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
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
《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
记说廷中,将令正乖廖,一异说云。群臣奏言:“昔周公奉继体之嗣,据上公之尊,
然犹七年制度乃定。夫明堂、辟雍,堕废千载莫能兴,今安汉公起于第家,辅翼陛
下,四年于兹,功德烂然。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奉使,朝用书临赋营筑,越若翊辛
丑,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唐、虞发举,成周造
业,诚亡以加。宰衡位宜在诸侯王上,赐以束帛加璧,大国乘车、安车各一,骊马
二驷。”诏曰:“可。其议九锡之法。”
    冬,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且尽。
    五年正月,袷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余人,征
助祭。礼毕,封孝宣曾孙信第三十六人为列侯,余皆益户赐爵,金、帛之赏各有数。
是时,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
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宜亟加赏于安汉公。于是莽上书曰:“臣以外属,
越次备位,未能奉称。伏念圣德纯茂。承天当古,制礼以治民,作乐以移风,四海
奔走,百蛮并臻,辞去之日,莫不陨涕,非有款诚,岂可虚致?自诸侯王已下至于
吏民,咸知臣莽上与陛下有葭莩之故,又得典职,每归功列德者,辄以臣莽为余言。
臣见诸侯面言事于前者,未尝不流汗而渐愧也。虽性愚鄙,至诚自知,德薄位尊,
力少任大,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今天下治平,风俗齐风,百蛮率服,毕陛下
圣德所自躬亲,太师光、太保舜等辅政佐治,群卿大夫莫不忠良,故能以五年之间
至致此焉。臣莽实无奇策异谋。奉承太后圣诏,宣之于下,不能得什一;受群贤之
筹画,而上以闻,不得能什伍。当被无益之辜,所以敢且保首领须臾者,诚上休陛
下余光,而下依群公之故也。陛下不忍众言,辄下其章于议者。臣莽前欲立奏止,
恐其遂不肯止。今大礼已行,助祭者毕辞,不胜至愿,愿诸章下议者皆寝勿上,使
臣莽得尽力毕制礼作乐事。事成,以传示天下,与海内平之。即有所间非,则臣莽
当被诖上误朝之罪。如无他谴,得全命赐骸骨归家,避贤者路,是臣之私愿也。惟
陛下哀怜财幸!”
    甄邯等白太后,诏曰:“可。惟公功德光于天下,是以诸侯、王公、列侯、宗
室、诸生、吏民翕然同辞,连守阙庭,故下其章。诸侯、宗室辞去之日,复见前重
陈,虽晓喻罢遣,犹不肯去。告以孟夏将行厥赏,莫不欢悦,称万岁而退。今公每
见,辄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方制作未定,事须公而决,故且听
公。制作毕成,群公以闻。究于前议,其九锡礼仪亟奏。”
    于是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张纯等九百二人皆曰:“圣帝明王招贤劝能,
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赏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今九族亲
睦,百姓既章,万国和协,黎民时雍,圣瑞毕溱,太平已洽。帝者之盛莫隆于唐、
虞,而陛下任之;忠臣茂功莫著于伊、周,而宰衡配之。所谓异时而兴,如合符者
也。谨以《六艺》通义,经文所见,《周官》、《礼记》宜于今者,为九命之锡。
臣请命锡。”奏可。策曰:
    惟元始五年五月庚寅,太皇太后临于前殿,延登,亲诏之曰:公进,虚听朕言。
前公宿卫孝成皇帝十有六年,纳策尽忠,白诛故定陵侯淳于长,以弥乱发奸,登大
司马,职在内辅。孝哀皇帝即位,骄妾窥欲,奸臣萌动,公手劾高昌侯董宏,改正
故定陶共王母之僭坐。自是之后,朝臣论议,靡不据经。以病辞位,归于第家,为
贼臣所陷。就国之后,孝哀皇帝觉寤,复还公长安,临病加剧,犹不忘公,复特进
位。是夜仓卒,国无储主,奸臣充朝,危殆甚矣。朕惟定国之计莫宜于公,引纳于
朝,即日罢退高安侯董贤,转漏之间,忠策辄建,纲纪咸张。绶和、元寿,再遭大
行,万事皆举,祸乱不作。辅朕五年,人伦之本正,天地之位定。钦承神祇,经纬
四时,复千载之废,矫百世之失,天下和会,大众方辑。《诗》之灵台,《书》之
作雒,镐京之制,商邑之度,于今复兴。昭章先帝之元功,明著祖宗之令德,推显
严父配天之义,修立郊禘宗祀之礼,以光大孝。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
俗,不召自至,渐化端冕,奉珍助祭。寻旧本道,遵术重古,动而有成,事得厥中。
至德要道,通于神明,祖考嘉享。光耀显章,天符仍臻,元气大同。麟凤龟龙,众
祥之瑞,七百有余。遂制礼作乐,有绥靖宗庙社稷之大勋。普天之下,惟公是赖,
官在宰衡,位为上公。今加九命之锡,其以助祭,共文武之职,乃遂及厥祖。於戏,
岂不休哉!
