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砚霓小集-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大家对它不同的解释(interpretation),可以列成一个长串——

(1)有人说它写的是清代第一朝顺治皇帝的故事;
(2)有人说它写的是那时第二朝康熙皇帝的大臣明珠家的事情;
(3)有人说它写的是那一朝到第三朝的政局变化的内幕;
(4)有人说它是暗写反对清代满洲人的皇位统治,而怀念被满人推翻的
前一代——明代的旧世;
(5)有的又说它是讽刺清初期的某某贵家豪门的家庭丑事的,而这某家
的说法又有很多种;
(6)有的则认为它是演说《易经》的妙理的;(7)有的则认为它是演
说道家修炼丹药的秘诀的;(8)有人又说它是讲宋代儒学家修身养性的理论
书;(9)有的则又说它是一部“谶纬书”——即预言将来国事巨大变革的秘
书;
。。 
请看,这个不一定完全的表列,已经是让人眼花缭乱,叹为大观了!
你便会承认,一部书而能为人作出如此不同的理论解释,这是从来没有

的事,确实当得起“奇书”之美称了。
但你自然也会诧异:这又怎么可能呢?——这里显然出了大毛病,不知

怎么造成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奇怪现象。
你想的有理,我们正是应当从这个奇怪现象而探寻它的来由和真谛。
原来,在中国这古老的文化大国来说,她有一个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小

说著作是史书的一个分支;国家官方撰刊的史书,叫做“正史”,而小说就
叫做“野史”,“野”是非官方的、一般民众百姓的意思,所以认为小说即
是民间私下记述某一史事的著作。而从来的史书撰者、小说作者,理所当然
地都是由他来记述别人的事迹,唯一分别是:史书是明白指称某人某事的,
而小说却隐讳了真实时代、地点、姓名,只能靠凭读者去揣测或学者去考证,
方知真相。

因此,小说在中国,是一种以文学为形式、以历史为内涵的特殊作品,
而不同于西方的FICTION,即纯属虚构的人物与情节。

因此,在古老的中华,每一部小说(实际包括剧本)问世,读者的最首
先的反应总是纷纷议论:这书是写谁家何人的事情?——这个谁家何人的故
事的观念,中国有一个专名,叫做“本事”。


明白了此一特殊原由,便恍然大悟:为什么人们对《红楼梦》会发生种
种不同的“本事”的传说、猜测、推考、辩论。。

但是,仅仅这一原由,还不能解说这部小说的全部问题,因为:同为中
国小说,也各有“本事”,却大致诸家意见基本相合,而没有发生过“十几
个”的不同解释的怪事情。那么,为何又是单单《红楼梦》与众独异呢?这
必然还有另外的缘故。

显而易见,了解这些原由缘故,正是读懂这部“奇书”的钥匙。

从“本事”上寻求正确理解,终于寻得了这部小说的独异性:它的作者
不是写别人(评议、讽刺、贬抑、诬谤。。都是常见的),而是写自己。

这种独异性与自叙性,在其他地方也许是并不足奇的;但在中国古代则
是一个极为罕有的特例。

在古老中国,道德传统,伦理观念,社会舆论,文人的自尊虚荣心理。。
都不允许作者去写他自己,因为那必然会牵涉到很多的家庭、亲友、政治身
份、社会关系。。那将是异常复杂而困难的事情。更重要者,“解剖”“暴
露”自己,这更需要极大的勇敢与智慧(因为要站在客观地位去看自己的一
切,而不是指为自己装扮、夸奖、宣扬)。如有敢于那么做的,定会冒犯众
怒,引惹群起而攻之,致难被容于世。

然而,《红楼梦》的原作者曹雪芹,却毅然决然地走了这条“绝路”。

《红楼梦》的奇与它的伟大,首先在于这一点。

必须了解:此书是自叙性的这一事实,莫说在古代,就连近现代之得到
承认共识,也是一个十分曲折艰难的历程。

简而言之,在此书被传抄(小范围流布,并无刊印本)时,作者的亲友
是知悉此情的,但一般得读抄本的人却不相信会是写己而非写人。稍后也只
有很少数人凭着敏锐的文学感觉而悟知是作者“自叙生平”或“自况”(况,
是兼形容与比喻二义)。大家信的仍然是写别人的传统观念。直到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之初,才由学者考明此书确为自传性小说。中国伟大作家兼学者鲁
迅是首创中国小说史的国内学人专家,他在《中国小说史略》(1923 自序)
中设一个专章(第二十四篇)讲述《红楼梦》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结论是完
全同意“自叙”说的论点,而且另在第二十七章中与较晚仿效《红楼梦》的
小说《儿女英雄传》作比照时,又特别强调表明:

“文康(《儿女英雄传》作者,‘家本贵盛’,后竟贫困)晚年块处一
室,笔墨仅存,因著此书以自遣。升降盛衰,俱所亲历,‘故于世运之变迁,
人情之反复,三致意焉。’荣华已落,怆然有怀,命笔留辞,其情况盖与曹
雪芹颇类。惟彼为写实,为自叙,此为理想,为叙他。加以经历复殊,而成
就遂迥异矣。”

这段重要的论述,就是了解与理解《红楼梦》的关键之点。

正好,要想说明《红楼梦》何以独称伟大著作,也还是利用比照的方法
最为简捷方便。方才讲的鲁迅以二书相比而评其成就,那是一个后出之书受
《红楼梦》影响而产生的例子,而《红楼梦》本身也是承受了在它之前的一
部书的影响而产生的——那书即世界有名的《金瓶梅》,也早译成欧洲语文
了。如今以三书递相承受而观其异同,那就可以看清:三部书都是以一个家
庭的日常生活、一个男主角与多个女主角的生活关系为内容——这样的内容
在它们以前是没有的,所以是一大创造。此为共同点。

