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当地衙役与方六一都是酒肉朋友,方六一乘机叫他们连董昌家的妇女都带进官衙。
董昌被押到衙内,还莫名其妙,听了县衙的审讯,连声反驳,触怒了县令,三十大毛板打得他皮开肉绽。
这时方六一又通过衙役放出风声,说是衙里还要捕捉董昌的余党,吓得董昌亲族中个个潜踪匿影,就连仆人也走得一个不剩。
于是方六一托着董昌的名头,在申屠希光中间传言送语,假效殷勤,对申屠希光说:“董昌的事,已探访确实,是被泉州一伙强盗,招扳在案,行文到本县缉获,就快要解到泉州审问。听说泉州太守极是廉明,一定会把事情弄清楚,我亲自陪他同去,一切盘费使用都由我支付。”
事实上是方六一怕事情久了露出破绽,再花一大笔钱,买通各路关节,将董昌火速送到泉州;又在泉州,花钱买通各路关节,终于把董昌送到黄泉路上。
可怜董昌临死之前,还把家里的事托方六一好好照顾。
董昌死后,方六一又假惺惺地装出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样子,极力为董昌鸣冤。
那些受他贿赂与他勾结的人,自然心领神会,解除了董昌亲族的连坐罪,把董昌的家人,包括申屠希光,释放回家。
董家的亲族故旧,对于方六一的鼎力相助自然是感恩不已。
这时的申屠希光,生命线分明是两股:一股是绝对的痛苦,对丈夫的含冤而死,悲痛莫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替丈夫昭雪,替丈夫报仇;一股是些许的欣慰,觉得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有方六一来帮忙。
直到一件偶然的事情,才使她改变了看法。
申屠希光的哥哥,听到妹妹家遇到大祸,特地赶来探望妹妹,路上就听到有人正在议论这件案子,其中就有人提到董昌是屈死的。
据说,是当地的纨绔子弟方六一,垂涎申屠希光的美貌,设下陷阱,不仅使董昌屈死,还使董昌全家对他感恩不尽。特别是董昌的妻子申屠希光现在已被他蒙蔽,听说还要嫁给方六一。
申屠希光的哥哥急急地赶到妹妹家,把听到的消息告诉妹妹。
申屠希光本早就知道方六一的为人,起先也是当局者迷,现在经哥哥一点醒,恍然大悟。
邻里之间也有了些风言风语,更使申屠希光看清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于是,申屠希光有了自己的计划。
方六一千方百计地讨好她,她表面上丝毫不露痕迹,与他虚与委蛇。
方六一遣人说媒,申屠希光说:“我家道穷乏,难过日子,即使重新嫁人,也说不得了,但要依我三件事情。
第一,要与我原夫董昌筑砌坟圹,等安葬后,方才过门;第二,洞房要铺设整齐洁净,只用两个使女守管房门;第三,方家的老小房户,各要远隔,不许逼近上房。”
那媒人把这些话告诉方六一,方六一欢天喜地答应下来。
这方六一生性好色,不论宗族亲眷妇女,只要略有几分颜色,便要图谋好宿,因此人人切齿。
他结婚那天,来贺的客人并不多,尤其是女客人,只有一个和他狼狈为好的姚二妈来贺。
堂中只有一班狐朋狗党,叫喜道贺。恰好这群狐朋狗党中,更有几人是申屠希光认识的,是参予她丈夫案子的人,更使她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越发坚定了她报仇的决心。
到三更的时候,堂中的客人散尽,方六一打发了各色人物,入得房来,叫两个丫环睡了,走到床前,揭开红绫帐子,低低调戏两声,将手一摸。
他见申屠希光衣裳未脱,笑道:“不是头缸汤,只要添把火,等我热烘烘地慢慢来。”
申屠希光道:“便是二缸汤,难道你不脱衣服,也能热烘烘地慢慢来么?”
