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爱别离。求不得者,谓务农业秋实不成,及营商贾未获利等,由於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忧苦。
  思惟宣说五种①取蕴总为苦义分五。谓一是当成众苦之器,及二依已成众苦之器,三是苦苦器,四是坏苦器,五是行苦器。於此诸苦当数思惟。其中初者,谓依受此取蕴,②能引来生以后众苦。第二谓依已成之蕴,为老病等之所依止。第三第四,谓彼二苦粗重随逐能生彼二。第五谓初成取蕴,即便生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为宿惑业他自在转,是行苦故,於三苦时此当详说。若於生死取蕴自性,未能发起真实厌离,则其真实求解脱心,无发生处。於诸有情流转生死,亦无方便能起大悲,故随转趣大小何乘,然此意乐极为切要。发生此者,亦随当从③无垢圣语,如量解释,先正寻求清淨了解。次须长时观择修习,引发其心猛利变动。故薄伽梵令知苦谛生死过患,宣说八苦,所有密意,如圣无著极善決择而为宣释。如博朵瓦云:「於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应,忽尔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时,必不能越。我等於此,若起厌离,须断其生,此须断因。」当於前说,生老病死等已生众苦,如是思惟。


①取蕴:为苦之根本。见本書三二八页裕Б佟
②能引来生以后众苦:起烦恼造恶业故。
③无垢圣语:质。如量解释:量。


  第二思惟六苦者。《亲友书释》宣说七苦,其最后者是别过患,故於此中当思六种。其中一无定过患者,谓於生死流转之时,父母等亲,於他生中转为怨敌,诸怨敌等转成亲属,如是父转为子,子转为父。母转为妻,妻转为母等。唯是次第展转流转,是故全无可凭信处。①《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返此而死殁,故於生死全无定。」即现法中亦复展转,互为亲怨。如《妙臂经》云:「有时怨敌转为亲,亲爱如是亦为怨,如是一类为中庸,即诸中庸复为怨,如是亦复为亲爱,具慧了知终莫贪,於亲当止爱分别,於心善法安乐住。」如是修习,破於亲怨分别党类而起贪瞋,观生死法,任何全无安心之处,应起厌离。


①“《亲友书》云”一颂:唐译作“母或改为妇,父乃转成儿,怨家翻作友,迁流无定规”。


  二无饱足过患者。如云:「一一曾饮诸乳汁,过於四海於今后,随異生性流转者,尚须多饮过於彼。」谓当思惟,一一有情,饮母乳酪昔饮几许,今后若不学解脱道当饮几何,此是略喻,更当思惟生死之中,盛事苦事,无所未经,令心厌离。
  若谓受乐令意满足,然三有乐,任受几多,非但无饱,后后转复增长贪爱,由此常夜驰骋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然其安乐不及一分。如《亲友书》云:「如诸癞人为虫癢,为安乐故虽近火,然不能息应了知,贪著诸欲亦如是。」《弟子书》亦云:「岂有百返未经趣,岂有昔未多受乐,①未得吉祥如白拂,岂有是事反增贪。岂有昔未多经苦,众生无欲能饱满,②无有情腹未曾卧,然何生死不离贪。」应如是思。又如《除忧经》说而思极能厌离,如云:「数於地狱中,所饮诸烊铜,虽大海中水,非有尔许量。生诸犬豕中,所食诸不淨,其量极超过,须弥山王量。又於生死中,由离诸亲友,所泣诸淚滴,非海能为器。由互相斗诤,积所截头首,如是高耸量,出过梵世间。为虫极饑虚,所噉诸土粪,於大乳海中,充满极高盛。」如是又如《华严经》云:「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於此摧诸欲。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未能承事恆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谓尽所得三有盛事,悉皆欺诳,领受无量无义大苦。如前唐捐无量色身,皆当忆念,若后仍不策励勤修,更当如是,思惟此理,令起厌离。懀锻咴疲骸涪劬貘匕停游奘祭矗芎紊恚唤晕葱薮蟪苏ǎ倘缃袢眨市氩呃!褂秩缟F油咴疲骸复松乐行攵啖苎龈玻遂缎闹惺稻醪话病!鼓酥廖茨芷鹦娜绱耍肭谒嘉萜鹨嗟睈a常修习。


