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世浮萍随逝水 作者:胡可青(起点vip2014-05-26完结)-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进得门来,刚转身,便迎面见着一人端坐桌沿,隐隐约约依稀可见银面具、驼色衣,周昱昭浑身一紧,他竟没有听出室内之人的气息,那其功力很可能在自身之上,周昱昭忙暗中捏了下金川的一只前爪,然后将之扔出门缝,示意他去找来王锡兰。
  金川挠挠耳朵,重新反扑回周昱昭的肩膀,周昱昭着恼,忽地反应过来,于是从身上掏火折子,点燃朝那人一照,原来却是一架空壳子,只是戴了副面具,套了身衣服而已。
  周昱昭近前,发现桌上留有一张纸条,将火凑近,上面狂洒地写着几个字:“周昱昭,后会有期!”
  周昱昭阴脸一沉,揣起纸条,复又仔细在室内搜了个遍,终无甚所获,只好撤出房间,飞身跃上屋檐,寻至屋脊处,蹲身而坐。
  倒也不是一无所获,好歹可以肯定那蒙面人定就是上午刺杀的主谋之人!呵,这一路人马!京都的水是越来越浑了……
  “全都撤光了,看来他们早有准备!”王锡兰一跳上屋檐便扯下黑色的蒙面布条。
  周昱昭将袖子里装着的纸条递过去,王锡兰一见,亦是脸色一沉:“这人的口气真是气焰太多嚣张,不似那老狐狸的风格!”
  “确然!有人要将这错综复杂的、于地里沉伏了好些年的缰绳连根挑起了!”周昱昭拿回纸,最后看了一眼字迹,然后五指紧握,再一张手,那纸片已化作白尘被风吹散飞远,“就让洪涛恣意汹涌罢……”
  王锡兰静默着朝旁一坐,面朝南方那座危耸的大内遥望而去,突然地,他怀念起这么多年在云台山上学艺的日子,尔后又哧声一笑,如果知道那些日子是为着今日所用,或许就不觉得多么自在得意了吧!
  

第五十五回 潮本无心落又生
更新时间2012…11…21 17:59:50  字数:2793

 贞宝一十九年四月辛卯,自太宗即位之后,每年的这一日便被定为千秋节,这一年的这一日,太宗皇帝五十寿诞,举国欢庆,天下大赦,大梁全国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并以三日为庆。其间各地禁止民间屠宰,官方禁止斩杀,百姓统一禁止着素色服装,一律鲜衣艳服。
  这一日,京城大街小巷皆装扮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而百官则依官制穿官服,入宫上寿,共庆皇上万福。
  李青梧一大早就穿戴齐整,随身携着寿礼,入宫朝贺。
  大庆殿内,太宗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犀利的双眼俯视着堂下百僚和诸客使,很快便在亲王那一列中发现张新面孔,而其立于武郡王身侧,显然就是新近才封的世子了。
  原本太宗对这个世子爷并没有投入许多心思,然开宝寺一案之后,不由对他起了另眼相看之意。这个少年身架承袭了周姓皇族的传统,身材高大颀长,然脸面却集齐了周、王两家的优处而生,倒有几分凤表龙姿的意思。
  文武百官进贡完寿礼之后,依礼亲随皇帝至长庆门外举行典仪赞拜,然后再至城门处与城下百姓同乐。
  午时于殿内摆金龙大宴,太宗皇帝宴请群臣,寿宴未时举行,申时方结束。而这一漫长的午宴才结束,更热闹的晚宴又行将开始。
  申时正牌时分,温国公府已是热闹非凡,方氏一身命妇品级华贵裳服,精致妆容,却要指挥这安排那,不一会儿便香汗淋漓:“素瓶,你快亲自去看看,大小姐那边准备怎么样了,衣服、妆面可都收拾妥了?春梅,你也去趟芭蕉园,瞧瞧那小蹄子,催着点儿!”素瓶二人得令转身各奔东西。
  “小姐,怪道楚王要给你准备这面纱巾!若是你这般出了园子去,只怕人人都走不动路了!”疏影攥着手中的一块黄色面纱,迟迟不愿给李眠儿围上。
  “还是楚王想得周到,眠儿这副模样,还是罩个面纱为好!影儿,快速速将那面纱给眠儿戴上!”穆蕊娘看着女儿仙儿般的样貌,却是如何也不敢欣喜。
  “是!”疏影不舍地将李眠儿看了一眼,再看了一眼,方才小心地给李眠儿将脸蒙上。
  李眠儿的两边眼角悠悠然一弯:“娘,您不用担心,女儿晓得分寸!”
