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警察趣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人都急了 – 警察同志,怎么能是假的呢?这是真的阿!
  其实,老尹看得明白,这是真的,他说这话是故意的。这是故意给两个案犯留下蒙混过关的希望。
  那你们跟我到那边联防那儿鉴定一下,我看错了?老尹又对着阳光看看。
  好吧。。。两个人犹豫一下,还是决定跟老尹去一趟,反正真金不怕火炼,真儿不怕化验不是?
  那就走吧,你们走前边。老尹不当回事儿地说。
  正要走呢,旁边快步走过来两个半大小子,其中一个抬头看见老尹举着警证这一幕,猛地停步,掉头望另一个方向走去。
  你们俩,站住。老尹一声把两个小子喝住了。理由?废话,好人干吗一看警察掉头就跑呢?
  您。。。您叫我们?两个小子变颜变色地说,东北口音。
  老尹点点头,一叫就停,应该是没大事,看这意思,备不住是偷了家里钱出来乱跑的问题儿童,这种孩子,每年能遇上上百。老尹也不跟他废话,指指那边 – 跟着走。
  两个半大小子也是犹豫一下,还是乖乖跟着两个广西人一起去了 – 不是联防办公室,那边是火车站派出所。
  当时,两个广西人脸色就变了,可门口四五个警察正谈事儿呢,再想跑可就来不及了。
  到地方老尹就轻松了,马上讯问这两个广西人 – 第一是需要尽快落实到底抓对还是抓错,抓错了得赶紧道歉送人走呢 – 这种事儿老尹一生也只有一次;第二呢,真有事儿,送预审前的时间有限,得尽量从案犯嘴里获得更多的东西。哦,对了,还有那俩半大小子呢,老尹一抬下巴,让手下的干警先把那俩孩子分着押后边拘留室,审完这个再说。
  出乎意料的顺利,一打开密码箱,成捆的人民币滚了出来,说不清金钱来历的嫌疑人脑袋上顿时冒了汗,只微弱地僵持一下就乖乖地招供了。
  问题是其中一个广西人奉命打开第二个密码箱,众人都吓了一跳 – 枪!
  这第二个密码箱里有一支锯断了枪管的大号猎枪,还有成排的子弹!
  枪!整个派出所的警察都蹦起来了,估计那俩小子这时候要敢表现出一丝敌意,就别想看明天太阳的戏了。
  没有,一点儿敌意都没有,面对这一屋子兴奋不已的警察,俩案犯把手举得高高的,全身就剩下哆嗦了。
  赶紧把枪缴了,老尹一边擦冷汗,埋怨自己看走了眼,一边心里嘀咕不已 – 这俩人怎么把枪放在这地方呢?那碰上警察还来得及开箱子取枪么?还有,敢带枪袭警的案犯多半穷凶极恶,这俩人怎么胆儿跟兔子似的?
  说到底老尹毕竟不是专办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的,案子破了,等人家来提人,一听这情节就哈哈大笑,说不奇怪,不奇怪,他们带枪不是为了袭警的。
  原来,这两个人带枪居然是为了自卫。贩卖人口可不是轻松的活儿,那是个风险极大的买卖。要当心对方最后一刻不肯付钱,或者干脆黑吃黑,人贩子也要保护自己的合法与不合法权利不是?
  我问老尹,就因为这个得了二等功?
  老尹摇头 – 哪里哪里,日常工作么。
  真是日常工作,在老尹的日记里面,关于本案只有这样简短的纪录 – “另外,抓现行二人,拐卖妇女四名,缴获赃款及自制手枪一把。”
  短短二十四个字,连案犯的名字都没记。
  那这二等功从哪儿来的?
  好容易把两个涉枪拐卖团伙的审完了,老尹喘口气。。。
  就在这时,从派出所后院突然传来一阵咣咣砸铁门的声音。
  老尹忽然想起来了 – 对了,那后面还关着两个半大小子呐!
