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山战役的同时,为收复罗店,第15 
集团军反复向日军发起攻击。但因
日军攻陷宝山后,以一部积极沿宝罗公路向西攻击,吴淞方面日军也越过泗
塘河西攻,并且其新增部队陆续于宝山、狮子林、石洞口之间的地区登陆,
中国守军部队侧背受到威胁,不得不转取守势。第67 
师与敌对峙到
9 
月10
日晚,日军又增兵千余人。11 
日18 
时,罗卓英令第98 
师力保月浦附近阵地,
不得已时逐次向后撤退至广福附近地区待令;令第11 
师掩护第98 
师转移。
第98 
师因与优势之敌多日连续苦战,损失甚重,团长阵亡
2 
人、伤
1 
人,营
以下官兵伤亡更大,渐呈不支,乃于12 
日26 
时开始在第11 
师掩护下,向广
福撤退,旋赴太仓休整。

日军第44 
联队一部及伪军于芷山部于此期间向浏河镇发起猛攻。中国守
军第56 
师主力及第14 
师第80 
团、第58 
师第172 
旅奋力反击,日军终未能
越过浏河。至
9 
月11 
日,双方对峙于浏河附近。

在第9、第15 
集团军与敌浴血奋战的同时,第
8 
集团军依据第
3 
战区司
令长官部的命令,负责杭州湾北岸及浦东地区防御,防备日军由此登陆,夹
击上海华军。其以一部担任沿海警戒,各师主力分别控制于月浦镇、南桥、
平湖、硖石镇附近。日军自
8 
月15 
日至
9 
月11 
日间沿黄浦江屡次袭扰浦东,
均被击退。该集团军除以炮火支援第
9 
集团军作战外,又奉命以第57 
师向上
海方面增援,余均据守既在防区,监视日海军行动。


第二章众志成城御敌锋

转攻为守

多事之秋的世界,灾难频仍的中国。远东的隆隆炮声,把世界的目光吸
引到了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正当世人以不同的心态和感受,猜测东方战局发
展前景的时候,淞沪战场的形势,受制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逐步走向了祸福兼蓄的另一个必然阶段。

自淞沪会战开始以来,第3战区的部队先以优势兵力围攻日军据点,盖
因其工事坚固异常,中国军队攻击武器不济,且于战机把握及组织指挥方面
均有不当,未收显效,给日军以喘息之机,导致其大批援军赶到,造成被动;
次而循沿江抗击登陆之途,又因日军炮火猛烈,尤其是作战区域均覆于日海
军舰炮火力网及空军攻击航程之内,中国军队无力控制海防、空防,且坦克、
重炮等攻击武器较敌相差甚远,伤亡惨重,因而在浴血奋战、逐地争夺、控
制要点的战斗过程中,在双方增兵廖战的力量消耗中,渐次失去优势,被迫
转攻为守,战役由此进入了一个更为艰难、惨烈的时期。

毫无疑问,这一阶段的到来,是日本帝国未曾想到的。本来,在日本军
方的眼中,中国军队是不堪一击的。但是,一月来激烈战斗的事实证明,当
日本侵略者打开“潘朵拉的盒子”,把瘟疫播撒到中国人民头上的时候,也
给战线绵长、兵力不足的自己种下了恶果,追求“速决战”的梦想并未如愿
以偿。中国军队的顽强出乎意料。日军既然不想立地成佛,自然也不愿放下
屠刀,而只会将其举得更高。因此,淞沪战役打响不久,日本在积极向上海
派兵增援的同时,于8月17日召开内阁会议,决定“放弃以前的不扩大方针,
等划战时形势下所需要的各种准备对策”。8月20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公
开向报界宣称:日本政府决定以武力解决中日冲突。下旬,近卫文麿和陆相
杉山先后声明:“今日日本唯一之途径,为痛击中国使之屈膝,而不再有主
战之精神”,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决不陷于中国的长期战争的策略中”。
日本视淞沪战场的长期战争为陷阱,并非没有道理。为了摆脱可能由此引发
而出现的全盘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日军加快了增兵淞沪战场的步伐。

