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光皇帝 作者:赵辉-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听到林则徐呈上的几次捷报,道光就一直没有把那些洋人放在眼里,认为他们是一群没有受过教化的人。

  可现在正是这些道光眼中没有教化的人占领了定海县城。

  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浙江巡抚乌尔恭额,浙江水师提督祝廷彪都站着大气也不敢喘,特别是后两人脸上青一块白一块、大颗汗水从脑门上直淌下来。

  道光看见他们的那副样子更加生气,急躁得不知如何是好。

  “朕一再降旨,令沿海各督抚严加防范,为何仍然毫无准备,形同木偶一般,致令洋人登岸?”

  穆彰阿见别人都吓得面色如土,觉得自己不说话不行,于是说:

  “皇上息怒,我大清天朝吃亏是在兵器上。洋鬼子们的兵器只是适于在沿海作战,他们舰船也专在外洋空旷之处尚可转掉自如,若使其驶近入口,那就直如鱼游釜底,立可就擒剿办之……”

  “别说了,朕现在不是要你说那些,而是先如何处置这善后之事。”道光不假思索地打断了穆彰阿的话。

  道光这句话却把浙江巡抚和水师提督吓得两腿打颤,立足不稳,扑腾一声跪在了坚硬的地板上。

  “皇上饶命哪!臣等一定戴罪立功,皇上饶命哪!”

  “你等疏于防范,以至让洋鬼子们占领定海,如今还想戴罪立功——传朕谕旨将浙江巡抚乌尔恭额,提督祝廷彪撤职,再定为斩监候,其余一干将奔杖一百,流放三千里,从重发往新疆充当苦差。”

  乌尔恭额和祝廷彪被带走后,道光怒气消了一半。又把前后仔细思索了一遍,向他所琦重的穆彰阿问:

  “如今定海已被占领,必须把它夺回来方好。穆彰阿,你看谁人可担当此任?”

  穆彰阿这次小心一些,垂首细声答:“臣一时想不出谁可担当此等重任。”

  “你看伊里布如何?”

  伊里布乃镶黄旗满洲人,道光二年曾随云贵总督庆保镇压云南永北人民起义,十三年升云贵总督。道光之所以提议他,是因为他在云南边睡多年任事,与缅甸人以及当地土司之类的外国人常年打交道,经常受到朝廷奖励。

  “既然皇上认为伊里布大人可以,那恐怕就不成问题了。”穆彰阿认为只要皇上不让他前去办这些事,那就高兴,别人他就不顾了。

  道光说:“好,就这样办。此外可命福建提督余步云带领兵奔日夜赶往浙江定海,会同伊里布一同剿灭那群洋鬼子,命闽浙总督邓廷桢派福建勇猛的将领,带着福建部分水师官兵前往浙江,与浙江水师会合,从海上围剿。——穆彰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理。”

  穆彰阿一低头,答着:“是,微臣这就去办理。”

  说完,穆彰阿退了出去。

  等到穆彰阿出去后,道光思索一番,感到刚才的布署不够妥善,转身看了看站在身旁的琦善,喝道:

  “琦善!”

  “微臣在此!”

  “你回去以后要严密防范那些洋鬼子的去向。同时指示沿海官兵将领,敌舰船身高大、枪炮较为精利,刚才穆彰阿所言不错,水上交战,我军恐怕难以取胜,应该采取诱敌深入引其登陆,然后四面围剿。你去办吧!”

  “是,微臣告退。”

  琦善出来抹了一把大汗,在皇上处置乌尔恭额和祝廷彪时,他也吓坏了;刚才皇上所说的他哪里能够用心听,只待皇上发命,他好赶紧离开此地。

  道光二十年七月十四日,英舰抵达白河口,随即投递外交大臣巴麦尊的《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

  “皇上您看……”

  琦善和穆彰阿垂手站着,不敢再往下说。

  道光这时有些举棋不定,在英人递交的禀帖里指出,林则徐残害英国商人,凌辱英国领事。并提出赔偿鸦片烟价,割让岛屿等条件。

  “可当年就是自己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的呀!”

  道光想着,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穆、琦两人,他们正等着道光说话。

  到底该不该处置林则徐呢?道光在这上面犯难了。

  从英舰封锁珠江口,然后又派兵占领了定海,而今又来到了白河河口。道光才意识到这些洋人不可小视,以往自己实在是低估了他们。

  白河也就是北运河,发源于河北宣化府,经北京附近的密云过关转山而来,在天津与南来的京杭大运河相接,然后出大沽湾入海。因岸上多有白沙,少生草木,所以叫白河。

  “皇上,你看现在是不是先把林则徐撤职查办?”

  琦善见道光犹豫不定,而穆彰阿现在却又不轻易开口,就急不可待地张开了嘴。

  道光这时不说不行了,缓缓地问琦善:“上次朕委你前去查访英舰沿海内犯的原因,可查出结果么?是否果真如同英人自己所说的那样?”

  琦善素来与林则徐有仇。上次林则徐去广东禁烟,就试图阻扰,结果未遂心愿,一直耿耿于怀,故而刚才一再地询问道光如何处置林则徐。现在一听道光这话,知道他已有些松动,心中窃喜,连忙答道:

  “皇上命微臣办的事,臣已经查实。那林则徐到了广东以后,本应该恪守皇上谕旨不可轻启边衅,可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却处处刁难英国商人,以致英人不能正常贸易。这次英人来犯正是因为此事。”

  琦善的话顿时挑起了道光心中的不满,“不错,朕当初确是时刻叮嘱林则徐勿轻开边衅,以致现在英人为了此事而北上。可是林则徐毕竟禁烟有功,如若朕处置他,难免不遭人非议,激起民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光现在也不能不多方面考虑。

  “穆彰阿,依你的看法,此事该如何处置?”

