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女千岁-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皇帝,从而坐实了赵嘉期弑君谋逆的罪名。

赵嘉期是大庸皇帝赵晟的嫡亲女儿,也是当今三位公主中最年长的。大家都还记得当初昆马国使臣代表皇帝来求婚之时,朝野上下是何等欢欣鼓舞;嘉期公主出嫁的时候,又是何等风光空前的盛况。

怎么会突然间就爆出弑君谋逆的丑闻死罪呢!

所有人都是震惊不已,自然要问赵容毅,是哪里来的消息。

原来嘉期公主被指为凶手,虽然有人说她与叶党余孽勾结,但毕竟还没有确凿的罪证。皇后毕竟是昆马国母。而且她又是大庸皇帝的爱女,昆马方面也不敢随意就定她的罪,如今只将她软禁于皇后居住的宫中,由皇室禁卫军看守,不许出入。

从图喀什暴毙到嘉期公主被指为凶手软禁,过程可谓电光火石,迅雷不及掩耳,但嘉期公主生性果毅,在大庸未嫁之时,便有不少人觉得这女孩子有大将之风。果然遭遇到这样惊天大事。她也没有慌张。一国之君暴毙,又牵扯出早已覆灭的叶克楚一党,她料到这其中必定有涉及国家的大阴谋。她虽然是皇后。但却是外来户,而且嫁给图喀什还不到一年,又没有生下子嗣,根基算不得完全扎稳。

嘉期公主年纪轻轻,却很看得清局势。既然她被扣上的是弑君谋逆的罪名,那么事情真相背后,必定有一个真正谋逆的大阴谋。这个时候她无法确定在昆马国内,有什么人值得相信,她清楚地意识到,真正能够挽救自己的。是自己背后的娘家,强大的大庸王朝。

所以事情一爆发,在被软禁之前。她就派遣心腹秘密回国,奏报这件大事,以免那背后的阴谋家封锁消息,如果大庸不知道他们的公主被扣上万死莫赎的死罪,就不会有人来救她。那么就是她死在昆马,也没有人知道。

而这个心腹。也是非常聪明机智的,在出昆马国境之前,遭遇到好几次追踪暗杀,竟然都凭着心机和本事逃脱,好不容易才“偷渡”回国。他不知道是否有敌人一直跟着他,所以回到大庸之后也不敢公开露面,只改头换面潜伏回京。

在此之前,赵晟立三位皇子的事情也通报过昆马方面,两国既然是姻亲之邦,这种大消息自然是要互通的。而嘉期公主也知道,如今大庸内部党争十分厉害,赵晟真正信任的只有赵容毅,因此她特意嘱咐心腹,若是进宫不易,便找二皇子赵容毅求救。

那心腹回到庸京之后,第一方案自然是直接进宫报讯,但是却被昆马追来的人终于查到他的行踪,差点将他杀死。好在这心腹身手高超,拼命逃脱,最后还是逃入赵容毅的武临王府。

所以昨天长弓和金剑惊慌失措地报告赵容毅,就是跟他通报这件事情。这种惊天大事,自然是第一紧要,也正因如此,赵容毅才会匆匆忙忙地出宫,去向那心腹证实事情的来龙去脉。

昆马发生这样的惊天巨变,刚刚登基才一年的图喀什,居然被毒死在自己寝宫里,这已然是第一个令人震惊之处。

而大庸出嫁和亲的嘉期公主,堂堂昆马皇后,居然被诬陷为弑君谋逆的凶手,这等奇耻大辱,更是令朝野上下哗然。

赵晟毕竟身体虚空,一听到爱女遭遇这样的大难,震怒之下,当场昏阙,又惹得朝臣大乱。

还是赵容毅出面,稳住局面,一边叫顾太平等人先将皇帝抬回大庆宫救治,一边召集高官大臣,商议如何应对昆马国的剧变和嘉期公主所遭受的侮辱。

党争是内斗,和亲公主遭受诬陷,却是国耻。遭遇到这种外来的敌意,朝野上下顿时便团结一致对外。

一时之间,庸京城中风向大变,白热化的党争暂时都被这件国际纠纷给盖了过去。

长寿宫。

“皇上怎么样?”金太后头上勒着抹额,袁松竹站在她身后,替她揉着太阳穴。

常乐站在地上,答道:“大庆宫里一直都有太医值守,皇上一下朝,太医便急救了,如今皇上已经醒来,只是太医说,因消渴症的缘故,皇上的身体本就虚空不堪,如今又遭受了这么严重的刺激,更是雪上加霜。”

