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动物精神-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利率,让美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
但这也使房地产泡沫更趋严重。我打算就此问些尖锐的问题,让温和的希勒发表一点批评意见。如果房地产市场崩溃,格老的继任者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能够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挽救美国经济?美联储是否已用尽其一招致胜的降息法宝?
“伯南克认为,房地产泡沫并不存在,”希勒表示。“白宫的网站上说,伯南克最近表示,基本面为房价波动提供了解释,一些投机市场除外。”这位美联储新任主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 ”,希勒继续说,但他并未对行为经济学表现出任何兴趣。
这就是他低估房地产投机所致危险的原因。“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创新之一,就是将心理学引入了经济学研究,但他对此并不敏感。”
资产泡沫与行为心理学 
接下来我们就谈到了希勒资产泡沫理论的关键内容:无论是郁金香、股市或者房地产,人们看到某类资产价格上涨,就会变得非常兴奋,于是他们购入更多此类资产,进一步将价格推高,直到市场价格难以维持。他表示: “泡沫由一个‘致富故事 ’、人们的兴奋和痴迷所导致。” 然后,一旦市场失去这种推动力,将会出现反向趋势,即在情况进一步恶化前,人们争相抛售(此类资产)。
希勒的妻子是一位行为心理学家。他欣然承认,这并非巧合。 
我倾向于同意他的分析,但我可不愿看上去跟他那些慵懒的学生一样。
我问道,首先,他是否低估了低利率对引发全球房地产泡沫的作用?房价可能看似高得离谱,但如果房贷成本很低,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希勒的回答似乎早有准备:就历史角度来看,目前的利率并非很低,而美国利率正在上升。对美国公众而言,数量空前的可变利率按揭贷款(两年内增长了一倍)则代表着危险。 
我提出的第二个批评是,学者仅指出市场何时过热是不够的。知道市场过热而导致爆炸的时间,才是真正有用的。换言之,即时机问题。这一点他也承认。他戏言:“如果我知道这个答案,那么我会成为非常富有的人。”
现在我们正在仔细挑选主菜。我们都点了鳕鱼饭。
我打断希勒,问他觉得食物如何。他说: “鱼的味道有点淡。”他说的对,那鱼吃起来像是味同嚼蜡的烩饭。
希勒对于贪婪的关注,是《非理性繁荣》中一个引人瞩目的主题。他在书中写道,自 1962年以来,美国博彩业增长了60倍。他指出,这种新发现的风险癖好已经蔓延到人们的投资方式上。
他认为,地产泡沫已经代替了上一次的股市泡沫,成为人们贪欲的焦点。我认为,这一说法似乎更像一种个人道德判断。他是个道德学家吗?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我可能有些清教徒色彩,我不赌博。”
他从未去过拉斯维加斯。他唯一去过一次的赌场在蒙特卡洛,是跟他的一个成年儿子一起去的,在那里,他不可避免的输掉了100欧元。
投资与建议
稍后,希勒吃了一份肉桂冰淇淋水煮梨,他认为很好吃。这时,我们谈到了他自己的投资方式。如果这位教授认为,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发展过热,那么他如何投资呢?把钱放到床底下的纸箱里吗?
希勒的建议是将投资多元化,在银行多存些钱,或投资于“令人乏味”的通胀保值债券。
但他确实拥有两处地产:一处在纽黑文,另外一处在長島海湾(Long Island Sound)。后一处的房款来自他出售自己创建的一家研究公司得到的收益。那里没有电力供应,他通过望远镜看星星。
他可以说出肉眼能够看到的所有星星的名字,并且似乎对于多数人忽视夜空感到失望。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我们生活在自己可以看到的银河系之中。他们说:‘天上都是些什么东西呀?’人们的兴趣索然让我吃惊。”
几天后,希勒(“鲍勃”)给我发送了一份洋洋洒洒的电子邮件,澄清了一些他在饭桌上谈的一些事情(“无拘无束地谈话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但我认为糟糕的记忆和事实错误让这次谈话有了些瑕疵”)。
这封电子邮件的多数内容,都是在谈 “安逸”以及它是否适合来描述朗塞斯顿酒店。他的用词显然准确。他写道: “这个词的意思,更多的是指社会的友善、传统,或诸如此类的整体氛围。 ”
此外,他还谈到了数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他轻视经济学的数学一面,对此他力图纠正人们的误解,称自己是经济学中数学特性的“狂热推崇者 ”。
用我的话来讲,人们之所以误解他,是因为那些纠缠于数字的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事实上,要想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伟大成就,我们就必须成为一位多面手, ”他写道,“但当代生活没有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那样做。”
用餐地点:朗塞斯顿酒店餐厅,伦敦西8区肯辛顿
菜单:
1份配有蓝纹奶酪面包丁的花椰菜汤 
1份油炸苹果酱黑香肠
2份配有欧洲萝卜汤和咖喱酱的烤鳕鱼 
1份肉桂冰淇淋水煮梨
1份咖啡
1份瓶装矿泉水
1份酸果蔓汁
总计:52。75英镑
译者/何黎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 
原书名: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原出版社:  
作者: 保罗·克鲁格曼   译者:  
定价: ¥30。00 ISBN: 978…7…5086…1439…7 
出版日期: 2009…3…1 开本: 16开(160×220)  

内容简介: 
但凡思考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问题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那是一场无妄之灾,而不是无法避免的悲剧。他们认为,假如当年赫伯特?胡佛没有在经济萧条迫在眉睫时还试图保持预算平衡,假如当年美联储没有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来维护金本位,假如当年政府官员迅速向境况不妙的银行注资,以平复1930~1931年间蔓延开来的银行恐慌,那么1929年的股市崩溃将只会引发一场普普通通的、很快被人遗忘的经济衰退。他们还认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已经汲取了教训。真的是这样吗?