    于是莽稽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赏,B252琫B252珌,句履,鸾路乘马,龙旂九
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硃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
鬯二卣,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硃户纳陛。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贲三
百人,家令丞各一人,宗、祝、卜、史官皆置啬夫,佐官汉公。在中府外第,虎贲
为门卫,当出入者傅籍。自四辅、三公有事府第,皆用传。以楚王邸为安汉公第,
大缮治,通周卫。祖祢庙及寝皆为硃户纳陛。陈崇又奏:“安汉公祠祖祢,出城门,
城门校尉宜将骑士从。入有门卫,出有骑士,所以重国也。”奏可。
    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
    风俗使者八人还,言天下风俗齐同,诈为郡国造歌谣,颂功德,凡三万言。莽
奏定著令。又奏为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
路之制,犯者象刑。刘歆、陈崇等十二人皆以治明堂,宣教化,封为列侯。
    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唯西方未有加。乃遣中郎将平
宪等多持金币诱塞外羌,使献地,愿内属。宪等奏言:“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
二千人,愿为内臣,献鲜水海、允谷盐池,平地美草皆予汉民,自居险阻处为籓蔽。
问良愿降意,对曰:‘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或禾长
丈余,或一粟三米,或不种自生,或茧不蚕自成,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皇
来仪,神爵降集。从四岁以来,羌人无所疾苦,故思乐内属。’宜以时处业,置属
国领护。”事下莽,莽复奏曰:“太后秉统数年,恩泽洋溢,和气四塞,绝域殊俗,
靡不慕义。越裳氏重译献白雉,黄支自三万里贡生犀,东夷王度大海奉国珍,匈奴
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今西域良愿等复举地为臣妾,昔唐尧横被四表,亦亡以加之。
今谨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未有西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臣又
闻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汉家地广二帝、三王,凡十三州,
州名及界多不应经。《尧典》十有二州,后定为九州。汉家廓地辽远,州牧行部,
远者三万余里,不可为九。谨以经义正十二州名分界,以应正始。”奏可。又增法
五十条,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万数,民始怨矣。
    泉陵侯刘庆上书言:“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今帝富于春秋,宜令
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郡臣皆曰:“宜如庆言。”
    冬,荧惑入月中。
    平帝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戴璧秉圭,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
敕诸公勿敢言。十二月,平帝崩,大赦天下。莽征明礼者宗伯凤等与定天下吏六百
石以上皆服丧三年。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时元帝世绝,而宣帝曾孙
有见王五人,列侯广戚侯显等四十八人,莽恶其长大,曰:“兄弟不得相为后。乃
选玄孙中最幼广戚侯子婴,年二岁,托以为卜相最吉。
    是月,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
“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莽命群公以白太后,太后曰:“此
诬罔天下,不可施行!”太保舜谓太后:“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
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太后听许。舜等即共令太后下
诏曰:“盖闻天生众民,不能相治,为之立君以统理之。君年幼稚,必有寄托而居
摄焉,然后能奉天施而成地化,群生茂育。《书》不云乎?‘天工,人其代之。’
朕以孝平皇帝幼年,且统国政,几加元服,委政而属之。今短命而崩,呜呼哀哉!
已使有司征孝宣皇帝玄孙二十三人,差度宜者,以嗣孝平皇帝之后。玄孙年在襁褓,
不得至德君子,孰能安之?安汉公莽辅政三世,比遭际会,安光汉室,遂同殊风,
至于制作,与周公异世同符。今前辉D025嚣、武功长通上言丹石之符,朕深思厥意,
云‘为皇帝’者,乃摄行皇帝之事也。夫有法成易,非圣人者亡法。其令安汉公居
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具礼仪奏。”
    于是群臣奏言:“太后圣德昭然,深见天意,诏令安汉公居摄。臣闻周成王幼
少,周道未成,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文、武之烈。周公权而居摄,则周道成,王
室安;不居摄,则恐周队失天命。《书》曰:‘我嗣事子孙,大不克共上下,遏失
前人光,在家不知命不易。天应F647谌,乃亡队命。’说曰:周公服天子之冕,南
面而朝群臣,发号施令,常称王命。召公贤人,不知圣人之意,故不说也。《礼·
明堂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天子负斧依南面而立。’谓‘周公践天子位,六
年朝诸侯,制礼作乐,而天下大服’也。召公不说。时武王崩,E065粗未除。由是
言之,周公始摄则居天了之位,非乃六年而践阼也。《书》逸《嘉禾篇》曰:‘周
公奉鬯立于阼阶,延登,赞曰:假王莅政,勤和天下。’此周公摄政,赞者所称。
成王加元服,周公则致政。《书》曰:‘朕复子明辟’,周公常称王命,专行不报,
故言我复子明君也。臣请安汉公居摄践祚,服天子韨冕,背斧依于户牖之间,南面
朝群臣,听政事。车服出入警跸,民臣称臣妾,皆如天子之制。郊祀天地,宗祀明
堂,共祀宗庙,享祭群神,赞曰‘假皇帝’,民臣谓之‘摄皇帝’,自称曰‘予’。
平决朝事,常以皇帝之诏称‘制’、以奉顺皇天之心,辅翼汉室,保安孝平皇帝之
幼嗣,遂寄托之义,隆治平之化。其朝见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复臣节。自施政教
于其宫家国采,如诸侯礼仪故事。臣昧死请。”太后诏曰:“可。”明年,改元曰
“居摄”。
    居摄元年正月,莽祀上帝于南郊,迎春于东郊,行大射礼于明堂,养三老五更,
成礼而去。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
    三月己丑,立宣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