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樵夫道:“我说甚么神仙话?”猴王道:“我才来至林边,只听的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儿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猴王(原作“主”)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但望你指与我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就在那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樵夫发了性子,“你自去,你自去!”二人相辞。 
  那(原作“就”)猴王出了深林,找上路径,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之程,远远望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真好去处: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原作“泪”),每见凤凰翔。仙鹤唳(原作“泪”)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却说猴王(此处原衍一“道”字)信步行来,只见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然回头一看,见崖头立一石牌,约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原作“安”)。 
  少刻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见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原缺“此”)搔(原作“骚”)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是座仙境。且听下回分解。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原作“怯”)师。    
石猴投师参众仙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道,甚么因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原夺“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这(原作“是”)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毕竟不之向后修些甚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石猴修道听讲经法    
  话表石猴投了祖师,拜了众仙,取了法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就与众师兄学言语、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不觉光阴易过,倏忽六年。一日,祖师登坛,唤集诸仙讲道。孙悟空在傍,听得师父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坛闻讲,喜不自胜,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师父讲到妙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时?”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祖师道(此三字原缺):“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悟空道:“术字门中之道如何?”祖师道:“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原误为“悮“)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原误为“悮“)空道:“不学!不学!” 
  祖又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乃是三教九流、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望师父乞指明教。”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道参禅打坐、戒语持斋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犹如砖瓦之霜。”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众人俱各抱怨,骂他鄙贱,嫌他恶状。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原为“奈“)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当日,悟空盼望天色,急不得到晚。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直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祖师秘传悟空道    
  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原误为“擅”)前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故此大胆,径拜榻下。”祖师听说,暗自寻思道:“这厮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原误为“上”)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原误为“迷”),仔细近前听我分说,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祖师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原作“问”)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原作“工”)完随作佛和仙。” 
  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即出后门,依旧路,转到前门,轻轻的推开进去,坐在原寝之处。当日起来,暗暗维持,子前午后,自己调息。 
  却又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讲经说法。谈论的当是外像包皮。师问:“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什么道?”悟空答曰:“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坚固。”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你只要防备着‘三灾利害’。”悟空听说,沉吟半晌:“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但到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避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又不是凡火,唤做‘阴火’。涌泉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