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窦宪在历史上留下过种种劣迹,在古今文人墨客的眼中,被公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的祸首,因而备受贬斥,以致于他的历史功绩也几乎被其罪过所掩盖了。
其实,客观地分析窦宪的一生,其有些行为虽令人愤慨,但他对东汉王朝乃至整个华夏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
作为当时无可争议的优秀将领,他统率汉朝大军,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逐北单于,迫其西迁。
他的威名震撼了大漠南北,他所奠定的华夏国北疆新格局,既是东汉光武、明、章三代的夙愿,是华夏国边疆统一和中华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渴望和平的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窦宪的历史功绩,是不应抹杀的。
当初,窦宪北击匈奴,在极北的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勒铭纪念。但他无法想象,自己创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上,他引起了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民族大迁徙。
北匈奴的远走,在北方草原上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不久,东胡的鲜卑族便乘虚而入,成为草原的新主人。
在鲜卑的压力下,南匈奴等胡族纷纷内迁汉朝境内,成为日后“五胡之乱”的渊源。
而北匈奴的西迁,更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西方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土崩瓦解。
窦宪恰似传说中的那只蝴蝶,翅膀的一下扇动,无意中促成了遥远国度的狂风暴雨。而这场暴风雨,倾泻在近三百年后的欧洲。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窦宪,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窦宪拿着一把长戟,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立即祭出昆仑镜,用蓝光照向窦宪。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三章 桃花夫人

此时,窦宪将身一纵,避开昆仑镜的蓝光,挥舞长戟,猛扑过来。
——疾风步!醉八仙!如来神掌!降龙十八掌!
高峰以一双肉掌迎敌,将那把长戟荡过一边,迅速取出碧血剑和盘古斧。
——五云桃花瘴……召唤!
窦宪飞快地变换着手势,祭出一件罗网状法宝。
此宝是以南疆卑湿污秽沼泽中的毒气凝结而成,威力极大,具有灵性,能合能分,不可思议,风雷烈火均无法消除。
哪怕击成粉碎,只剩残痕淡影,几非目力所能辨识,如不收回,依旧密布在空中,决不散灭。
一不留心,误认妖法已破,立被暗中飞来侵害。休说侵入五官七窍,不能逃死,便沾了一点在身上,也必穿身入骨,不过缓死些时,终为邪毒所杀。
——黄金甲……召唤!绝对防御!伤害反弹!紫金晶壁!
——碧血剑……横削!无坚不摧!逍遥三剑!独孤九剑!
——盘古斧……竖劈!破碎虚空!开天辟地!拼命三斧!
高峰施展左右互搏之术,与窦宪周旋着,暗暗揣摩他的招数。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窦宪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窦宪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顾太清,微笑道:“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顾太清扑哧一笑:“何必这么虚伪呢!既然你想搞我,干脆明说!!”
高峰一本正经的道:“我就是想搞你,可以吧!”
顾太清淡笑道:“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高峰呵呵笑道:“你尽管放一百个心,那是我的强项。”
顾太清媚笑道:“既然如此,赶紧让我感受一下。嘿,希望你不是在敷衍我。”
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顾太清,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顾太清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春秋时代的桃花夫人。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见于经传的约有一百七十余国,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兼并。而中原一带,更是扰攘不安。
自从晋国与楚国“城濮之战”以后,形成南北两大壁垒。其余小国不是依晋,就是附楚,倚赖强国的保护而生存。稍有不同之处,随时都有玉石俱焚的灾祸降临。
为着生存,列国之间经常勾心斗角,彼此离离合合,全凭自己的利害为出发点。有些甚至为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能反目成仇,拼得你死我活。
蔡侯与息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中间无辜被害,作出巨大牺牲的,就是桃花夫人息妫。
蔡侯与息侯,同娶陈国女子为夫人。这两位陈国女子生得都十分漂亮,一个是沉鱼落雁,一个是闭月羞花,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大美人。
按照当时的婚姻制度,国君或大夫的夫人于归的时侯,她的妹妹也要一同跟着陪嫁过去,称为“娣”,而随嫁的婢女则称为“媵”,总称之为娣媵制。
陪嫁的妹妹,可能是胞妹,也可能是堂妹;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数人。
蔡侯与息侯的夫人为堂姐妹,蔡侯原本可以一箭双雕,却阴差阳错地便宜了息侯,为此蔡侯常常耿耿于怀。
息侯夫人妫氏,归宁回陈,途经蔡国。蔡侯为着善尽地主之谊,更为着内心深处的飘忽欲念,于是命人排筵席,热烈款待。
初时尚能保持宾主的礼仪,酒酣耳热之际,蔡侯逐渐露出戏谑的态度,除了夹三夹四地讲出一些与身份不符的话之外,竟然拉住妫氏那柔软的手不放。
妫氏为着国君夫人的尊严,不待盛筵终了,便匆匆率领从人拂袖而去。
息侯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认为蔡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下定决心,非找机会报这个“绿云压顶”的仇不可。
想想容易,做起来却困难多多。息国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再说师出无名,也难以激励同仇敌忾的心志。
于是,息侯想到了一条“借刀杀人”的妙计,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便可一雪心头之恨。
息侯所设的计谋,是派遣使者向楚国进贡,并趁机向楚王献计:“蔡国自恃与齐国友好而不服楚国,若楚国兴兵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国,蔡侯必念在与息侯是连襟的关系而慨然出兵相助。然后息国与楚国合兵攻打蔡国,必然可以生擒蔡侯。既俘虏了蔡侯,不怕蔡国不向楚国进贡。”
楚文王大喜,择吉兴兵,直奔息国而来,息侯假意惊慌失措地求救于邻近的蔡国。
蔡侯果然亲自率领大军来救,安营未定,楚兵与息兵四面包围进攻。蔡侯在黑夜中仓皇突围而出,奔至息城,息侯却紧闭城门不纳。蔡侯走投无路,终于被楚军俘虏。
息侯大事犒劳楚军,蔡侯才知中了息侯“借刀杀人”之计,心中悔恨不已,可惜已悔之晚矣。
蔡侯既对息侯恨之入骨,又对楚国师出无名进攻自己,而出言不逊,在楚营大骂不已。
楚文王大怒,下令烹杀蔡侯,以祭太庙。忠耿大臣鬻拳犯颜直谏,指出:“王方有事于中原,若杀蔡侯,他国皆惧矣!不如释之,而为盟友。”
鬻拳的说法十分正确,倘若烹杀蔡侯,固可使列国震惧,然而震惧之余,为求自保,未尝不可能促成联合抵御楚国的局面。如此这般,楚国北进的计划必然受到莫大的阻碍。
楚文王虽然明白这个道理,总认为蔡侯出言不逊,始终咽不下这口鸟气,仍然坚持烹杀蔡侯。
事情十分危急!鬻拳顾不了君臣仪节,怒容满面地一个箭步,冲到楚文王的座前,左手拉住楚文王的袍袖,右手拔出佩剑,厉声道:“臣当与王俱死,不忍见王之失诸侯也!”