  蕊娘点点头,走近了,对李眠儿又叮嘱了几句宫里的规矩和礼仪,李眠儿一一称是。
  跟着春梅出了园子,一路上引来艳羡无数,至方氏园外时,恰缝李天天亦装扮停妥,过来会同母亲一道出门。李天天远远地见一通身黄衣女子,那一身黄衣嫩黄得夺目耀眼,衬得那女子素腰如柳,楚楚有姿。
  李天天顿时了悟,那便是楚王亲赐的裳服么,果然极品!哦?还有面纱,是不愿叫别的男子瞧去了?
  李天天哧声冷笑,挺直了脖子,挽着一条及地长的藕荷色披帛,越过李眠儿,进了方氏的屋子。
  不一会儿,母女二人相偎而出,不冷不热地领上李眠儿,直到府外的马车前。
  今日的车比前日的来得要豪华一些,还各配两个护院,方氏母女共乘一车,李眠儿单独一车,对此安排,李眠儿心下不由暗松一口气,无需面对那对母女实在是很称她的意。
  如同上一回,李眠儿悄悄揭开窗帘一角,小意地一路观察着。
  这一条长长的、笔直的、颇有些庄重感的街道,应该就是娘亲所说的御街了吧!
  在经至一座巍峨的楼门时,护院们停下车驾,守门官兵将腰牌等一一检视后,方才放行。
  这座楼大概就是宣德楼了。李眠儿此时应该放下车帘的,只是强烈的好奇心趋使,她仍然偷偷地朝外瞧去。
  周围已经有不少车驾了,却是除了马蹄声及车轮碾过之声,再无他声。
  李眠儿悄声观察着这座皇城,这里曾经是她娘亲差些耗尽全部生命的地方,这里是皇权的至高点,统驭着整个大梁。这里的一草一木皆透着一股森然,纵使满目的喜庆装扮,也无法遮盖住那种令人止不住会为之心悸的未知感。
  李眠儿不知何来的预感,这里的一切似乎会同她产生某种瓜葛,想到这个,她不禁紧张起来,她想离开国公府,却万般得不想从一个牢笼踏入另一个很可能将她生吞活剥的狮笼。
  依着宫人的指示,他们的马车停在一处宽敞之地,其他车驾亦是停放在此处。
  李眠儿在一位宫人的牵引之下步下车辇,鲜艳的衣裳顿时引来众人的注目,却因她蒙了面,无法看清真面目,遂而众人的目光并不为她多作停留。
  倒是李天天下车时,惹来赞叹声连连,方氏面露微笑,见着熟人旧友,便携了李天天和李眠儿上跟前去寒暄。
  确实不少熟面孔,张台夫人钱氏及其孙女张氏姐妹,太傅夫人秦氏及王氏姐妹,程炎夫人孟氏及程氏姐妹等,众人一行也只在初遇时简单招呼几句,在进了北廊之后,都静默下来,依次排了队,然后按着宫人的传唤相继步入殿堂。
  当然,皇亲贵族是最后才进殿的,普通的官员及命妇必须先行入殿,分坐于席,等着三公、亲王相继入殿后,帝后、妃嫔才会进殿。
  方氏领着李眠儿和李天天缓步走至李青梧的坐席边上,刚坐下,就听一旁有人轻声问好:“哟,方夫人,这两位亭亭玉立的可人儿,可是你的女儿啊?长得可真够俊的!”却是沈元茂的夫人陈氏探过身子来。
  方氏闻言稍微的一窘:“陈夫人的一双儿女这不长得也是人中龙凤!我阿,今晚可是只带了一个女儿过来,就是这位,天天,这位却是我们府里的九姑娘!”
