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二十六。  牛八。  女十二。  虚十。  危十七。  营室十六。  壁九。
    北九十八度。
    奎十六。  娄十二。  胃十四。  昴十一。  毕十六。  觜二。  参九。
    西八十度。
    井三十三。  鬼四。  柳十五。  星七。  张十八。  翼十八。  轸十七。
    南百一十二度。
    九章岁为百七十一岁,而九道小终。九终千五百三十九岁而大终。三终而与元
终。进退于牵牛之前四度五分。九会。阳以九终,故曰有九道。阴兼而成之,故月
有十九道。阳名成功,故九会而终。四营而成易,故四岁中余一,四章而朔余一,
为篇首,八十一章而终一统。
    一,甲子元首。汉太初元年。十,辛酉。  十九,己未。  二十八,丁巳。三
十七,乙卯。  四十六,壬子。五十五,庚戌。  六十四,戊申。  七十三,丙午,
中。
    甲辰二统。  辛丑。  己亥。  丁酉。  乙未。壬辰。  庚寅。   戊子。丙戌,
季。
    甲申三统。辛巳。  乙卯。丁丑。文王[四]十二年。乙亥。[微二十六年]。
壬申。  庚午。  戊辰。  丙寅,孟。愍二十二年。
    二,癸卯。  十一,辛丑。  二十,己亥。  二十九,丁酉。  三十八,甲午。
  四十七,壬辰。  五十六,庚寅。  六十五,戊子。  七十四,乙酉,中。
    癸未。  辛巳。  己卯。  丁丑。  甲戌。  壬申。  庚午。  戊辰。  乙丑,
季。
    癸亥。  辛酉。  己未。丁巳。周公五年。  甲寅。
    壬子。  庚戌。  戊申。元四年。  乙巳,孟。
    三,癸未。  十二,辛巳。  二十一,己卯。  三十,丙子。  三十九,甲戌。
  四十八,壬申。  五十七,庚午。  六十六,丁卯。  七十五,乙丑,中。
    癸亥。  辛酉。  己未。  丙辰。  甲寅。  壬子。  庚戌。  丁未。  乙巳,
季。
    癸卯。  辛丑。  己亥。  丙申。  甲午。  壬辰。庚寅。成十二年。  丁亥。
  乙酉,孟。
    四,癸亥。[初元二年]。  十三,辛酉。  二十二,戊午。  三十一,丙辰。
  四十,甲寅。  四十九,壬子。  五十八,己酉。  六十七,丁未。  七十六,
乙巳,中。
    癸卯。  辛丑。  戊戌。  丙申。  甲午。  壬辰。  己丑。  丁亥。  乙酉,
季。
    癸未。  辛巳。  戊寅。  丙子。  甲戌。  壬申。[惠三十八年]。  己巳。
  丁卯。  乙丑,孟。
    五,癸卯。河平元年。  十四,庚子。  二十三,戊戌。三十二,丙申。
    四十一,甲午。  五十,辛卯。  五十九,己丑。  六十八,丁亥。  七十七,
乙酉,中。
    癸未。  庚辰。  戊寅。  丙子。  甲戌。辛未。  己巳。  丁卯。  乙丑,
季。
    癸亥。  庚申。  戊午。  丙辰。  甲寅。献十五年。  辛亥。   己酉。丁未。
  乙巳,孟。商太甲元年。楚元三年。
    六,壬午。  十五,庚辰。  二十四,戊寅。  三十三,丙子。  四十二,癸
酉。  五十一,辛未。  六十,己巳。  六十九,丁卯。  七十八,甲子,中。
    壬戌。  庚申。  戊午。  丙辰。  癸丑。  辛亥。  巳酉。  丁未。  甲辰,
季。
    壬寅。  庚子。  戊戌。  丙申。炀二十四年。  癸巳。  辛卯。  己丑。丁
亥。康四年。甲申,孟。
    七,壬戌。始建国三年。  十六,庚申。  二十五,戊午。  三十四,乙卯。
四十三,癸丑。  五十二,辛亥。  六十一,己酉。  七十,丙午。  七十九,甲
辰,中。
    壬寅。  庚子。  戊戌。  乙未。  癸己。  辛卯。  己丑。  丙戌。  甲申,
季。
    壬午。  庚辰。  戌寅。  乙亥。  癸酉。  辛未。  己巳。定七年。  丙寅。
  甲子,孟。
    八,壬寅。  十七,庚子。  二十六,丁酉。  三十五,乙未。  四十四,癸
巳。  五十三,辛卯。  六十二,戊子。  七十一,丙戌。  八十,甲申,中。
    壬午。  庚辰。  丁丑。  乙亥。癸酉。  辛未。  戊辰。  丙寅。  甲子,
季。
    壬戌。  庚申。  丁巳。  乙卯。  癸丑。  辛亥。僖五年。戊申。  丙午。
甲辰,孟。
    九,壬午。  十八,己卯。  二十七,丁丑。  三十六,乙亥。  四十五,癸
酉。  五十四,庚午。  六十三,戊辰。  七十二,丙寅。  八十一,甲子,中。
    壬戌。  己未。  丁巳。  乙卯。  癸丑。  庚戌。  戊申。  丙午。  甲辰,
季。
    壬寅。  己亥。  丁酉。  乙未。  癸巳。懿九年。  庚寅。  戊子。  丙戌。
  甲申,孟。元朔六年。
    推章首朔旦冬至日,置大余三十九,小余六十一,数除如法,各从其统首起。
求其后章,当加大余三十九,小余六十一,各尽其八十一章。
    推篇,大余亦如之,小余加一。求周至,加大余五十九,小余二十一。
    世经
    《春秋》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传》曰:昭子问少昊氏鸟名何故,对曰:
“吾祖也,我知之矣。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为纪,故
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言郯子据少昊受黄
帝,黄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黄帝,上及太昊。稽之于《易》,
砲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
    太昊帝  《易》曰:“砲牺氏之王天下也。”言砲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
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罔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砲牺氏。《祭典》曰:
“共工氏伯九域。”言虽有水德,在火、木之间,其非序也。任知刑以强,故伯而