楚文王大惊失色,连声说:“孤从汝!孤从汝!”下令赦了蔡侯。
鬻拳匍伏在地,沉声道:“大王幸听臣言,乃楚国之福,然臣而劫君,罪当万死,请伏斧钺。”
楚文王叹了一口气:“卿忠心贯日月,孤不罪汝!”
鬻拳却说:“大王虽然赦臣,然臣何敢自赦!”手起剑落,奋力向自己的足踝砍去。
一足应声而断,他大声对群臣说:“人臣有无礼于君者当视此!”
前后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楚国宫殿里却演出了如此令人惊悸的一幕。
楚文王命人用棉匣将鬻拳的断足装起来,放在太庙之中,以示自己违谏之过,而后择期在宫中宴请群臣,为蔡侯饯行。
一时觥筹交错,丝竹盈耳,腰肢纤细,举止婀娜的娇娆宫女,穿梭在筵席之间。美酒妇人当前,宾主已有几分醉意,楚文王醉眼惺忪的对蔡侯说:“君平生可见过绝世美色否?”
蔡侯凛然一惊,蓦然之间想此番几遭不测,推究祸因,说来说去还不都是因为妫氏而起,于是抓紧机会,假意媚其声气的答道:“天下绝世美色,已尽在大王宫中!可惜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息侯夫人妫氏的美。”
楚文王为之愕然,蔡侯继续说下去:“息妫的美,天下无双,荷粉露垂,杏花含烟,国色天香,无与伦比。”楚文王不禁怦然心动,压低了声音道:“怎样才能见到?可以一见么?”
蔡侯怂恿道:“以大王的威德,何求不得?”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四章 瀛洲台中的杜预

息侯用“借刀杀人”之计,使蔡侯成为楚国的阶下囚。
如今蔡侯又如法炮制,还以颜色。
所谓天道循环,当楚文王率领大军名为巡视,实为逼宫的一幕演出时,息侯在宾馆被楚兵用绳索捆绑起来,也真正尝到了他种下的苦果。
妫氏在宫中闻变,仓皇奔入后苑,准备投井自杀,却被楚将斗丹拦住。
斗丹劝她:“夫人不欲全息侯之命耶?”
就这样经过一番痛苦的考虑之后,妫氏决定忍辱偷生。
楚文王既见妫氏,怜香惜玉,色与魂授,好言抚慰,答应不杀息侯,就在军中立妫氏为夫人。因为她长得面如桃花,娇艳欲滴,便把她叫做“桃花夫人”。
至于息侯,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
妫氏在楚宫中,备受宠爱。三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妫氏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却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十分纳闷,一定要妫氏说出道理来。
妫氏万般无奈,泪流满面:“吾一妇人,而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又有何面目向人言语呢!”
转瞬秋风送爽,桂子飘香,楚文王兴高采烈地出城打猎,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
妫氏趁此机会,悄悄地跑到城门处,私会自己的丈夫。
两人见面,恍同隔世。
妫氏边哭边道:“妾在楚宫,忍辱偷生,初则为了保全大王的性命,继则为了想见大王一面,如今心愿已了,死也瞑目。”
息侯心碎肠断,安慰妫氏:“苍天见怜,必有重聚之日。我甘任守城小吏,还不是等待团圆的机会么!”
妫氏认为,与其痛苦地偷生苟活,不如慷慨地一了百了,便奋力朝城墙撞去。
息侯阻拦不及,眼看自己的妻子香消玉殒,大恸之下,顿时万念俱灰。
为着报答妫氏的深情,息侯也撞死在城下。
楚文王打猎回来,听说了这件事,黯然神伤。有感于二人的真情,竟也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妫氏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
后人在山麓建祠,四时奉祀,称为“桃花夫人庙”,至今仍为汉阳的名胜之一。
唐代诗人杜牧,途经汉阳时,曾到庙中凭吊,题诗道:“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
这首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