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美国之路 作者:科林·鲍威尔-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来自南布朗克斯区的少年,他能看到的风景只是站到公寓房的屋顶上遥望布鲁克林。对于他来说,卡森堡所在地的景色真是令人陶醉。部队驻地位于大平原同落基山脉衔接的地方。从卡森堡可以看见派克斯峰和夏延山,它们就像俯瞰该营区的一对御座。“这里的天空太辽阔了,”阿尔玛在一次开车外出时这样说过,“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她怀念那些树木,我了解她的想法。这广袤无树的大平原和落基山脉似乎使人变得矮小了。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是用19世纪那些采金大王的财富建立起来的。现在的金矿则是3个军事机构,其中最大的是城北的美国空军学院。该学院高耸入云的大楼里的培训部内,聚集着4000名全国最优秀的青年男女。北美防空司令部位于夏延山中,靠近彼得森空军基地。北美防空司令部监视着天空,注意是否有敌人轰炸机或导弹袭来。若有来犯者,就派出飞机拦截。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自然环境极佳,以至许多在那里服过役的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退休之后又回到那里去养老。
  城南就是卡森堡——第四机械化步兵师中那些“蓝领弟兄”们的驻地。第四机械化师训练时的枪炮声震耳欲聋,他们的坦克破坏了该地的风景,那些20来岁的难驾驭的小伙子们给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带来了不少麻烦。不过,这个师为当地经济带来的大量收入比前两个军事机构加在一起还要多,因此它就像一个白手起家的粗鲁的百万富翁大叔那样受到欢迎,甚至还有点受到爱戴。
  在驻地边缘的一座光秃秃的小山上,盖起了3座牧场式平房住宅。一座是给师长的,一座是给负责作战和训练的副师长(也就是我)的,还有一座是给负责后勤的副师长的。这些房舍可以住人,但毫无美感可言。阿尔玛还是得不到她想象中一位将军夫人所应当得到的那样一栋房子。
  我到卡森堡的第一天,来到一幢50年代风格的司令部大楼的二层,同我的前任格雷尔·布鲁克希尔准将作了一次谈话。然后,我的新副官弗雷德·弗林上尉又带我穿过走廊去见我的新上司、第四机械化师师长赫达切克少将。在此之前,我注意到布鲁克希尔和弗林都不大愿意对这个人发表评论。我走进一个大办公室。那办公室的墙上照例挂着各种勋章和表现权力的照片。从它的窗户可以看到整个阅兵场及落基山脉。在那里,我见到一位中等个头、身材结实、留着平头、表情严峻的军官。赫达切克冷漠而严肃地同我握了握手、就谈起正事来。他的主要兴趣在训练和管理方面,我的责任是训练。他讲话很有说服力,很有分寸,没有一句废话。他已制定的计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分钟后,他明白表示,谈话已经结束了。我在离开那里时想,此人对自己的工作很在行。我可以向他学些东西。我还注意到,在我们这第一次会见中,他的唇上没有掠过一丝微笑。杰克。赫达切克显然不是“红脸”巴雷特,不是查尔斯·格蒂斯,也不是神枪手埃默森。
  第四机械化师的使命是在欧洲战场上同共产党集团的军队作战。我缺乏经验,尤其是缺乏坦克方面的经验。所以我决心好好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M—60A1坦克炮手。作为一名副师长、我本来不必这样做。但是,自己不会打球的教练,人家是信不过的。我在3名严厉的坦克军士的指导下开始了我自己的训练。这3个人虽然很尊敬我,但却不畏惧我肩上的这一颗星。
  第一天上获取资格课时,我以坦克车长的身份,练习在坦克高速行驶中用主炮瞄准1000米以外的目标。训练场地看来是平坦的。突然,坦克俯冲下去。当意识到我们遇到了斜坡时,我急忙升主炮筒,但是已经太迟了。我听到一声难听的嘎嘎声,坦克停了下来。
  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例如,不能逆风吐唾沫,不能从右边上马,不能使船搁浅。坦克手决不能让他们的主炮筒陷进泥土里或者用光汽油。步兵确信,坦克兵们宁可往油箱里撒尿也不能使人发现他们的油箱空了。坦克手一定要在下坡之前、而不是之后把炮筒升高。
  那军士带着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望着我,但仍旧很耐心。
  “长官,”他说,“我们得休息一会儿,把炮筒检查一下。”我们用炮膛镜检查了一下,好在炮筒没有弯。我们把炮筒擦干净,很快又把坦克发动起来继续训练。到第三次训练的时候,我瞄准了目标,成了一名优秀的坦克炮手。
  我还不至于那么天真,把大部分功劳记在自己账上。被派来给一位将军当教官的坦克手决不是平庸之辈。我得到出色的炮手、装弹手和驾驶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过,我还是很高兴把一枚优秀炮手的徽章摆在自己的桌面上。没有多少事情能比你脚下的50吨重的铁马以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奔驰在原野上更令人兴奋的了。
  我们曾试图计算出一辆坦克的乘员组需要发射多少发炮弹才能成为技术能手。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苏联坦克乘员组在训练中发射的炮弹只有美国坦克手的十分之一。这样一来,两军在训练中所花的钱相差太大。我们每发射一发炮弹,视炮弹型号的不同,就要花掉纳税人200到1000美元。每个坦克手每年要发射大约100发炮弹。陆军的训练技师们设计了一些模拟器械和电子游戏机之类的东西,这使我们的坦克手可以少用一些实弹也能提高技术。我们希望弄清楚以怎样的比例把实弹射击同使用训练器材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最佳效果。我们用3个坦克营作试验,一个坦克营得到最大数额的炮弹,另一个少一些。第三个营则更少,但他们有较多的时间在模拟训练器上练习。我们要做的试验是把这3种经过不同程度训练的营拉到考核场上去,发给他们同样数目的炮弹,看看他们中哪一个的成绩最好。
