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公子札聘鲁观周乐,闻《邶》、《庸》、《卫》之歌,曰:“美哉渊乎!吾闻康
叔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至十六世,懿公亡道,为狄所灭。齐桓公帅诸侯
伐狄,而更封卫于河南曹、楚丘,是为文公。而河内殷虚,更属于晋。康叔之风既
歇,而纣之化犹存,故俗刚强,多豪桀侵夺,薄恩礼,好生分。
    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本唐尧所居,《诗·风》唐、魏之国也。周武王
子唐叔在母未生,武王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乃生,
名之曰虞。至成王灭唐,而封叔虞。唐有晋水,及叔虞子燮为晋侯云,故参为晋星。
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故《唐诗·蟋蟀》、《山枢》、《葛生》
之篇曰:“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宛其死矣,它人是媮”;“百岁之后,归于
其居”。皆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吴札闻《唐》之歌,曰:“思深哉!其有陶
唐氏之遗民乎?”
    魏国,亦姬姓也,在晋之南河曲,故其诗曰“彼汾一曲”;“寘诸河之侧”。
自唐叔十六世至献公,灭魏以封大夫毕万,灭耿以封大夫赵夙,及大夫韩武子食采
于韩原,晋于是始大。至于文公,伯诸侯,尊周室,始有河内之士。吴札闻《魏》
之歌,曰:“美哉沨々乎!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文公后十六世为韩、魏、赵所
灭,三家皆自立为诸侯,是为三晋。赵与秦同祖,韩、魏皆姬姓也。自毕万后十世
称侯,至孙称王,徙都大梁,故魏一号为梁,七世为秦所灭。
    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也。今之河南雒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是其分也。
    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师。至幽王淫褒姒,以
灭宗周,子平王东居雒邑。其后五伯更帅诸侯以尊周室,故周于三代最为长久。八
百余年至于赧王,乃为秦所兼。初,雒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
覆为千里。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
    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
    自柳三度至张十二度,谓之鹑火之次,周之分也。
    韩地,角、亢、氐之分野也。韩分晋得南阳郡及颍川之父城、定陵、襄城、颍
阳、颍阴、长社、阳翟、郏,东接汝南,西接弘农得新安、宜阳,皆韩分也。及
《诗·风》陈、郑之国,与韩同星分焉。
    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及成皋、荥阳,颍川之崇高、
阳城,皆郑分也。本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是为郑。郑桓公问于
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国,非王母弟甥舅则夷
狄,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子男之国,虢、会为大,恃势与险,崇
侈贪冒,君若寄帑与贿,周乱而敝,必将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亡不克
矣。”公曰:“南方不可乎?”对曰:“夫楚,重黎之后也,黎为高辛氏火正,昭
显天地,以生柔嘉之材。姜、嬴、荆、羋,实与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后也;
嬴,伯益之后也。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伯益能仪百物以佐舜,其后皆不失祠,而
未有兴者,周衰将起,不可逼也。”桓公从其言,乃东寄帑与贿,虢、会受之。后
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会之地,右雒左B925,食
溱、洧焉。土医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郑诗》曰:“出其
东门,有女如云。”又曰:“溱与洧方灌灌兮,士与女方秉菅兮。”“恂盱且乐,
惟士与女,伊其相谑。”此其风也。吴札闻《郑》之歌,曰:“美哉!其细已甚,
民弗堪也。是其先之乎?”自武公后二十三世,为韩所灭。
    陈国,今淮阳之地。陈本太昊之虚,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妻以
元女大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坎其击鼓,
宛丘之下,亡冬亡夏,值其鹭羽。”又曰:“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
娑其下。”此其风也。吴札闻《陈》之歌,曰:“国亡主,其能久乎!”自胡公后
二十三世为楚所灭。陈虽属楚,于天文自若其故。
    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夏人上忠,其敝鄙朴。韩自武子后七世称侯,六世
称王,五世而为秦所灭。秦既灭韩,徙天下不轨之民于南阳,故其俗夸奢,上气力,
好商贾渔猎,藏匿难制御也。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宣帝时,
郑弘、召信臣为南阳太守,治皆见纪。信臣劝民农桑,去末归本,郡以殷富。颍川,
韩都。士有申子、韩非,刻害余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贪遴争讼生分为失。韩
延寿为太守,先之以敬让;黄霸继之,教化大行,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南阳好商贾,
召父富以本业;颍川好争讼分异,黄、韩化以笃厚。“君子之德风了,小人之德草
也”,信矣!