但是,《金瓶梅》所写的乃是一个市井俗人、恶劣品行的故事,他与许


多妻妾侍女女人的淫乱关系,女角色也都是低级趣味的精神世界,因而它以
“淫书”(大量描写性行为)而闻名。《儿女英雄传》则只是一个少年公子
如何读书上进、做了高官,又娶得二妻一妾的富贵享“艳福”的经历——这
实质只是一种非常庸俗的“兴家”、“荣显”与“享受”的梦想,此外并无
思想内容可言。

然而《红楼梦》,虽然它上承《金瓶梅》,下启《儿女英雄传》,却与

两书的品格境界迥然不同。
其不同在于:
与前书相较,这一部小说所叙写的众多人物是有高级文化教养的世家男

女,而不是市井俗恶角色。

与后书相较,这部小说所叙写的不是荣华幸福,美满得意,而是家亡人
散,一大悲剧结局,而此悲剧结局的思想内涵是深切悲悯妇女人才的不幸的
遭遇与惨痛的命运。

这部小说的伟大,由此已略显端倪。我们不妨换个方式表述:这部书男
主人公的对女性的关系是悲悯、同情、怜惜、愤慨、惭愧(自己不如她们,
而又毫无能力救解她们的不幸与苦难),而大异于那两部书的只是将她们视
为男人的附属品和享乐工具。

这种思想认识,在古老的中国来说是一种崭新的崇高的妇女观!
《红楼梦》的伟大,正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突出鲜明。
但是,这种崇高圣洁、博大精诚的精神境界,却非一般常人所能达到,

因此不但觉得难于理解,而且更易发生误解错觉——很多人把书中男主人公
贾宝玉看成了只是一个“花花公子”,甚至是个下流的只愿和女人厮混的“色
鬼淫魔”。

这也就是这部小说本身所具有的多层次悲剧性的一个深层。

这一层异常要紧,因为假如不能理解它,那就必然对“自叙”、“自传”
也作出误解——以为自叙就是单为了写一个微藐的自私自利的“小我”,而
不知《红楼梦》的自叙性的伟大意义正在于它是通过自叙、以自己的身世生
平、经历“词典条目”,而是在一个大整体建构中的精致巧妙的“构件”,
各自起着错综回互的奇妙作用。

《红楼梦》是中国的唯一的一部文化小说。凡是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的人,若肯来读读它,一定会感到惊奇与喜悦。
这小说而具有如此巨丽精深的文化内涵与表象,这个事实却早为欧洲的
读者看清了。1926 年,一位德国人名叫理查·威廉,他说——
(红楼梦)像《绿衣享利》,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提供了大清帝国的文

化史图画。
1932 年,另一德国人名叫恩金,他说——
《红楼梦》与《金瓶梅》不同,写的是一种有教养的生活。
作者曹雪芹不知何来神力?把日常琐事写得如此生动!
读过《红楼梦》,才知道中国人有权利对他们的优秀文化感到自豪,—

—欧洲人是从未达到过如此高度的。
我想,这些话如出自中国人之口,会被讥为自大无知;如今实系欧洲读
者的心声,这就很有不同,其说服力不能说不大吧。
《红楼梦》一部书写了几百个男女老少的人物,而主要的女性就有一百
多个。我曾打比方:伟大的莎士比亚以写出众多人物而腾誉寰宇,他的人物


分散在三十六七个剧本中;曹雪芹不但写的人物数量超过了莎士比亚十倍,
而且这多人是在一部大整体结构中出现和活动的!可见曹雪芹的神力更是惊
人。

说到大整体,我不能不深抱憾恨地向读者表明:曹氏原著的大整体已不
复存,今只传有八十回(还包括小的残缺,由后人补缀过)。其后四十回,
是雪芹卒后很多年别的人续作的,伪托说是“发现”了“全本”,蒙蔽了当
时与后世的无数读者。

后续作者的头脑心灵与曹雪芹距离甚远,不是一类人。他把原著的总精
神歪曲狭隘化了——变成了一男二女“三角恋爱”的“争婚”故事,把原来
悲悯所有妇女不幸命运的大悲剧性质品位彻底改变了,也破坏了原著的精密
奇特的总体章法结构。

这确实是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一个最大的不幸与损失!

这不幸损失,促使了有些学者努力研求原著整体的大概轮廓与内容,成
为了一门专学——“红学”(Redology)中的一个分科:“探佚学”。已做
了一些成绩,可以初步打破伪续的长期留下的影响,而逐渐理会曹雪芹的真
实境界与伪续是如何地悬殊迥异。

曹雪芹(1724—1764),是清代的“旗人”,他家自明末成为满洲人的
奴隶,清代建立后仍为“内务府包衣人”,即皇室奴仆身分;他祖先本是河
北省丰润县人,明代末年,他的四世祖被满洲兵俘虏,做了奴隶。他的曾祖
母是康熙大帝幼年的教养者(保姆),因此世代三辈四个人相继在南京作织
造官,不但是皇帝亲信,生活优裕,而且一家都酷爱文学艺术,他祖父曹寅
更是个杰出的诗人、剧作家、藏书家,《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编刊的——
共收唐诗人二千余家,诗六万余首!

由于皇室内部争夺权位的政治原因,他家受到牵连,受到屈枉,很快陷
入不幸与贫困的境地。雪芹本人一生遭遇更惨,在衣食缺短、住宿无家的处
境中,坚持了至少十年辛苦,写成一部一○八回的《石头记》——即《红楼
梦》。可惜由于后半部分(三十回左右)内容触及了政局的变革,犯了皇家
的忌讳,遂将全书割弃了原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