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驼峰航线 作者:刘小童-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2…1945193鲜为人知的中美混合团修好后;要试飞;让他上去坐一坐;他就乐呵呵上去。
C…46围着机场转一圈;一个倒栽葱;掉下来了;再一摸;门牙摔落两颗。
1949年年末;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酝酿起义;有人找到他:〃跟我们回去吧;一起回去;你就可以在公司里上班;天天能看飞机…〃这回好;不仅能看飞机;还天天和飞机打交道;一辈子;就喜欢这玩意儿;再说;当时大家伙一致认为我是惟一一个不是〃两航〃职工却跟着〃起义〃回来的人。
起义呀、表彰啊、发证书啊;统统没他的份;没关系;毕竟没在航空公司上过班。
从太原干到成都;正像那句口号中说的那样;就把自己当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陈应明乐此不疲;不管怎么〃搬〃;还真是一直都在〃航空〃圈子里转;可以看飞机啊;高兴着呢!
新中国从建立到现在;几乎每一个新机种的模型;陈应明都动手做过。
陈应明;在我的采访中;是惟一一位既不是中国航空公司、又不是中国空军;非起义又不是〃投诚〃;但又对中国空军抗战史非常了解的老人。
一位童心未泯、可敬又可爱的老人。
不仅是战争流水线;武器生产同样是流水线。B…29生产线。

得到蒋委员长支持的〃中国姑爷〃(1)

拼命地飞;在蒋介石、史迪威、陈纳德不断争执中;不要命地飞、没日没夜地飞;到1944年;中国航空公司在〃驼峰〃上;共穿越了9000个来回;所运送物资;占世界各航线运送的所有战略物资的百分之三十八。运量;仅次于一起穿越〃驼峰〃的印中联队。
别忘了;这个数字;是在整个航空公司只有二十架破旧飞机不停地穿梭在〃驼峰〃航线上完成的。
同期;印中联队通过〃驼峰〃输送到中国的战略物资月供应量;已上升为惊人的30000吨;但;前提是;美军中缅印战区印中联队;这个运量;是在拥有629架不同型号的运输机基础上完成的。
但;即使如此;也依旧是〃入不敷出〃…作战物资消耗远大于所运量!
还是难以满足国内反击战争的需要。
为轰炸日本本土;美军陆军航空兵第二十航空队1944年4月就进驻中国四川;但对日轰炸却推至6月以后。
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物资…主要是缺乏航空汽油。
凡事善于〃统筹〃的美国人计算;一次对日本土轰炸;起码要出动超过六十架以上B…29才能达到轰炸效果;而仅此一项;单消耗汽油就高达4400吨;这还不算其他诸如弹药、食品等给养。(注一)而为了给日本人生产、制造战略物资的基地以足够的打击;这样的轰炸就要不断、反复地进行;就是把〃中航〃和印中联队所运输的物资全部加起来;也不够二十航空队的消耗。何况;国内的战场上;不只是一个二十航空队消耗。
处处都需要。
在卡拉奇;一支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中国空军有了新番号。
组建中美混合团的计划早在中国空军赴美培训时期;就已经提了出来;差不多也是〃争吵〃出来的结果。
〃争吵〃者不外乎三个人…蒋介石、史迪威、陈纳德。
〃陈纳德的为人、野心勃勃而自大;但有一点必须承认;他对战机了解得非常透彻;是个作战天才!〃 (注二)
尽管一点都不喜欢对方;但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还是给予陈纳德这样的评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一文中;对陈将军和他的〃志愿队〃是这样写的:
…现在是陈纳德发挥〃天才〃的时候了。他的基本机型是P…40;英国人曾用它来对付德国空军;但没有取得显著战绩。P…40战机机体重而耐用;并装有厚装甲板以保护飞行员。直线飞行速度也非常快;而且俯冲速度也大;但由于自身重量过重;因而在爬升过程中呆滞、操纵性不够灵活;比不上那些体轻、灵活的战斗机。 (注三)P…40最早是英国人按《租借法案》在美国的订货;但后因不满意其部分性能;此时恰好赶上陈纳德、王叔铭奉国民政府之命到美国购买飞机和招募〃志愿队员〃;于是转而买回这批飞机。别看英国人对此不屑;但在陈纳德眼中;P…40却是个好玩意儿。他心里有副算盘;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只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取胜应该还是在预料之中。
陈纳德相信自己的判断;该文继续写道:
陈纳德根据P…40的优缺点;制定出进攻性的战术…飞行员必须成队地对敌机一同出击;在俯冲中射击;然后利用俯冲时获得的最大速度散开;然后;可能的话;
再一次俯冲、射击…陈纳德再三告诫他的队员:P…40千万不能以〃特技〃和〃机动〃制胜;因为它不如日本人的零式机灵活… (注四) 说白了;实际上就是打了就跑的空中〃游击〃。从〃志愿队〃第一次和日本人交手;陈纳德的〃战法〃;他的队员们试用几次;〃效果〃果然不错。
但书中对陈纳德及其队员们的游击作风和战斗〃神说〃客观实际。其实不管出发点如何;应该知道的是;〃志愿队〃在空中打的是〃游击〃战术;队员们在地面也是〃游击〃作风。一点都不奇怪;来自于一个自由国度的一群散兵游勇;到中国出生入死和日本人打仗;本身来中国的出发点就不尽相同…有看到中国备受外强凌辱奋而参战的(这类人以华侨为主)、也有就是靠打仗赚钱;还有的是想实现人生〃自我〃之价值的;也有把满世界〃流浪〃看成是一种乐趣的。是来自〃五湖四海〃;但却为了各自的〃目标〃。

