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人演讲在清华-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大公司就能够可以使它变成一个成功的企业。最成功的企业,是把它的流动资金周转成功,把它的公司的价值提高。那么刚才我说,报纸企业利润是很低的,那么现在我讲,新媒体最主要的它是一个智慧为主的媒体的企业。为什么在一年多前,互联网的投资进展这么快呢?也有的网站就会制造内容,也有的网站内容没有。将来的挑战呢,就是你要制造多少内容,你要讲什么故事,讲很有意思的,你讲什么故事人家愿意听的?这故事全是用文章、文化、加音乐,还有视觉器包含起来的包装起来的,要表达出来,这个就值钱了,这个就是10倍,20倍,50倍,100倍的智慧产业。这个就跟文化产业有直接关系。所以刚才我讲过,在媒体当中,最赚钱的是节目制造者,而不是电视台和这个网站。

    提问:张老师,我手里有两组数据,一个是新闻集团在1995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配,还有一个是新闻集团1999年的年度报告里的比例分配,我发现收入有一些变化,像电视业从原先的21%增长到25%,电影娱乐业从26%增长到32%,而报业却由34%降到了19%,这是不是证明有些部分在往上涨,有些却是在慢慢萎缩?
    回答:电视的收入因为买的福克斯电视台,所增加的电视方面的收入,1995年到1999年,电视台的数量增加了。报业没改变,报业是平的,1995年之后就没有购买任何报业,所以报业是平衡的。电影呢,1999年的是报的1998年的电影,1998年电影取得最成功的收入,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你看看到2000年就下去了。但刚才那个杂志也增长到22%了,这跟报纸是相反的。新闻集团的杂志英文叫TVGuide,是电视导报,他是购买了42%的电视导报的股权。是这个分别。

    提问:我还有一个问题,将来电视媒介的发展趋势会有电视电脑和电讯的融合,我也知道您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像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种新技术最近几年来的发展?
    回答:这个可以讲4个小时。你要看看人的心态,如果在新媒体当中,你要注意一下,不是以科技领先解决现实的问题,而是人的心态。你看电视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你是躺着的。你在电脑前呢,你是坐得直直,眼睛盯着屏幕看的。这两个位置是很难结合起来的,对不对?所以你讲,电视机为什么不可以解决我做互联网终端的要求?这不可能,你不可能躺在家里去看,你一定是这么很慎重的去看。那么相反来讲,在你的电脑屏幕上面很小小的一个电影,你会不会看?你不会看,听新闻还可以,你不可能在你写文章的同时看电视,我自己也不行。但是你开收音机听音乐还可以,开收音机听新闻可以,但你把要看的电影摆到你的PC屏幕上,不可能。同时你把屏幕PC的桌面摆到电视上,也不可能。大不了你在你的电视上做个电讯就完了。还要简单的电讯,再复杂一点的也不一定能做。所以互联网上电脑的显示器跟电视的结合,可能需要一个长远的时间,还需要一个合作,怎么合作呢?强大的旧电视机显示器,已经不是电视了,是数码显示器,你呢,可能用口,不用打字了,就说:今天,我要看电视节目了,它马上给你安排。同时我讲我要算一算我今天的作业。到这个方便的地步之后,两个才可以结合,这可能是10年20年以后的事情。那么这两个结合,我跟Microsoft干了7年的时间,也没办法把两个统一起来,因为他的愿望是增加电脑这部分的应用,我们搞电视的是要增加电视方面的应用,这两个是合并不起来的。但是发生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刚才我讲的这个小小的PC,就是PAD。这个小小的东西,对电话用处大了,现在产品已经出来了。这个亚PC部分再来解决电视终端,就不可能,谁要在这个上面看电影看体育?不可能,看球,看乒乓球,更加不可能。电话简单的电视今年就接口了,同时变成彩色了,这个可能会代替解决PC跟互联网终端的一部分要求。主要是将来无线的应用,速度加快之后呢,可以放简单的新闻,可能短时间对互联网终端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

    提问:我们都知道,西方媒体和东方媒体相差非常远。西方媒体不管走市场规模、技术、实力都比中国的强很多倍。那么您刚才讲到,媒体的竞争是靠内容,我想是在西方市场上,西方不同媒体之间,是靠内容取胜,内容取胜的规则,对于西方媒体和东方媒体之间的竞争适用不适用?如果适用的话,是现在适用还是将来适用?如果现在不适用的话,那中国如果想在国际社会上传播出自己的内容做得更好,更有水平之外,还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
    回答:其实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很多方面都相当好奇。比如说清华女学生每天在干什么?他们对这些很有兴趣。你是哪里来的,你怎么进清华的,你在清华念哪一个系,你念完书后将来到哪里去,你将来对对象有什么要求?这些对外国人来讲是很有趣的东西。你将来以后的发展,外面的人很难了解。咱们在国内来讲,有没有这种记录呢,很少,所以你可以想一想,怎么把一般中国人的生活,稍微变一变我们的语言,使它们从我们老百姓的角度去看,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这个方面是大家都相当感兴趣。因为西方的电视节目,一个叫做Friends;一个叫做ER,可以说,每三周,他们编剧的都要开除,讲来讲去都是那回事情。没有什么新的故事,没有什么新的内容。所以为什么《卧虎藏龙》在美国这么受欢迎呢,就是内容,就是新的内容越来越少了。但中国新的故事相当多呀,可惜我们没有好好的去把它编起来,所以你讲我们可不可以从这个角度发展,我想是可以的。

