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短篇小说(第二十二辑)-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喊一声不去上班了,顿觉空虚得很,不知如何打发日子。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文
化,琴棋书画的消遣不属于他们,气功什么的大多也做不来。干什么呢?不成一天
到晚陪着老婆上街买菜带孙子啊。

    倒是有一个去处,基本上能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那就是钓鱼。在他们无比亲切
的泥土上闻着花草的清香,看看青山绿水,享受着阳光和雨露,怀念着几十年泥一
脚水一脚的辛劳,同时玩着钓与被钓者的游戏,因游戏而产生的胜利和遗憾,这真
是怡养天年的最佳的运动与休息。

    大家鼓噪着,成立个钓鱼协会吧。正好德高望重的老县长于得水也从县政协主
席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推举他来当钓协主席是最好不过了。

    于县长说:我可从来没有钓过一天鱼啊。

    他昔日老部下说:大家和你一样,都没有摸过钓竿的呀。可钓翁之意并不在鱼
哩。

    于县长琢磨了一阵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便答应下来当钓协主席。据他所知,
各级的钓协,都是由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来担任的,其实它并非一个纯民间的组织。

    这样瘦谷县钓鱼协会便在一片爆竹声中成立了。现任县长剪的彩,规格甚高。

    于县长让把钓协的牌子挂在县老干局门口,这样好,钓协的日常工作,就由老
干局的干部来承担了,钓协便有了半官方的味道。它不同于一般协会,是有规格的。
于县长发挥余热,还为钓协要了点专门经费,这样便有了组织和经济的双重保障。
有个部门在成立大会上给第一批钓协理事每人送了支比较贵重的进口钓竿。于县长
领了回去,不晓得如何使用。

    瘦谷县钓鱼界发生的这么重大的事情。民间钓者许河生一概不知。社会上的事
情他很少知道,他挖空心思在想着如何维持一家的正常生活,无心顾及其它。何况
他与人接触甚少,家里至今也没有一台电视机,因此很难知晓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

    瘦谷县钓鱼协会仓促成立还有个当务之急的原因是要应付地区举办的全区退休
老同志钓鱼比赛。这个通知是以地区钓协的名义下发的,现地区钓协主席是原行署
专员,这样有来头的全区性活动倘到了瘦谷县得不到落实,恐怕也是一件不好交待
的事情。于是赶紧成立钓协,由钓协来组织这样专业对口的活动。请于得水出任会
长,与地区钓协的结构也算是相对应,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及时圆满的事。从大大
小小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因有了自己的组织而不感寂寞,他们可以定期开会、
见面、分组下去垂钓,又回到了集体和组织的怀抱,不禁个个精神饱满,心情愉快。

    在没有组织之前,大家都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以消磨
时间为主。现在竟有钓鱼比赛一说,大家才知道钓鱼也有学问的,据说还有国际性
的钓鱼比赛,这样就更不可小看区区钓竿了。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概
钓鱼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项,那么,一时到哪里去寻会钓鱼的角色来当大家的师
傅呢?

    比赛在即,没工夫去寻找钓鱼的老师了,协会于仓促中推举几位平时技术略好
的组成代表队,由会长于县长带队,统一置办了运动服、队旗、遮阳帽、帆布折叠
凳等一应用物,赴地区参赛。

    比赛结果是瘦谷县大败而归,在全区参赛的八个县四个农场十二支队伍中获倒
数第

    于县长是个好胜的人,在任时干工作从来不落入伍,没想到离任后当头吃了一
败仗,回县后竟数日闷闷不乐。

    于县长是个讲科学的人,他坚信他们失败完全是技术不如人。他坚信钓鱼绝对
是一门学问,绝对是有师傅的。而这样的师傅,肯定潜藏于民间。所谓近水识鱼性,
近山识鸟音,鱼有鱼性,鸟有鸟音,只有那知鱼性者方可以征服鱼的。于是于县长
委托各位理事会民间查访识鱼性的人。要提高钓协的水平,非要有专家指导不可。
乡下有句丑话说:吃尿也有师傅。话虽不雅,却深含哲理。通过这次失败,更证明
专家的重要。

    但是苦苦寻访了半年,并无结果。找了些近水的善钓之人来考核,水平和大家
也差不多,一味蛮钓,更无什么理论水平。眼看一年一度的钓鱼比赛不久又要开锣,
各位理事甚是着急。

    最着急的还是于得水,因为他是一县之长,总不能又拿个倒数第一吧,他不能
因钓鱼的事使九十五万瘦谷县人民一而再再而三地脸上无光吧。

    在一次家宴上,于县长向各位亲朋好友吐出这腔苦闷,央大家托亲戚也好,托
朋友也好四处去查查,看有没有会钓鱼的。

    那日正好原县聋哑学校的校长在席吃饭,他是于得水的表弟。校长当即一拍大
腿:怎么没听你早说呢?

    于县长眼睛顿亮:你有门路了?

    于是校长绘声绘色把许河生供他鲜鱼吃的一段故事讲给表兄听了。

    于县长道:你快去把他找来,我见见他。

    这样校长便风急火急地来找许河生。

    校长先是对许河生大讲了一通瘦谷县钓鱼协会的事情。

    许河生一脸麻木,他不晓得协会是个什么东西。

    校长见他的表情不对,问:你是不是在听我讲话?

    许河生答:是的。

    然后校长单刀直入,说于县长要召见他,请他传授钓鱼的学问云云。

    许河生半晌不语。

    校长急了:你表个态呀!