得到蒋委员长支持的〃中国姑爷〃(2)

这样一批人聚在一起;再想用正规部队的条令操控他们;也实在是勉为其难。
这些人聚在一起;军队中的各种〃俗套〃都已免除;他们纪律松懈到极点;飞行员总是穿着高跟的牛仔长靴作为他们的制服;他们用C…47这样的运输机轰炸河内;在上飞机之前;飞行员喝了大量的烈性酒;然后把过了时的中、法、俄生产的炸弹搬到飞机上;当飞机抵达目标上空时;他们打开舱门;一脚一脚把炸弹踢出机舱;于是;一次〃轰炸〃任务完成…珍珠港事件后;他们行动更为积极;陈纳德把他的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缅甸;保护英军;一部分在昆明;保护缅甸和中国之间的空中屏障。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就是临时凑合;在对敌作战中受到敌人的优势火力重创下、在没有备用飞机和备用零件情况下;他们用口香糖堵塞油箱上的弹孔;用胶布粘补机身上的创伤。由于飞
机上既没有炸弹也没有安装炸弹的挂架;他们就用酒瓶装满汽油;作为燃烧弹、打开座舱盖往下投… (注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一文中;如实地评介了这位中国人眼中的飞虎英雄。实际上按美国人的标准;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倒更像是一群桀骜不驯、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西部牛仔。一群散兵游勇组成的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虎队);从成立到撤销;七个月时间;总共摧毁敌机299架;另外可能还有152架被命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相当骄人的战绩!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1942年7月;〃飞虎队〃曲终人散;美国陆军航空兵第十四航空队正式成立;陈纳德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负责指挥十四航空队。
虽然有了军队番号;成了一名美国军人;但陈将军的脾气、性格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依旧是我行我素、桀骜不驯!
一个典型的美国西部牛仔再现。
在陈将军心中;中国的抗战只要有一个十四航空队就完全可以把所有的日本人解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要史迪威为他的十四航空队增配战机。理由也充分;在欧洲战场;美军一个战斗航空队起码要超过二千架战机;而十四航空队却是最少的;只有七百多架。
史迪威在印度;陈纳德坐着飞机经〃驼峰〃追到印度;史迪威在重庆;陈纳德又赶到重庆。
不管陈纳德作为一个将军是怎样的不服从上司命令;但;不能否定的一点是;陈纳德在空军决定地面胜利这一点上;比所有的将军们看得都远、看得都准;只是他这个观点〃超前〃了一些。六十多年后;美国人在两次海湾战争中;才认准一点;原来;有了〃制空〃;才有了最后的胜利。
史迪威不理会陈纳德;他也没那个能力给这个永远在他面前喋喋不休、高谈空中力量决定胜负的家伙解决飞机;眼下;最紧要的是;他要劝说他的〃司令〃、中国战区最高总指挥蒋介石派出部队到印度受训;为日后反攻缅甸;再横扫中国境内的日军作准备。
得不到上司的支持;陈纳德回到美国;总统罗斯福以个人身份会见了他。看来陈纳德不仅战术上有一套;嘴皮子也不错;当着总统的面他说;只要有足够的空中力量;他就能够击沉日本人一百万吨船舶时;美国总统兴奋地猛击桌子:〃只要你能击沉他一百万吨船舶;我就一定能粉碎他的后方!〃可美国总统也一下子拿不出大量飞机给陈纳德;此时;美国的重点都在欧洲战场上。万般无奈之下;陈纳德想到了一直大力支持他的蒋委员长。他又回到重庆;向委员长建议;为统一指挥、协调作战;中美双方各出三个大队;组建中美混合团(Chinese American posite Wing简称CACW)。
已经和史迪威为经〃驼峰〃运入中国的物资分配吵翻了天的委员长听了陈纳德的建议后;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一个物资分配让他焦头烂额;现在在美受训的空军正拟回国;如果在卡拉奇集结训练合成作战;可以大量节省〃驼峰〃空运之吨位;这不啻为一个明智的决定。
中美混合团定了下来;在史迪威〃断炊〃的威胁下;当然也是为最后扫清地面之日军;很是费了一番唇枪舌剑;蒋委员长又同意远征军再一次出国;到印度;这回不是抗击日军;而是受训。
单从外表看;三个人都〃赢〃了;因为看起来都是为最后的〃反攻〃而准备;但;三个人又都〃输〃了;因为谁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完全达到的目的;关键是;为蒋史二人最后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卡拉奇上空;一群年轻的鹰