不王。秦以水德,在周、汉木火之间。周人迁其行序,故《易》不载。
    炎帝  《易》曰:“砲牺氏没,神农氏作。”言共工伯而不王,虽有水德,非
其序也。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
    黄帝  《易》曰:“神农氏没,黄帝氏作。”火生土,故为土德。与炎帝之后
战于坂泉,遂王天下。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曰轩辕氏。
    少昊帝  《孝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
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周迁其乐,故《易》不载,序于行。
    颛顼帝  《春秋外传》曰:少昊之衰,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重黎。苍林
昌意之子也。金生水,故为水德。天下号曰高阳氏。周迁其乐,故《易》不载,序
于行。
    帝喾  《春秋外传》曰: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清阳玄嚣之孙也。水生木,
故为木德。天下号曰高辛氏。帝挚继之,不知世数。周迁其乐,故《易》不载。周
人禘之。
    唐帝  《帝系》曰:帝喾四妃,陈丰生帝尧,封于唐。盖高辛氏衰,天下归之。
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陶唐氏。让天下于虞,使子硃处于丹渊为诸侯。即位
七十载。
    虞帝  《帝系》曰:颛顼生穷蝉,五世而生瞽叟,瞽叟生帝舜,处虞之妫汭,
尧嬗以天下。火生土,故为土德。天下号曰有虞氏。让天下于禹,使子商均为诸侯。
即位五十载。
    伯禹  《帝系》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以天下。土生金,故为
金德。天下号曰夏后氏。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
    成汤  《书经·汤誓》:汤伐夏桀。金生水,故为水德。天下号曰商,后曰殷。
    《三统》,上元至伐桀之岁,十四万一千四百八十岁,岁在大火房五度,故
《传》曰:“大火,阏伯之星也,实纪商人。”后为成汤,方即世崩没之时,为天
子用事十三年矣。商十二月乙丑朔旦冬至,故《书序》曰:“成汤既没,太甲元年,
使伊尹作《伊训》。”《伊训》篇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于先
王,诞资有牧方明。”言虽有成汤、太丁、外丙之服,以冬至越BD51祀先王于方明
以配上帝,是朔旦冬至之岁也。后九十五岁,商十二月甲申朔旦冬至,亡余分,是
为孟统。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岁,故《传》曰殷“载祀六百”。
    《殷历》曰:当成汤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终六府首。当
周公五年,则为距伐桀四百五十八岁,少百七十一岁,不盈六百二十九。又以夏时
乙丑为甲子,计其年乃孟统后五章,癸亥朔旦冬至也。以为甲子府首,皆非是。凡
殷世继嗣三十一王,六百二十九岁。
    《四分》,上元至伐桀十三万二千一百一十三岁,其八十八纪,甲子府首,入
伐桀后百二十七岁。
    《春秋历》,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孟统之二会首也。后八岁
而武王伐纣。
    武王  《书经·牧誓》:武王伐商纣。水生木,故为木德。天下号曰周室。
    《三统》,上元至伐纣之岁,十四万二千一百九岁,岁在鹑火张十三度。文王
受命九年而崩,再期,在大祥而伐纣,故《书序》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纣,
作《太誓》。”八百诸侯会。还归二年,乃遂伐纣克殷,以箕子归,十三年也。故
《书序》曰:“武王克殷,以箕子归,作《洪范》。《洪范》篇曰:“惟十有三祀,
王访于箕子。”自文王受命而至此十三年,岁亦在鹑火,故《传》曰:“岁在鹑火,
则我有周之分野也。”师初发,以殷十一月戊子,日在析木箕七度,故《传》曰:
“日在析木。”是夕也,月在房五度。房为天驷,故《传》曰:“月在天驷。”后
三日得周正月辛卯朔,合辰在斗前一度,斗柄也,故《传》曰:“辰在斗柄。”明
日壬辰,晨星始见。癸巳武王始发,丙午还师,戊午度于孟津。孟津去周九百里,
师行三十里,故三十一日而度。明日己未冬至,晨星与婺女伏,历建星及牵牛,至
于婺女天鼋之首,故《传》曰:“星在天鼋。”《周书·武成》篇:“惟一月壬辰,
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序》曰:“一月戊午,师
度于孟津。”至庚申,二月朔日也。四日癸亥,至牧野,夜陈,甲子昧爽而合矣。
故《外传》曰:“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武成》篇曰:“粤若来三月,既死霸,
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是岁也,闰数余十八,正大寒中,在周二月己丑晦。
明日闰月庚寅朔。三月二日庚申惊蛰。四月己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
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
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文王十
五而生武王,受命九年而崩,崩后四年而武王克殷。克殷之岁八十六矣,后七岁而
崩。故《礼记·文王世子》曰:“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凡武王即
位十一年,周公摄政五年,正月丁巳朔旦冬至,《殷历》以为六年戊午,距炀公七
十六岁,入孟统二十九章首也。后二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