方六一连忙脱衣服,就在这时,申屠希光右手拔出早已备好的利剑,一剑刺入他的小腹。
方六一只闷叫了一声,申屠希光便随势用力,向上一透,直到心窝。
此时为丈夫报仇的怒火,在申屠希光的心中燃烧,觉得单杀一个方六一还不解恨。
她面露杀机,接着把方六一的两个保镖兼帮凶一一诱杀,然后又杀死参与害死丈夫的姚二妈,再杀死方六一的儿子。
她本想杀尽方家所有的人,但一连杀了五个人后,气力用尽,便把方六一的头割下来,装在事先准备好的皮袋中,提着它,出了新房门,出了方家的门。
她出了城门,来到董昌的坟前,把方六一的头摆上去,拜了几拜,放声大哭。
天色已经大明,县衙接到方家的报案,循着血迹寻到坟上,这时申屠希光已经睡着了。
捕役们围成一个圈,慢慢地逼上来。
太阳光强烈起来,光线照着睡在地上的申屠希光。在捕役们沙沙的脚步声中,她醒过来,站起来,把身上抖了一抖,没有惊慌和恐惧,跟着捕役们安安静静地走了。
夏天的清晨,到处布满了温暖和光明。在优美的侯官县山坡上,站着一大一小两个人,手拉着手,一言不发,注视着城中楼阁群中的一个八角高阁。
这楼阁背着亮光,只能看到它的阴面。
城里的钟声打了八下,钟声过后不久,八角高阁上的高杆上,慢慢地升起了一面黑旗。
这是执行死刑的标志,也就是说,申屠希光此刻正在被执行死刑。
于是这对手拉手,无言注视的人,仿佛祈祷一般,立即把身子低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停了许久。然后他们站起来后,手拉手往前走去。
这两个人,一个是申屠希光的哥哥。一个是申屠希光与董昌所生的儿子。
后来,好心的人把申屠希光和董昌埋在一起。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申屠希光,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由龙女敖鸾发布任务。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璇光尺,攻击力极强。
高峰跟申屠希光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申屠希光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申屠希光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申屠希光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很快就获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申屠希光,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申屠希光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申屠希光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申屠希光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是明朝的刘莫邪。
明初京城女子刘莫邪,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一生有两奇,一奇是她那个御赐的“女秀才”的名号,二奇则是她后半生暗中联络,拥戴故君的行动。最终,她就是死在这后一奇上。
刘莫邪出生在元末南京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刘莫邪被舅舅家收养。
她舅舅是个闲散之人,膝下无子,非常疼爱已是孤儿的外甥女。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四十五章 御赐女秀才刘莫邪

舅舅见刘莫邪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诗词。
小小年龄的刘莫邪,竟能听三遍就记住,而且还能依自己的理解评点一番。
舅舅见小莫邪乖巧可爱,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
这种时候,小莫邪特别高兴。在诗会上,她闪着一双乌亮的大眼睛,专心致志地盯着品诗论文的大人们。
那些诗兴盎然的文人,除了偶尔逗弄一下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之外,谁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一帮文友又在一座花园中举办文会。
小莫邪照例由舅舅带着参加。这次的诗题是《咏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笺上写一首诗。
小莫邪看到大人们或低头沉吟,或挥笔走龙,很有兴致,于是也向舅舅讨来纸笔,悄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这时,莫邪的舅舅还未写完,小莫邪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写好的诗笺递给他。
舅舅接过诗笺一看,十分满意,于是对众人诵吟了一遍。顿时,文会上人人啧啧称奇。
这短短四句诗,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
诗意虽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一个九岁小姑娘之手,诗句老练自然,怎不让众文人赞口不绝呢!
从此,小莫邪成为文会中的一位正式成员,每次都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
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京也成了战火纷飞之地。在性命难保的动荡之中,谁也顾不得什么诗文,刘莫邪这个女神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了。
朱元璋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明太祖,京都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复昔日的升平繁华。
这时,花信年华的刘莫邪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时的刘莫邪,已成了一个圆熟干练的小妇人。凭着她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诗文酒会,成了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倾爱。
她与明太祖的女儿大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是大长公主的座上常客。
如此一来,她的盛名通过大长公主,又传到明太祖耳中。
明太祖朱元漳虽出身贫贱,却也酷爱附庸风雅,听女儿说起京城里有一个女才子,特意召到殿上面试。
刘莫邪在皇帝面前毫不惊慌,应答自如,朱元漳一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
按科举考试的惯例,秀才是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的基本资格,根本无需皇帝钦命;皇帝只主持殿试,从进士中点状元。
如今由明大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可以说是有点不伦不类,很是滑稽;但既然是皇帝开了金口,谁也不能说不合适的。
从此,刘莫邪就有皇帝御赐的“女秀才”这一奇特名号。
刘莫邪不但名号奇特,身世也令人琢磨不透。
战乱之后,刘莫邪是以一个独身妇人的形象出现的,时而作贵夫人打扮,妆扮得浑身溢光流彩;时而又布衣淡妆,俨然一副村姑民妇模样,谁也弄不清她的身份。
有人说她嫁过人,丈夫是个富商,在战乱中丧生,却给她留下了大批钱财,使她成了个富孀;也有说她在战乱中遇到世外高人,传授给她幻术蛊法,能替人医治疑难杂病,也能迷人心神;还有人说她曾经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刹中潜心修炼,因而练得一手好书法和一身诗才。
因为她从不对别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所以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现在,刘莫邪顶着女秀才的头衔,似乎有了个身份。
虽说一般的秀才并没有多少地位,俯首便可抓出一把来;可刘莫邪这个秀才与别人不同,因为她是皇帝御赐的特殊秀才,全国独此一个,不知不觉地有了“见官大三级”的殊荣。
加上她与大长公主的密友关系,人人便对她敬畏三分。
她广交达官贵人、文士名流,因为她的聪明才干和豁达爽朗的性格,成了京城里的一个十分吃得开、兜得转的“名女人”,办起事来总能左右逢源。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这时太子已先他而逝,于是由皇太孙允炆继位,作了明惠帝。
惠帝害怕明太祖所分封的藩王势力膨胀影响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