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认为古代社会才是理想中的乐园。  
  戴鹘臣十年前就接受了基督教,思想还算开明。有一次我和他聊天时说到武汉太热,戴鹄臣笑道:〃有个笑话说,阎王爷要把干了坏事的财主下油锅,所有的财主都跪地求饶,只有一个财主无动于衷。阎王爷奇怪地问:难道你不怕下油锅吗?财主说:我是武汉人,不怕热。〃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而我却一点都不觉得可笑。我满脑子都是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女儿,总不能老让他们在镇江吧?后来我把我的担心说了。戴鹄臣说:〃放心吧,进了九月就好了。〃  
  进了九月天气果然凉爽了,我兴高采烈地把妻子、女儿接到汉口。  
  戴鹄臣迎接我们时,抱着小女儿说了句语重心长的话:〃赶紧长身体,明年夏天你要经受锻炼了。〃  
  我立刻揪住他,哀求着说:〃你一定要帮我找个避暑的地方,我可不愿意女儿在汉口下油锅。〃  
  戴鹄臣说:〃九江有一处所在,据说那地方夏天很凉快。〃  
  〃哪里?〃我听说过九江,但没有下船。  
  他说:〃庐山。〃  
  我下了决心:一定要在夏天到来前,安顿好避暑的问题。                
  
第61节:三十二 庐山开辟者(1)        
  三十二 庐山开辟者  
  深秋,我和戴鹄臣从汉口到了九江。  
  虽然是秋天了,但站在江船上依然热浪扑面,浑身粘稠。戴鹄臣指着南方的一片朦胧山峦说:〃那就是庐山,曾经孕育过很多大诗人。〃  
  我说:〃什么诗人不诗人的,凉快就行。〃  
  我们离开驿道,沿着一条古老的山路向上攀登。  
  戴鹄臣说:〃这条路是朱元璋修的。〃  
  我知道那是个著名的皇帝,以诛杀功臣驰名,据说那小子还当过佛教的传教士,便问道:〃他也是来避暑的?〃  
  戴鹄臣说:〃满州人怕热,所以修了避暑山庄,我们汉族人是从不避暑的。朱元璋修路是为了纪念一个和尚,好像叫布袋和尚。〃  
  我心里一动,和尚是传教士,我也是传教士啊,难道我与这座山还有些渊源不成?  
  纪念和尚的小路叫九十九道盘,是一条年代久远的石板路,从山脚直通山顶。路边的风光美不胜收,隔不远,茂密的丛林间就会闪现出荒废的中式亭台,如遥远的童话。我们没有做停留,匆匆而上,刚刚上到半山腰冷风便飕飕袭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穿上了外套。  
  戴鹄臣说:〃听说,夏天在庐山上睡觉,一定是要盖上被子,否则就着凉了。〃  
  我颇是欣慰,热汗飘尽,步履轻快。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经过天池寺、黄龙寺抵达了女儿城,那是条破败的古城墙。  
  我站在城上极目远望,九十九道盘已经淹没在漫山翡翠中,风景如画。不,这里的风景本身就是一幅写意画,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景致一般无二。  
  我发现前方的两座山岭间有一块面积不大的山间小平原,便问:〃那是什么所在?〃  
  戴鹄臣说:〃牯牛岭。〃  
  我心念一动,COOLING,这不就是清凉的意思吗?从此我给对面那片山岭更换了名字,叫牯岭,取避暑之意。后来不仅外国人接受了这个名字,连一向咬文嚼字的中国人也认为我做的修改更为简洁,不久便叫响了。  
  有一段时间牯岭的名声甚至比庐山还要响亮些,其功劳全在我一人身上。  
  我在山上考察了几天,发现庐山的确是个避暑的好去处。我决定在山中修建一座别墅,夏天让妻儿们在这里躲避汉口的高温。  
  戴鹄臣曾告诉我,俄国人曾向山中寺院买过地皮,我们俩便辗转去九峰寺探讨购买地皮的事。我估计这笔生意的难度不大,寺里是土和尚,我是个洋和尚,大家都是和尚,买块地皮又算得了什么?  
