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清玄散文集-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美的信封落在我的眼前,信封没有署名,也没有缄封,我就打开来看。
    是一封很长的诀别信,看来是十七岁的少女写给十八岁的男朋友的信,显然她是要
离开他了,于是找了许许多多藉口。
    奇怪的是,这封信收信和发信的人都没有名字,写信的少女叫作“March’,她的
男朋友叫作“Decenber”,是三月写给十二月的信呢!可以想见十二月收到这封信,脸
如寒冬的样子。三月的信写得这么苦,心情也不像阳春的季节。
    可是,这么重要的信为什么会掉在路上呢?
    它有几个时间的可能,一是少女写好信不小心遗落的,二是她随手丢弃,三是男朋
友收到后,非常生气,回家的路上就顺手扔了。
    不管如何,这封没有地址与署名的诀别信,一定是亲手递交的,可见这个少女非常
有诚意,又写诀别信、又亲手交托。不像我们年轻时的感情事件,对方离开时的理由到
如今都还是谜一样。
    三月在信里说:“在你十八岁生日时,无论我在不在你身旁,一定会送你一枚银戒
指,传说在十八岁生日时收到银戒指,此后将会一路顺畅平安。如今,这段甜蜜的过去
就要放弃,明知你是真心爱我,December,回头再看一眼,再看一眼就好,珍重!再
见!”
    这结尾写得真不错,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读着路上偶然捡到的情书,想到少年时
代我们的情感都是如此纠缠的,因为不能了解一切都只是偶然。
    银戒指何必等到分手之后再送,今天送不是很好吗?明天的事,谁知道呢?
    不知道后来三月找到四月,十二月找到一月没有?
    那信纸也选得很好,是一个背着行李站在铁轨交叉点的少女,不知道走哪一条路好。
    “不管怎么走,都会有路。”我把诀别的情书收好,想起这句话。
 
       
    






     
快乐地活在当天



    报社的记者来访问,突然问起:“林先生有什么座右铭呢?”
    我的座右,通常用3M的便条纸写一些当日的注意事项,于是撕几张下来给记者小姐
看:
    “出去时,别忘了买首蓿芽。”
    “欠讲义的稿件,今日写。”
    “缴房屋贷款。”
    “帮亮言买毛笔。”
    我说:“你看,我有这么多的座右铭。”
    记者笑起来:“林先生真爱开玩笑,我是说真正的座右铭。”
    “什么是真正的座右铭呢?”
    “就是刻在心里,时时用来规范和激励自己的一句话。”
    这倒使我陷人困境了,因为我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座右铭,如禁勉强说有,就是我时
常拿来实践的一句话:“快乐的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禅宗的语言,是说人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把副
的精神力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失去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
来生了。
    “活在当下”也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
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但然自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我把“活在当下”加了“快乐的活在当下”,是除了承担之外,希望有期许、有愿
望、有好的心情,不只坦然和自然,还希望能扭转此时此刻的生活,使自己永保喜悦之
心。
    这可以说是我的座右铭,因此欠的搞件,要欢喜的写;缴房屋贷款,要欣然的缴;
首蓿芽和毛笔,都要高兴的去买。
    我的桌边依然贴着许多条子,只有“快乐的活在当下”不用张贴于座右,因为那正
是我生命的态度。
 
       
    






     
鞋匠与总统



    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
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望族,囱认为是上流、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
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度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计划要羞辱他。
    在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
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往,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却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
    林肯等到大家的笑声歇止,他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
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作总统永远无法像我
父亲作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里,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
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
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
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
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没有成为伟大的鞋匠,但成为伟大的总统。他被认为最伟大的特质,正是他永
远不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并引以为荣。
    当六祖慧能去拜见五祖弘忍的时候,弘忍问他说:“你是哪里人?来我这儿求什么
东西呢?”
    六祖说:“我是岭南人,只求向你学习佛法。”
    弘忍笑说:“你是岭南人,又是没有受过教化的蛮人,怎么能成佛呢?”
    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的差异,蛮人的身份与和尚的身份虽然
不同,佛性究竟有何差别呢?”
    弘忍暗中赏识,最后终于把衣钵传给这位岭南来的蛮子,自幼丧父的樵夫。
    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教堂与坟墓