①未得吉祥如白拂,岂有是事反增贪:岂有未得吉祥如白拂,然为是事反增贪。白拂:珍贵稀有(扇)。
②无有情腹未曾卧:皆曾互为母子。
③觉:善士,尊者。
④仰覆:上仰,生善趣;下俯,生恶趣。反覆思惟生死过患。


  三数数舍身过患者。如云:「一一身体诸骨聚,超过几多须弥峰。」谓一一有情受身之骨,若不烂坏,多於须弥。
  四数数结生过患者。如云:「虽将地丸如①柏子,数母边际未能尽。」昔诸先觉解释此义,谓一有情为母之量,此非正义。即此《释》中引经文云:「诸苾芻,譬如有人,从此大地执取诸丸,量如柏子,作是数云,此是我母,此是我母之母,而下其丸,诸苾芻,此大地泥速可穷尽,然诸人母展转非尔。」是显自母及彼母等母展转次第,此论亦说母边际故。此成厌患因之理者,如②《四百论》云:「若时虽一果,初因非可见,③见一亦增多,尔时何不畏。」其《释》亦云:「此显④由诸难可度量稠林相续,令极难行生死大野,常应厌患,⑤随顺於此,当如理修。」如此当知。


①柏子:量极小。
②《四百论》:《四百论·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第七》。
③见一亦增多:论文作“一果见多因”。
见一亦增多,尔时何不畏:释论:“是故随一果法亦现见有很多因缘,愚夫異生谁能不生怖畏呢?”
④由诸难可度量稠林相续:此业相续,是由无量无明荆棘丛林所徧满。
⑤随顺於此,当如理修:随顺於此解脱生死之方便,当如理修。


  五数数高下过患者。如云:「既成①百施世应供,业增上故复堕地,既满转轮圣王已,复於生死为奴婢。天趣天女乳腰柔,长受安乐妙触已,后堕地狱铁轮中,当受粗磨割裂触。长时安住②须弥顶,③安足陷下受安乐,后撸鹅小
屍泥中,当念众苦极难忍。天女随逐受欢喜,撸范嗣罨断苍埃蟮弊≈菇R读郑窀疃请臼肿恪L炫饷钊缃鹆餐斡拘炝鞒兀蠖榈赜比と耄讶袒宜藜印K涞锰旖绱笥郑爸铊筇炖胗郑蠖槲藜湮鹦剑淌苤诳辔藜渚5梦赵伦陨砉猓贞滓磺兄钍兰洌笸谝蹰湸Γ允稚焓嬉嗄G。」磨等三铁轮者,如其次第,谓於众合、黑绳、烧热三中而有。天女随逐者,谓为天女之所依附。天界欲乐者,谓忉利以上欲天所有。日月光者,是如世间共许而说,未分④能依及所依处,若分别说,乃是彼二宫殿之光。此等为喻,当思一切从高堕下所有道理,厌患三有,以其三有一切盛事,最后边际,衰所摄故。此如《调伏阿笈摩》云:「积集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①百施世应供:《广论译释》:帝释天得世间天、人(帝王等)恭敬。百施:帝释天。
又唐译《亲友书·出离轮迴》:“梵主世皆供,业力终沦地。纵绍转轮王,回身化奴使。”此作梵主,与藏本稍異。
②须弥顶:指三十三天。《亲友书》:“妙高岑受乐,地软随其足,转受煻煨苦,行经糞屎狱。”
③安足陷下:天上宝地。
④能依及所依处:《亲友书》:“或生居日月,身光遍四洲,一朝归黑暗,展手见无由。”能依:指日月天人。所依处:指日月宫殿。


