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义在中国[1].2]-郎咸平-东方出版社2010-纯文本-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媒体采访说,这次他们亏惨了,亏了大概20亿美元。
在迪拜华商中,有十分之一是温州的商人,他们买了大量的房子。迪拜楼宇的按揭买卖模式跟中国不一样,它是没有担保、没有抵押的。他们只要有图纸就可以卖。第一笔款交15%,交了第二笔就可以到处卖了,叫击鼓传花。传到最后,鼓停了,最后一个拿到花的,他就亏了。现在鼓刚好停。你看谁是最后的裸泳者?就是温州人拿到了这个花,所以亏惨了,亏了20亿美元。迪拜的楼价跟我们广州差不多,大概每平方米两万多块。那算什么?我们温州商人他拿上海的水平去跟迪拜比,上海很多楼盘,什么新天地,10万元以上。他觉得这么好的一个转口港,这么好的一个沙漠上的魔幻城堡,至少从两万开始还可以再涨,没想到两万就扛不住了,还没反应过来,泡沫就破了。所以现在温州商人做了一个总结,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我发现这还不出钱的35亿美元,似乎都跟我们中国人有关。是哪一笔投资呢?是迪拜世界的一个下属公司,叫做纳西尔,就是它亏的。这是一个专门骗温州商人的一个公司。击鼓传花这玩意儿,骗阿拉伯人,不好骗,因为是自己兄弟,大家都知道你玩什么游戏。骗欧洲人呢?欧洲人也精得像猴一样。骗美国人呢,更不可能,美国人根本就不来阿拉伯世界。最后只有骗“老中”,而在“老中”的眼中,可能迪拜是世界上一个最奢华、最容易创造概念的地方。
而且问题是,迪拜危机不只是在于现在这个债务重组,还在于将来。迪拜的地产项目,有400多个是停滞的。迪拜最大的人工岛项目,那个棕榈岛,有上海的一个老总、中州国际控股集团的老总,胡宾,他就买下了那个上海岛,还搞什么卢浦大桥、徐浦大桥。他总共打算在岛上建70座别墅,在还没有一块砖的情况之下,就卖了12座。所以说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工岛,包括世界最高的迪拜塔,800多米高,比台北101大厦要高300多米,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烂尾工程。
五、谁会是下一个迪拜
迪拜危机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它可能会产生第二波金融海啸,而在于它这个警示意义。它会给中国一面镜子,反观自己。因为刚才说中国也挺喜欢追求高速度的,也挺喜欢这种发展模式的。迪拜不是要搞全世界最大的这个、最大的那个吗?我们不是也常讲嘛。我们要办最大的什么什么。我们最喜欢“最”什么,跟他们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今天整个国家建设看起来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最快的。
“最文化”其实是值得反思的。2009年3月份的时候《时代周刊》曾经提示说,迪拜你这种模式,泡沫会破灭的,但迪拜不管。在迪拜这个酋长国国内会有一个什么想法呢?那就是从2009年1月份开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它采取的是粉饰太平。只要媒体敢报导对酋长国经济不利的消息,最高可以处罚27。25万美元。它采用这种方式来催生“最文化”,不断撑大这个泡沫。
现在迪拜成了一个标本。谁会成为下一个迪拜?希腊、俄罗斯,还有印度,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迪拜。最近希腊就曝出债务危机。债务占GDP的比例在国际上有个警戒线,60%。迪拜达到了103%,而希腊2009年是99%。
迪拜的危机已经提示了一点,就是新兴市场不一定是很安全的,中国其实就属于新兴市场的一部分。很多媒体其实做出了反应,包括《人民日报》最近一个文章出来,就是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是不符合国情的。
 
 延伸阅读 
迪拜&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
现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CCC)确实有点像淘金热时期的城镇:成长迅速、经济转型、累积前所未有的巨额财富、境外人士蜂拥而至。GCC市场昔日遭到冷落,现在却成为全球企业争相竞争的香饽饽。媒体也开始对这个区域进行大肆炒作,譬如,四季饭店或英国跑车制造商Aston Martin等全球企业的重大投资案。还有,这个区域对西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油田服务商Halliburtori甚至宣布计划将公司总部迁到迪拜。没有人能否认GCC绽放的光芒。不过问题是,这些光芒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而GCC经济重镇的地位能不能长久维系下去?现在,海湾各大首都迅速进行扩张,争相兴建豪华办公大楼,以吸引外界的目光,这会不会有一天也出现经济泡沫化,然后成了鬼城?
GCC经济体并非只有石油。但这个区域创造财富的动力,还来自石油和天然气。海湾虽然计划快速多元化发展经济,可是单单阿联酋及巴林,非石油产业在整体出口额所占比例还不到60%。其实这两个国家,石油收入在政府收入中就占了3/4。残酷的事实是,石油价格如果崩盘,会对GCC创造财富的能力造成重大打击,进而降低公共部门及民间部门投资和在当地经济消费支出的能力。GCC未来经济将会如何发展,其实看的是油价未来几年会不会崩盘。
GCC的未来就是赌石油价格能不能维系下去。
由于GCC资产目前价值居高不下,在短期内,某些产业肯定会有市场修正的风险。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房地产市场经历长时间的大涨情景后,价格非常可能遭到高估,而且会有需要调整的风险。在2007年以前,迪拜已经出现这种市场修正的迹象。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也是GCC各产业中可能进行民营化的产业,现在这些类股遭到高估的程度,远高于其他新兴市场的同类股票。
主要产业可能会出现泡沫破灭的情形,这和GCC股票市场2006年需要进行修正,股票评价才会比较合理的道理是一样的。
本文摘选自 '美' 阿米尔?雷曼(Aamir A。 Rehman)的《迪拜&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
 
