任何一个公开的行业都无法从事,想要糊口,就只能继续在造反圈里混了。

李密先投奔的是平原郡的变民首领郝孝德,没想到郝孝德没有发现他的特长,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来蹭饭的,尊重根本无从谈起。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李密辗转跳槽到了齐郡变民首领王薄的帐下,没承想王薄也没有发现他的优点,李密还得继续寻找下家。

没有工作的日子,李密穷困潦倒,忍饥挨饿,最惨的时候还啃过树皮,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躲到淮阳郡的一个村庄里隐姓埋名当起了教书先生,这才吃上了几顿饱饭。

刚吃上饱饭没几天,李密就让饭给撑着了,吃饱撑得李密闲极无聊居然作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那首流传千古的《淮阳感怀》。

淮阳感怀

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此诗一出,看的人都对李密竖起大拇指:“先生有才!”在群众有才的呼声中,李密有点沾沾自喜,却没想到这首诗很快就长了腿到了淮阳郡官员的案头,这下李密的麻烦大了。

官员们通读此诗,发现反意扑面而来,这是反诗啊!再一问,“此人面黑,瞻视异常”,甭说了,此人就是李密,快抓!

要说幸亏当地民风淳朴,李密的群众关系比较好,官府刚来到村里,村民们就提前给李密报了信,他这才提前从教室跑了。刚吃了几顿饱饭又得浪迹天涯跑路了,教书先生又变成了造反从业者。



李密辗转投奔了自己的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身为官员的丘君明自然不敢收留,一转手又把李密介绍给了当地的侠义之士王秀才。

王秀才与李密倒是惺惺相惜,他与李密攀谈后非常欣赏李密的才华,一激动就做主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李密,这下跑路的李密就成了有家室的人,从他的内心讲,他实在不想再折腾了,如果能这样平平淡淡过一生那该多好啊!

然而折不折腾李密说了不算,得政府说了算。

没过多久,李密又被人告发了,告发他的正是妹夫丘君明的堂侄。丘堂侄道听途说了陌生人李密的到来,然后把李密和通缉令对上了号,随后向政府告了密,一张无形的大网又向李密扑来。

事实证明,英雄人物在初期总是能幸运地躲过几次灾难,这一次的抓捕李密又躲了过去,官府来收网时,抓到了王秀才,抓到了丘君明,唯独没有抓到李密,李密当时恰巧没在家。

庆幸之余,李密还得继续跑路,还好当时河南一带起义军比较多,多得就跟现在广东一带的小加工厂一样,这样李密还能在起义军的圈里来回寻找工作机会,客观地讲,初期的李密是很不顺的!

初期李密反复跟各个首领谈平定天下,夺取全国,然而那些粗人首领自保还来不及,谈“统一天下”,那是痴人说梦,而李密就是一个疯子。眼看工作又没有着落,这时“李姓当王”的江湖流言无形之中帮了李密一把。

粗人首领们仔细分析了李密的出身和经历,发现此人出身高贵,曾祖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弼,经历坎坷,曾经被杨广赶出过仪仗队,曾经陪杨玄感造过反,曾经在政府的监狱中越过狱,总之屡遭磨难,屡屡脱险。

经过一通分析,粗人首领们得出结论:“莫非真命天子就是他?”

然而猜测始终只是猜测,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谁又能当真呢?不过经过一通分析之后,大家不再把李密当成疯子,而是当成了有升值空间的潜力股,对他也不再是呼来喝去,大呼小叫,谁知道李密这朵云彩下面会不会有雨呢?



良禽择木,能人择主,此时的李密已经没有当初的狼狈,他也有了选择雇主的权力。经过观察,他把重点放在了韦城人翟让身上。

翟让同李密一样,原先也当过公差,李密是给杨广当差,翟让是在东郡政府当法曹(司法官)。与李密一样,翟让的职场生涯也很失败,因为得罪同僚,居然被指控有罪,而且一判就判处了死刑。

执过法的翟让当然懂法,他知道这个案子已经被人做成了铁案,天王老子也翻不了了,他能做的只是一天一天等死了。就在翟让痛苦绝望的时候,监狱看守黄君汉悄悄地替他翻了案,不过不是通过法律,而是通过自己的钥匙。

黄君汉一向佩服翟让的为人,知道他被人冤屈,在无法翻案的情况下,他决定牺牲自己,私放翟让。

走出监狱的门口,翟让跪倒在地向黄君汉表示感谢,随后关切地问黄君汉:“我走了,您怎么办?”