  我和戴鹄臣整整走了半天,后来体力不支了,再加上山路陡峭,我凭空摔了个跟头。幸好我还年轻,否则脖子就要摔断了。  
  后来戴鹄臣找来轿夫,所谓的轿子就是两个年轻人抬着把简易的竹椅子,人坐在上面颇是惊险。我本来不敢坐,但轿夫急得频频作揖:〃洋大爷,你就坐吧。我们三天没开张了,我家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吃奶的孩子。〃  
  为了他的母亲和孩子,我只好坐了上去……  
  九峰寺的住持叫继慈,看模样倒也和善。我向他提出购买寺后空置的土地,和尚开口就要三千两银子,这不是要杀人吗?我拒理争辩,三说两说的,和尚竟从佛像底座下抽出一把大砍刀,号称要宰了鬼子。  
  我和戴鹄臣只好夺路而逃。出得门外,我诧异地问:〃这和尚倒像是土匪。〃  
  戴鹄臣说:〃也难怪,听说继慈曾在湘军做过将领,杀人如麻。虽然立地成了佛却未必放下屠刀。〃  
  〃那我的女儿怎么办?明年夏天怎么办?〃        
  
第62节:三十二 庐山开辟者(2)        
  戴鹄臣说:〃要不,就在牯牛岭置办地皮吧,可惜那一带无人居住,生活不大方便。〃  
  我说:〃无所谓,我们住了就等于有人了。那片地有主人吗?〃  
  戴鹄臣摇头道:〃无主荒山,咱们去官府谈谈吧。〃  
  听到官府这两个字,我立刻觉得耳边全是风声,脑袋都疼了。  
  当时的中国弥漫着浓重的排外情绪,中国人把我们叫做鬼子。鬼是人死之后的形态,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愿意承认我们也是人。其实官府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凡是洋人的事一概排斥。因为所有的官员都担心背上汉奸的名声,他们碰上洋人就如碰上瘟疫似的,躲还躲不及呢。后代人都以为我们曾在中国横行霸道来着,但那是军队的事,根本原因是中国军队挡不住他们。我也希望横行霸道,是人就愿意横着走路,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传教士,无权无势,也没那么多的钱!对了,当时中国人的流通物不是钱,是银子。  
  戴鹄臣看出了我的疑虑,安慰道:〃要不,我替你出面吧。我不说你是外国人,官府同意了你再出面。〃我点点头,只得如此了。  
  戴鹄臣的人品极好,他身上具备了中国人独有的精明,对我们外国人也没有偏见。我们下山来到德化县,我住在客栈里,戴鹄臣去了县衙门。  
  大约两个小时后,戴鹄臣回来了,他惊喜地拉着我说:〃知县说那是无主荒山,闲着也是闲着,明天就可以交契税了。〃我们俩大喜过望,当天晚上狠狠地喝了顿小酒。中国白酒不好喝,喝起来如同受虐,但我高兴,受虐也愿意。实际上当时我只想租他几十亩地,盖栋别墅也就心满意足了,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无理可循的。我做梦都想不到,后来我几乎拥有了整整一座庐山。  
  第二天,我们在银号兑换了银子,双双来到县衙门交税。知县看到个洋人明目张胆地走上大堂,惊得辫子都立起来了。他指着戴鹄臣的鼻子,喝问道:〃我让你把李德立给我找来,你弄个洋人来干什么?〃  
  戴鹄臣说:〃他就是李德立呀?〃  
  知县惊道:〃李德立是洋人?他们也姓佩李,那是老子的姓。你少骗我,他们的名字都是什么斯什么鸡的。〃  
  我赶紧解释说:〃我的中文名字就叫李德立。〃  
  知县瞪了我一眼,满嘴嘟嘟囔囔的:〃这鬼子怎么会说中国话呢?〃  
  我纠正道:〃我是人,不是鬼子。〃  
  知县狠狠一拍桌案:〃我不管你是人还是鬼?你们洋人想从我手里租地,那是妄想。〃  
  我不理解,高声叫道:〃反正是荒地,闲着也是闲着,我只想建一栋避暑别墅。〃  