1929年股市大崩盘,拉开20世纪大萧条序幕;1982年债务危机,第三世界国家遭遇危机后的萧条;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至今仍在萧条中徘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诸多经济体深陷衰退;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愈演愈烈,经济萧条再度袭来;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前夕,克鲁格曼再次预言,21世纪严重经济衰退无法避免,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

经济萧条从未远离我们,萧条经济学重返历史舞台

旧作新颜,恰逢21世纪首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萧条经济学卷土重来。

灾难深重的金融危机,挥之不去的萧条阴影,束手无策的政府,茫然失措的大众,美国怎么了,世界怎么了? 

本书没有方程式,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经济学行话,这是一本所有关心世界经济走向的人都能读懂的书!
 

模糊数学 布什税收政策导读 
原书名:  
原出版社:  
作者: (美)保罗?克鲁格曼  译者:  
定价: ¥25。00 ISBN: 978…7…5086…1562…2 
出版日期: 2009…6…29 开本: 16开(170×240)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00~2001年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布什的减税方案为富人带来了实惠,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并未受益;美国的财政并不足以负担大额的减税,“小政府” 无法提供必需的社会保障;减税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加了财政负担,深化了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 
 
目录: 
引言 第一篇 越少越好?
1 减税的政治学
2。减税的经济学
第二篇 追随资金的踪迹
3 收入与支出:联邦预算
4 变成王子的青蛙:财政盈余的来源
5 林中之鸟:财政盈余预测 
6 花钱太多?设定一个盈余目标 
第三篇 实施减税 
7 布什的计划:基本要点 
8 为了更富的人,为了更穷的人:谁将从减税中获益? 
9 替代方案 

相同的经济学,不同的政策处方 
原书名:  
原出版社:  
作者: 丹尼·罗德里克  译者:  
定价: ¥34。00 ISBN: 978…7…5086…1499…1 
出版日期: 2009…6…23 开本: 16开(170×240)  

内容简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了大多数新兴经济体,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献计献策”,为接受援助的经济体开出相同的“经济药方”,结果却事与愿违,除了韩国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泥足深陷。非洲和拉美国家接纳了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的“经济良方”,经济却依旧陷入困境;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特异独行,却大获成功,走上繁荣之路。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危机中,经济学家是继续开出统一的“经济药方”,还是让对症下药,走出各国特色?经济学家以及国际组织能否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指引全球经济走出困境?相似的经济学原理,就应该让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实施相同的政策吗?一种经济学,多样的国家,多样的药方,才是经济复苏及发展的王道!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导言

第一篇 经济增长

第一章 对50年经济增长(及其缺失)的一种诠释
第二章 增长诊断
第三章 制定增长战略的实用方法

第二篇 制度

第四章 21世纪的产业政策
第五章 高质量增长的制度基础
第六章 选择合适的制度

第三篇 全球化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的治理
第八章 从发展的视角看全球贸易治理
第九章 全球化为了谁? 

致谢
? 英国《金融时报》、《外交事务》鼎力推荐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罗伯特?索洛、乔治?阿克洛夫以及著名学者罗伯特?希勒联袂推荐
 
伯南克的考验 
原书名:  
原出版社:  
作者: 约翰·冯·奥弗特韦德   译者:  
定价: ¥35。00 ISBN: 978…7…5086…1498…4 
出版日期: 2009…6…1 开本: 16开(170×240)  

内容简介: 
美联储,全世界最重要的央行之一,它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动向。在被人们奉为传奇人物的保罗?沃尔克和艾伦?格林斯潘治下,美联储引领美国造就了无数经济神话。与此同时,他们也对自由金融市场无可争议的益处奉若神明,而这种信念最终将美国经济拖向了深渊。

2006年1月31日,本?伯南克,一位在学界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正式就任美联储主席。然而,屡创新高的财政与贸易赤字、虚火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高企的油价、伊拉克战争、次贷危机及由其引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临危受命的伯南克与美联储应对危机的举措不仅事关美国前途,也攸关全球经济安危。前任留下的神话将成为伯南克的桎梏,还是新的起点?他能否走出阴影,续写传奇?了解伯南克,了解美联储,将为我们掌握美国及全球经济走向指明道路。 
 
作者简介: 
约翰·冯·奥弗特韦德 比利时智库VKW Metena的主任,前比利时新闻杂志《Trends》的主编,曾撰写多部德文著作,并著有广为人知的《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大学如何汇集那些革新了经济学与商业的思想家们》一书。 
 
目录: 
导言 3
第一篇搭台唱戏:美联储的历史和承销商的风险管理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