8月下旬以来,日军上海派遣军的部队陆续抵沪。到9月中旬,登陆的
日军计有:陆军第3师团、第9师团、第11师团和第12师团的一个联队,
及重藤旅团(以日本驻台湾守备军编成,旅团长重藤千秋少将),配属坦克、
轻重炮兵、工兵等独立联(大)队。其在沿江口岸登陆后,即投入战斗,于
压迫中国守军的同时,逐步向内陆扩展。

在淞沪战场的第3战区各集团军逐步转入战略防御。

9 月13 日天不亮,第18 军第42 旅代旅长郭汝瑰少将就出现在南塘口的
阵地上。阵地周围,许多部队已在陆续后撤,身旁的一位团长禁不住问道:
“旅长,前方的部队都在后撤,我们呆在这儿很危险呀。”

郭汝瑰一边检查阵地构筑情况,一边回答道:“战区长官部正在调整部
署,友军的后撤是为了重整战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长时间地守往脚
下的阵地,迟滞日军突进,为友军建立稳固的防御体系争取时间。”

天际渐渐显出太阳的光芒,远处的天上几十个黑点愈来愈大,那是日军
的飞机。郭汝瑰等人刚刚钻进旅指挥所,雨点般的炸弹就在前后左右炸裂开
来。郭汝瑰面对死亡的威胁,笑着对手下的参谋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有这么多日本人给我放炮祝寿,自感洪福不浅。”说笑间,一颗炮弹正落在
指挥所上,弹片横迸,尘土飞扬,房顶上的瓦片稀哩哗啦直往下掉。多亏郭
汝瑰戴着铜盔,“丁当”一阵响声过后,郭汝瑰要来纸笔,准备写遗书。

日军按照以往的模式,先炮击,再冲锋,战斗异常激烈。郭汝瑰命令1
个团在正面阻击,另
1 
个团作预备队。日军不时突破阵地,但每一次都被守
军发动反冲锋夺回。几个回合下来,部队伤亡极大,
1 
个团冲锋
3 
次就打掉
了一大半。充当预备队的第84 
团第
1 
营营长宋一中,带了一个营反冲锋,被
日军打了下来。先后在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和中国陆军大学毕业的郭汝瑰,一
改平索极富修养的儒雅气度,两眼红得怕人,命令手下士兵将来一中捆绑起
来枪决。宋一中不甘心这么去死,苦苦哀求给他一个为国捐躯的机会。获准
后,宋一中身先士卒,带部队再次冲杀上去,不顾一切地把阵地夺了回来。
也真怪,人想找死的时候,却偏偏碰不上死神。宋一中不仅未死成,甚至连
轻伤也未曾负。

形势愈发险恶了,好几次日军都突进到指挥所附近。第84 
团团长劝郭汝
瑰下令撤退,郭汝瑰白了他一眼,只管坐下来给师长写下遗言:“我8000
健儿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
若阵地失守,我就战死疆场,身膏野草。他日抗战胜利之时,你为世界名将,
乘船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身旁的团长看了遗
书后,自感惭愧,当即转身返回前线督战。

连日战斗,阵地已失去往日模样,并逐渐后移。第42 
旅右翼的第40 

和左翼的第67 
师胡琏旅的指挥所,被炮火夷为平地,于是
3 
个旅长共用1
个指挥所。战斗正激烈进行时,第67 
师前线的一个团长给旅长胡琏打电话:
“我没有子弹了。”此刻胡琏处子弹已用光,恰好第42 
旅的子弹运到,郭汝
瑰即让胡琏通知该部领取子弹。该团领去第42 
旅的子弹,稳住了阵地。

