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弈论-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在这个游戏中,条件是严格限定的:每个人你只能约会一次,而且只能当场决定选择还是放弃,不能把他们〃冷冻〃起来作为后备,一旦你选择了其中一个,你就没有机会再约会别人了。这些条件似乎有点苛刻,其实在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机会是不等人的,等你左挑右选,把一切都规划好了,人家可能早就成了别人的如意郎君。所以说,这样限制是有道理的。 要从一篮苹果当中挑出一颗最好的,一个个比较是最佳法则,因为每一个都可能是最好的,也可能是最差的。所以你得开始约会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用来检验这些人吗?但是约会和选苹果是不一样的,挑选苹果可以把两颗拿起来比一比,可是正如我们已经说明的,在这个游戏当中一次只能跟一个候选人约会,每次约会后就必须立刻决定这个人有没有可能是最好的一个,虽然有很多人你还没约会过。一旦某位幸运的男士中选,你就不再约会(当然这只是游戏,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如此)。 还有一个游戏规则必须遵守,约会之后一旦你决定淘汰这个人,他就永远出局了。你可以假设他娶了别人、或者心灰意冷出家当了和尚、甚至跳下断崖一死了之。重点就是你不能和每个候选者约会后,再把他们贴上排名的标签,收藏在仓库的架子上,最后才从里面挑最好的一个,也就是你不可以把所有的候选人当货物一般存起来。统计学家称这种一边搜集资料一边做决定的决策过程为运次决策。 这类情况在临床实验上屡见不鲜,例如给这群病患极有潜力的新药,给另外一群病患无伤害性也无治疗效果的安慰剂。实验人员必须随时在发现药物有效时立即提供给对照组;当药物出现伤害时,立刻让实验组停止服药。一有结果实验就必须立刻停止。同样地,除非约会的快乐对你而言高过对婚姻的憧憬(那可就另当别论了),否则你也必须停止不断的约会。 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希望选到最佳伴侣,但是又该如何在既定的规则下,将找到理想对象的几率极大化呢?如果太早结束约会生涯,就等于放弃了在那群还没约会的对象中,找到一个比现在更好伴侣的机会,仓促的婚姻将使你终生悔恨。匆匆结婚后的漫长悔恨,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等得太久,最好的那个又可能已经从指间溜走,要补救也来不及了,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发生的。这两种悲剧都是歌曲、诗词和小说常见的主题。 启示:两个贫苦的樵夫在山上发现了两大包棉花,两人各背了一包赶路回家。途中,一名樵夫看到山路上有一大捆上等麻布,便和同伴商量,改背麻布回家,同伴怕枉费辛劳,不愿换麻布。发现麻布的樵夫只得一个人背麻布了。走着走着,背麻布的樵夫竟然发现林中散落着数罐黄金,便赶忙邀同伴来挑黄金。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快到山下时,天无缘无故地下了一场大雨,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无法再背,那樵夫只好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面对机会的来临,人们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每次正确无误的选择都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别选第一个碰到的人 那么到底什么是赢的策略呢?赢的策略就是能够给你最大成功机会的策略。纵使无法100%肯定,但是你知道自己要的就是最大的成功机会。那么这个游戏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一切透明化,只要靠自己就可以独立完成命运攸关的决定,也就是把选择的过程最适化即可。 说了这么多,到底最好的选择方式存不存在呢? 当然是存在。虽然这种方式不能给你最肯定的答案,但是绝对可以增加达成目标的机会,这和买彩票不一样,无论你花费多少心思买彩票,结果都取决于运气。而在这个游戏中,只要你策略对头,就能取得不错的成果。现在就来场沙盘推演吧。 显然,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因为他在100个当中名列第一的机会只有1%。这个几率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也是最糟的赌注。同样地,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甚至后面的人,情况都一样,每个人都只有1%的机会可以成为100个人当中的第一名。如果你真心想要找到最好的,就不应该随机选择。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假如你约会的头一个碰巧是最好的那个呢?你把他淘汰掉了,以后约会的对象〃一蟹不如一蟹〃,岂不是遗恨终生吗?在我们身边,确实有些夫妻是初恋情人,而且似乎过得也不错。但是这里我们谈的是策略,而不是命运或缘分,只要你不是十分迷信,就一定会承认,与其把自己的未来交给或然率,还不如自己掌握更好些。 刚刚说过,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出现的对象,因为第一次约会就碰到最佳伴侣的机会微乎其微,只有1%。即使这个人真的很优秀,你也要忍痛割爱,因为你不知道在这100人里,他到底排在什么位置。 再次声明:这只是个游戏,如果你在现实生活里找对象不必如此。因为在游戏中,这位女性对这100人原来一无所知,而在生活中,即使没谈过恋爱,你对异性也有很多了解,例如你的父兄、亲属、朋友、同学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你已经知道什么样的男人可以交往,什么样的不能。