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光皇帝 作者:赵辉-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则徐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邓兄果然头脑敏捷,所说极是,所以刚才小弟才悄悄进来,想给邓兄一个惊喜。”

  “林老弟,你猜得更加准确。如你所愿,义律果然不能不顾颠地,所以从澳门回来了。——老弟,你可以称为‘小诸葛’了。”

  林则徐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就深深朝邓廷桢鞠躬,用变了调的嗓子回答:

  “邓兄,过奖了——”

  那日林则徐派人把颠地抓住关押起来后,很快就有汉奸跑到英人商馆通知洋商。洋商威特摩尔一边派人去行刺林则徐,另一边就写信准备把颠地被捕的消息告诉在澳门的义律。

  威特摩尔派草上飞去了以后,却迟迟不见他回来,知道他可能失手了,于是就派人把消息送了出去。

  义律在林则徐来到广州以前,就已经吓得逃到澳门去,临走就是让威特摩尔打点一下并随时向他传送消息,所以广州城里发生的一切,他一清二楚。

  等到义律收到信时,他感到有点惊异,在他的印象里至今还没有见过天朝的官员竟然敢随意扣押外国商人,特别是对英国的商人一向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这个林则徐胆子真不小,竟然把他向来都比较看重的颠地关押起来。

  “这件事非得我走一趟不可,否则要是让外交大臣巴麦尊知道,那可不是好事。将直接影响我的地位,毕竟是驻华商务监督啊!”

  义律这样想着,可是这件事也不可鲁莽行事,到了广州后要认真对待才行。他仔仔细细把事情的经过回顾一遍,打定主意,匆匆动身朝广州赶来。

  义律一到广州,立即就有士兵通知林则徐这个消息。林则徐一听,正合他所愿,二话没说,就忙着赶来找邓廷桢,想让他也高兴。

  邓廷桢听完林则徐的叙说,当然也高兴。这十几天来,鸦片早已经把他两人的心系在一起,愿为断绝鸦片而努力,只要听到事情有进展,对他来说,这就是最令人开心的事。

  林则徐到了邓廷桢的书房,开了几句玩笑,便言归正传:

  “这次定要义律答应交出全部鸦片才可以,否则的话,那只有走下策,派兵去强迫他交出鸦片。”

  “这是一次机会,不可错过,至于用兵去迫使他交出鸦片,却是切莫采用为妙。”

  林则徐感到有些疑惑,难道他是担心皇上的责怪么?他把身体往邓廷桢身边靠近些,问道:

  “邓兄,难道是担心小弟为此而丢了乌纱帽?——这个无须邓兄牵挂。小弟此次来广州已下必死的决心,如果能把鸦片断绝,人民少受烟害,堵塞白银流失的通道,那么即使引起边衅,发生战乱,惹怒了皇上,因而被罢黜或是杀头,那又有何足惜;既来之,则安之,广州向来是鸦片输入的主要通道,一直以来,鸦片在此已根深蒂固,要想连根拔起,又何其艰难,道阻且长,只凭林某一人之力实为其难,不过此时有邓兄与小弟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那么即使因事不成而身败名裂,只因能交识邓兄,林某也就死而无憾了!更何况有邓兄来辅助小弟,那又何事不成?”

  邓廷桢听着听着,眼眶一热,一行热泪滚了下来。

  他深情地望着林则徐,紧紧地抓住林则徐的手,林则徐马上感到邓廷桢手上的热流传到自己的身上,奔流到全身各个部位,说不出的舒服,动情地喊了声:

  “邓兄——”

  邓廷桢听到林则徐这句发自肺腑的喊声,心里更是激动,缓缓地说:

  “林老弟,邓某活了六十多年,做官也三四十年,在众多与我交好的人中,能与我交心相处的,寥寥可数。而这几位屈指可数的朋友也已又先后故去,只留下邓某还一人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上,因此虽身为两广总督,却对仕途早已心灰意冷,再说年岁也大了,有些事深感力不从心,也不太想去过问。致使鸦片依然泛滥,这与邓某有不可分断的关联,鸦片到处,都是邓某的过错,自从老弟到了这里后,老兄我无不羞愧于心。无论见识还是能力,都远非老兄我所能匹比。而且老弟对邓某还有恩,邓某虽才疏学浅,也定当助老弟完成鸦片之禁,这一点就请老弟你放心吧!”

  林则徐激动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把邓廷桢也拉了起来。

  “好,就凭邓兄这句话,林则徐也定然不会令皇上失望。”

  “林老弟,可做好打算没有?”

  “如何对待那个商务监督,老弟我早已胸有成竹了。”

  林则徐充满自信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哦,真的么?不过,老弟可不能大意呀!我在此虽然才三四年却对义律也略知一二。此人狡诈刁钻,不可小视,你还是小心为妙。而且他此次来可不是冲着鸦片,而是冲着你,冲着颠地而来的,你若是不交出颠地,恐怕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邓廷桢虽然深知林则徐的能力,但对义律也知之不少,素知那些洋人的品性。特别有一件事令邓廷桢不能忘记。

  道光十七年十月,邓廷桢到广州任两广总督不过两年,为了禁烟,他曾奏请皇上准其驱逐英吉利商船及拿办窑口鸦片走私。当时就是英商义律任驻华商务监督,这个义律在广州竟然妄图派遣特使,在舰队保护下前往舟山打算与清政府直接交涉,争取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邓廷桢知道后,怎能容忍他如此猖狂,所以才上了奏折,道光批准邓廷桢所奏,不过却要求邓廷桢对洋人要礼仪周到些。邓廷桢处理此事时当然不敢有违圣命。谁料麻烦正出在这方面,事后那义律却伪造证据,强硬地说邓廷桢侮辱他的人格尊严。不知义律通过什么渠道,此事竟被道光悉知,以邓廷桢侮辱洋人有失国体,把邓廷桢重重地责骂一顿。邓廷桢虽然被冤枉却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现在邓廷桢听到林则徐说要对付义律,真是又担心又疑惑,却也不能不提醒林则徐。

  “邓兄的关心小弟定当铭记于心。不过这无须邓兄你亲自出马,小弟一人对义律已是足足有余,只要把那兵权借我一用,就可以了。”

  “林老弟,你总不至于现在就要对他们动用武力吧!刚才,你可并无此意,这……”

  “邓兄放心,小弟还不是鲁莽的汉子,两句话合不来就拳脚相向。”

  “那么如果向你要人,你怎么办?”