    住在维琴尼亚州的美国朋友,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有一天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被通知到维琴尼亚山上的电塔修理电力障碍,于是清晨就出发了。电塔在很远的
山上,开车八小时才抵达那座山,在山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座电塔,天色逐渐暗
下来,终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山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灯火,他心里愈来愈着急,心里想着:不要急着找电塔,
应该先找到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一切等天亮再说。
    正这样想的时候,趁着月光,竟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有一个高的十字架,在黑暗中闪
闪发光。
    他欣喜若狂,立刻驱车往十字架的方向开去,到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在荒山的教
堂,里面并无灯光,问也是锁着的,无法进入教堂借宿,朋友把车停在教堂旁边,安心
的睡着了,“因为心里觉得上帝就在身边,那一夜睡得好极了”。
    在鸟声中醒来的朋友,探头一看,才发现不得了,原来他的车子停在一片公墓的中
间,四周全是坟墓,坟墓上都是十字架。
    朋友说:“还好当时只看到教堂,如果看到一片坟墓,可能就不能安心睡眠了。”
接着,朋友感慨的说:“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
在看;假如一直看着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轻安了。”
    这个故事非常的好,使我想到,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而且,许多教堂都盖在坟
墓旁边;照耀着教堂的月光,也同样照在坟墓上;这个世界是如实的显露着平等,没有
分别的真相,只是人心的向往,使世界也不同了。
    一个想要安心生活的人,当然要有一些光明的希望,崇高的探索、境界的追求,只
要保有这种态度,即使处在障碍中也能坦然无惧,就好像站在坟墓里,也能看见教堂一
样。
 
       
    






     
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一个被鬼追杀的人,跑到寺庙去找一位高僧。
    他伏地拜倒说:“师父,求您救救我,我一直被一个鬼追杀。”
    师父说:“可以,如果我在你的身上写满经文,鬼来的时候就会看不见你,然后它
就会走了。”
    于是,高僧在他的身上写经文,从头顶一直到脚底都写满了佛经,一个空隙也没有
留下。
    那个人坐在寺庙的大殿里,心里非常紧张,因为他不能确定,是不是写满了经文,
鬼就真的看不见了。
    到了夜里,一阵阴风袭来、鬼真的冲人大殿,在殿里绕来绕去,显然,鬼并没有看
见他。可是,恐怖的事发生了,固为鬼虽然看不见他,他却可以看见鬼,这使他的心情
更加紧张,他的额头开始冒汗,全身也跟着冒汗,身上的经文便一点一点的融化了。
    很快的,鬼就看见他,他也被鬼抓走了。
    高僧长叹一声,说:“唉!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这是我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到如今印象还非常鲜明,它有很深刻的象
征,象征佛经虽然可以保护我们,却必须我们有真实的信心。而世间的鬼虽然可怕,内
心的紧张却比鬼更可怕。
 
       
    






     
心里的宝玉



    一位想要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不远千里的去找一个老的玉石家,学习王的鉴定。
    当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王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玉石
的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夏商
周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随手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
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就这样,每天老师都叫他捏紧一块玉,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
    接着,老师向年轻人讲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师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
    而且,每天都叫那个青年捏一块玉听课。经过了几个月,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
想学的是玉,却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老师表明,请老师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
没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
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你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
    老师开心的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个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很喜欢。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
而独独懂玉的,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而这
个世界的学问也不是有用、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佛法与人生不也像学着去懂一块玉吗?一个对人生没有深层体验的人,是上法获得
真实的法益的,这是为什么经典上说:“法不孤起,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