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
特别是文中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
两则故事明讽暗示,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任尚抵达任所,班超逐一予以交代完毕。
任尚对班超说:“任重虑浅,宜有以海之。”希望班超对如何治理西域给一些忠告。
班超语重心长的道:“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严苛,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经验,竟以严急苛虐而失边和,这是后话。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班昭无言以对。
班昭以她的文采,不但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汉书》,还打动汉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她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四十章 瀛洲台中的完颜宗弼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她认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克尽本分。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恩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使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
皇子刘隆,生下来才一百天,就嗣位为孝殇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殇帝又死。于是以清河王刘祜嗣位为孝安帝。孝安帝才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东汉皇帝短命,只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过“花甲”,六十二岁时死。其次就是明帝,四十八岁;再次是章帝,三十一岁。
其他多在二十岁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成外戚专权局面。
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
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
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华夏国古代女性。她是史学家,也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
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班昭,只是个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蜈蜂袋,可以放出蜈蜂。
高峰跟班昭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班昭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班昭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班昭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大金的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姓完颜,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有胆略,善射。
在某些小说中,这么描述他的装束特点:头戴一顶金镶象鼻盔,金光闪烁;旁插两根雉鸡尾,左右飘分。身穿大红织锦绣花袍,外罩黄金嵌就龙鳞甲;坐一批四蹄点雪火龙驹,手拿着螭尾凤头金雀斧。好像开山力士,浑如混世魔王。
1125年,从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伐宋,取汤阴县,逼汴京,迫宋帝出奔,率百骑追击,获马三千匹而还。
1128年,完颜宗弼率军败宋郑宗盂数万兵,克青州、临朐,败宋兵三万于河上。继取濮州、开德府、大名府,平定河北。
宋帝弃扬州奔江南,宗弼等分道进攻,先后取归德、卢州、江宁等,追宋帝于越州,取湖、杭二州,坐镇杭州,遣阿里等率兵四千,追击宋帝至明州,宋帝被迫逃入海。
1130年,取秀州。他与宋将韩世忠战于长江,互有胜负,后于江宁败韩世忠。渡江北还,从完颜宗辅平陕西。
他与宋将张浚,战于富平,陷重围,获援军救得脱。旋败张浚于富平,招降熙河、泾原两路。
九年,在和尚原为宋军所败,将士多战殁。
1137年,授右副元帅,封沈王。
1139年,进拜都元帅、太保,领行台尚书省。派兵攻取汴、郑、陈、亳等州及洛阳,定河南。继攻淮南,克卢州。不久,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帅、领行台如故。
1141年,进兵河南。宋帝被迫乞和,岁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且以淮水为界。
完颜宗弼回京,以功进拜太傅,赐人口、牛、马各千,驼百,羊万。每岁宋进贡内给银、绢各二千两、匹。
1147年,为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后谥忠烈。累封沈王、梁王、越国王。
完颜宗弼,文韬武略,在女真崛起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多次率军南征,为日后金国治理中原并改善东北地区落后闭塞的状态,做出巨大的贡献,是女真族史上的英雄。
同时,他也是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
历史上的宗弼和人们心目中的宗弼,完全是两回事。
宗弼在女真族和金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被人们忽视。
由于长期将国内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战争,说成是外来民族对华夏国的侵略,这种观点实际上已忽略华夏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由于这种观点而派生出的所谓“爱国主义”,实际是把少数民族排除在外的,只爱某一个王朝的“爱国主义”。
汉族有自己的英雄人物,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英雄人物。把历史上像宗弼这样的人物提出来讨论研究,是有利而不是有害的。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完颜宗弼,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他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兜率宝伞。
用时伞首先暴长,发出万道毫光,宛如一座金光祥霞结成的华盖,将人笼罩。下面又有一片金云将人托住,盘坐其上。
此时,完颜宗弼拿着一把长柄宝刀,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完颜宗弼周旋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完颜宗弼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完颜宗弼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班昭,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班昭淡然一笑:“谢谢。”
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班昭,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班昭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四十一章 蔡文姬与董祀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汉朝末年的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伯喈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另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
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另娶丞相之女这回事。
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
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
只可惜,这些石碑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
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
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是十分自然的。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黄巾军大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
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死之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
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
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不久,董卓被吕布所杀,而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
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终免不了一死,徒然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