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物理学的进化-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假使有些能级之间的能量之差相当大,那么将有一种紫外光的光子发射出来,形成一条在可见光谱以外的谱线。肉眼不能检验出它的存在,因而必须借助于照相底片。 
    X射线也是由光子组成的,它的光子的能量比可见光的大得多,也就是说,X射线的波长要比可见光的波长短得多(事实上要短到几千分之一)。 
    但是能不能够用实验方法来测定这样小的波长呢?对于普通光来说这已经是够难的了。现在,我们必须有更小的障碍物或更小的孔。用两个非常靠近的针孔可以显出普通光的衍射现象,如果要显示出X射线的衍射,这两个小孔就必须再小几千倍而且要再靠近几千倍。 
    那么,我们怎样能够测量这些射线的波长呢?自然界帮助我们达到了这个目的。   
    一个晶体是原子的一个集团,这些原子彼此相隔非常近而且排列得井井有序。图70表示一个晶体结构的简单模型。我们用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障碍物代替小孔,这些原子排得非常紧密而且极有秩序。根据晶体结构理论,我们知道原子之间的距离确实小得可以将X射线的衍射效应显示出来。实验已经证明,可以用晶体内这些紧密地靠在一起而且有规则地排成三维结构的障碍物来使X射线波发生衍射。 
    设有一束X射线射在晶体上,射线穿过晶体以后,被记录在照相底片上,照相底片就显示出衍射图样。现在已经有许多种方法用来研究X射线光谱以及从衍射图样中推算波长数据。这里我们只用几句话来说明这些内容,如果要详细地说明理论上与实验上的细节,就非写成厚厚的几册书不可了。在书末的附图Ⅲ中,我们只表示出各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所得出的一类衍射图样。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能够表征波动说的暗环和亮环,在中心处可以看到未被衍射的光线。如果晶体不放在X射线和照相底片之间,则照片中心只能看到光斑。从这类照片中可以计算出X射线光谱的波长,如果波长已知,也可根据照片来决定晶体的结构。 
物质波 
    在元素的光谱中只出现某些特殊的波长,这一情况我们怎样来理解呢; 
    在物理学上往往因为看出了表面上互不相关的现象之间有相互一致之点而加以类推,结果竟得到很重要的进展。在本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在某一学科分支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概念,后来就成功地应用于其他分支。机械观和场论的发展中有很多这类例子。将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也许可以想到一些新概念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很肤浅的类推是容易找到的,但实际上不说明任何问题。有些共同的特性却隐藏在外表上的差别的背后,要能发现这些共同点,并在这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理论,这才是重要的创造性工作。由德布罗意(de Broglie)和薛定谔(SchrOdinger)在15年前创始的所谓“波动力学”的发展,就是用这种深刻的类推方法而得出极为成功的理论,这是一个典型例子。 
    我们的出发点是一个与现代物理学完全无关的经典例子。我们握住一根极长的软橡皮管(或极长的弹簧)的一端,有节奏地作上下摆动,于是这一端便发生振动。这时,像我们在许多例子中所见到的一样,振动产生了波,这种波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橡皮管而传播。假设橡皮管是无限长的,那末,波一旦出发,就会毫无阻碍地继续它们无止境的旅程(图71)。   
    再看另一个例子。把上面所说的橡皮管两端都固定起来。假如你喜欢,用提琴的弦也可以。现在如果在橡皮管或琴弦的一端产生了一个波,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和前面的例子一样,波开始它的旅程,但很快就被另一端反射回来。现在我们有两种波,一种是由振动产生的,另一种是由反射产生的,它们向相反的方向行进而且互相干涉。不难根据两列波的干涉现象来找出由它们叠加而成的一种波,这种波称为驻波。“驻”和“波”两个字的意义似乎是相互矛盾的,然而这两个字联合起来正说明了它是两个波叠加的结果。 
    驻波的最简单的例子是两端固定弦的一上一下运动,如图72所示。这个运动是当两个波朝着相反的方向行进时有一个波伏在另一个波上面的结果,它的特点是只有两个端点保持静止。这两个端点叫做波节,驻波就驻定在两个波节之间,弦上所有各点都同时达到它们偏移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但这只是驻波的最简单形式。还有其他形式的驻波。例如,有一种驻波可以有3个波节,两端各一个,中央一个。在这种情况中,有3点永远保持静止。从图73可以看到,这里的波长比图72中只有两个波节的短一半。同样,驻波可以有4个、5个以至更多的波节,其波长与波节的数目有关。波节的数目只能是整数而且只可以跳跃式地改变。“驻波波节的数目等于3.576”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意义的。这样,波长只能不连续地变化。在这个最经典性的问题里,我们看出了量子理论的著名特色。提琴上所产生的驻波实际上更为复杂,它是许多具有2个、3个、4个、5个以至更多个波节的波混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它是许多不同波长的波的混合体。物理学可以把这样的混合体分解为组成它的简单驻波。或者,用我们以前的术语,我们可以说,振动的弦如同一种元素发出辐射一样,有它自己的谱。也正像元素的光谱一样,它只可以有一些特定的波长,其他的波长是被禁止的。   
    这样,我们发现了振动的弦和发出辐射的原子之间的某些相似性。这个类比似乎很奇特,但既然比上了,我们且试图从这个比喻中作出进一步的结论,并试图进行比较。 
