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流年+1番外 作者:二十九楼(晋江2013.6.22完结)-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七出来时已是广场最边沿,前头已无路可去,他只得把马置于墙边再垂头跪在马边。
  车队从城门行至广场足足用了半柱香的时间,到广场中央,马车稍顿,车辕旁侧一人示意,胶州知府起身近前,得到吩咐作揖退下。马车再次启动,迎面朝小七而来。那马匹来势汹涌,个个仰首阔步,膘肥身健,坚韧有力。缰绳稍紧便微微后仰,马尾高高扬起,仿佛下一刻就要勃发奋飞。
  立在墙角的马匹似乎为迎面的马匹霸气所惊,随着它们越近越来不安,最后一声嘶鸣撩起前蹄就要往脚下的人背部踩踏。
  小七只觉身后马匹惊鸣,黑影罩下,暗道声不好,头顶地一个空翻向前,回头一看马匹瘫晕在地,低低嘶吟,马颈大动脉处一个棋子大的洞汩汩往外流血。
  小七低头伏地,心中暗惊,能在顷刻间掷出棋子击透马匹动脉使其歪倒,此人内力深不可测。
  几个卫兵团团围住,银枪对立。
  "退下。"
  马车里穿出来的声音威严冰寒,在青石板上响彻,"给他一匹马。"
  立刻就有一侍卫牵拉一匹马送至小七身边。
  "多谢王爷。"小七低声答谢站起身牵过马就退回墙脚。
  此刻路知舟带着一帮衙役已经赶至前队,连忙指挥还紧随车队后不肯离去的百姓散去。小七逆着人潮出了城门跨上马飞奔上路。
  肃亲王的车队再次前行,往北直奔目标北山脚下连绵的府邸。
  八驾华盖的豪华马车里宽敞舒适,铜制的车壁上镶着鎏金豹头香炉,炉口萦绕,沉香悠长。
  十七岁的肃亲王端坐软塌正中,凤目微敛,星眉入鬓,因刚刚掷马丢了"将"棋,身前棋盘里缺了一子而兴趣索然,不由拢袖静默,他回想刚刚马匹受惊,少年翻身一幕,心想胶州人杰地灵,一个小小少年临危不乱,身姿矫健,获救受马不卑不亢。那少年面对车队军列毫无惧意,更无欣喜恭迎之情,声音平淡如水,离去时毫不留恋,似乎又有些不同寻常之处,那被他掷棋击倒在地的马匹马蹄上钉着胶州特有的马蹄尖钉,确实是本地马匹,那少年虽反应灵敏但气息凝滞并不似习武之人。白锦衣不再作想,在沉香芳郁中凝神养神。
  肃亲王府兴建于胶州内城最临近北面群山黄山脚下,始建于大燕瑞正十年。
  大燕皇家子嗣一向单薄,成皇白予成是当时唯一的皇子,直到二十岁才得一弟白锦衣,但生母难产而殁,次年其父皇驾崩,白予成继位,拟国号瑞正称为成皇。白锦衣五岁时小小年纪生得天人之姿,成皇又暂无子嗣便将这个幼弟接进自己宫中亲自教养。
  七岁随先皇御驾亲征南理国大捷,从此南理归附大燕,岁岁纳贡。
  长至九岁随先皇再征北齐,不想遭遇北齐顽强抵抗,战事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两年后成皇病重,其间正是瑞正十年,便封白锦衣为肃亲王,摄政监国,封地胶州,于胶州建肃亲王府,后次年驾崩,膝下只有一子白闵,当年五岁。白锦衣扶其登基立国号祥已,称闵皇。
  如今已是大燕祥已十年,白锦衣年过弱冠,行过冠礼不顾皇太后和皇帝苦苦挽留决意迁往封地胶州。
  胶州府邸大门正匾几个烫金大字"肃亲王府"落款予成,大燕瑞正十年正是大燕先帝亲笔所提。
  王府总管兰德先生早在三月就从皇城出发到达府上料理前序事务,此刻领着所有杂役侍女一百多人跪迎于府门。
  马车左侧走出一人,着金线滚边墨袍,面若中秋之月;目若秋波,鬓若刀裁;神色温润,正是近身侍卫墨玉公子。他下马搬了矮凳于马车下上前掀开车帘,一人白衣锦服走下车来,身躯凛凛,胸脯横阔,面若寒冰,不怒而威。
  "恭迎王爷入府。"众人伏地恭迎。只觉得眼前白衣寒气一闪而过,王爷已经入府。