    提问:我还有一个问题,您刚才讲到《卧虎藏龙》在中国不被看好,那么把中国人不看好的东西,中国人不太喜欢的东西拿到西方去,受到西方人喜欢,这是不是有点迎合西方人口味的意思?
    回答:你要打进人家市场的话,就得了解人家的需求。换句话说呢,观众是为主。国内很多内容并不受欢迎的,你还在看吧?对不对?这个呢,稍微改变一点的话,那你就会受欢迎。所以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就跟我们经常讲的一个笑话,每个队员吃的药是不同的。这个药给你吃你会病,给人家吃就医好了。

    提问: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您刚才讲到清华女孩的生活,美国人会很关心。那么我想问一下,比如说我现在写了一个清华女孩的生活,我怎么让国外的人知道?我难道要把它放在我的个人主页上,给外国人看这个故事吗?我问这个问题就是想说,在我们中国的传播技术不是很发达,没有进入市场能力的情况下,光有内容的话,我想目前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回答:现在可以说西方国家对中国现在的发展尤其是年轻人的发展很感兴趣。比如说,今年吧,我看可能有几十个制片人会来国内谈新的电影,新的书,我估计他们都会来。那么,主要就怎么样了解你的书的内容,让他们改成银幕上的故事,然后把它推出来,我看今年你们会发现很多这种内容取向,就因为西方国家处在内容上的重复的情况当中。但是中国方面的很多内容你不能就随随便便把它放上去,因为中国人的讲话有他自己一套文化传统.那么一两句讲不清楚的,可以当做背景放进去,那会很有意思的。所以如果你是作家的话,以后很受欢迎。

    提问:我想问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美国媒体在炒作中国的选题的时候,中国反击的时候,经常选择的是美国的印刷媒体做靶,很少选择它的视觉媒体。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美国印刷媒体是不是就是比视觉媒体的影响大?第二个问题,每次当中国的选题炒作完之后,中国肯定会据理力争,说出问题的真相,也许,这个真相被他们所认可,那好,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美国媒体对于自己的报道失真,除了要受到市场经济的自然惩罚之外,它自己有没有一套完整的自我纠错手段?如果有的话,可否请您介绍一下。
    回答:我先回答你的最后一个问题。从这个法律的规矩来说,报业的股东是无权来管报业的新闻发表,干扰任何报纸的文章,这个是原则。那么在这个原则上呢,通常可以说是保持这个原则,为什么呢?如果这个老板干过一次的话,这个报纸的威信就下降了。这个对职业的编辑来讲是关键,尤其如果你是个主编。你说这个文章可以出,你老板说这文章不可以出,那他这个主编的位置就没有威望。所以这个当中的关系就非常明确。那么,万一他写的文章是错的,那么经常有人写信,比如说我经常写文章,我对他提议,他也要接受。但是问题在哪里,比如他讲错了后,我写的抗议,登小小一条,讲他讲错哪里了,不可能的事情,这个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所以没有办法了,纽约时报跟你讲话,你要想好再登出来,你就找华盛顿邮报,或者找别的报纸去登。电视节目影响力非常大众化,而不是煽情。所以如果研究大众传播的煽情的话,你知道,人的记忆是很短的,大众记忆是很短的,一天就过去了。报纸是永远留住的,看这个文章的人是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的,而大众化的报道很快就过去了。所以这两个方面呢,为什么从中国来讲对报纸类的文章非常注重,美国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比较注重,别的可以不计,因为这两个报纸影响在西部东部的政客,纽约是大财团,华盛顿是美国国会和领导人所在地。所以这两个地方影响着那些人,而那些人对电视的报道是不注重的,今天讲他好,明天讲他坏,他不当一回事的。像报纸呢,他是认真去斟酌的。所以这两者是不同的。

    提问:刚才您讲的信息流的问题,讲到清华要出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但现在比较流行的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从制造业,可口可乐,或者其他,从来没有过多报道关于媒介行业的管理。媒介行业面临两大潮流,一个是购并,这种整合,一个是分离,更专业化。那么这个里面更大的问题是管理和经营。那么也许投资的不是机会,整合媒介首先在于整合其管理者。那么对您来讲啊,还是在中国,因为中国这方面可能更欠缺一点,怎么能够做一些事情?这是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就是说,很明显我们有些学生,中国意识过强,如果美国人想挣钱的时候,他不管这钱是怎么样来的,他只要能挣钱,可中国人更多的在挣钱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一个中国的帽子。那么我们进军美国市场的时候,我觉得是应该我们对克林顿的问题,所以才特别在乎人家对江泽民提出的问题,这个我觉得很多是我们记者新面临的选择,所以搞新闻的人能不能以一个更开放的态度站在外部视角看中国,更有帮助?这样对我们整个的受众没有影响。
    回答:我看是这样子,因为从媒体来讲呢,你看看西方媒体的发展,那么我们把媒体分几个类,电视台,发展的基础是很传统的;还有电影,它的这个很简单,它是个人创造性的发展。那么新闻呢,西方新闻的开始呢,倒不是一个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去,而是高度利用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