    每一元素的原子都是基本粒子组成的,重粒子组成原子核,轻粒子就是电子。这样一个粒子体系的行为正和产生驻波的一个小乐器一样。   
    然而驻波是两个或更多个行波发生干涉的结果。假使我们的比拟有几分真实,那末在传播中的波就应当有比原子更简单的排列方式。什么东西排列得最简单呢?在我们的物质世界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不受任何力作用的基本粒子——电子更简单了,所谓不受外力作用的电子就是静止的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电子。我们可以在这个比拟的锁链中再猜出新的一环来:匀速直线运动的电子比作一定波长的波。这就是德布罗意的新的大胆创造的观念。 
    以前曾经指出过,在某些现象中,光显示出波动性,但在另一些现象中光显示出微粒性。在已经习惯于用光是一种波的观念以后,发现光在某些场合中(例如在光电效应中)的行为像一阵光子,就会感到很惊奇。对于电子,我们现在的情况正好和这相反。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电子作为粒子、电和物质的基本量子的观念了,它的电荷和质量也已经被测出。如果德布罗意的观念有几分真实的话,那末物质就应该在某些现象中显示出波动的性质。这个结论是根据声学上的类比而得出的。乍一看来好像是奇怪而难以理解的,运动的微粒怎么会和波发生任何关系呢?但是这一类的困难在物理学中已碰到过不止一次了,在研究光的各种现象中我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在建立一个物理学理论时,基本观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物理书中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但是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是起源于思维与观念,而不是公式。观念在以后应该采取一种定量理论的数学形式,使其能与实验相比较。这可以用我们目前在讨论的例子来说明。主要的一个猜想是:匀速运动的电子在某些现象中的行为和波类似。假设一个电子或一群电子(其中所有的电子具有相同的速度)匀速地运动,每一个单电子的质量、电荷和速度都是已知的。如果我们想以某种方式把波的概念和匀速运动的电子联系起来,那就必须提出下一问题:波长是多少?这是一个定量的问题,就应该建立一个多少带有定量性质的理论来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很简单。德布罗意在他的著作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数学上的简单性是最令人惊奇的。在他的工作完成时,其他物理学理论的数学手法,相对说来就深奥和复杂得多了。在物质波的问题中所用的数学工具非常简单和浅近,但基本观念却极为深奥。 
    以前在讨论光波和光子时曾指出过,每一句用波动说的语言来表达的话,都可以翻译成为光子说或光的微粒说的语言。电子波也如此。用微粒说的语言来表达匀速运动的电子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每一句用微粒说的语言来表达的话,和光子的情况一样,都可翻译为波动说的语言。有两个线索暗示着翻译的法则。一个线索是光波和电子波之间或光子和电子之间的类比,我们试图将光的翻译方法同样用之于实物。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另一个线索,自然定律对于洛伦兹转换应该是不变的,而不是对于经典变换是不变的。这两个线索合起来便决定出对应于运动电子的波长。例如以16000公里每秒的速度运动着的一个电子,其波长很容易计算出来,它与X射线处于同一波长范围内,这一结果与理论相符,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结论,如果物质的波动性可以检测出来,则所用的实验方法必定和检测X射线的波动性的方法相似。 
    设想有一电子束以一定的速度作匀速运动(或者用波动说的术语来说,有一均匀的电子波),它打到非常薄的晶体上,晶体起着衍射光栅的作用。晶体中的衍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到可以使X射线产生衍射现象。因此,对于波长的数量级与X射线相同的电子波,我们可以预计它也会有同样的效应。照相底片应当记录下电子波通过晶体薄层的这种衍射。实验真切地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无可怀疑的重大成就:电子波的衍射现象。比较一下书末附图Ⅲ中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电子波衍射和X射线衍射之间的相似性是极为明显的。我们知道,这种图可以用来决定X射线的波长,对于决定电子波的波长也具有同样好的功效。衍射图样显示出物质波的波长,也显示出理论与实验在定量方面完全相符,这就完满地确认了我们所作的一连串的论证。 
    这个结果使得我们以前所遭遇的若干困难扩大并加深了。只要举一个例便能明白,这个例子与讨论光波时所用的例子相似。一个电子射到一个很小的针孔上时将像光波那样发生偏转,照相底片上显示出光环与暗环。也许有几分希望可以用电子和针孔边缘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这现象,虽然这样解释似乎把握不大。但是在两个针孔的情况下将怎样解释呢?出现的是亮带而不是亮环。为什么有另外一个小孔存在就使效应完全变样了呢?电子是不可分裂的,它似乎只能穿过两个小孔当中的一个。电子在穿过一个小孔时怎么会知道在某些距离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小孔呢? 
    我们以前问过,光是什么?它是一阵粒子还是一个波?现在我们要问,物质是什么,电子是什么?它是一个粒子还是一个波?电子在外电场或外磁场中运动时的行为像粒子,但在穿过晶体而衍射时的行为又像波。对于物质的基本量子,我们又遇到了在讨论光量子时所遇到的同一困难。在科学的现代发展中所发生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