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始皇传等六种平话-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王行经数日,前到朝歌至近。近臣入内奏纣王,至于殿下,山呼万岁了,奏曰:“臣启陛下,如今有西伯侯来见大王。”纣王曰:“近宣西伯侯姬昌。”姬昌蒙宣,来见帝。八伯诸侯一齐相等,同去见帝。至于殿下,山呼万岁,躬身在于殿下。皇帝传宣,皆令免礼,赐平身上殿,赐绣墩而坐。遂排一宴,赏设八伯诸侯,尽皆饮之。
  众诸侯见纣王背后帘底坐着妲己,众文武不敢抬头。时有姬昌越班出奏曰:“臣启陛下,小臣有死罪。”纣王问曰:“卿有何死罪?”姬昌曰:“臣不合僭奏,我王不合对君臣上下无礼。”纣王问曰:“如何是君臣上下无礼?”姬昌曰:“今日是君臣聚会,似父子团圆,与文武评议国家之事。却教妲己于我王背后坐,受了文武将相之礼。大王岂不是轻贤重色,不遵上祖先君之法?大王如此似桀王之近也。臣启陛下,臣闻大王亦信妲己谗言,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刑,苦害他人。何故如此?又害良民,斫胫看髓,剖剔孕妇。更修下三百尺高台,并千间殿宇,此乃废民之业。大王为此人谗言,背妻弃子,乱行乖异,不修正道,不治下民。大王却不政,国以民为主,民以国为本,国本人民切不失也。大王思小臣之言,斩了妲己,散粮赡国之贫民;修姜太后之山陵;宣太子,立为东宫。此是大王圣治。大王听小臣之言,天下大安,若不听小臣之言,久后死在万人之手。小臣死罪死罪!”纣王闻西伯侯之言,三思久之,不言。却有妲己唤纣王。纣王起至帘下见妲己。妲己奏曰:“愿我王将臣妾杀之。”纣王曰:“为何将卿杀之?”妲己曰:“我王弃奴之心,何不杀了?”纣王曰:“寡人如何是弃奴之心?岂肯杀乎?”妲己曰:“大王既不是弃奴之心,恰则西伯侯恶谤陛下,我王听之不言。愿大王不弃臣妾之容貌,却把西伯侯斩了者。”纣王曰:“依卿所奏。”
  纣王速临殿下,于龙床上坐了,乃问西伯侯曰:“若寡人不听卿之言,久后死在万人之手。卿如何只恁直毁寡人?”令左右推转西伯斩之。
  众文武见待斩西伯侯,齐呼万岁;震动宫殿,皆奏:“陛下且免西伯侯之命!”纣王曰:“西伯辱朕太甚,如何免之?”有东伯侯奏曰:“臣启大王,且看先君之面,只罢任去官。未委圣意若何?”纣王曰:“依卿之奏。”令左右却推近西伯侯至殿下。纣王曰:“寡人欲待教卿便死,且免尔之死罪,囚在羑里城中者。”姬昌得罪,贬在羑里城中,此城在荡州北七里,今汤阴县是也。有诗为证。诗曰:
  杀妻弃子害忠良,不果皇天降祸殃;
  恣纵荒淫迷妲己,却嗔直谏贬姬昌。
  又诗曰:
  十句当言九句休,众中无语却无忧;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纣王令着一使臣,监押西伯侯,前至荡州;教人报与本州太守韩渥,来接使命,礼毕,至衙中。太守开了圣旨,口中不言,心下频频作念:枉教西伯侯受苦。更不敢久住,送姬昌羑里城中,每日餐冻食冷饭,身穿布衣,更不教出入。使命复还。