    河生猛的冒出一句:我又不会钓鱼。

    校长说:你怎么不会钓鱼?我可没少吃你送的鲜鱼呢!你瞒得住人家,可瞒不
住我。

    河生道:我真的不会。

    校长问:那么,你送我的鱼,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

    河生道:那时候,燕子江里有鱼呢,谁都可以弄上鱼来。

    校长说:你说一句,你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你要是真不会,我也不为难你,
而且人家要请的也是要真能做用的人。要是会,你就不要推托。告诉你,你要是能
帮上钓协的忙,有你的好处得。你不是过得很艰苦么?家属儿女的户口还没解决么?
你要是在那里做得好,我想人家都会帮你解决的。你不晓得,钓协那些理事,都是
些什么角色吧?我可是要诚心帮你一把的,也算那些年,没白喝你一碗鲜鱼汤。你
想想,不要吞吞吐吐,人可要抓住机遇!

    许河生见校长说到他的痛处上来了,再不敢说傻话,摸了摸脑袋说:你让我想
想。

    校长急了:这有什么好想的,又不是叫你去前线打仗?

    许河生:我,我这个山野村夫,人家会相信我?

    校长:人家要的是真本事,又不是请模特小姐去摆看。

    许河生:模特是什么?

    校长:唉,说了你也不懂。就是,不是叫你去摆着,而是叫你去传经送宝。现
在不是以衣着外貌取人的时代了。

    许河生:校长,我谢谢你的一片好心,但是,你不晓得,这一向家里实在有些
困难,我正找了些蔑活什么的在做,我哪有工夫去讲什么钓鱼。等我闲空一些去好
不好?好歹也是你发了话。

    校长:真要是这个障碍,就好办了。这样呵,你别走,你等我的消息。

    校长拔腿走了。

    许河生望着他的背影,咕哝道:这些人,吃多了没事做,学什么钓鱼。钓不到,
有人用网给你们打呀,还愁没吃的?真是好笑。

    校长急匆匆去回堂兄的话。他转弯抹角讲出许河生的一些难处来。

    于县长便上了火:你别婆婆妈妈讲那么多,他要是真有点本事,我会亏待他吗?

    校长高兴地说:有你这句话就好办了。

    校长回去对许河生道:告诉你,你现在就会见于县长。他说了,只要你能做好,
什么困难都给你解决了。

    许河生:解决我的困难?

    校长:你这个木脑壳啊,人家可是当过县长的,你那点困难算个什么……你别
再犹豫了,我不害你的,这确实是个好机会。这样吧,你给他们露一手怎么样?要
是人家有所表示,你就给他们做。要是不兑现,你就回来,就算是帮了我一个忙,
我推荐了你,你面却不出一次,叫我如何见人?

    见校长这么说,许河生便犹犹疑疑随了他去见于县长。

    走到县委会门口,许河生见门头挂着好几块醒目的牌子,出出进进着白胖威严
的干部,小汽车更是威风凛凛不让人,觉得这不是他要去的地方,便对校长说;我
还是不进去了,我又不会说话。看有什么要我做的,我做就是了。

    校长见他如此窝囊,哭笑不得,只好让他回去。

    校长进去和表兄说了许河生的品性,表兄听后并没生气,反而说:说不定这种
人还真有点本事。那些热闹的人倒是不可靠。刘皇叔当年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孔明,
看来高人总是难得请动的。

    校长听此言后才落一颗心,他生怕表兄责怪他办事不力,连一个小民百姓都唤
不动。

    于县长和几个理事决定实地考考许河生。此前有人推荐的几个,也须过此一关。

    校长把这事通报给许河生,叫他于某日到某地钓几条鱼给理事们看看。

    许河生答应下来。想想弄几条鱼给他们看看,不是件什么事。要是真能如校长
所说,就凭这难入流的小伎俩也能换得些好处,也就真是碰上福星了。

    是日许河生清早起来看天,见天阴,无风,预计午后有雨,又值秋高气爽,心
里便有了底,知今天的鱼该如何钓了。便准备好此时用得上的诱饵,吃过早饭,便
往城西某集体鱼池进发。出门遇校长来邀,校长叫了辆冒黑烟的小三轮,两人坐着
来到离城三里的塘边。

    校长说:你一双空手怎么钓鱼呀?

    许河生说:到那里准备也来得及。

    许河生料那些退休干部也来不了这么早,他还有时间准备。但待他俩来到塘边,
于县长一行已候在那里,许河生便急出一脸汗来。

    校长把于县长介绍给许河生,河生更是一脸紧张,讷讷地说:想不到,你们来
得这么早。

    于县长说:你的行头呢?

    河生道:我准备准备。便去塘边的柳树上折树枝他对这里的情况熟悉。

    于县长问:你那是干什么?

    许河生:做钓竿。

    县长笑:你连钓竿都没有听。来吧,用我们的吧。说着就去精美的真皮袋里掏
那进口钓竿。

    许河生制止:别,别,那洋玩意我用不惯。

    于县长说:今天只看你钓,我们不动手,你用也无妨的。

    许河生还是谢绝了。他折下三根柳枝来,除去叶子,剩两尺余长。他先是从身
上摸出个纸包,内有点粉末,他抓把泥巴拌着,洒向池塘。然后又掏出三根卷好的
钓丝,一头缚在柳枝上,再装上用面粉制作的钓饵。将三个用高粱秆子做成的浮标
分别置于钓丝不同的位置。

    许河主将其中两根土制钓竿的钓钩甩于塘中,插在泥地上,对校长说:有了鱼,
你替我拉一下。校长说:我没钓过鱼。河生说:朝岸上拉便是。校长便紧张地蹲在
钓竿旁。

    许河生则手持柳条,站在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