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浪费精力,整天不讲话,他根本没有教我什么。当我想到这儿时,他说话了:“小子!你来不是要学习书本可以翻到的知识,你来这里是要经验一些事情,后天我就要离开身体啰”

    我不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自愿放弃身体;我说:“这是自杀,像你这样的圣人自杀是不好的。”这是我从大学中所学到的东西。

    他说:“这不是自杀。只是把一本书的旧的封面换上新的,书本是毁不掉,有如换个枕头套,是不会把枕头也弄坏的。

    我那时候才17岁,有很多疑处。我说:“你有一副健美的身体,我真希望有你的一半就好了,为什么要丢掉它呢?不好!不好!这真是罪过。”我想我在用这种方法教训他呢。

    他听后许久没有回答。过—会儿,师兄也进到洞里,我就嚷着说:“你怎么也来了?上次我看见你的时候,你还在老远的地方。”

    他悄悄地拉我到一旁说:“不要打扰他,你问的问题非常可笑,你不了解圣人,让他安安静静地离开身体吧!”

    但是我还是吵着说:“他有着那么美好的体型,为什么要离开这个身躯呢?这不是瑜伽,这根本是自杀嘛!警察离这里太远,不然我要叫他们逮捕他,这是犯法的行为。”

    不管师兄怎么说,我依然是满腹狐疑和不赞同。在早上或晚上到河边沐浴时,我会说:“这么健康的人,有副这么美好的身材,应该让人看看,学习如何健康的方法;他说我只看到身体,我应该看得更多,但是,看什么嘛?”

    师兄要我先静下来,他说:“安静一下,你要学的东西还多得很。我们的心灵先要开敞,然后才会有了解的机会,生命有着太多的奥秘啊!”

    出家人不跟我说话。二十四个多小时过后,我跟师兄说:“我从静默中学不到什么,我要走了。”

    他说:“为什么不看看离开身体的过程?”

    我说:“这根本是荒谬之事,我宁愿死在医院里,那里还有医生照顾,也不会死在洞里,这是什么愚行嘛?”我满脑子是现代化、物质化的念头。

    师兄说:“你不了解,你来是要坐着的,你要吵可以在内心里争战,这是你的事情,我阻止不了,但是不要打扰我。”

    终于出家人说话了:“实际上我什么都没有做,时候到了就该走了。我们知道,我们不应站在自然的道上不动。死亡是自然的一部份,我们不应该恐惧死亡,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们的,懂吗?”

    我说:“我不要死,所以我也不要了解。”

    他说:“你的态度不好,试着了解死亡!不要害怕死亡。我们害怕很多事情,这不是生活的方式。死亡不会毁灭你,只是将你与身体分开而已。”

    我反驳说:“我不要没有身体的存在。”

    他继续说:“死亡是身体的习性,没有人能永永远远住在同个身体里。肉体是会改变的,死亡然后腐朽,你要了解这个。很少人知道如何获得生命自由的方法,这个方法叫瑜伽,不是现在流行的瑜伽,而是最高灵修的境界。你一旦了解静坐的方法,就能控制身、心和灵,身心相连的关系是透过你的气和呼吸。呼吸停止了,身心的联结就断了的,这种分离谓之死亡,但是‘你’仍然存在着。”

    我问:“一个没有身体的人怎么会感觉到存在。”

    他回答说:“没有穿衣服走出去你会感觉如何?那是空灵,了无障碍。”但是不管他怎么说,哲学上或逻辑上都无法折服我,毕竟我在各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啊!

    他要离开身体的前一天向我们指示说道:“早上五点钟我将离开身体,我要你们把它浸到恒河里,你们两个办得到吗?”

    我回答说:“当然!我独自一人就可以了。”我把他抬起来示范了一下,恒河就在不远,距此只有几百码远。

    那个晚上,我没有睡,一直在想这个人为什么自愿要离开那么美好的身体。通常我们三点起床。(从3点到6点是静坐最好的时刻,所以晚上在八到十点中间就去睡了)。但是那个早上我们提前起床!并开始交谈。

    出家人说:“告诉我,你们要什么?你们要什么我就给你们什么?”

    我回答说:“你快死了,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他说:“小孩啊!真正的死亡是不会降到一个好的老师身上的,甚至在死后他还是在教导学生。”然后他回过头向师兄问道:“他是不是让你头痛?”

    师兄说:“的确!但是有什么办法?”

    五点到五点半之间,我们还在谈。出家人突然说:“现在做静坐,五分钟内我将离开这身体,现在时间已过,这个称为身体的工具已无法帮助我超越我目前的境界,所以我离开它了。”

    五分钟后,他唱颂着:“OM……。”然后一片静寂。

    我去检查他的脉博和心跳,我想:“他或许只是暂时停止脉博和心跳一段时间,还会再呼吸的。”按着我再检查他的体温,眼睛还有其他。师兄说:“够了够了,我们要在太阳起来的时候把它浸到水里。”

    我告诉他:“不麻烦你,我自己就行了。”

    但是他说:“我要帮忙。”

    我们试着把它抬起来,但是它好像黏在地上一样。我们拿了根松杉树枝插到腿下面,试着松一松,但是不行;我们试了用多方法都没有用,一个多小时了,他的身体不曾移动分毫。

    我常回忆接下去所发生的事情,那次的经验我真是毕生难忘。在太阳升起前几分钟,我听到说话声音:“现在我们可以抬他了?”因为没有人在旁边,所以我想:“也许是想像的。”师兄也四顾看了一下,我问:“你听到什么吗?”

