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斗·青蔷天-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宫墙内,还有两位出身高贵的少女,在怀着复杂的情感仰望那连鸟也无法飞过去的皇宫的天空。
  她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的意愿而进入宫廷的,说不定那时,在她们心中,也有着不能说出口的檀郎,也有着注定夭折的爱情……但这已注定永远都是秘密,因为不久之后,她们就将慢慢遗忘当初的自己—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即使在夜半无人时忽然惊醒,也再不会想起曾经的少女时光;直到有一天,她们将生命变成一株爬在宫墙上的藤蔓,无限延伸下去,却再也无法独立生长,彻底成为这皇城的一部分。
  上官蕊并不是一个心肠恶毒的女人,她很美丽,并且非常聪明。她的祖父上官廷让她读男孩子读的书,让她自由自在地长大,送她去做皇后,成为女人中的女人……但也许她并不适合这个宫廷,因为她从不懂得暗处的毒箭才是致命的杀手。上官皇后治下的内宫,诸多规矩严苛异常,动辄打杀,宫妃们一味谨小慎微,奴才们更是提心吊胆。她对靖裕帝绝对谈不上爱情,也就更谈不上妒忌,她严厉却不得不说相当公平地平衡着各方势力,无限迷信她自幼便学会的权势的威力,但她却从来都不曾懂得人心。
  靖裕三年,上官皇后诞下二皇子不久之后,“巫蛊案”发。其实这是再熟悉不过的桥段,从古到今的宫廷中反复上演过无数次,这一次矛头顺理成章地指向了大皇子的母亲:白妃。没人知道这到底是谁人的陷害,也许是上官皇后要除去对手的招数,又也许是其他妃子一石二鸟的毒计。谁知道呢?明白真相的人,也许早就通通离开了这个人世,将这个秘密带入地下去了。
  —但白妃投缳之后,有一件事满宫的人都已看得分明了:靖裕帝对执法如山、狠辣刻薄的上官皇后极度不满,上官家的盛宴到了该散场的时候。
  也正在这个时候,在后宫深处,有一段三年来始终同甘共苦的姐妹之情终于要走到尽头。对权势的畏惧、艳慕和渴望,对上官皇后的嫉妒、恐惧和恨,让她们想到了一个胆大包天却又极度巧妙的主意。“胆大包天”是因为她们的目的竟然是合谋弑后;而“极度巧妙”则是因为她们想到可以把这份弥天大罪推给一个死人,推给白妃的鬼!
  十九岁的沈莲心抖着手,从发髻上拔下一支毫不起眼的珐琅珠簪,缓缓地、缓缓地将那颗珠子旋下来,倒出空心的簪体内褐黄色的粉末:

  第三十章 往事(2)