    自东井六度至亢六度,谓之寿星之次,郑之分野,与韩同分。
    赵地,昴,毕之分野。赵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
涿郡之高阳、啵⒅菹纾欢泄闫健⒕蘼埂⑶搴印⒑蛹洌值貌澈?ぶ绞妗⒅
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
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上党,本韩之别郡也,远韩近赵,后卒降赵,皆越
分也。
    自赵夙后九世称侯,四世敬侯徙都邯郸,至曾孙武灵王称王,五世为秦所灭。
    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椎
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文子弹弦CD24B12B,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
    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其土广俗杂,大率精急,
高气势,轻为奸。
    太原、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嫁取送死奢
靡。汉兴,号为难治,常择严猛之将,或任杀伐为威。父兄被诛,子弟怨愤,至告
讦刺史二千石,或报杀其亲属。
    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
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
    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也,颇有赵、齐、卫、楚之徙。其民鄙朴,少礼文,
好射猎。雁门亦同俗,于天文别属燕。
    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
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得涿郡之易、容城、
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勃海之安次,皆燕分也。乐浪、玄菟,
亦宜属焉。
    燕称王十世,秦欲灭六国,燕王太子丹遣勇士荆轲西刺秦王,不成而诛,秦遂
举兵灭燕。
    蓟,南通齐、赵,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
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
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燕丹遗风
也。
    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渔盐枣栗之饶。北隙
乌丸、夫馀,东贾真番之利。
    玄菟、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濊貉、句骊蛮夷。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
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
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欲犹羞之,
嫁取无所雠,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其田民饮食以笾
豆,都邑颇放效吏及内郡贾人,往往以怀器食。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民无闭臧,
及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今于犯禁浸多,至六十余条。可贵哉,仁贤之
化也!然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设浮于海,欲居九夷,
有以也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自危四度至斗六度,谓之析木之次,燕之分也。
    齐地,虚、危之分野也。东有甾川、东莱、琅邪、高密、胶东,南有泰山、城
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勃海之高乐、高城、重合、阳信,西有济南、平原,皆
齐分也。
    少昊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崱,汤时有逢公柏陵,殷末有薄姑氏,皆为
诸侯,国此地。至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
太公。《诗·风》齐国是也。临甾名营丘,故《齐诗》曰,“子之营兮,遭我乎
农之间兮。”又曰:“俟我于著乎而。”此亦其舒缓之体也。吴札闻《齐》之歌,
曰:“泱泱乎,大风也哉!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
    古有分土,亡分民。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
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后十四世,桓公用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
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
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与行缪,虚诈不情,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
始桓公兄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兒”,为
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痛乎,道民之道,可不慎哉!
    昔太公始封,周公问:“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
“后世必有篡杀之臣。”其后二十九世为强臣田和所灭,而和自立为齐侯。初,和
之先陈公子完有罪来奔齐,齐桓公以为大夫,更称田氏。九世至和而篡齐,至孙威
王称王,五世为秦所灭。
    临甾,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中具五民云。
    鲁地,奎、娄之分野也。东至东海,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相、睢陵、
僮、取虑,皆鲁分也。
    周兴,以少昊之虚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以为周公主。其民有圣人之教化,
故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言近正也。濒洙泗之水,其民涉度,
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故曰:“鲁道衰,洙泗
之间龂龂如也。”孔子闵王道将废,乃修六经,以述唐虞三代之道,弟子受业而通
者七十有七人。是以其民好学,上礼义,重廉耻。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
周公曰:“尊尊而亲亲。”太公曰:“后世浸弱矣。”故鲁自文公以后,禄去公室,
政在大夫,季氏逐昭公,陵夷微弱,三十四世而为楚所灭。然本大国故自为分野。
    今去圣久远,周公遗化销微,孔氏庠序衰怀。地B12C民众,颇有桑麻之业,亡
林泽之饶。俗俭啬爱财,趋商贾,好訾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然其好学
犹愈于它俗。
    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东平、须昌、寿良,皆在济东,属鲁,非宋地也,
当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