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
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
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
领于天子之经费。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孝惠、高后之间,衣
食滋殖。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贾谊说上曰: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
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ED54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
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赋也。残贼公行,莫之或
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
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
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
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
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
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
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于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晁错复说上曰: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
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
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
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
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忘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
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
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
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
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
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而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
富厚,交通王侯,为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
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
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
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
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
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
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
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
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
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
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
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
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
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上复从其言,乃下
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其后,上郡以西旱,复
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始造苑马以广用,
宫室、列馆、车马益增修矣。然娄敕有司以农为务,民遂乐业。至武帝之初七十年
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
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
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C03D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
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黜愧辱焉。于是罔疏而民富,
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
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是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董仲舒说上曰:“《春秋》
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
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
种宿麦,令毋后时。”又言:“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
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蓄妻子极爱,故民说从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
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
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
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
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
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
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
人复相食。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B04B。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
始B04B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B04B,长终亩。一亩三B04B,一夫三百B04B,
而播种于B04B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贵阝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诗》曰:
“或芸或B679,黍稷DE3EDE3E。”芸,除草也。B679,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
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故DE3EDE3EDE3E而盛也。其耕耘下种田器,
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
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使教田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
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苦少
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
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E346地,课得
谷皆多旁田,亩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
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宣帝即位,用吏多选贤良,百姓
安土,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农人少利。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
得幸于上,五凤中奏言:“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
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又白
增海租三倍,天子皆从其计。御史大夫萧望之奏言:“故御史属徐宫家在东莱,言
往年加海租,鱼不出。长老皆言武帝时县官尝自渔,海鱼不出,后复予民,鱼乃出。
夫阴阳之感,物类相应,万事尽然。今寿昌欲近籴漕关内之谷,筑仓治船,费值二
万万余,有动众之功,恐生旱气,民被其灾。寿昌习于商功分铢之事,其深计远虑,
诚未足任,宜且如故。”上不听。漕事果便,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
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上乃下诏,赐寿昌爵
关内侯。而蔡癸以好农使劝郡国,至大官。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
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
上从其议,皆罢之。又罢建章、甘泉宫卫、角抵、齐三服官,省禁苑以予贫民,减
诸侯王庙卫卒半。又减关中卒五百人,转谷赈贷穷乏。其后用度不足,独复盐铁官。
    成帝时,天下亡兵革之事,号为安乐,然俗奢侈,不以蓄聚为意。永始二年,
梁国、平原郡比年伤水灾,人相食,刺史、守、相坐免。
    哀帝即位,师丹辅政,建言:“古之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