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元帝时,琅邪贡禹为御史大夫,而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御
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选。平陵硃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
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
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也。传曰下轻其上爵,贱人
图柄臣,则国家摇动而民不静矣。今嘉从守丞而图大臣之位,欲以匹夫徒步之人而
超九卿之古,非所以重国家而尊社稷也。自尧之用舜,文王于太公,犹试然后爵之,
又况硃云者乎?云素好勇,数犯法亡命,受《易》颇有师道,其行义未有以异。今
御史大夫禹洁白廉正,经术通明,有伯夷、史鱼之风,海内莫不闻知,而嘉猥称云,
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
竟坐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
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
会。有荐云者,召入,摄EA4F登堂,抗着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硃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
    迁杜陵令,坐故纵亡命,会赦,举方正,为槐里令。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与充
宗为党,百僚畏之。唯御史中丞陈咸年少抗节,不附显等,而与云相结。云数上疏,
言丞相韦玄成容身保位,亡能往来,而咸数毁石显。久之,有司考云,疑风吏杀人。
群臣朝见,上问丞相以云治行。丞相玄成言云暴虐亡状。时,陈咸在前,闻之,以
语云。云上书自讼,咸为定奏草,求下御史中丞。事下丞相,丞相部吏考立其杀人
罪。云亡入长安,复与咸计议。丞相具发其事,奏:“咸宿卫执法之臣,幸得进见,
漏泄所闻,以私语云,为定奏草,欲令自下治,后知云亡命罪人,而与交通,云以
故不得。”上于是下咸、云狱,减死为城旦。咸、云遂废锢,终无帝世。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
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
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
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
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
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
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
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
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九江严望及望兄子元,字仲,能传云学,皆为
博士。望至泰山太守。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士周于椁,
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穀梁春秋》,为郡文
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寿春,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政,
辄报罢。
    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
凤所诛。王氏浸盛,灾异数见,群下莫敢正言。福复上书曰:
    臣闻箕子佯狂于殷,而为周陈《洪范》;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夫叔孙
先非不忠也,箕子非疏其家而畔亲也,不可为言也。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
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陈平起于亡命而为谋主,韩信拔于行陈而建上
将。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争进奇异,知者竭其策,愚者尽其虑,勇士极其节,怯
夫勉其死。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所以
亡敌于天下也。孝文皇帝起于代谷,非有周、召之师,伊、吕之佐也,循高祖之法,
加以恭俭。当此之时,天下几平。繇是言之,循高祖之法则治,不循则乱。何者?
秦为亡道,削仲尼之迹,灭周公之轨,坏井田,除五等,礼废乐崩,王道不通,故
欲行王道者莫能致其功也。孝武皇帝好忠谏,说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
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自C674鬻者不可胜数。汉家得贤,于此为盛。
使孝武皇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于是积尸暴骨,快心胡、越,故淮南王安缘间而
起。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于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方今
布衣乃窥国家之隙,见间而起者,蜀郡是也。及山阳亡徒苏令之群,蹈藉名都大郡,
求党与,索随和,而亡逃匿之意。此皆轻量大臣,亡所畏忌,国家之权轻,故匹夫
欲与上争衡也。
    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臣诚恐身涂野草,尸并卒伍,故数上书求见,辄报罢。
臣闻齐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陛下
距臣者三矣,此天下士所以不至也。昔秦武王好力,任鄙叩关自鬻;缪公行伯,繇
余归德。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书求见者,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言可采取者,
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
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
然其俊杰指世陈政,言成文章,质之先圣而不缪,施之当世合时务,若此者,亦亡
几人。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B54D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孔子曰:“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
也。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
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故高祖弃陈平之过而获其谋,晋文召天王,齐桓用其仇,
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欲以
承平之法治暴秦之绪,犹以乡饮酒之礼理军市也。
    今陛下既不纳天下之言,又加戮焉。夫B16A鹊遭害,则仁鸟增逝;愚者蒙戮,
则知士深退。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
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群臣皆承顺上指,莫有执正。何以明其然也?取民所上
书,陛下之所善,试下之廷尉,廷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以此卜之,一矣。
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及至陛
下,戮及妻子。且恶恶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辜,而殃及家。折直士之节,结谏
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愿陛下循高
祖之轨,杜亡秦之路,数御《十月》之歌,留意《亡逸》之戒,除不急之法,下亡
讳之诏,博鉴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所谓“辟四门,明四目”
也。且不急之法,诽谤之微者也。“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方今君命犯而主
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益隆,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
言之,三倍春秋,水灾亡与比数。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汉兴以来,社
稷三危。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傅,教
以忠孝之道。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
自霍光之贤,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书》曰:“毋若火,始庸庸。”
势陵于君,权隆于主,然后防之,亦亡及已。
    上遂不纳。成帝久亡继嗣,福以为宜建三统,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复上书曰:
    臣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职也,位卑而言高者罪也。越职触罪,危
言世患,虽伏质横分,臣之愿也。守职不言,没齿身全,死之日,尸未腐而名灭,
虽有景公之位,伏历千驷,臣不贪也。故愿一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途,当户牖之
法坐,尽平生之愚虑。亡益于时,有遗于世,此臣寝所以不安,食所以忘味也。愿
陛下深省臣言。
    臣闻存人所以自立也,壅人所以自塞也。善恶之报,各如其事。昔者秦灭二周,
夷六国,隐士不显,逸民不举,绝三绝,灭天道,是以身危子杀,厥孙不嗣,所谓
壅人以自塞者也。故武王克殷,未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夏于杞,明著
三统,示不独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迁庙之主,流出于户,所谓存人以自立者也。
今成汤不祀,殷人亡后,陛下继嗣久微,殆为此也。《春秋经》曰:“宋杀其大夫。”
《穀梁传》曰:“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之后也,虽
不正统,封其子孙以为殷后,礼亦宜之。何者?诸侯夺宗,圣庶夺適。传曰“贤者
子孙宜有土”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而皇天动威,雷风
著灾。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
意也。今陛下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与天
亡极。何者?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孙,未有法也,后圣必以为则。不灭之名,可不
勉哉!
    福孤远,又讥切王氏,故终不见纳。
    初,武帝时,始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至元帝时,尊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
位次诸侯王。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散为十余姓,郡国往往得其大家,推求子孙,
绝不能纪。时,匡衡议,以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其犯诛
绝之罪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春秋》之义,诸侯不能
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
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
嫡,嫡之先已绝,不当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
以孔子世为汤后。”上以其语不经,遂见寝。至成帝时,梅福复言宜封孔子后以奉
汤祀。绥和元年,立二王后,推迹古文,以《左氏》、《穀梁》、《世本》、《礼
记》相明,遂下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语在《成纪》。是时,福居家,常以读书
养性为事。
    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