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弈论-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德军分兵布防,而盟军攻其一点,诺曼底登陆获得胜利。从此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败局已经不可逆转了。
  启示:诺曼底登陆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空前壮举。盟军各路大军满怀信心顺利东进,苏联大举反攻而迅速西进,使德国腹背受敌,从而决定了其彻底失败的命运。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纳粹德国的最后决战阶段。
  如何提高胜利几率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攻城战博弈〃中,作为进攻方,你有50%的胜率,但是你不希望把胜利寄托给老天帮忙你是个军事家,不是赌徒。你该怎么选择呢?
  你当然希望进攻对手的弱点,但前提是你要知道对方的弱点在哪里。也就是说,你要掌握准确的情报。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优势,同时洞悉对手的弱点,你就会获得胜利。
  这也就是军事领域的〃情报战〃或〃信息战〃。信息战分两方面:一、了解对手信息;二、保证自己的信息不被对方了解。
  还记得孙子所说的〃形人而我无形〃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所谓〃形人〃就是使对手的机动兵力变成僵化的阵势,一举一动都在我掌握之内;而我〃无形〃就是兵力保持机动状态,使敌人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如何做到〃形人而我无形〃呢?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诺曼底登陆就是一个〃形人而我无形〃、〃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成功战例。尽管德军早就知道盟军一定会在法国沿岸登陆,并派出间谍刺探盟军作战计划,但一直未能获得准确情报。盟军的情报战更高一筹,不但保守住了机密,同时还通过利用双料间谍传递假消息、在加来对岸部署假军营、让当时被解职的巴顿抛头露面等手段,大放烟雾弹,使德军如堕五里雾中。
  另一方面,盟军对德国军队的防御部署却比较了解。不但成功破译了德军的密码系统(二战时期,许多天才数学家参与了这一工作)、有法国抵抗组织和秘密特工源源不断传送情报,而且还通过早期的佯攻探明了敌军防御重点。在掌握战场气候、环境信息方面,盟军也走在了德军前面:登陆作战开始时,德军指挥官隆美尔元帅没在现场,因为他得到的情报是〃天气恶劣,盟军无法进攻〃。于是他决定趁此机会回国治病,并争取希特勒给他增派援军。然而,盟军的气象专家却更准确地预测到6月6日天气将好转。当隆美尔得知登陆战开始时,他叹息道:〃我真蠢!〃
  启示: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这般用心地磨牙。山猪答道:〃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时间磨牙了,现在磨利,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
第5章 皮洛斯的胜利
人们都追求胜利,但不是所有胜利都值得追求。所谓〃皮洛斯的胜利〃指的就是〃得不偿失的胜利〃。在投入一场战争之前,你必须计算成本与收益的比例。
  昂贵的战争
  《孙子兵法》的《作战》篇中,一开始并未探讨战略或战术问题,而是算账一次军事行动(无论胜败)的成本:〃日费千金〃的人力、物力投入。
  宋代的沈括也算过一笔细账:动用10万军队到远方作战,运送辎重的兵员要占1/3,而后勤补给人员至少需要30万,这样一支部队,最多只能行军16天。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这已经是最大极限了。如果用牲畜运粮,固然负载多而费用少,但很容易生病死亡,这样连牲畜和驮负的物资都要白白丢弃,所以比起人力运输,利弊各半。
  所以,〃因粮于敌〃(从敌人那里获取给养)就非常重要。通过长途运输一份军粮,可能在路上要消耗好几份。孙子说:〃食敌一钟,当我二十钟。〃正是这个原因。
  现代战争由于交通的便利,可以节省某些成本(如粮食的运输消耗),但是其他方面(如弹药的大量消耗)的花费比古代要昂贵多了,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的一颗导弹动辄价值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这种高技术战争不是哪个国家都能承受的。
  在古代兵法中,有〃坚壁清野〃,在现代军事史上,也有〃焦土政策〃,它们的共同点是尽可能减少对方从战争中获得补偿,也就是提高对方的战争成本。当然,实行这一战略,自己的损失也很大,不过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而且,这一行动也是在向对方表明立场:我要和你干到底,为此我宁愿作出任何牺牲,不要指望从我的屈服中获得什么好处。
  战争如此,市场竞争如此,甚至我们日常行为也都面临一个成本…效率问题。理想状态当然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但是现实中大多数选择并非理想。
  启示:打仗是一件花钱的事,所以古人有云:〃兵闻速拙,未睹巧久。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钱〃
  在英国作家威廉·萨克雷的名作《名利场》中,女主角贝姬曾经这样表白自己:〃如果我一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我想我也会是一个好女人。〃
  赫胥雷弗教授在他的《价格理论与应用》中,就贝姬的上述表白,出过一个思考题:如果这个表白本身是真实的,即贝姬每年有5000英镑收入的话,在旁人看来她就真变成一个好女人,那么人们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贝姬是想做好女人的,但是她太穷,所以做不了好女人。如果贝姬每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她就会恢复好的本性。二、贝姬本来并不愿意做一个好女人,就像不想辛勤劳动一样,但是如果有人每年给她5000英镑作为补偿,为了这些钱,看在这些钱的份上,她也就勉为其难,愿意做一个好女人。
