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改变女孩一生的6位杰出女性传记%2b女生-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庆龄在南京奔走呼号,游说鼓动。她提议组织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统一处理政治犯问题。不久,平地一声惊雷,以宋庆龄为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民保盟的成立宣言称:“这个同盟不是一个政党”,是无党派性的,决不专为一党一派的人效力,不论哪国人,一视同仁。宋庆龄向新闻界发表谈话宣传民保盟的宗旨是,营救一切爱国的革命政治犯,争取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项自由。

主持正义,无党无派,一视同仁,这个极具号召力的宗旨使民保盟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顶着南京政府的高压,宋庆龄专门从瑞士请来律师,为牛兰夫妇辩护。她一次次到监狱看望牛兰夫妇,公开发表声明对南京政府迫害政治犯的行为进行抗议并要求保释。但是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要对这两人判处死刑。由于宋庆龄救援活动的广泛影响,国民党当局并不敢执行死刑,又改为无期徒刑,二人被关进南京的江苏第一监狱单人牢房服刑。直到抗战爆发后,牛兰夫妇才最终出狱。

在这期间,在宋庆龄的积极奔走、营救之下,很多革命党人都幸免于难。

宋庆龄不屈不挠的斗争使蒋介石恨之入骨,欲下毒手,可一看到宋庆龄不仅在全国,而且在全世界享有的崇高威望,蒋介石又十分害怕,生怕触动宋庆龄引起自身的危机。但拖下去眼看民保盟运动声势愈大,又心有不甘。想来想去,蒋介石想到了三十六计中的“旁敲侧击”。

蒋介石在宋庆龄身边的人中,选中民保盟总干事杨杏佛做第一个下手的对象,想起到“杀杨儆宋”的作用。

杨杏佛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孙中山逝世后,又任治丧委员会总干事。自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就一直开展反蒋斗争。尤其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后,杨杏佛以其杰出的才干,代表宋庆龄四处奔波,救出许多同志,是同盟实际工作的主持者。人们曾说,邓演达是宋庆龄的左膀,杨杏佛是宋庆龄的右臂。

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带儿子小佛从中央研究院出来,没走多远,丧心病狂的特务就朝他们乘坐的汽车开枪了。杨杏佛知道自己不能幸免,极力用身体护住儿子。所以小佛的腿部中了一弹,幸免于难。杨杏佛连中数枪,壮烈牺牲,年仅40岁。司机也同时遇害。

宋庆龄 第三章 孙中山离去后的日子(5)

    听到杨杏佛的噩耗,宋庆龄只觉得天旋地转,她眼前发黑重重地摔倒在地板上。

她太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了。蒋介石背地里暗杀她的计划、制造车祸致她重残的阴谋,她并不知道。原来她总以为,蒋介石即便要动手,也得捏造个名目,把人先抓起来,那样总还有个营救的机会。她万万想不到蒋介石执政多年以后,竟然还会使出当年上海滩流氓的手法,进行如此卑劣的暗杀!

宋庆龄坐到了打字机前。随着键盘噼啪作响,一篇战斗的檄文清晰地出现在雪白的纸上……

20日下午,杨杏佛的入殓仪式在上海殡仪馆举行。宋庆龄通知民权保障同盟的成员前往参加,这将是同盟对敌人白色恐怖的一次示威。特务们借杨杏佛的死继续威胁其他成员,他们故意泄露出新的暗杀名单,上面赫然有宋庆龄的名字。他们以为这些人将不敢出面,那样他们的阴谋就得逞了。

宋庆龄的勇气由于她外表的纤弱和美丽而更加百倍地显现出来。她顶风冒雨,准时出现在殡仪馆门口。

入殓仪式由于宋庆龄的出席而提高了规格,也由于宋庆龄的出席震慑了特务而变得相对平安了,整个仪式显得庄严隆重。

知识点: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

在革命战争中,红色代表的是一切进步热情、阶级解放的符号。与此相对,代表反动、保守的势力,便是“白色”,一切恐怖镇压行动,就是所谓“白色恐怖”。

与中国共产党在一起

蒋介石一贯把共产党看成心腹大患,必欲先除之而后快,但宋庆龄却把共产党人看成中华民族“生命的根苗”、“生命的根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无敌的力量〃”,“没有这种力量中国不能解放自己,中国不能生存”。

正因为当时她把共产党看成中国的希望所在,她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在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在当时的中国看一本红色封面的书籍,或者妇女剪短头发都可能被怀疑为赤色分子、革命者而被逮捕的情况下,她给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斗争以各种有力的支援。她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中,办了其他人难以办、不敢办的事情。

一次中共上海地下党需要去取一箱手枪和子弹,转交给红军,宋庆龄亲自出马,把箱子放在人力车上自己的脚前,顺利通过公共租界所有的卡哨。巡捕让她的车子停下来检查,她扬一扬她的名片,他们就放行了。

在白色恐怖中,上海中共地下党的电台被侦破了,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宋庆龄立刻帮助地下党设置了一部秘密电台,恢复了地下党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1936年红军攻入山西时,缴获了巨额的山西省银行发行的钞票。但当时军阀割据下的中国,出了山西这些钞票就是一堆废纸。中共急需把这些山西钞票换成国民党中央政府发行的法币。经过宋庆龄的安排,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苏区非常缺乏印刷技术力量,又是宋庆龄亲自派人到上海一些印刷厂去物色人才,经过慎重挑选,最后委派了好几位同志去苏区,有的还担任了苏区印刷厂厂长,为革命的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区缺乏医药和医疗器械,她筹措一批又一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送到根据地。

……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蒋介石不抗日被扣,生死不明,一下震惊了南京政府和宋美龄。南京乱成了一锅粥,谣言满天飞。宋美龄在情急之中,想到二姐庆龄能帮助自己,直接挂通了电话,美龄是哭着求二姐帮忙,请求协助解危释放蒋。  庆龄答应帮忙,只有一个条件:蒋要顺应潮流抗日。美龄也当场做了保证。

宋庆龄说办即办,她与中共及时进行了联系,说明了自己的意愿。中共立刻派出代表去了南京。

西安兵变的和平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为抗日三姐妹摒弃政见重新走到了一起提供了契机。

日本攻占上海后,宋庆龄转移到一个新的地点——香港去继续她的工作。

在转移出去之前,她要摆脱日本特务的监视。她的寓所在法租界(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归外国人管辖,是中立地带),为了麻痹这些家伙,在动身的那一天,她在家中安排了一种使人不可能产生任何怀疑的安详景象。两位外国女友到家里来喝茶。她和贴身女佣从后门登上雇来的出租汽车,然后开往公共租界的外滩码头,登上一艘挂外国旗的客轮。

她选择香港作为目的地是根据中共驻上海代表转达的中共中央的意见。在四年时间中,这里成为宋庆龄开展持久的、多方面活动的基地。

因此,除了短期去内地旅行外,她一直住在香港,直到1941年底日本人占领香港为止。

知识点: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EX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