  沉寂多年的府邸终于灯火通明,迎来了它等候多年的主人。
  旁晚时分白锦衣沐浴完毕,着一身白底绣着锦纹的长袍端坐于大厅主座上,墨玉静立于身后,身前下方总管兰德先生伫立堂上汇报府内情况,不时询问他意见,前厅侍女正在有条不紊地布置晚膳。
  "总管,明日胶州知府路知舟上府议事。"
  "是,属下会安排妥当。"书房他早已布置妥当,各种文书密档早已入柜。
  "墨玉,通知两路驻扎的将领本王已到胶州,让皇甫文和蔡勇八月初赶来王府。"
  "遵命。"
  对于胶州的百姓来说肃亲王府是个僻静和神秘所在,自进城那次后再也没见到那辆华盖马车,更别说亲见大燕第一美男子的风采。唯一改变的是巡城的军士密集了,连接前城和后山府邸之间的青石路上马车往来如梭,从知府大人到各方商旅,从高门氏族到市井小民,肃亲王勤于政务的名声响彻胶城。
  半晌午的时候,墨玉通报知府路知舟到了。
  进了书房,白锦衣束腰锦袍,英姿挺立,负手立于窗前,透过绿色的纱帘,院子里的睡莲洁白莹润,枝叶墨色斐然,白绿呼应间路知舟不敢开口打破这样的美景。
  "路大人恐怕要尽早进京了。"
  "王爷不是说要到年底吗?"
  "户部尚书付大人年事已高最近又突染恶疾,于三日前已经上表请辞了。"桌上正是燕京快马加鞭送来的折子,"你尽早入手户部提前准备好各项事宜也好,过几日你的调令就会下来。"
  "是,属下这就回府准备进京事项。"
  "等等。"
  路知舟连忙退回,"王爷还有何吩咐?"
  "从胶州城底下各县中推荐几个得力的来见我。"
  "是。"路知舟知道王爷的意思,新的胶州知府将在当地下面县级提拔。
  他躬身退出门外,临出房门时墨玉公子悄声嘱咐,推选的人中最好背景干净些,路知舟连声应下,告辞离去。
  七月底的胶州蝉鸣绵绵热浪阵阵,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白锦衣端坐书房翻看燕京转送来的文书,墨玉立于一边等候传送回信。
  "王爷,京城可还安好。"
  "尚好。中书侍郎皇甫定上疏吏部侍郎的人选,你看看选谁为上。"
  墨玉接过折子,看了一会儿想想指着其中两个名字说,"这两人应该都可胜任。"
  白锦衣点点头,"这两人是不错,但以林少华为上。"说完看着墨玉,这是考校他。
  墨玉细细一想说,"范文芳是瑞正五年的探花出生,在吏部也有四五年了,但此人性格耿直,其弟娶的是太后王家女。林少华虽是进士出身但曾外放地方任官多年,其独女林敏是赵家下一代当家主母。"
  "遇事多往深处想想。以后再如此你就自己去总管那里领罚。"
  墨玉唯诺,看王爷圈下林少华的名字,顿了顿还是在折子上定下让范文芳顶了礼部侍郎的职。范文芳倒也不是攀附之人,王家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墨玉拿了折子正准备出门,白锦衣又拿出一封书信让其命信使送给胶州邻城庐州赵家。赵家世代行商,瑞正七年先皇就定为皇商,这些年倒也兢兢业业任凭肃亲王差遣。

☆、庐州

  第五章庐州。 
  小七从胶城出发也不急着赶路边走边歇抵达庐州时已是六月底。
  庐州又称水洲,位于大燕中部,地处鱼米之乡,多湖泊水田。
  庐州城墙原为平砖砌筑,后为了防洪又将墙垣改用石块垒筑,更用石条进行了加固。城内建有涵道,与城外相通,涵口之上筑有月坝,与城墙等高,既利于城内积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节堵阻外水倒灌入城。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滴水不入。此城土木工程构建巧妙,小七早已听闻。
