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央
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49 年参与筹建中国史学会,任常务
理事兼秘书长。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1、2 卷)、
《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另主编《中
国史纲要》一书;参与合编有《中国历史概要》、《中外历史年表》、《历
代各族传记汇编》等,是我国历史上卓有贡献的史学家之一。

(王瑞)


《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年出版。
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 年新1 版。这本集子收辑了作者1949 年至1961 年间
先后在报刊上发表的33 篇论文,涉及各种各样的历史学上的问题,概括起来
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有关历史科学路线、方向问题和历史研究与
历史教学方面的论文。第二部分是对历史方法论、两汉社会性质、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历史人物评价、考古、资料与历史研究结合等某些具体历史问题
方面的论文。第三部分是关于历史与历史剧方面的论文,尤其是人所共知的
历史人物如武则天、文成公主、王昭君等提出了明确的论点。两次版本,作
者均作有后记。

(朱玉婷)


黄云眉(1898~1977)现代史学家。字子亭,号半坡,浙江余姚人。早
年曾在小学及中学任教,后历仕世界书局编辑所主任,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
究所研究员,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沪江大学、上海临时大学及上海新中国法
商学院等高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历
史系系主任,山东省民盟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史学研究,音韵训估、版本
目录,无所不精,明史方面成就尤为突出。著作有《古今伪书考证补》、《韩

愈柳宗元文学评价》、《史学杂稿订存》及《续存》、《鲒亭集选论》等。

另著《明史考证》,吸收《明实录》精华,兼采明代诸官私记载之长,是研
究《明史》的重要史料,极具借鉴意义。

(王瑞)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C·T·、郭源
新等。福建长乐人。“五四”时期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
1919 年12 月发表列宁《俄罗斯之政党》论文,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 年与
耿济之共同翻译《国际歌》歌词,11 月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任书记干
事。1921 年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同年当选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四次
大会出版委员。1923 年发起成立朴社,主编《小说月报》。1925 年积极参加
“五卅”运动,年底与郭沫若、沈雁冰发表《人权保障宣言》,撰《俄国文
学史略》。1927 年”四·一二”事变,被迫赴欧,写成《近百年古城古墓发
掘史》一书,介绍世界考古成就。1928 年回国后,历任中国公学、复旦大学、
燕京大学教授,期间出版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5 年任暨南大学文学院
院长兼中文系系主任,编辑出版综合型文学丛刊《世界文库》及《中国新文
学大系》。1936 年出版历史小说集《桂公塘》,获得好评。抗战时期,坚持
进步文化工作,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教国会、中国文艺界协会,组织复社、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中国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解
放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1958 年
出访阿富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途飞机失事遇难。

(王瑞)


《汤祷篇》郑振铎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出版。是作者研究古史
的论文集,共收5 篇文章。作者利用人类学和民俗学等探索了我国远古时代
入们生活及思想活动情况,指出了保留至今的我们生活中的某些古代风俗习
惯与信仰残余的古老根源。这不仅结个别的古史问题、个别的古书篇章提出
了客观明晰的新释义,还为古史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朱玉婷)


周予同(1898~1981)原名周毓懋,学名豫桐、周遽,字予同,笔名天
行。1916 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0 年毕业。1921 年起任商务印书
馆编辑、教育杂志社主编、上海大学教授。1933 年任安徽大学中文系主任、
文学院院长。1935 年任暨南大学史地系主任、南洋研究馆主任、教务长。1943
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1949 年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教务长、上
海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学问分前后两期,前期从事教育学研究,著有《中
国现代教育史》、《中国学校制度》等;后期致力于经学以及经学史研究,
成果卓著,有《经学历史》注释本、《朱熹》、《群经概论》、《经今古文
学》等著作及论文。曾主持编写高校用历史专业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现
仍为广大高校所采用。

(王瑞)