  “这是前朝三保太监下西洋时带回来的稀罕药粉,我父亲千辛万苦才弄回来,这样的东西天朝是没有的,太医应该不会查出来……”
  十八岁的杨舜华声音也在抖:“就是发现点什么也没关系,太医正候宜是我父亲荐上来的,他会压下去的,什么都不说……”
  两个年轻的女孩子哆嗦着讲完,面对面愣住,过了很久很久,其中一个恍恍惚惚地问另一个:“……真的……要吗?”
  “也许这是唯一的机会,皇上现在恨不得她死,只不过苦无把柄罢了;这样的机会若是错过,绝不会有第二次!”
  “是啊……是啊……你说得是……”这一个回答。
  于是沈莲心和杨舜华便将那药粉化在玫瑰豆沙馅儿里,亲手制成一枚一枚的冬至吃的梅花银丝饼。将有毒的和无毒的分做记号,混着放在一起,再把药粉分量最多的一块儿放在一叠的最上面。
  “好吧,我们下定决心……”沈莲心道,“只要挑毒药少些的饼吃了,并不会死。”
  “是,从现在开始,无论人前人后,我们便是死敌了—没人会想到你死我活的冤家对头竟然会是同谋……”杨舜华道。
  “从天亮之后开始,我们便是敌人了……”
  两人忽又同时沉默。后来,还是沈莲心手忙脚乱地将一块黄绫子盖在那叠梅花银丝饼上;而杨舜华则把脸瞥了过去,一直咬着自己的嘴唇。
  —即使我们共同度过那些战战兢兢的日子,在人前小心翼翼地掩护着对方也掩饰着自己,我们一起咀嚼深宫中那些让人疯狂的寂寞并且一起寂寞地成长—但我们的命运,也许从入宫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靖裕三年的冬至过去不久,全宫一多半的嫔妃都病倒了,其中就包括了上官皇后、沈婕妤和杨婕妤……后来上官皇后疯了,沈、杨二位则病愈晋升,而“白仙”娘娘的传说,从此更加甚嚣尘上。
  “……不,你会的!”沈淑妃道,“你并不笨—这一次遭人垢陷,我虽难逃一死,但死前见一次陛下,总也不难做到。只要让我见到他,让我有机会对他说出十年前的原委,你以为他会放过你吗?”
  杨惠妃哈哈一笑,花枝乱颤:“沈莲心,我真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愚蠢。你以为当日的事情,他便一点都不知道吗?……我就不信你丝毫没有怀疑过,只不过你不敢这么想罢了……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思,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虽大半时间都在烧丹拜神,但朝政却始终牢牢握着不放。当年的内阁首辅上官廷—还是扶他登位的功臣呢,下场如何?满门丧尽,一个不留;继任的内阁首辅言渊,辅政十年,眼见势大,便被他毫不留情赶回老家去了;现在的那个李裼,不过是个只会写青词、喝酒骂人的酸臭老鬼……外间如此,宫内呢?我们斗了十年、争了十年,可斗出了什么?争出了什么?两仪宫从七年前一直空到如今……”
  沈淑妃忽接口道:“—他已立了太子。”
  杨惠妃的面色顿时大变,一直是温柔不过的女子,顷刻间犹如罗刹:“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沈淑妃面上沉静无波,续道:“吴良佐说,适才皇上在锦粹宫立了老二做太子。”
  杨舜华忍不住喊道:“他疯了吗?!竟然立老二?他杀了上官家满门,将上官蕊闭锁两仪宫,活活冻死在雪地里,现在却说要立老二?”
  沈莲心的脸上浮出一道轻飘飘的笑意:“所以你非帮我不可。”
  杨惠妃沉默了,以手抚胸,叹口气,问道:“……这次不是你做的吧?”
  沈淑妃惨笑:“若是我做的,又怎会给人可乘之机?结果把我自己也陷了进去?”
  杨惠妃斜睨她,讽刺道:“我还以为你已经老了。”
  沈淑妃苦笑道:“是,我是老了,没想到自己养的狗,竟反咬了自己一口。”
  杨惠妃莞尔:“原来如此。却不知是那条紫的,还是青的?……嗯,我看青的虽有时聪明,但似乎笨的时候更多些;怕是那条紫的吧?”

  第三十章 往事(3)

  沈淑妃道:“若青儿能有这样的深心密计,还能这么久来一丝不露,那我在宫里的这十年可算白熬了。至于紫儿……怕就是她了,只有她能将这青丸偷出来;也只有她可以在宴上对老二下毒……但她是如何瞒过我的耳目,和吴良佐勾搭上的呢,我就实在想不通了,难道……难道……”
  杨惠妃立时追问道:“难道如何?这青丸又是什么?”
  沈淑妃的脸上笼上了一层暗色,轻声道:“我觉得我会说吗?”
  两个人突然都停了口,长久的沉默横亘,仿佛塞着彼此的喉咙。终于,杨惠妃道:“好吧,我帮你。但我们把话说在前面,我只帮你过‘青丸’这一关,后面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吧。活莫谢我,死莫怪我—帮了这次,我们始终还是仇敌。”
  沈淑妃立刻道:“好!我沈莲心对天发誓,即使身死,也决不吐露半句十年前相约之事。若有业报,我沈莲心一人承担!”
  惠妃娘娘笑了,却满面戚容:“你不用发誓的,只在此刻,我们是姊妹,姊妹说的话,我信;至于业报—多这一报不多,少这一报不少,随它去!”
  她说着,将匣中的青丸取出来,随手丢进墙角烧的炭盆中。那东西不一时便熊熊燃烧,化作飞灰随风飘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第三十一章 良佐(1)