  “义律要我交还颠地,我给他就是,现在这个颠地对我已经不重要了。”

  “以前老弟不是还把他当作一张王牌,现在为何……”

  邓廷桢如在雾中,前面迷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弄不透,于是询问着。

  “颠地不过是个鱼饵,义律才是大鱼,我所要的非鱼饵,乃大鱼也。”

  说完捋了招胡须,充满着自信,大笑起来。

  邓廷桢仿佛心有所悟,却仍然紧皱双眉,接着问下去:

  “那么用兵却是为何,难道是用来捉义律么?不过,似乎并无用兵的必要啊!”

  “老兄言之差矣,我不忙着说,你先看一看这个……”

  林则徐边说边伸手从袖子里取出一纸,递给邓廷桢。

  邓廷桢奇怪地望了林则徐一眼,接住那张纸,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大书着:

  谕知驻华商务监督义律阁下

  本大臣奉皇命来此禁烟,前已命令将鸦片全部缴官,限三日内立下保证书,至今仍无答复。这分明是意在观望,存心违抗。因此,即将停泊在黄埔贸易的各国夷船先行封舱,停止贸易,一概不准上下货物。各色工匠船只、房屋,不许给夷人雇佣租借。如敢违反,地方官立即严拿,照私通外国例治罪。所有夷人的小船,也不准拢靠夷人大船私相交结。省城夷馆买办及雇用人员,一概撤出,不许雇佣,如有敢违抗者,本大臣即将奏明请旨,永远封港,断其贸易……

  林则徐笑吟吟地望着邓廷桢,等到他看完,不待邓廷桢说话,就张口道:

  “邓兄,以为如何?此乃是即将转达给义律的谕帖,只是初稿,稍后还要加工处理。”

  “这份谕帖文辞优美,言简意尽无须更改,看来外人所传不虚啊!”

  “邓兄过奖了!”

  “只是邓某迟钝,还是不明林老弟用兵何用?”

  “这份帖子只为其一罢了。”林则徐手指着那张纸说。

  “那么其二呢?”

  “其二么……那就是用兵了。”

  接着林则徐又坐了下来,不紧不慢地叙说起来。

  邓廷桢等林则徐说完,才恍然大悟。他用敬佩的目光又仔仔细细地把林则徐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连声称道:

  “林老弟果然高明,此计甚妙。这样一来,那义律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说过以后,邓廷桢竖起大拇指,喜得连连说好。

  “到那时,那义律叫天不应叫地不灵,面天乏术,还不乖乖地交出鸦片。”

  面对邓廷桢的称赞,林则徐更加充满信心,仿佛已经看见困在商馆里义律及那些鸦片商的狼狈相,想着想着,又自信地笑了。

  邓廷桢兴尽之余,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道:

  “不过,你还是要小心。据我所知,朝中还有反对严禁鸦片的佞臣,林老弟可要注意别为他们留下了话柄,告你一状,那么禁烟之事可就前功尽弃了。”

  “这事无妨,一旦禁烟成功,皇上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责怪我呢?至于那些搬弄是非之人,为人素为我辈所不齿,可不予理睬。身正则清,还怕那些无耻小人不成?”

  “林老弟所做甚为邓某钦佩,但是若能没有任何差池,岂不更好?”

  “邓兄的教诲小弟一定牢记于心,小弟这厢谢过了。”

  “还谢什么,用一句不当的话说,谁让我们是一条道上的呢?”

  说完,邓廷桢和林则徐两人四目相视,哈哈大笑,眼前似乎已经看见成千上万件鸦片被迫搬上岸,在码头边堆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林老弟,这招你真是高妙,看来这盘棋邓某又得甘拜下风了。”

  邓廷桢和林则徐谈过烟禁的具体措施后,提出对弈几局,因此两人杀将起来。

  邓廷桢提出下棋,实乃事出有因的。他嗜好下棋,可自从老友陈鸿墀因病过世后,再也无人与他对弈。一则他棋艺不错,少有敌手,二则老友之间下棋,更有一种情趣。老友去了以后,他有高处不胜寒之感。然而对于林则徐,在其未到广州之前,邓廷桢就已经打探清楚,知这位钦差也有几个小小的嗜好,一为善饮,邓廷桢还听人提及在京城有一宣南诗社,里面多为林则徐好友,每次进京,林则徐总要去那儿与群友痛饮几杯,做诗取乐。可邓廷桢不善饮,对此并不注意。他所留意的是林则徐另一嗜好,那就是喜弈。古来世人皆如此,酒逢知己,棋逢对手,没有对手的高手是孤独寂寞的,试想哪有嗜好下棋的人不关心对手的呢?所以现在林则徐和邓廷桢离得这么近,有一人提出,另一人还不举双手赞同,一拍即合,两人对弈起来。林则徐不仅才能过人,而下棋也不同凡响,连下几局,邓廷桢都落下马来,可是他年老却不轻易认输,现又下一局,结果邓廷桢又大败而回,这时才自愧技不如人,只得遗憾地叹了口气,甘心认输了。

  “承让,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