  四小名捕之穿拖鞋拿了二等功 (下)
  赶紧往后边走,一看,其中一个小子正哐哐地砸拘留室门上的铁栅栏呢。
  这俩被抓的小子一个十八,一个二十,发育不是很好,看着更显小,砸铁栅栏的这个看着也就十四五。
  别砸了,怎么回事儿?老尹喝道。他心里有数,估摸着半天没审,这半大小子绷不住了,兴许一路上小偷小摸,有什么要交代的。
  那小子对着铁栅栏光喘气不说话。
  老尹把门打开,心里还有一丝歉疚   瞧瞧,光顾审那俩卖人的,把这俩忘了,也快到饭点儿了,愿意交待好啊,还是早点问一下吧,问完让这孩子吃饭,我呢?这不,还得买菜去。
  就在他开门的时候,那小子忽然不喘了,冷不丁冒出一句来 – “叔叔我杀人了!”
  老尹倒吸一口冷气。
  老宋说尹运气好,至少在这件事儿上,尹自己也觉得邪 –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他一天里第二次看走眼了。第一次是没判断出那两个广西人居然带枪,第二次是把两个半大小子当成了离家出走的。那一阶段老尹主要的工作是抓逃,也就是拦截南下北上的逃犯,刑事通缉犯,教育一下问题儿童纯属顺手牵羊。
  没想到牵羊牵出一头牛来,这小子居然说自己杀人了!
  事后老尹说这次真有点儿“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他是无意中运用了刑事心理学的暗示方法。他扣人的时候什么废话也没说,让那两个小子莫测高深,认为这北京警察是胸有成竹,早在这儿等着他们呢。
  那老尹就一个人他们怎么不跑呢?
  用其中一个交代时候的话说 – 不敢跑。旁边还有俩广西人呢,比我们壮多了,他们都不敢跑,我们哪敢跑?
  原来如此。
  而带回来,问都不问就给关小黑屋里了,半天连个鬼都不见,两个小子心里七上八下,那份挣扎痛苦就不用提,越想越觉得警察肯定是全知道了,终于没审心理就先开始崩溃。
  平时也有这样处理嫌疑人的(看情况,也有的必需马上突审,趁热打铁),不过这次多少有点儿歪打正着,因为两个半大小子在里面天人交战的时候,警察们正围着那杆枪兴奋呢。
  我曾经问过尹,这俩小子心理素质要是特别好,是不是就能混过去?
  尹沉吟一下,说应该上不可能,这时还没审呢。尹没注意他们俩是因为精神都在那俩广西人贩子身上呢,那俩又黑又壮的,我怕他们突然发难阿。如果等到真审他们俩,带这种重案的他跑不了。
  您怎么判断谁带着案子呢?
  这个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了,不过可以告诉你,这样的人,他  挂相。不要说两个没什么经验的小子了,就是积年的老犯,他也挂相。
  黑社会团伙主犯孙某,从劳改农场外逃一年,在北京站口准备和同伙接头的时候,落入老尹之手。
  当时孙的形象是:
  “衣着破烂,浑身长癞,穿一双烂的不能再烂的破皮鞋。问话时装聋作哑,神态迟钝,缓慢,说话少而慢,还神经质地叽咕眼。多名民警讯问,该人都不讲几句话。。。”
  倒是有几分象下了车的黎叔。
  这有哪点儿能让人想起那个叱咤风云,跺脚一个市乱颤的黑道大哥呢?几个年轻民警都倾向认为这是个精神病人,痴呆。的确,孙有相当的反审讯功底,心理素质绝对的好,伪装作得也不错(后来孙某承认为了装得象专门找个痴呆观察过一个星期)。
  老尹(当时是所长,正的副的没问)不这么看,理由呢?