    他说:“是啊!也我听到啦!”

    我问:“我们是不是给催眠了?怎么搞的?”

    突然出家人的身子浮在空中,慢慢地朝向恒河飘去,一直飘了有几百码远,方才降下,没入恒河底。

    我吓坏了,一直想不通。当人家谈到某某出家人做了些奇迹时,我总是想:“一定有什么鬼把戏在里头。”但是在亲眼看到身体浮起来之后,我的想法马上改观了。

    我回到修道院,几个僧侣在开一个研讨会,主题是:“神既然创造,并且照顾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不幸?”一位出家人说:“宇宙的物理现像只是生存的一种层而,我们还可以了解其他的层面。可是我们并没有好好的努力,我们的心只是集中在物质的层次。人受痛苦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整体。”他们所说的给予我很大的激励,现在我开始仔细地,有兴趣地听着,并且发现我的怀疑渐渐地消失。

    当我把圣贤的生活方式和这个物质界相比较时,我发现后者相信并强调那些看到的、摸触到的和能抓得住的;但是圣贤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是物质化的,但比起各样物质还来得更真实。物质是有一些生命的价值,但是没有了悟绝对的真实,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一般人认为生命的某些层面是神秘不而知的,但是无知的纱罩除了之后,这种不可知就容易得到解决了。现代科学家对修行人坐脱而亡的方法毫无了解。但是瑜伽科学里,当时机成熟时,就会被传授这种特别的修炼法。生死的奥秘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得以知之。

    生命是一条直线,可知的部份在生死两点之间,在此两点之外的部份还是不可知,且不可见的;人若能了解生命不可知的部份,这个生命就像一个没有逗点的长句。瑜伽古老的经典清楚地记载着离开身体的方法:人的身体有十一个窍,气可以由这些窍出去。瑜伽行者学会如何从称为梵穴轮(BrahmaRundhra)出去,梵穴轮位于头顶顶端。从这个梵穴轮出去者,能够确切地知道死后的生命如同今世的生命。

十三、超越生死 如何面对死亡

    如何面对死亡

    你是生命的建筑师,建立自己的哲学,构建自己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无法造就一个健全的生命。一个人了解这件事实时,他就会开始反观内照,转化自己,清楚了解意识的每一个层次。那么他将发现内在的力量,而内在的力量是成功的根源。圣者知道这点,但是一般人不清楚,仍往外在的世界去寻找。

    我年青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着,外在的世界才是幸福的来源。有一天,上师要我去一个有钱人家,我到他家正是他临终之时。他说:“出家人,请祝福我吧。”他显得很忧伤而且眼睛满含泪水。

    我问他:“你为什么哭泣?像个可怜而又无助的孩子。”

    他说:“我真想是一个孩子,我现在才感到自己是多么贫穷,而且是世界上最软弱的人。固然我可以得到享受和财富,但是此刻有什么用呢?都是空的。”

    我马上明白这位富人内在的贫穷。自此我研究过许多垂死的人——包括诗人、作家、哲学家、政治领导人物,发现他们在死前总是不安,他们对生命以及对世俗财物的执着导致他们的不幸。清楚内在是不朽的人就自由自在,而且不会执着世界的财物,他们在积极的意识下离开躯体。

    有一篇叙述一位圣者柴坦尼亚·玛哈·帕布(ChaitanjaMahaPrabhv)的文章里写道:在他死后,整个房间的波动都是他生前反复唱颂的咒音。某次在康普耳,一位医生世家;做妈妈的很相信神,也是我的学生。在她死前六个月,她决定单独一人住一个房间,念神的名号并静坐。六个月以后,她生病了,躺在床上,生命垂危。她的大儿子唐丹博士非常孝顺,执意随侍左右。妈妈说:“我不要你那么依恋我,不准坐在我的旁边,对你我已经尽到了母亲的责任了。现在我必须单独走上这条旅程,你这样做,并不能够给我什么帮助。”

    一般来说,垂死的人会变得孤单、恐惧,心中没有丝毫安全感,他们会非常执着于孩子,以及所拥有的财富。但是这位妇人一直处于祥和之中,完完全全集中在念神的名字。她跟儿子说:“我在大喜悦中,而你的执着没有力量能留得住我。”

    儿子抽泣的很厉害,说:“妈!我那么爱你,你不爱我吗?我的母亲呀!你怎么了?”

    她说:“该来的已经来了,我自由自在,我是这喜悦汪洋上的一滴,我不再忧愁、畏惧了!你只是执着这个身体,而我知道这只是个躯壳罢了,你还称这个身体叫母亲吗?”

    当时我在场,除我之外她不准任何人在房间。死前5分钟,她笑笑地小声告诉我:“这些人以为我不正常,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得到的有多少。”随后她要家人全部进来,她举起手祝福他们之后就圆寂离开了。

    她死后,房间四周都是真言的声音在震动,每个到房间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有个人告诉我说声音还在震动,我不信就再去那栋房子看看,果然她的真言仍在震动。

    真言是一个音节或一个字,或是一组字。人念着真言,虽然他不一定时时觉察,但真言的咒力已储藏到无意识的心灵里。在死的时刻,心灵不再作用时,执着身体或财富的就会惶恐不安;就在此时,储藏在无意识心灵的声音就成为向导。这种分离的时刻对无知的人来说是很痛苦的,有信心于真言的人就不会这个样子,因为在转变的刹那,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