第五章
丰田大战:美国版《潜伏》
丰田的关注度陡然上升。丰田这是怎么了?
狙击的真正目的是为美国车开道。
美国版《潜伏》的“余则成”——比勒律师。
美国不屑于丰田的眼泪,同样的狙击会针对我们吗?
请各位读者想一想丰田事件为什么会发生?难道你真的相信美国的谎言,这一切都是由于丰田的质量问题吗?怎么可能呢?哪有这么简单啊!丰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奥巴马总统透过三大“礼物”——贸易大战、汇率大战、成本大战——打击中国的时间太过接近,因此不由得我不怀疑这是一个阴谋。我越深入地研究这个阴谋论,越发现阴谋论的可能性越高。
请读者好好想一想,奥巴马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就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2010年的年初,美国的失业率是我想提醒各位,如果、加上半就业(就是打零工的、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口的话,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美国的失业人口怎么统计的?就是你失业之后不算真正失业,而是你领取救济金几个月之后还没找到工作才算失业。因此从你失业一直到被统计进去起码要半年以上,甚至有的要经过一年时间,因此今天10%的失业率是半年或一年以前的失业率,这就是美国的统计方法,如果把真正的失业人口再加上半就业打零工的人口全部算进去的活,这个比例要更高。2008年5月4日的时候,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真正的失业人口加上半就业人口已经高达15%。到2010年年初,这个比例应该接近19%了。这个数字太可怕了,也就是说每五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是失业人口。
这些人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工厂关闭了,那么这些工厂为什么关闭呢?因为它们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了,但是为什么卖不出去呢?因为美国消费者不喜欢买美国产品,那么美国消费者喜欢买什么产品呢?就是喜欢买中国的廉价产品和日本的高质量产品。所以对于奥巴马而言,要减少美国的失业人口,就必须要美国人不买高质量的日本产品和便宜的中国产品,要让他们回头买美国的产品,然后美国的工厂才能开工,然后工人才能就业,然后失业率才能降低。因此对于奥巴马而言,他的釜底抽薪之计就是打破日本高质量和中国便宜货的神话。而前面章节讲的就是美国透过贸易大战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货便宜的神活就被打破了。那么美国又如何打破高质量日本货的神话呢?那就是丰田大战。美国为了打这个大战,它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就开始精心策划一个美国版的《潜伏》,请读者细细品味一下美国版《潜伏》的男主角——美国的余则成的精彩故事。
背景提示
丰田危机,谁是幕后策划者?召回背后,谁在左右规则?釜底抽薪,如何让老百姓痛恨日本车?丰田有问题,可是我告诉你,通用和福特一样有问题,而且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召回?
舌战听证会,丰田章男洒泪能否感动美国?听证会过程,就是一个激情的演出。什么目的?就是为了国会议员中期选举之用,他必须非常尖锐地问问题,非常强有力地问问题,甚至要问很多的问题,以使摄像机不断地照着他。
美国版《潜伏》上演,丰田引“狼”入室。再现谍战情节,神秘先生出手重创丰田。联合狙击,致命表态让丰田无力回天。找了这么多律师行之后,发现只有一个人是每次都打胜,这个人就叫余则成。他把75页对丰田的起诉书,提交给了美国洛杉矶加州东部地方法院。他竟然建议丰田用户停止驾驶丰田车,这句话导致丰田的股价瞬间跌了6个百分点。
一、丰田怎么了:公众关注度为什么陡然上升
可能你们的很多朋友都是开丰田车的。全世界质量排名第一的丰田汽车,最近竟然遭遇滑铁卢。我们发现丰田汽车的质量原来是不行的,在美国遭遇连番羞辱,甚至连丰田的一把手——丰田章男都大老远地跑到美国去,于2010年2月24日接受美国国会的质询。日本人很有意思,在这个节骨眼儿还是用日本人的方式来处理美国人的问题:先鞠一个45度的躬,对方不满意;再鞠一个90度的躬,对方还是不满意;然后开始哭哭啼啼的。那是日本人干的事,在日本,你哭一下,道个歉,日本人都会原谅你。但美国人不会,你太不了解美国人了。
我想问读者一个问题,你们相信吗?你们觉得日本丰田车的质量可能如此大幅度地下滑吗?可能比美国汽车差吗?我看了这个案子,我坦率地告诉各位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肯定是阴谋!
背景提示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眼下,这句广告语所标榜的全球汽车业的标尺——日本丰田公司,正深陷在一个由“脚垫门”、“踏板门”、“刹车门”等引发的大规模召回泥潭之中。2010年1月21日,日本丰田公司宣布召回约230万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8种型号汽车;1月26日,丰田宣布暂停在美国市场销售的8种型号汽车并同时关闭部分生产线;1月28日,丰田再次宣布从美国市场召回109万辆汽车,从中国市场召回7。5万辆汽车;1月29日,丰田宣布从欧洲国家召回180万辆汽车;2月2日,丰田宣布从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召回18万辆汽车;2月4日,丰田宣布从日本和美国市场召回27万辆丰田旗下的普锐斯汽车。即使最资深的行业专家,也从未见过哪家公司同时有这么多车型的汽车陷入危机。日本丰田到底怎么了,丰田危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呢?
 
图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