  知县道:〃我们宁肯闲着也不能给你们外国人,谁知道你们憋的什么心?〃  
  我说:〃我只想建别墅,避暑你懂不懂?〃  
  知县冷笑着说:〃你嫌热就到江里去泡一会儿啊。你们不会是要在山上建炮台吧?〃  
  我苦笑不已:〃建炮台有什么用?我真要建造别墅。〃  
  知县凶狠地向外一挥手,忽然觉得礼数不对,马上又端起茶杯来:〃你们还能有好心?〃  
  此时门外的衙役高喊道:〃送客!〃  
  说是送客,实际上我是被知县轰出来了。  
  出了县衙门,我向戴鹄臣打听县议会的地址,我要投诉行政当局。  
  戴鹘臣摊开手说:〃我们中国没有议会。〃  
  我说:〃没有议会,谁来监督行政官员?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了,这可是大大的不妙!〃  
  戴鹘臣苦笑道:〃我跟你说不明白,反正是没有。谁让你是洋人的?洋人比中国人厉害。我们中国人是碰上弱小的就怜悯,碰上厉害的就自卑,自卑过头了就不爱搭理你们了。〃  
  我说:〃逻辑错误,完全错误,应该与强者合作,使自己也成为强者才合乎逻辑。〃  
  戴鹄臣说:〃那是你们西方人的想法,我们中国人不能承认比别人差。〃  
  〃日本人也是东方人,他们就跟你们想的不一样。〃我终于找到了理由。  
  戴鹄臣冷笑一声:〃他们腿短,不过是一伙东夷。〃  
  后来我和戴鹄臣实在讲不明白了,干脆跑到九江领事馆,向英国领事诉苦。领事说:〃中国人的事太深奥了,谁也说不清楚。干脆我给你介绍一个朋友吧,朋友姓苟名师,我在中国碰上了难事就向他请教,挺有用的。按中国人的说法,他应该是我的军师了。〃        
  
第63节:三十二 庐山开辟者(3)        
  第二天我和苟师会面了,他是个精明的湖北人,据说天上九个脑袋的鸟也没有他们聪明。  
  苟师听完我的遭遇,哈哈大笑道:〃不过是个知县嘛!才九品。这样吧,咱们去找道台大人。〃  
  我说:〃知县那里都没有通过,道台就更不可能答应了。〃  
  苟师笑道:〃你没听说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吗?只要你不是空着手去的,事情就好办。〃  
  〃那是行贿呀,是要判刑的。〃在英国我从来不敢想这种事。  
  苟师说:〃假正经!你们给上帝烧香,那也是行贿呀!〃  
  我说:〃我们点蜡烛,不烧香。〃  
  苟师说:〃一个意思,不就是盼着上帝照顾照顾你们吗?在我们中国,当官的就是上帝,就得烧香。〃  
  避暑要紧,我把自尊心暂时寄回英国了。在苟师的指点下,我用了半年的生活费给道台大人置办了些礼物,然后请苟师送了过去。不久道台大人同意会面,苟师自告奋勇地要一起去,而且还向我要了五两银子的鞋钱。  
  当时我已经没有银子了,只好向戴鹄臣借了五两。去衙门时我特意看了看苟师的双脚,这家伙并没有购买新鞋,可他为什么向我要鞋钱呢?  
  路上苟师异常激动,声称他这辈子也没见过道台这样的大官,是托了我的福。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能给他带来什么福气,反正有福总比倒霉强。我们来到道台衙门,苟师在客厅外双膝跪地,拼了命地磕头,诚惶诚恐地喊道:〃大人,老大人,老老大人……〃  
  我恶心得差点吐出来,要知道我们西方人的双膝只能在上帝面前跪倒,见了女王也顶多是单膝着地。看来中国人的膝盖比较柔软,父母、老师、皇帝、官员甚至写着祖宗名字的木板都是他们下跪的理由。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们还要四肢着地,额头与地面撞出声响来,完全是一副猪狗不如的样子,真是了不起呀!是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