  惠妃娘娘的那个问题,吴良佐踌躇再三,实在无法回答,也只有敷衍道:“事态纷乱,来时惶急,待微臣去彻查清楚,再向娘娘回报。”使一个缓兵之计,暂时将事情拖了下来。待一得空离开,便派人满皇宫去找大皇子董天悟。
  可这大殿下却是宫中第一神出鬼没的人物,关于他的谣言多数也掺着一些精怪灵魅的成分,加之惯常穿一件显眼的白衫,态度倨傲,是以奴才们一向避之唯恐不及。想找谁都容易,可找他便难了。打发的侍卫去了不多时,便一一来回禀,均说并不见人。就连紫泉殿前伺候的人也说,无论是想卖好的还是想看热闹的,这宫内几乎所有的主子都来过了,只大皇子和昭华宫的胡昭仪始终未曾露面。
  正焦急间,去建章宫寻人的侍卫也回来了,他带来的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消息:那边的人说并不知道殿下在不在宫内。
  “什么叫做‘并不知道’?”吴良佐愤然,“这职是怎么当的?”
  那侍卫表情古怪:“守门的太监说,殿下自住进建章宫之后,正殿不开,寝殿不住,只窝在旧朝建的一栋藏书楼里,连使唤人都全数赶开,非召不得入内。谁也不知道殿下在楼中到底做什么,自然,更不敢有人乱问。那边的人还说,殿下今天似乎并没有出去—但他有时明明未出门,却又忽然从外面回来了,所以那也说不定……”
  吴良佐怔然听着,摇头不绝,道:“算了,我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建章宫虽名义上属于外廷,但距离太极宫最近,距离西偏宫也不算远,不一时便到了宫门前。守门的内监见是统领大人驾到,早颠颠凑了上来,添油加醋又待编派一番,吴良佐却早打断了他的饶舌,板着脸,道:“爷奉着敕令办事,不爱听你聒噪。速去通报,省得爷动马鞭子。”
  那太监皱眉缩眼,犹豫好久,才道:“要不……吴大人您自己进去试试?您不知道我们殿下的脾气,连万岁的账都不买呢……”
  吴良佐心下塞着事情,再不愿和他计较,狠瞪他一眼,喝道:“当先带路!”两人一前一后,便进了建章宫。
  这里本是“准东宫”,历朝所居之皇子,除却早夭的,大多后来都成了太子;甚至三代之前曾有过皇帝御驾亲征、成年太子监国的形势,那时候的太子殿下便住在建章宫里批阅奏折,接见百官。整个宫室的格局也与太极宫并无二致,只是屋顶上用着蓝色琉璃瓦,规模小了许多而已。
  —步入建章宫,忽有一个问题蹿进了吴统领的脑海,令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瞧皇上的样子,似乎早已决定了要立二殿下为太子,那又为何特赐大殿下入住建章宫,令朝野内外议论纷纷?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否则便是祸乱之相。虽说……虽说已跟在万岁身边十五年,但他实在揣摩不出,皇上究竟在想些什么。
  那太监一直将他带到藏书搂下,缩着脖子道:“就是这里,我是不敢,您老倒可以喊喊看,上头能听见的……”吴良佐一抬头,只见是一座普通的三层小楼,砖石砌成,四面墙壁都开着窗子,的确有股阴森之气。刚要开口,却忽然看见大殿下无声无息在窗前出现,正俯视自己,反而唬了一跳。
  “殿下……微臣有急事,失仪了。”他仰头喊道。
  董天悟模糊一笑:“屋里有酒,上来吧……”
  身子便在窗口消失。
  吴良佐叫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