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学--阅读材料-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一旦成为银行资本的所有者或部分股权的所有者,将对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更具约束力的监管要求。
2。 国内上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在当前国内股市低迷的情势下,鼓励国内银行到海外上市不过是中国监管方的权宜之策。出于保护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国内优秀的大企业应到国内进行挂牌。出于保护国家利益的目的,这些企业应该选择在国内市场上市,让国内的投资者分享到增值资产。
3。 境内外市场都上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刘鸿儒 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两个市场上市是改制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内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容纳量不断增大应当吸收大型优质商业银行在国内上市,以优化国内上市公司结构,形成完整的蓝筹股团队。

四、如何看待商业银行这种剥离、注资、上市三部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银行改革是当前经济改革重中之重。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银行改革必经之路。当前银行改革轻改组、重上市,采用剥离上市的手段,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是“圈钱”的行为。
(一)注资对国有银行改革的作用
1。 政府注资目的是进一步改善银行治理结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相当高,如果政府不先拿点资金进来,不冲销一些坏帐,不发行债券充实资本金,纯粹要靠引进外部投资者来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中央政府的注资只是一步棋,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治理结构。我认为政府首先要拿点钱进来,然后还可以发点债券,也可以用这两年赚的钱来冲销点坏帐,也可以在股市上再筹点资,也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几个方面来解决银行的问题。
2。 政府注资是必要的,但仅是如此是不够的
国际清算银行前总经理摩根大通银行国际总裁安浩德 我支持政府向银行注资的这种做法。改善这两家银行财务状况同时为其上市做好准备,注入资金是必需的。不过,政府也明确提出另外两措施:(1)继续努力从过去的不良贷款中争取回收价值;(2)引进有关监控程序,以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因此注销坏帐虽然必要,但对于健全的银行体系,仅有这点是不够的。
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局长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黄育川 注资只是中国政府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长期计划中的一部分,要关注国有银行改革的长远目标和措施。
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 我深信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少的,中国的银行历史之久,问题之多,光靠自身力量去解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剥离、注资都是催化剂,给银行的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层层改革都要跟上,是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体制、机构、观念、文化都要变。几百亿的剥离不良资产,几百亿的注资,把资本充足率提高上去,这些措施都很重要,是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投资者真正看重的是从此以后,银行是不是真的可以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稳健、有效率、追求利润、给股东创造价值的一个银行。
(二)银行上市的作用与评价
1。 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国有银行上市主要目的就不是仅仅为了筹资,其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整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投资者利益,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改变“官本位”,通过合理的、符合商业银行运营要求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上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步骤,其关键还在于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来自其他部门的机关化制约的问题。只有通过上市,通过施加足够的外部压力,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切断机关化运行机制,保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 首先,上市可以改变国有银行预算软约束的机制。第二,上市的透明度要求、国际审计、会计标准,对银行本身的管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透明度对银行审慎经营有实质上的影响,这是不上市无法达到的。第三,上市可以改善大型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的状况。第四,上市有利于监管。第五,上市会减少不良资产。第六,上市会加大对管理层的压力。第七,国有银行上市还可以减轻政府干预银行贷款的压力。第八,上市提供了业绩评价基准。第九,大型国有银行上市以后,可以为未来的资本金补充、资产增长和结构、股票价格、每年分红等变量建立明确的函数关系,使监管要求、股东利益和银行自身发展更好地协调。最后一点就是产权明晰。上市过程中,中行、建行的各种资产的产权界定都会明确,不留下法律瑕庇。
2。 评价
(1) 是一个里程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好的公司发行上市,受到市场的监督,受到更高标准的要求。同时因为投资者的利益,使它和行政更明确的切断,这是改革成功的模式和成功经验,不仅在整个企业改革方面进行推广,同时也在商业银行方面进行推广,可能也在其他方面推进的模式。发行上市确实是改革实际性推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和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要认真向前推动。
(2) 是有意义、重要的一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如果希望通过上市把中国的银行在短期内改造成为世界上管理水平排前几名的银行,这是很难的。但是可以说,上市肯定有助于改善银行的管理,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从这点上讲,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 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是国有银行改革向现代商业银行迈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它不仅能够促进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调整、治理机制的改变、新的运作机制的形成、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制度引进,而且也能够让整个银行的运作真正置于公众投资者的监督之下,让银行运作国际化及现代商业化。
(3) 是聪明的决定
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采取的上市策略,体现了战略上的一种大智慧。因为在目前政治、经济、法律的背景下,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庞大的国有银行的问题,力量显然不足。现在的策略相当于把政府(所有者)应当做又难以做到的事情交给国内外的资本市场,把监管问题外包给海外监管当局。这是个很聪明的决定。

五、国有银行上市与银行自身改革

(一)二者间的关系
1。 上市不是改革的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将上市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显然是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一个误解。实际上,上市只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步骤中的一个阶段,如果按照进程划分,也仅仅是处于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前半阶段。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 大型国有银行的上市,并不是改革的目的,但却是推行银行改革的必经阶段,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看,可以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但是,应当充分认识到,上市决不仅仅是为了筹资,其根本目的在于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市场化的主体。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的监督和检验下,对现有运行机制和股权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造,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谁也没有说国有银行上市了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上市不是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是目标。国务院有关领导在中国银行股份公司调研时讲的很好,转换经营机制是股份制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上市仅仅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阶段性标志,是一种自然而然达到的结果。
2。 上市不是改革的全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 四大国有银行要想真正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成功上市虽是发展的重要一步,却不是发展的全部,上市仅是四大国有银行发展的开始。四大国有银行不应该为上市而上市,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一定要从体制机制上真正做到脱胎换骨,不可一味求快求量,更不可对上市时间、股改方案设定什么硬性指标,否则可能欲速则不达,后患无穷。我们也应该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并不是一上市就一了百了。
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 上市不是灵丹妙药,在我看来只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要真正成为专业化的、信用好的银行,上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世界上凡是好的、大的银行都是上市银行,但并不是说上市本身就会自然的改变,中国的银行改变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需要多年的持续努力,数字是容易改变的,而机制的建立则非一日之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 上市只是第一步,筹措资金是其主要目的,但这解决不了银行所有的问题,甚至连银行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不良资产化解问题都不能解决,银行的长远发展还要靠其自身的逐步完善。
3。 完成上市不等于完成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从证券市场运作的规则看,国有银行上市的成功,决不能算作改革成功。因为从国际市场看,哪怕是一家千疮百孔的“垃圾银行”,如果要不惜血本推动上市,也是可以完成的。衡量其上市成功的关键,应当看其估值水平、以及上市这个改制过程所带来的金融市场上的现实竞争力,看市场对于其上市故事的认同程度。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龙 改革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而是重在建立和完善两个结构,这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问题。这两个结构的改善,对国有商业银行和以后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健康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二)孰先孰后
1。 完善银行自身机制改革后再上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刘鸿儒 中国的银行业在向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多方面的改善。首先,要实现银行的公司化重组和财务重组,构建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严密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实现经营机制和管理构架的根本转变,从而彻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扭转粗放式增长和经营方式,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和高效益的经营。然后,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择机实现境内外两个市场的整体上市,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率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 四大行不应忙于上市。不良资产和内部控制解决了,上市的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而如果现在就一步跳到去上市,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未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 通过银行上市推进银行自身改革
(1) 是治标不治本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 商业银行上市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控制银行风险;第二是怎么形成改革评价机制,对国有银行改革造成压力。在缺乏完善法律机制的前提下,上市这种“外包”行为能够起到好的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