由于阵地战壕无法挖深,且筑得不坚固,浮于地层表面,敌人一眼就能
发现。敌军进攻时,先用炮火瞄准阵地目标轰击1—
2 
小时,官兵多数被弹片
炸伤。有些缺乏经验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一遇炮击,即跑出战壕,躲进附近
的竹林,或到小山包后面隐蔽,敌军随之将部分火力对准竹林和小山包射击,
部队伤亡很大。敌军冲锋时,战士们才能抬起头来,用轻重机枪猛扫,此时,
敌军的“37”平射炮则很快瞄准机枪阵地,一阵轰击,阵地旋即被毁。第14
帅的山炮营共有
8 
门山炮,口径小,射程短,东一炮西一炮,对敌人构不成
威胁,无法有效支援阵地战斗。艰苦卓绝的誓死拼杀,一直持续到
9 
月19
日(中秋节),第42 
旅才接到撤退命令。当向第
4 
军移交防务时,全旅8000
多人只剩2000 
多人,而且多是伤员和炊事员。全旅36 
挺重机枪只有
4 
挺可
用,其余概被敌“37”平射炮打坏了,唯独一个迫击炮连的炮一门未坏,人
员伤亡也很少,原来他们把迫击炮阵地设在一片开阔的棉花地内,对敌开炮
时,不用炮架,只用手托起炮筒,连打几炮后,马上搬到几十米以外再打,
成功地减少了损失。

固守南、北塘口
7 

7 
夜的勇士们奋勇杀敌的事迹,激动了上海人民的
心。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慰问团,专门来该旅慰问,何香凝女士还托人给
郭汝瑰送了一件毛衣,以示对他的表彰和鼓励。

仗越打越大,淞沪战场已变为整个中日战争的焦点。
9 
月12 
日,蒋介石
委员长亲自兼任第
3 
战区司令长官,摆出了与日军决战淞沪的架势。

淞沪会战进入了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扑朔迷离的时期。


艰苦抗御

军事学家认为,防御作战不如进攻作战那样易于取得成效,主要原因在
于此种方式的作战,较难获得支配战争进程的主动权。在淞沪战场上,作为
防御的一方,中国军队只能通过较长时间的艰苦抗击,逐步消耗对方的力量,
改变战局,来争夺作战的主动权;而作为战役进攻的一方,日本军队则主要
是通过不间断的优势高效进攻手段,大量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来保持作战
的主动权。无论如何,作战的主动权,对于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争夺
主动权的斗争,不仅以其必要的方式贯穿于战役活动的全过程,而且具体地
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战斗行动中。这一点,在始终以“速决战”作为对华战
争指导方针的日本军队方面,表现得尤为充分。

9 月上旬的一天,日本东京皇宫前的广场上如同以往一样,人迹稀少,
气氛肃然,几名宪兵像幽灵似地游荡着。一辆黑色的轿车无声无息地从宪兵
面前滑过,尽管车窗被纱帘遮得严严实实,但宪兵一看车子就知道,里面坐
着皇族身份的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殿下。

伏见宫此番进宫是为了淞沪作战。仗已经打了近一个月了,日本陆海军
虽然已经遏制了中国军队初期的进攻,并在市区外围进行了成功的登陆,迫
使中国军队逐步后撤。但是,战况的发展远不如日军大本营预期的那般顺利。
伏见宫沉思着,不禁想起了“卢沟桥事变”发生当初,国内军界、政界要人
们那种激昂必胜的汹涌气概。帝国国会议事大厅里,人头攒动,议员们的脸
上充满愤怒的神色。一位其貌不扬,矮小丑陋的议员跃上桌子大喊大叫:“对
中国人只有一个办法,教训、教训、不断地教训!只要满载帝国军人的列车
一开过山海关,中国政府就会屈膝就范!”在通过出兵追加预算的时候,议
会议员无论是何党何派,都表示了绝对一致的态度,而在以往是会吵闹一番
的。当时,也是在皇宫,陆军大臣当着天皇的面信誓旦旦地保证:“三个月
征服中国!”可是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