  亦有本州太守,此是吊客神也,为西伯侯仁德之人,常不令人知,暗中来羑里城,以酒食待姬昌,不肯交辛苦。太守告姬昌曰:“我交你私去如何?”姬昌曰:“我若去后,必累公也。不被囚牢之难,以知君忧吾之恩。”太守暗中长得与姬昌道话。日往月去,前后早五六载,姬昌当日离岐州,已知东去有七年囚牢之难。姬昌常问监官,如今纣王无道。那姬昌不愁自身之苦,口念纣王无道,每日在囚城中,长把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神将大将军,使六丁六甲为左右将军。摘其中十干五行二十八宿,定分八卦爻象,逐年逐月逐日逐时,知吉凶之事,占人间灾福之兆,课身上吉凶之来意,知一年旱涝不匀,五谷丝蚕收成,人民病疾灾伤。文王在囚牢之内,一一尽知,克日定时,并无分毫差错。文王以六十四卦自卜其身,见卦中更有二日,方免囚牢之难七年。时至仲秋末、季秋初,文王卜下见喜,合受七年方脱。有诗为证。诗曰:
  纣主荒淫国不修,贪迷妲己损诸侯;
  不从西伯忠臣谏,羑里当囚七载忧。
  又诗曰:
  直言骨鲠总皆谋,君不君兮实可羞;
  天然暗助行兵德,万里江山尽属周。
  姬昌课罢,至夜得一梦,梦见两手托天,忽然觉来,姬昌自思大喜,自言:“昔日有殷汤王,得此梦以兴天下。”言罢,有一日,才坐,忽有一凤来朝西伯侯,至于面前如擎而立,一个时辰而去。姬昌占之,今可免囚牢也,感得天凤来朝吾也。
  西伯侯囚牢中,常时占卜,以有可归之期,亦有凤来见,有万千般祥瑞,可以待出免囚牢之难。
  话分两段。却说岐州,太任并众官群臣长之。西伯侯之祖,是帝喾之后,姬名弃,是尧王之后,为后稷神也。姬弃生王季,王季生姬照,姬照生姬昌,文王是也。文王母太任。
  太任召集群臣文武等,评议姬昌之事:“当日姬昌东去之时,曾言:‘我见纣王,因命必谏,我有七年囚牢。’方今是七年之数也。如今在羑里城中,谁人敢去探得,看纣王有放姬昌之心?”问罢,大臣众中无一人言。有姬昌第五子百邑考言曰:“孙儿乞去探吾父姬昌。”众大臣依言,有大臣散宜生来谏:“臣启娘娘,曰莫教百邑考去。姬昌去时,曾言但不得来吊问,恐惹大祸临身。”百邑考不从大夫之言,便辞祖母,将物上路,言道:“拚我一命,去见我父。”言了东行。有大夫上奏太任曰:“令教驸马祁宏,将兵保护姬昌父子之事。”
  有太子百邑考车马在路上,不过旬日,前到朝歌内门外;令近臣奏纣王,至于殿下,山呼万岁了:“臣启大王,如今有西伯侯太子来见大王,至于内门。”纣王令宣。太子蒙宣至于殿下,山呼万岁了,躬身立在殿下。王曰:“亦恕卿免礼,平身。”太子遂进礼物与纣王。纣王问:“卿在路跋涉不易?”百邑考曰:“荷大王圣问。”纣王宣太子上殿,赐绣墩而坐;设大宴款之。
  次百邑考哭告纣王。纣王问:“卿泣何事?”百邑考曰:“小臣启上,吾父七年之囚,看先君之面,免吾父囚牢之苦。”如此三日,哭告纣王。纣王言曰:“此人是忠孝之人,卿休哭,令教放尔父,教你同去。百邑考蒙宣,谢恩礼毕,纣王宣太子上殿,赐大宴饮之。
  次有妲己亦在帘底坐,遂问王曰:“臣闻太子,何人也?”纣王曰:“此是西伯侯之子百邑考。”妲己曰:“妾闻百邑考善能弹琴,今教百邑考操琴一弄,臣欲听之。”纣王:“依卿所奏。”令近臣取琴与百邑考。百邑考口中不道,心内思惟道:纣王不仁之君。太子为思父七年囚牢之苦,无心操琴。太子再三告纣王曰:“不可抚琴。”纣王不许,特教太子操琴。太子却不免接得横于膝上。正调弦,弹一曲名曰“太子忿怒曲”。
  有纣王贪与妲己传杯饮,不顾太子。太子大怒言曰:“尔侮慢臣贤,而悦妇人也!”用琴击纣王共妲己,仆然倒地。左右宫人扶起二人,令教左右捉下太子。太子大骂纣王不仁之君,无道之主。妲己奏曰:“罪不干西伯侯之事,罪在于百邑考。今西伯侯囚于羑里城,依法受之,不曾失了君臣之礼。如太子刚硬,天地难容。”纣王问妲己曰:“怎生教太子处死?”妲己曰:“据百邑考欺君之罪,合醢为肉酱。臣闻姬昌善知阴阳,预知前事。封赐肉羹与姬昌食之,若姬昌将此肉便食,非为阴阳人,后与大王不能为患也。放教姬昌归岐州去。姬昌若见此肉不食,知是亲人肉,此是大贤也,久后必与大王为患,和姬昌都教处死,永除后患也。”纣王闻奏大悦,令左右推转百邑考身醢为肉酱。