黄君汉闻言大怒:“我敬重你是大丈夫,你却在这里婆婆妈妈,赶紧走,不用管我。”(可惜史书上没有留下黄君汉的最后踪迹,很有可能是替翟让顶了罪。)

从此翟让逃到了瓦岗山,聚众起兵,麾下有两员大将,一员是单雄信,一员是徐世勣(李世勣),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翟让迅速聚集了一万多人,随后翟让也就成了李密眼中的理想雇主。



初期的翟让对李密不以为然,而李密则是不动声色,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首先,李密先帮翟让扩大队伍,自己担任说客,前往附近小股起义军的根据地,对大小首领们摆事实、讲道理。经过他的说服,附近的小股起义军都投到了翟让的麾下,翟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和平的时候没有人跟钱过不去,兵荒马乱的时候,没有一个占山为王的会跟人马过不去。有了收编人马做见面礼,翟让对李密就有了好感,李密随即开始展开造反形势教育。

经过李密的分析,翟让发现,大兴和洛阳确实戒备空虚,而北方的突厥也在蠢蠢欲动,如果顺势攻打大兴和洛阳,很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业,对于李密的建议,翟让频频点头。

看着翟让频频点头,李密以为翟让已经同意了,然而翟让接下来的表现却让李密大失所望。

翟让诚恳地看着李密,搓了搓手:“吾侪群盗,旦夕偷生草间,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

完了,讲了半天,完全是鸡同鸭讲,李密被自己煽动得沸腾的热血又凉了。

是啊,怎么能跟蚂蚁讲万里长征,怎么能跟井底之蛙讲阿波罗登月呢?完全是鸡同鸭讲!



然而在李密摇头叹息的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却从心头涌起:“翟让这个人头脑简单,目光短浅,如果他领导我必败无疑,反过来,如果我领导他呢?”

疯了,简直是疯了,刚接触几天,就想骑到翟让的头上,怎么可能呢?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心,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硬碰硬当然不行,翟让一个能打李密十个,而且身后还有一万多兄弟。然而李密有的优势翟让却没有,这两大优势一是头脑,二是忽悠的功夫,想要骑到翟让的头上,智取为主,舆论先行。

正巧此时一个叫李玄英的人从东都洛阳来,四处寻找李密,找到李密之后就指着李密说:“此人当接收隋朝天下!”(李玄英如果不是疯子,那就是李密安排的托!)

李玄英跟大家解释说,现在东都有一首很流行的歌谣——《桃李章》。《桃李章》是这样说的:“桃李子,皇后绕扬州,辗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从字面一拆解,“桃李子”就是指“逃跑的李姓”,“勿浪语”就是“要保守秘密”,组合起来就是李密。而“皇后绕扬州,辗转花园里”就是说“皇帝皇后一去无回了”。这样组合起来不就是“李密当得天下”。

忽悠,接着忽悠!



至此可以确定肯定以及十分准确地断定,李玄英就是李密安排的托。坦白地说,水平真的很一般,基本就是初中顺口溜的水平,而且这个顺口溜同样适合李渊,“桃李子”指李姓,“勿浪语”让大家把话放肚子里,城府深一点,就像九丈深渊一样深,这不同样可以组成“李渊”两个字吗?

拿这种顺口溜蒙文化人不行,不过拿这个顺口溜蒙翟让这些粗人已经足够了,毕竟他们认识的字也就比自己的手指多。



李玄英的忽悠属于点对面的忽悠,目的是在起义军里造成“李密有望大富大贵”的舆论,而要达到骑到翟让脖子上的目的,仅仅点对面的忽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点对点的忽悠。

点对点的忽悠可不容易,因为并不是谁的话翟让都听。经过观察,李密发现了一个叫贾雄的人,此人擅长阴阳卜卦,是翟让的智囊,他的话翟让基本都听,因此贾雄就成了李密的公关对象。

按说此时的李密一无所有,根本没有能打动贾雄的金银财宝,那么李密靠什么来打动贾雄呢?李密想来想去,只有一种东西:理想。

理想?没有搞错吧?对,就是理想,千真万确!

贾雄和李密一样,也是识文断字的人,别人参加起义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他们参加起义却是有着自己的理想。

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贾雄断定翟让不是能做大事的人,跟着翟让混口饭吃没有问题,然而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