不说赵晟,金太后一听到亲孙女被昆马囚禁,并被指为弑君谋逆的罪人,也是心神巨震,头风旧疾发作,连路也走不得,没法去大庆宫探望,只能把常乐叫过来问话。

“太医说,加上上一次的昏厥。皇上昏厥的频率越来越高,间隔也越来越短,这是极不好的现象,皇上必须静静休养,决不可再费心神,否则吃再好的药,也是回天无力,哪怕一个小小的刺激,都有可能让皇上……”

常乐见金太后脸色难看至极,不敢再说下去。

金太后头痛得厉害。紧紧闭着眼睛,睫毛不住地颤动。

袁松竹跟常乐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担忧。皇帝和太后同时倒下,也不知会不会出乱子。

过了一会儿,金太后缓和了一些,才又睁开眼道:“那么昆马的事,如今是谁在处理?”

常乐道:“裕王殿下召集了高官大臣。安王和福王也参与,大家一起在太极宫里商议对策。”

因头风的缘故,金太后也没法好好思考,只能向常乐问明现状罢了,最后也不过是说一声有结果之后回报,便让常乐退下。

皇帝和太后同时倒下。不说前朝,内宫之中也是人心浮动。宫中消息传得最快,赵晟刚回到大庆宫的时候。宫里就都知道昆马和嘉期公主的事情了,自然是议论得热火朝天。

而前朝,赵容止、赵容毅、赵梓真召集了高官大臣在太极殿西配殿中,商议如何应对昆马这次的大事件。

有人说,嘉期公主是皇上许配给昆马皇帝图喀什的。图喀什就是大庸的女婿。图喀什暴毙,嘉期公主被囚禁。这必定是昆马国内叶克楚余孽作乱,企图扰乱国政,趁机复辟。大庸应该立刻出兵,派遣大军进驻昆马。一来是为了震慑昆马,保护嘉期公主;二来督促昆马彻查国君暴毙的真相,还嘉期公主清白;三来大庸和昆马乃是姻亲之邦,昆马国局稳定是维持两国友谊的必要前提,大庸有责任帮助昆马控制并稳定局面。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有,认为此时昆马局势不明,贸然出兵,恐怕会引起昆马的恐慌,以为大庸恃强凌弱,反而弄巧成拙,害了嘉期公主。

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在冲动之下做决定,应该先搞清楚昆马如今的局势,把事情摆开来讲道理,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因为这是大庸第一次碰到这样严重的国际纠纷,自家嫁出去的公主,居然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这让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嘉期公主是大庸王朝的明珠,是大庸人的骄傲,昆马人诬陷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囚禁她,实在无礼至极,让人无法容忍。

但是大庸开国也这么些年了,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正是处于最兴盛的和平时期。历朝历代到了这个阶段,主张和平的官员都会越来越多,国家也不会轻易地擅动刀兵,所以这一次的商议,争议还是很大的。

赵梓真反正是打酱油的存在,只因为他是皇子,所以这种场合不可不在,但多数时候他并不会发表重要意见。所以大臣们争议的时候,基本关注的还是赵容止和赵容毅的态度。

这两位皇子,刚刚封王,按照品级地位来说,是在场所有人中最高的。

赵容毅素来面黑,其实脾气十分强硬,不过这次涉及的是两国之间的大事,自然不会轻易下决定。而赵容止更是擅长维和手段,只会安抚情绪,一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样子。

两位皇子不表态,底下大臣中有耿直的人便忍不住了。

“如今皇上昏厥病危,无法处理朝政,皇子们刚刚获得恩旨,开府封王,遇到事情,却一味推诿躲避,不想着为皇上分忧,也不想着维护国家颜面。这难道就是做皇子的表现?这样的皇子,将来能担负得起整个国家的重任吗!”