  陈夫人一听,忙偏了头瞧向李眠儿,因她蒙了面,却也不好胡乱评点,只得拉过正在给她行礼问安的李天天一劲儿夸上几句。
  过不一会儿,吴简的夫人亦来到,三人妇人平日因为丈夫的原因本来走得就近,因此,三人又彼此问好一番。
  “秦王驾到——秦王妃驾到——秦王世子、世子妃驾到——蓝熙郡主驾到——”这一连串的通传,殿内众人顷刻间皆屏息止声,一致看向殿外。
  仅比太宗皇帝小上四岁的秦王身体健朗,相貌温和,秦王世子亦是如此,看着很是平宜近人,而蓝熙郡主则随了秦王妃,由内向外透着股清冷的气质。至于世子妃已是身怀六甲,一身品服外还另罩了件宽敞的披风,世子爷一直在旁搀着却仍然行动偏缓。
  “楚王驾到——楚王妃驾到——”人们听到这儿时,更加地凝神注目。
  一向温润如玉的楚王,今日即便华衣华冠依旧一脸和煦,一旁的楚王妃端庄秀丽,龙章凤姿的二人携手而进,赢得堂下一片喝彩声。
  楚王领着王妃来至自己坐榻之处,王妃坐下之后,一旁还余有一锦绣坐垫,楚王见了,招来一位宫人,附耳低语一句,那宫人忙点头称是。
  李眠儿在楚王进殿时,格外留心地多看了几眼,一时摸不清头绪,实在不知这楚王对自己究竟意欲何为,忽然一位宫人凑近:“九小姐,楚王请您过去,他已经给您预先备好了座儿!”
  李眠儿闻言一惊,不由自主地看向李青梧,李青梧皱眉,转头朝楚王坐处望去,然楚王表情淡然,端茶自饮。
  李青梧顿了一会,看了一眼李眠儿,轻声道:“青烟,既是楚王招唤,你先坐过去,楚王为人谦和,不必惊慌!”
  李眠儿也自知,此时没有别的法子,只有乖乖地坐过去。于是,悄悄地起身,脚下无声无息地缓步踱至楚王的坐席处,侧对着楚王的脸,蹲身行了一礼。
  “九小姐不必多礼!”楚王见李眠儿身着他为她准备的裳服,嘴角含笑,“一会圣上就要驾临,你这面纱预备戴到什么时候?”
  李眠儿闻言,抬眸看了一眼楚王妃,楚王妃始终噙着一抹笑,只是从她的眼中却看不出一丝笑意。
  李眠儿低眉敛目,轻轻摘下面纱,静静地坐下,始终不去探看楚王、楚王妃的表情,因为她不用看也能感觉到楚王眼中所含的痴艳以及楚王妃眼中一闪而逝的寒意。
 

第五十六回 无人解语恨难说
更新时间2012…11…21 22:02:53  字数:2808

 坐于对面席中的秦王一家,自然注意到楚王身边的这位绝色少女,不由暗自揣测纷纷。
  “文宣郡王驾到——文宣王妃驾到——”接下来入殿的王孙好歹又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过去,缓解了李眠儿身上的压力。她微微抬首,不似秦王的健壮,也不同于楚王的谦恭,文宣王面容苍白,又特为瘦削,长袍大袖之下,身子看上去仍然显得十分单薄,同王妃一处走来,倒更像是王妃搀着他要多些。
  文宣王是太祖皇帝的二子,依着座次,他领着王妃往秦王那一边的席位上踱去,然后在与秦王隔了一席的榻上坐下。一安顿好,文宣王妃便端起案上的茶,递至文宣王的嘴边,文宣王眼眸在眼眶中快速一转,扫了一眼四周,然后才接过茶盏饮下几口。
  “冀王驾到——益王驾到——”殿外传侍官话音刚落,便走进两个英姿飒爽、活力四射的少年,二人皆尚未弱冠,面上表情轻松自在,走起路来亦是飘飘如风,很是熟稔地在对秦王、文宣王、楚王作揖行礼之后,就在楚王这一列席的末尾处两张榻几上端坐下来。
  “韩王驾到——韩王妃驾到——”韩王、韩王妃二人进殿后对着已到席的秦王及几位皇子挨个见礼,便于冀王左手边的席位盘膝而坐。
  这一连串的连同文宣王在内的四个皇子相继入得殿来,令席间文武臣僚、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