  一条南北大河穿城而过,河上一座热闹的虹型大桥,桥上人头攒动,行人如织,桥上两侧摆著许多小摊,有卖各类杂货也有卖小点乾果的,算命的,卖茶水的…大桥中间的步道上是熙来攘往的人群,有坐轿的,有步行的,也有挑担的,还有马车与运货的… 站在桥上凭栏而站,穿城而过的河里往来船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小七挨过七月初一的毒发休养了一日便在城里闲走。面对如此的热闹非凡,繁华富庶,他又漫无目的,走在人潮涌动中不禁有些恍惚,便专挑了那僻静的小巷走。不想走了大半个时辰在一个断墙隔断后犬吠声大起隐约间杂着隐孩童哭声。
  小七环顾四周,举臂放出一支袖箭钉入墙边一株大树枝干,一缩钢丝就上了树叉,往墙后一看,原来是几匹流窜的恶狗围着一个七八岁穿着打扮华美的红衣女童,那女童手中正捂着一根肥得流油的鸡腿,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一石块,面对虎视眈眈的恶狗,女童撅着油嘟嘟的小嘴哭得泪眼蒙蒙却始终护着那根鸡腿。小七看了一会正准备离去,却不料那女童突然侧头仰望墙外,正对上小七疏离的双眸。小七顿身一颤,这孩童的眼睛,水雾朦胧,点墨双眸,小七呆若木鸡。
  这是和似水一样的双眸。
  在恶狗正作势群起攻之时,小七掷出两枚铁珠,不偏不倚正中最近两个狗头,顿时连着另外在后观望的狗逃窜而去。
  "哥哥,好厉害啊。"
  小人儿仰着笑脸破涕一笑。
  小七立于树上问,"你叫什么名字。"
  "无双,哥哥,我叫赵无双。"
  "你的随从呢?"
  "不见了,他们都不见了,奶娘也不见了",奶声奶气,说完泪眼蒙蒙盯着小七。
  小七默然,从树上下到墙头,收袖箭缩于臂,跳下墙头,"知道回家的路吗?"
  女童摇摇头。
  "你家大门口可有石狮子?"
  "没有,不过倒是有一对怪模怪样的矮石墩子。"
  小七看着无双头上扎双咎发髻的金丝带,在日光下金光闪闪便问。
  "那矮石墩是不是长着龙头?"
  "是呢!"
  "那怪兽是不是还踩在一个大铜钱上?"
  "是呢!"
  小七想这女童赵无双应是庐州大商之家,家门口立着的石墩应该是貔蝤,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龙头虎屁,脚踩铜钱,有进无出,正是商人招财聚宝的吉利物。
  "走,我送你回家。"
  女童乖巧地跟上,嘴里不停地念着"哥哥""哥哥",小七头也不回只略略放慢脚步,女童伸出油光的小手牢牢捏着小七的袖角。
  小七在心中默忆庐州城中自己已经走过了的路线和方位,便往最东北角走去。城中只有那里他还没有走过。
  沿着河岸径直往东,赵无双小嘴就没有停过,先是啃完手里的鸡腿,再是对着小七一个劲儿地问东问西。小七缄默,无双却并不在意,从奶娘说到祖母,从大她整整十五岁的哥哥说到刚进门半年的嫂嫂。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在东北角看到一座大红铁门的宅院,院门口正是卧着两座石尊貔蝤。
  "这是你家吗?"
  "是呢!"
  "那你快回去。"
  "哥哥,你跟我一起去我家吧。"
  "快去。"
  女童眼巴巴看着小七,不肯上前叩门,他抿嘴不语转身回走,转眼隐没于巷间,赵无双这才走向那大红铁门。
  第二日小七依旧天蒙蒙亮就醒了又无处可去只得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等到天大亮,收拾洗漱完毕想想从包袱里拿了件干净的粗布灰衣换上,替换下的黑衣仔细一看,果然下摆处挣裂了道大口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