这话其实是冲动之下的义愤之语,却一下子把事情给拔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众大臣们顿时都更加重视起两位皇子的态度来。

他们似乎就等着赵容止和赵容毅表态,以此来确定他们哪一个更有将来承担国家重任的能力。

116、夜宵

当前朝争议不断的时候,内宫的妃嫔们则在为皇帝的身体和自己的命运担忧。

丹阳宫外的树荫里,就有几个宫女太监正在那窃窃私语。

“这是皇上第几次昏厥了?第四次?第五次?”

“说句冒犯圣颜的话,皇上的身体如今实在是太虚空了。”

“我有个同乡是太医院的,听他说皇上的身子早已垮了,如今只是硬撑着,但凡遇到刺激,很容易就昏厥。他还私下说,以皇上的身体情况,只怕连今年都撑不过去。”

“啊?万一皇上……那继承大统的会是谁?”

“人人都知道皇上中意的是二皇子,如今的裕王殿下。”

“可是裕王殿下毕竟是新贵,安王殿下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也是呢,虽然安王殿下如今的声望有些受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裕王殿下也不一定就稳操胜券。”

“其实不管哪个皇子登基,咱们一样都是做奴才。今上也好新帝也好,总不能不要人伺候吧,一样都是伺候人,谁做皇帝与咱们又有什么干系。”

“你的话也没错,哪个皇子登基,对咱们影响有限,可是那些妃嫔娘娘们就不一样了。按照惯例,皇帝去后,内宫有生育的娘娘们倒还好,或者跟着孩子们过活,或者新帝辟一处地方赐住;但是没有生育的娘娘们,要么殉葬,要么进庙里清修,要么就住冷宫。新帝一登基,这些没有子女的娘娘们一辈子也就算到头了,后半生只有孤苦等死。”

“啊?!咱们宫里头,除了先皇后,可只有尹淑妃生育了一位公主啊。”

“那岂不是说。连丁贵妃,也要殉葬?”

“所以说,要是安王殿下即位,丁贵妃是他亲姨母,少不得挣个太妃当当,只有比现在更加荣华富贵;而要是裕王殿下即位,那就……”

这些宫女太监们虽然都是奴才,但在宫里工作这么久,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不少,说出来的话也都由切实的道理。

他们的这些对话。却被刚去长寿宫探望过金太后、回到丹阳宫的丁贵妃听个正着。

回到丹阳宫,遣退了其他人,丁贵妃只留罗三娘在身边说话。

“你也听见了吧。如今连宫女太监都知道,我们这些嫔妃都是要倒台了的。”丁贵妃满脸冷笑,“怪不得如今连我的吩咐,底下都出现阳奉阴违了。”

罗三娘道:“娘娘如今也不指望皇上了,又何必跟这些奴才怄气。”

丁贵妃挑了挑眉:“倒也是。”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压低声音道:“怎么样?东西送进来了么?”

罗三娘道:“已经送进来了。据说是八百年的老东西,可费了老大的劲。”

丁贵妃嘴角轻扯道:“就是要年头越久才越好,越是年头久的,效果便越大,咱们既然要做这惊天的事,自然要一举成功才行。否则便是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了。”

罗三娘不无担忧道:“可是,娘娘,万一不成功。或者露了马脚……”

丁贵妃抬手阻止了她的话,脸上划过一抹决绝。

“皇上不给我留后路,那我也没必要替他尽忠。况且这计策是大家反复商量后的,隐秘不说,那不是还有一个替罪羊准备着么。没那么容易怀疑到我的头上来。”

罗三娘想了想,也没再说什么。

如今丁贵妃跟安王赵容止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