此时;赴美受训的中国空军十一、十二、十三期学员先后毕业。在美期间;〃中美混合团〃的番号已经公布;大部分学员都并入其中。一毕业;马上往国内走;横渡大洋到美国;再横渡大洋回来;正好环球一周;集结地点全在印度卡拉奇。
老人们说;赴美受训的时候;大家是分批、分期成群结队;往回来的路径;就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了;为什么?不一样了;〃翅膀〃硬了;可以独立操作了;又是回国。去的时候是空着手;回来可就不一样了;能带什么带什么;〃吨位〃绝对不能让你空着…有飞机的开飞机;像他们一大队学轰炸的;〃顺路〃就把B…25给飞回来了。我们都是驱逐机;人坐飞机走;小飞机船运;那也不能徒手;都是押运各种零部件什么的;大包小裹;那阵势;就和改革开放时;出国回来都拎着录音机、抱着彩电;拿着折叠伞差不多。至于路线;有走北冰洋再绕地中海顺着撒哈拉大沙漠回来的;也有跑到好望角;从南非过来的。三大队有一批;从美国一出来;轮船一路南下;到古巴停几天;再直接横渡大西洋经非洲、印度洋回来。
虞为(原中美混合团三大队P…40 飞行员):〃我们这一批是搭C…47回来的;是美国空军的飞机;走的是北非。每个弟兄都不空手;能拿什么、能带什么就拿什么、带什么。〃杨训伟(原中美混合团一大队B…25轰炸机驾驶员):〃我们飞轰炸的和张义声他们差不多;都是驾机往回飞;就是那种B…25轰炸机;开回来。都是单飞;也不编队、各飞各的。美国人是机长;我是副驾驶;和张义声走的是一条线。〃田景祥(中美混合团三大队P…40飞行员):〃我们是从迈阿密出发的;每天搭乘美军运输机;一路南下经加勒比海到古巴;越过大西洋;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