  六无伴过患者。①如云:「若能了知如是过,愿取三福灯光明,独自当趣虽日月,难破无边黑闇中。」了知过者,谓当了知如前所说,须如是死,愿取福光。三种福者,谓三门善事,或②施所生等三种善事。无边黑闇者,谓无明黑闇。无伴而趣者,③如《入行论》云:「独生此一身,俱生诸骨肉,坏时尚各散,何況余亲友,生时独自生,死时还独死,④他不取苦分,何须作障亲。」如是六苦总摄为三。谓一於生死中,无保信处。二受彼安乐,终无饱期。三无始而转。初中有四:一於所得身不可保信者,谓身数数舍;二作诸前益不可保信者,⑤谓无決定;三於得盛事不可保信者,谓高下变易;四於诸共住不可保信者,谓无伴而往。第三者谓数数结生,展转受生不见边际。如是总摄亦当思惟。


①“如云”一颂:见《亲友书·出离轮迴》:“三种灯明福,死后可持将,独入无边暗,日月不流光。”独自当趣入,虽日月之光亦难破之无边无明黑暗中。
②施所生等三种善事:《俱舍论》卷十八:“施戒修三类,各随其所应,受福业事名。”“等引善名修,极能薰心故。”施招大富,戒感生天,修得解脱。
③如《入行论》云:《入行论·禅定品》卷八。
④他不取苦分,何须作障亲:他不能除苦,何须修法作障之亲。
⑤谓无決定:即思惟六苦中初“其中无定过患”一段文。


  第三修三苦者。谓譬如极热或疮或①痈,若於其上洒以冷水,似为安乐,於生死中所有乐受,若坏灭时,还起众苦,故名坏苦。此复非唯其受,即此相应,余心心所及为所缘诸有漏境,皆是坏苦。又如热痈逼切,触热水等变異触时,起极楚痛。如是当知苦受,随纔生起,便能触恼或身或心故名苦苦。譬如肾痛,此复如前,非唯其受。又如热痈,俱未触会二触之时,有漏舍受,为诸粗重之所随逐,故名②行苦。此亦如前,非唯其受,此由先业烦恼自在而转,故名为苦,及为能发后烦恼种,所随逐故,名为徧行粗重所随。如是若起乐受贪欲增长,若起苦受瞋恚增长,苦乐俱非随粗重身,则於无常执为常等,愚癡增长,其中贪欲能感当来於五趣中生等众苦,瞋於现法起忧慼等,於后法中感恶趣苦,癡於前二所感二苦随逐不舍,故於乐受,应观为苦灭除贪欲。於诸苦受,应作是思,此蕴即是众苦因缘,苦从此生,犹如毒箭,灭除瞋恚。於诸舍受,应观无常销灭为性,灭除愚癡。不於三受为三毒因,此如《瑜伽师地》及《摄決择》意趣而说。如负重担,随其重担当负几久,便有尔许不乐,取蕴重担亦尔,③乃至执持尔时受苦,④以此蕴中有苦烦恼粗重安住,故为行苦。既有此已,虽於现在苦受未生,然其无间由种种门能起众苦,故此行苦,徧一切苦及是所余二苦根本,故应於此多修厌离。


①痈:痈,毒疮。
②行苦:《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六:“復次如佛世尊說三苦性,此中云何爲行苦性?謂後有業煩惱所生諸行,於彼彼自體中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與眾苦,所有安立一切徧行麤重所攝亦名麤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佛世尊說略五取蘊,皆名爲苦。”
《披尋記》卷六十一(三四八五页):“於彼彼自體等者,《本地分》說,一切種子識隨所生處,自體之中,餘體種子皆悉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種子。如是色界自體中,亦有欲無色界一切種子。無色界自體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種子(陵本二卷一頁)。由是當知,三界自體差別非一,故名彼彼。即於其中,所有諸行,性有漏故,能隨順生現在一切煩惱,及與當來生等眾苦,是故安立名麤重性。一切徧行麤重所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