郑天挺(1899~1981)字毅生,又名庆牲,现代著名史学家,福建长乐
人。191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1921 年后历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
门研究鼠、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教员。1931 年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总务
长,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系主
任,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1952 年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80
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著作有《探微集》、《清
史探微》、《清史简述》、《明史读校拾零》等。曾与翦伯赞合著《中国通
史参考资料》,主持点校《明史》,编辑《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宋景诗
起义史料》;致力于为史学名著选注,有《左传选》、《汲书选》、《后汉
书选》、《三国志选》、《资治通鉴选》等,后并称《史学名著选读》。精
通古文字学、目录版本学、校勘学、年代学、史讳学、古文献学、钱币学、
谱系学、占器物学等,在史学界颇有影响。

(王瑞)


朱谦之(1899~1972)现代史学家。字情牵,福建福州人。1929 年曾到
日本留学,归国后先后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任教,致力于史学
思想方面的研究。1964 年任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宗教,
博学多才,除史学、宗教外,对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和经济等亦有涉猎。
著作甚丰,三十余种。《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一书,为以后中外
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了线索。《日本的朱子学》、《日本古学阳明学》、《日
本哲学史》等亦是从中国思想对日本影响角度,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作品。
对一千年前哥伦布比中国僧人发现美洲新大陆说提出疑义,著成《扶桑国考
证》一书。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思想文化的著作主要有《老子校释》、《李
贽》、《中国哲学史简编》及《太平天国革命文化史》等。

(王瑞)


《李贽——16 世纪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朱谦之著,湖北人民
出版社1956 年出版。全书共八个部分,介绍了李挚的生平事迹,哲学思想与
社会政治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影响等。作者认为,李贽的思想反映
了小地主的思想,也反映了市民性的思想,李贽以市民性的思想开始了与中
国封建意识形态的对立,开创了中国近代新旧思想斗争的新时代。他生活于
东西交通开始的16 世纪,其世界观也反映了东西思想的文汇,在接受东方传
统思想的同时,又以耶稣会教士为中介,接受了西洋初期科学输入的影响。
其哲学思想是各种不同思想的合成物,是一种力日调和唯心论与唯物论的二
元论;但其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实际上已孕育着唯物主义的新方
向。其思想中的自由性、平等观、革命性显而易见。该书所据资料,多为原
始资料,还有多种馆藏善本,是一部极有价值的学术论著。

(朱玉婷)


陶希圣(1899~1988)字行,名汇曾,湖北黄冈人。早年北京大学法律
系毕业,受其师黄右昌影响,后尚史学。先后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暨南
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教并研究中国社会史学,主张
历史研究必须源于史料,反对把方法当成结论,于1934 年12 月创《食货半
月刊》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起到巨大推
动作用。抗日战争爆发,曾任对日谈判代表,拒绝签署《日支关系调查要纲》,
1949 年赴台湾,是蒋介石重要幕僚。著作有《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中
国社会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现象拾零》、《中国政治思想史》、《中
国法制之社会史的考察》、《清代州县衙门刑事审判制度及程序》、《辩士
与游侠》及《孔子庙庭先贤先儒的位次》等。

(林荣珍)


吕振羽(1900~1980)湖南省武冈县(今属邵阳)人。中国历史学家。
农民出身。1926 年毕业于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曾参加北伐战争。1930 年在北
京同中共地下党员创办月刊《新东方》。1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全面
爆发后,组织和领导了“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1941 年到苏北中共华中
局高级党校执教。1943 年到延安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辽
宁省委、长春市委、东北人民政府的领导工作,后任大连大学、东北人民大
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1960 年兼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致力史学长达50 年,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
《中日问题批判》、《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史考》、《殷
商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中
国社会史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史学研究论文集》、
《史论集》、《吕振羽史比选集》等。

(许庆喜)


《史学研究论文集》吕振羽著,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共6篇,
包括历史方法沦、历史教学问题、近代史间题及附录等三部分,阐述了马克
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一些重大的历史课题如中国社会长期发展迟滞
的问题、各阶级的意识形态问题、统治阶级的方针政策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
作用等问题都作了历史的客观的分析。

(朱玉婷)


《史论集》吕振羽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 年出版。所收
13 篇论文,是作者1955 年至1960 年间在报刊上发表过的论文。论述的问题,
都是当时理论界、史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代
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社会形态问题、中国民族
关系及人物评价筹内容。

(朱玉婷)


《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史》补订本)吕振羽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年出版。本书是根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