  结果是他们哪个都不行。成绩最好的是指挥官最棒的营。一名好的指挥官能激励他的下属在任何条件下都表现出色。
  “即使他们给我们一发蹩脚炮弹,我们也能赢。”这就是志在必胜的态度。新技术被采用了,它们确实带来了不同的结果。但是,我们决没有忽略这个事实:人,特别是能干的指挥官,才是使部队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用我喜欢用的说法,所谓领导,就是做出管理科学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来。
  赫达切克将军的领导方式是充当严厉的监督者。工作是靠高压、而不是靠激发积极性来完成的。参谋人员会议成了冗长的训话,视察成了审查。没完没了的消极压力使指挥人员和参谋人员精疲力竭。第四机械化师是一个能干的集体,但却不是一个愉快的集体。由于他通常总是那么执拗,所以当他有一天突然闯进我的办公室说了下面这句话时,我真是大吃一惊:“鲍威尔,你干得很好!我打算写一份特别报告,看看下次升级可不可以有你一个。”一个挑选少将的委员会即将开会,我虽然在我的同事中只是一个资历较浅的准将,但若能为我写一份特别报告,我就有可能早一些得到两颗星。赫达切克叫来他的副官,一位名叫菲利普·科克尔的上尉,令其起草报告。
  最后,特别报告的事终于没能成功。人事处告诉我们,一个军官上任至少60天才能得到特别考虑,而我上任还不到60天。不过,我还是很感谢赫达切克的努力。看来这说明,尽管这个人不大好相处,但只要你工作干得好,他还是会正确对待你的。
  看来,不论我家搬到哪里,我都得充当圣公会的传教士。我们来到卡森堡后不久,我就四处寻找圣公会教友做礼拜的地方。有人告诉我,圣公会礼拜式于每星期日上午9时在天主教神甫的办公室举行。其后的那个星期日,当天主教教友们鱼贯进入小教堂做弥撒时,我从侧面的一个通道走了进去。我们挤进后面的办公室,那里已经摆好八张折叠椅。我们坐了下来,半个小时后圣公会的神甫到了,是随军牧师队中的一位中校。他把一本我以前从未见过的赞美诗集传阅了一圈,便开始做弥撒了。两名妇女弹着吉他为大家伴唱,那歌曲在我听来更像民歌,而不像赞美诗。我竭尽全力要找到感觉,但是心中却在怀念早年的宗教。
  弥撒结束后,我走到神甫面前,做了一番自我介绍。这位神甫名叫科林·P·凯利三世,是那位二战时期的美国英雄的儿子。“凯利神甫,我有一个问题,”我说,“这些年您对您的教名是如何发音的?”“科——林,”他说。他的发音带有爱尔兰味,英国人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他们发成“卡——林”。我解释说,我小时候是用英式音的,但是在他父亲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之后,我迫于同伴们的压力改过来了。接着我又问:“我们为什么要在一个天主教神甫的办公室里做礼拜呢?我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教堂?”他说,圣公会教徒太少了。我建议说,如果我们的地方更好一些,我们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我知道在我们卡森堡这样的二次大战时期的兵营里,有一些木结构的教堂。“请找一所那样的教堂吧,神甫。”我说。
  我还请他用些老的曲子,例如《坚固的堡垒就是我们的上帝》等等,来替换民歌似的《活水之歌》。他终于为我们找到了一所教堂,礼拜也做得更有传统味儿了。
  到这时,我们已经有一个孩子离开了家。我们动身来卡森堡前夕,我儿子迈克从弗吉尼亚伯克镇的莱克·布拉多克中学毕业了。那年夏天,迈克同我们一起来到卡森堡,可是到8月时便离家到弗吉尼亚威廉斯堡的威廉—玛丽学院读书去了。我从未试图要求他选择什么生活道路,但我确曾试图指导他。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督促他抓紧学习,以便及时报考大学。我像女教师那样认真地检查他的作文。他曾被西点军校录取,同时又获得了威廉—玛丽学院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4年的奖学金。对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来说,他上这两个学校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大好事。但我很高兴他选择了威廉—玛丽学院。军事院校名气大,而且我对他被西点录取也感到骄傲。不过,我还是觉得,迈克到一所比军校涉及面更广的学校去读书,会为他今后的生活做好更全面的准备。当然,他若投笔从戎,以军队为职业,也是有前途的。他老子当年在大学主修地质学,又在后备军官训练团被授军衔,在军队里干得并不错啊。
  那一年,琳达进入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夏延山中学读书,这是她3年中读的第三所中学。她现在正在准备参加全国优秀生奖学金的最后竞争。我们让11岁的安妮玛丽到一所天主教学校——波林纪念学校去读书。我们喜欢修女们对学生们的严格管教,不过她们对她那难以管束的天性也无能为力。安妮玛丽是学校的啦啦队长,她喜欢滑冰(这肯定不是她的南方妈妈和来自布朗克斯的爸爸的遗传),还参加了布罗德莫宾馆办的奥林匹克溜冰训练班,像一只小天鹅似的在冰上滑来滑去。
  阿尔玛希望在卡森堡也像在以前驻扎过的地方那样,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在华盛顿时她当过军人家属协会主席。那个协会为在全球各地调来调去的烦恼的家属们提供服务,颇受欢迎。例如,一位军士的妻子可以到在五角大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