  诗曰:
  百邑东去谒上尊,灵狐殿下会群臣;
  握琴恶击无恩主,不避忠心醢自身。
  其日坏了太子,感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天雷大震,惨雾漫漫,愁云黯黯,悲风飒飒,怨气凌空。
  纣王见其日天色非常,大赦天下。妲己以申时以来,王赐肉酱与使命费孟,教姬昌食之。大臣蒙宣,辞王上路。第二日至荡州见太守,具言讫,一同去羑里城内,见监囚人冯凶。
  却说姬昌,三日前甲申日,见此景祥,姬昌眼跳耳热,心神不安。姬昌忧占一课,占一亲人合有大祸临身。到今三日,是丙戌日,有使命至也。
  其时日季秋之月,有榆叶。姬昌于囚狱内拾将叶子,可便为字,漫六十四卦,将榆钱望天吁呵咒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神灵上卦,一占来意。”掷下卦钱,姬昌见一喜一悲。喜者自身无灾;悲者合注子父分离,儿郎在外,必有大祸,心生苦痛,刀剑分尸。虽然儿女有祸,自己无灾,也用前事,改变移遣。
  姬昌心内思惟,今日先忧后喜,必有纣王宣命至也。道了,有太守并使命一行见姬昌。礼毕,二人言曰:“今奉王敕,姬昌免囚归国。今赐肉与姬昌食之,如食了肉羹时,姬昌去国。你儿百邑考见在朝歌等候。”遂取肉与姬昌。姬昌心内思惟:此肉是我儿肉,若我不食此肉,和我死在不仁之君手也。姬昌接得此肉,喜而食之。姬昌告来使曰:“此羹甚肉?此肉甚好。”费孟闻言,心内思之:姬昌非是贤人也!
  费孟却回去见帝,至于殿下,山呼了,纣王问曰:“卿与姬昌肉羹,如何?”费孟奏曰:“姬昌接得此肉,亦无疑阻,笑而食之。非是贤人也。”纣王知得,大悦,敕令教使臣再去,教放了姬昌,即辞国去。费孟即日便入羑里城,得见姬昌,礼毕,费孟曰:“今奉圣旨,教放姬昌归国。”姬昌曰:“谢王大恩,一路远来有劳。”费孟曰:“大王食了的肉,亦是大王儿肉也。被妲己教纣王,将你儿肉试你贤不贤也。”姬昌见言,亦不敢大叹,亦不入朝歌。有费孟共太守、冯凶三人,以亦相辞姬昌。
  姬昌辞了三人,得脱囚牢之苦。姬昌上马便去,出羑里城半舍之地,姬昌下马用手探之,物吐在地,其肉尽化为兔儿。姬昌大哭。至今有吐子冢,在荡阴四里地是也。姬昌望西北寨山偷路日夜而走不止。今古迹在羊河南岸上是姬昌庙。
  姬昌西走近朝歌,前到汲城西北。姬昌前去之次,有汲城将鼓矫、鼓执、鼓适弟兄三人,领兵出门,忽见一人,却认得是西伯侯。言:“俺奉天子敕,教俺绰路,恐有西兵救劫了羑里城。”喝西伯侯:“不得走!”三人共兵来赶姬昌。
  姬昌见兵马至近,便走之次,前逢二将。姬昌乃问:“来者何人?”其人却问:“你是何人?”姬昌曰:“我是羑里内受囚西伯侯也。”来人见道西伯侯,下马具礼。姬昌问曰:“尔是何人也?”来人曰:“我是纣王太子殷交并灵胡嵩,俺二人特来救姬昌。”言了,鼓三将至近,二人去迎,时乃教战,杀鼓三人,兵退去了。有殷交共灵胡嵩护姬昌而去。
  却说鼓将三人令一小将,秉文字入朝歌见帝。至于殿下,山呼了,小将具说前事。纣王闻言大怒,令差左右将与佶留留四人,领兵三千,西赶姬昌,直到西北邓城。
  姬昌问灵胡嵩:“尔因何来救我?”灵胡嵩说与姬昌之事,此是纣王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