也就是说,你心中早已有了一个标准,这和游戏中假设的不同。所以如果你在现实里遇到一个好男人,你应该把他留下,而且你们只要还没结婚,〃骑马找马〃也不能算不道德。 牺牲者与实验品 好了,现在切入正题,讨论选择策略。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第一组人(比如说先取10名)作为试验品,就好像在糖果店或面包店里的试吃品一样,之后如果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可以考虑嫁给他了。这个方法既可以在候选人之间作比较,同时也不会与现实太过脱节。你可以在日记里给每个约会对象评分,以10分为满分,当分数高于前10人的对象出现时,他就是最后的赢家。你要做的就是从前10个人当中获取一些经验,作为评估他人的基础,所谓约会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上述策略时,有两种情况会使你损失惨重。第一,如果前10名刚好是全部里面最糟的,碰巧下一个又是倒数第11名,那就算你倒霉了,你将面临一个相当坏的选择,虽然不是最坏,不过也够糟的了,并错失选择最好的机会。因为既然这个倒数第11名已经比前10个都要来得好,依照上面的决策模式,选择他是不会错的,可是其实首选对象仍在苦苦地等待着你,只不过你还处于约会初期,绝不会知道这点。这就像是成天在一群奇怪的人周围打转,和这些人相处的经验将扭曲你对正常人的印象。 第二种状况正好相反,就是最好的选择恰好已经在前10个当中,导致你设了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高标准,在未来的约会中不可能再遇到和他们一样好的,最后只好在所有机会都出现后选择第100个。而这第100名顶多只是中等标准。那么,终其一生,你将幻想着,要不是放弃了那一个人,结果就会如何如何。采行这个策略有大输、大赢的机会。我们不难解释在运用此一策略的情况下,你将有1/4赢的机会,也就是与最优秀的人结婚的几率达25%。这当然比随机选择好得多,但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接下来,你得决定排名第l、第3,或第5的次佳选择。 那么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决策呢?当然,在这个案例中,由于你只从100个候选人当中取了10个样本,而最佳选择刚好在样本中的机会只有1/10,因此第二种错误(也就是让最佳选择从手中溜走)的发生机会相当小。所以,在此类错误风险不高的情况下,也许你会愿意提高抽样的数目,这样就有更多的经验来增加自己的判断能力。因此如果运用相同的策略,但是将样本数改为20,那又会如何?如此一来,虽然最佳选择从手中溜走的机会将会从1/10增加到1/5,但也会大大降低设立过低标准的可能。这是一种交换条件,如果有一边更好,另一边就会更糟。那么如果抽样数目是30,甚至40,又会如何?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已经明白了一点: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你抽取的〃样本〃太少,你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可是如果你取样太多,结论倒是准确了,可是又很有可能错失最佳选择(他正好在取样里,被牺牲掉了)。那么,在这样的选择中,有没有个最佳样本数的存在?如果有,那么该是多少? 启示:有四样东西一去不复返: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虚度的年华和错过的机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够对你的冒险衷心说〃是〃! 哲学大师的训诫 有趣的是,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而他的答案与现代的策略专家不谋而合。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他们带到一块麦田,要求他们沿着田埂直线前进,不许后退,而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枝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只好将就着摘了一个。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 注意那个结果最好的弟子的策略:1/3。为什么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呢? 事实证明,选择最佳对象的最好搜寻策略,就是在冷静地比较若干样本后,选择下一个高于他们全体的那一个,称为约会比率与等待流程。失去最佳选择的风险约有1/3,但是你已经竭尽所能了,而且你还有大约1/3的机会在100个当中挑中最想要的那一个。其实当你在100个人当中挑选时,1/3的机会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坦白说,1/3其实并不怎么准确,不过在现实生活的决策里,要精准到小数点以下第6位似乎不太有意义)。所以相同的逻辑也可以套用到选择上。 明确你的动机 但稍等一下,先回顾那些已经确认的因素。你到底是不是确定你的动机和企图?你是不是真的一定要从那100个对象中挑出最好的下一个? 但是追求最好选择也是有缺点的。如果最好的候选人就在你抽取的样本之中,你就必须嫁给100个里面最后和你约会的人(尽管是压箱货,却未必是最差的)。在这个游戏中他可能选平均水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别人也在追逐之中,因此这家伙可能就没这么好了。所以,你有1/3的机会挑中最好的对象,至于挑到平庸之才,甚至水准以下对象的机会也一样约各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