  穆彰阿是道光所琦重的大臣,在现在的情势下,道光不免要征求他的主意。

  穆彰阿老奸巨猾,一见道光那副神情,就已猜到了几分。道光话音未落,穆彰阿开口道:

  “依微臣之见,林则徐虽然挑起边衅,其罪本不可饶恕,然而毕竟禁烟有功,却又不可重惩,两全之策,不如先把林则徐撤职留任,戴罪立功。皇上,您看这样如何?”

  道光这时也无可奈何,于是说:“那就照你说的办吧!只是现在英舰尚在白河河口,离京城不过几百里,当务之急必须先把他们劝走南下才可!”

  “既然皇上已经决定把林则徐先行查办,料那英人得知消息,自会南下。”

  “此时定海还未收复,伊里布真是有负朕对他的期望,对他也可革职留任,以待立功之机;至于那些英舰既然闻讯南下,未必便肯善罢甘休。琦善!”

  “微臣在!”

  “朕委任你为钦差大臣前往与英人商谈,务必使其不可再行扰乱我朝沿海之地,任重道远,你好自为之,不可负朕之所托。”

  琦善知道此事不好办,又不便推辞,只好打肿脸充胖子细声说:

  “微臣一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

  九月十六日,英国舰队闻清朝下旨查办林则徐,知事态已有了一些进展,且已是初秋季节,北方天气渐冷,渤海湾中已不再适宜进行充分的攻势,于是顺水推舟答应清朝政府离开大沽,全数南下,前往广州准备与刚刚到任的钦差大臣琦善进行谈判。

  十月二十五日,琦善奉旨到达广州。

  琦善刚踏进总督衙门议事大厅,里面已站满了广东上上下下几十名官员。

  他扫视了大厅里的众人,对为首的两广总督林则徐不怀好意地笑了笑,道:

  “林大人,一年不见身体还这么硬朗。”

  没等林则徐答话,琦善又转而正色地大声喊道:

  “两广总督林则徐接旨。”

  林则徐赶忙带领文武官员们跪了下来,只见琦善缓缓地从袖子里拿出皇上的圣旨,脸上流出一丝得意的讥笑,望了望林则徐,又轻嗽了一下喉咙,读了起来:

  “两广总督林则徐听旨:前因鸦片流毒海内,特派你驰往广东海口,会同邓廷桢查办,原期肃清内地,断绝来源,随地随时妥善处理。乃自查办以来,内而奸民犯法,不能净除,外而私贩来源,并未断绝。本年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直隶、盛京等省,纷纷征调,糜饷劳师,此皆林则徐办理不善之所致。林则徐、邓廷桢着刑部严加议处。两广总督之职,着琦善署理。钦此!”

  林则徐纹丝不动地跪在地上,任由眼中的泪水不断往下流。

  其实早在几天前他就已得到这个消息,然而现在听到仍一阵阵心酸。哎,这难道就是自己的下场么,几年的辛劳如今却毁于一旦。他真有些不甘心,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听完圣旨,水师提督从身后扶起林则徐坐定。

  “林大人,你可要好自为之呀!”

  琦善见林则徐一言不发,以为他被吓呆了,又进而讥讽他。

  林则徐这时又气又恨又恼又怨,百般滋味一起涌上心头。难道真的要听信这命运不公平的安排么?他看了看趾高气扬的琦善,拭了一下泪水,义正辞严地说:

  “琦大人,这句话应该我来问你才对。”

  琦善没想到林则徐会反戈一击,脸上一红,道:“林大人放心,皇上交给我办的事我自然会有分寸。如果林大人没事的话,现在就可以离开这儿了,这儿的一切自然由我来全权负

  虎落平阳被犬欺。林则徐回过身来拍了拍怡良和关天培,叮咛了几句走了。

  等到林则徐走了以后,琦善一颗紧张的心始敢放下,终于除去了林则徐这颗眼中钉,有点儿自鸣得意,以后这广东的事务可就全由他来掌管了。

  一想到自己的身份,他笑吟吟地对广东众官员道:

  “各位大人听着,这次琦某奉旨前来广东还望你们能鼎力相助。这次皇上命我来,一则为林则徐办事不利挑起边衅,二则是为与洋人谈判之事。现在林则徐已被革职查办,你等也要吸取教训。万万不可与洋人们发生冲突。”

  琦善说到这儿,见众官员对他不买账,有些气恼,接着又奸笑着说:

  “琦某之意也并非是怕那些洋人,只因皇上有命,琦善也不得不照办。再说了,那些洋人的武器你们也不是没有见识过,船坚炮利,实非我大清的兵器所抵挡得住。所以我们不如放下武器,不与洋人大动干戈。那些洋人其实也颇通人情,见我们不与他们动武,难道他们还能把我们怎样?只要给他们一点儿甜头,他们自然知足而退。”

  关天培听着琦善的这番话,只气得立刻就要暴跳起来,心里骂道:“真是一派胡言,如若你一般妥协,那我大清就大祸难逃了!”

  他眼睛里冒着怒火,刚要辩解,琦善又说话了:

  “关大人,琦某素闻你办事干脆利落,这次回去以后,有劳你速速撤消防卫,裁减兵船,把林则徐以往招募的水兵乡勇解散。此外,设置在海口内的全部木排和铁链,也一一拆除。这样在与洋人谈判时也可显得我方有诚意,如此洋人对我方才能有诚意。”

  “大人,下官认为此举不妥。如果撤除一切防护设备,万一那些洋鬼子乘虚而入,那我广东一地岂不如同拔除刺的刺猬,只剩肉体一块。那样一来我广东一地又要如同定海一样落入他们的手中,此事还望大人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