  怎样知道这两种可能中哪一种符合实际呢?怎样才能知道贝姬的本性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为了不干扰你的思路,可以先撇开道德判断。例如,不妨把〃做好女人〃理解为某种行为举止规范或者必须遵守的限制。避免好恶,有助于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
  以上面的〃成本〃定义来看贝姬的选择就很容易得到答案。5000英镑,就是她为〃做好女人〃开出的价钱,如果5000英镑是一笔小钱,说明她认为〃做好女人〃的成本不高,换言之,就是她喜欢做个好女人,只要能维持生活下去就可以;如果5000英镑是一笔大钱,说明她认为〃做好女人〃的成本(即必须放弃的某种东西)很高,非用一大笔钱补偿不可。
  那么5000英镑是不是大钱呢?不要忘了,那是100多年前,英镑比现在要值钱得多,稍晚的作品《福尔摩斯》中,说一个女人只要〃有60镑的年金〃,就可以过得去了。用这个标准看,贝姬开的价不能算低。
  启示:我们常常谈到成本,那么究竟什么是成本?经济学家的定义是: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皮洛斯的胜利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成本观念,下面就是应用问题了。在作决策之前,必须经过〃成本估算〃:如果得大于失,就值得做;如果得失相抵、甚至得不偿失,就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西方有一个成语〃皮洛斯的胜利〃,意思就是:代价惨重、得不偿失的胜利。
  赢得战争(或避免战争)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增加对方的战争成本,使其难以坚持,或因为得不偿失而放弃发动战争的愿望。
  〃田忌赛马〃就是一个通过让对手多付代价而获得胜利的例子。田忌的上、中、下三等赛马都比齐王的同等级赛马差,可是在著名军事家孙膑的帮助下,田忌以〃下驷对上驷、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策略,在平均劣势下赢得了对国王的赛马胜利。
  为什么能获胜?关键在第一场也就是输掉的那一场。齐王虽然胜了,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上驷与下驷的实力差距被白白浪费掉了,因此他输掉了后面两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你支付的成本越大,局面就越不利。
  〃田忌赛马〃的故事,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问题。实际上,它是通过增加对方的成本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最终取得胜利的。
  围棋上也有类似技巧,任何好的棋手都不希望把棋〃走重〃,因为这样不但效率低,而且包袱沉重,一块重棋在遭到攻击时是很难办的:苦苦求活吧,难免受到对手的百般盘剥;可干脆放弃又损失太大,所以这种棋往往被称为〃愚形〃。
  启示:皮洛斯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位国王。在一场血腥的战斗中,他获得了胜利,却损失了大半精锐部队。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他感慨道:再来这样一场胜利,我就完蛋了。
  斜坡上的均衡
  拿出一张1元钞票,请大家给这张钞票开价;每次叫价以5分为单位;出价最高者得到这张1元钞票,但出价最高和次高者都要向拍卖人支付相当于出价数目的费用。你打算怎么玩这个游戏?
  如果你没想得更远,就很容易上当。你可能这样想:不就是一元钱吗?只要我的出价低于面值,我就赚了,我所能出的最高价是95分,再往上就没有利润空间了,谁还会继续出价呢?
  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们在课堂实验上,跟毫无疑心的本科生们玩这个游戏,很是赚了一点钱,至少足够在教工俱乐部吃一两次午饭。圈套是这样:开始你参加竞价是为了获得利润,可是后来就变成了避免损失。假定目前的最高叫价是60美分,你叫价55美分,排在第二位。出价最高者铁定赚进40美分,而你却铁定要丢掉55美分。如果你追加竞价,叫出65美分,你就可以和他掉换位置。哪怕领先的叫价达到3。60美元而你的叫价3。55美元排在第二位,这一思路仍然适用。如果你不肯追加10美分,〃胜者〃就会亏掉2。60美元,而你则要亏掉3。55美元。
  这是光滑斜坡的又一个例子。一旦你开始向下滑,你就很难回头。最好不要迈出第一步,除非你知道自己会去到哪里。
  假如不幸,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个游戏或博弈有一个均衡,即从1美元起拍,且没有人再追加叫价。不过,假如起拍价低于1美元又如何?这样的层层加价可是没完没了,惟一的上限就是你钱包里的数目。至少在你掏空钱包之后竞争不得不停止。这正是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法则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地方。
  假定伊莱和约翰是两个学生,现在参加1美元拍卖。每人各揣着2。50美元,而且都知道对方兜里有多少钱。为了简化叙述,我们改以10美分为叫价单位。
  从结尾倒推回来,如果伊莱叫了2。50美元,他将赢得这张1美元钞票(同时却亏了1。50美元)。如果他叫了2。40美元,那么约翰只有叫2。50美元才能取胜。因为多花1美元去赢1美元并不划算,如果约翰现在的价位是1。50美元或1。50美元以下,伊莱只要叫2。40美元就能取胜。
  如果伊莱叫2。30美元,上述论证照样行得通。约翰不可能指望叫2。40美元就可以取胜,因为伊莱一定会叫2。50美元进行反击。要想击败2。30美元的叫价,约翰必须一直叫到2。50美元。因此,2。30美元的叫价足以击败1。50美元或1。5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