  他说 – “挂相”。
  挂相不是证据,但老尹总觉得这小子身上有问题,只是不能确定。
  这种时候,就是警察和案犯斗智的时候了。
  老尹说把他放那儿,晾着,观察,看能不能找出破绽来。
  于是,警察们就各忙各的去了,把个孙某放在那儿,一个小警察有一搭无一搭地问话。
  其实,这中间老尹已经看出些问题 – 此人表面痴呆,偶尔一瞥,却目光阴冷,带出了一种对民警的仇视。
  不过,这还不足够,精神病人仇恨民警也没准么。
  那就磨吧,看谁磨得过谁。
  到了晚上,孙某不理那问话的小警察东拉西扯,忽然慢吞吞地说出了一句话 – “我又没有犯罪。。。”
  话音刚落,就看见老尹和几个警察笑嘻嘻地看过来了 – 不傻么,挺懂行啊。
  漏了。
  怎么回事儿?
  原来,孙某在说话前有个细微的动作,他看了一眼墙上的表。
  尹说实际上他早就注意到孙某偷偷看好几次表了,就等他说出点儿什么来呢。
  警察拘审嫌疑人是有时间限制的,警察着急,案犯更着急,他看表就是琢磨呢 – 都过点儿了啊,这警察怎么不放我呢?我也没什么破绽啊。
  他没想到第一次偷偷看表之后,老尹叫人把他拉到几个科东转西转的指认,那边早有小警察把表给拨了。
  于是,看着过点儿的表,孙某心里这一个骂 – 这帮警察也太不职业了,把时间忘了吧?说白了,案犯也是人,他也委屈啊 – 我扛到点儿都没招,我容易么我,你们怎么还不放我啊?他也急啊。看看对面那小警察,若有所悟 – 哦,小同志,没经验啊。得,我给他提个醒吧 – “我又没有犯罪。。。” – 没犯罪你拘审时间到了得放人啊小同志。
  人没有不犯错误的,警察对案犯的优势就是哪怕你一直小心,犯一个错儿就够了。
  尹在日记中写道:“此人一句话暴露了熟悉我公安工作的特点,决非精神病人。”
  剩下的事儿就简单了,在老尹冷不防的一击之下,黎叔,不对,孙某一时忘了自己的伪装,眼神骤转清明,动作也一下利落起来,等他明白过来再往下蹲,得,都看着呢,还怎么继续装啊。
  继续攻心 – 不掌握你情况能过了点儿还扣着你么?别装了。
  黑道也有黑道的风范呢,到了这地步,孙某这样以大哥自诩的人物,再回去装傻充愣一没效果二也没风度了。。。
  审完,老尹说把表拨回去吧,还没到时间呢。
  所以,这俩小子的案子,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当然,他这么痛快地招了,省了老尹很多麻烦。
  张林顾钢城绑架杀人案,是当时公安部重点督办的特大刑事案件。
  当时老尹还不知道他们是这个案子,听到“叔叔我杀人了”,老尹心里一惊,动作上却丝毫没表现出来,他反而放慢了节奏,慢慢地绕着这小子转了两圈,嘴里不紧不慢地说道:阿,你,杀人了阿。。。
  老尹不信他杀人了么?
  哪里,看他那眼神,那动作,这肯定是真的。
  那老尹在干什么?
  他在上下观察这小子呢。 刚才进来的时候光顾那俩广西人贩子了,连搜身都没作,这杀人犯80%可都带着凶器呢!
  案犯的凶器带在身上就忙着琢磨抓人,审问,那是有血的教训的。
  比如,击毙鹿宪州的神枪手小赵(出于保护的原因,赵的名字至今属于机密),就经历过这样的案子。
  穿拖鞋得了二等功 外一篇 注意,他有枪!
  张林顾钢城案件中,嫌疑人表示要交代,老尹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对方身上有没有凶器。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另一个警察经历的一个案件可以作为参考。
  在击毙鹿宪州的公开报道中,他的名字被写作“赵宁”,抓捕行动开始时,迎面出现在鹿宪州车前,在其驾车逃跑时首先开枪的就是他!
  这个名字真假不论,我们且借用一下,就称其为赵宁吧。事实上鹿宪州不愧是建国以来罕见的危险人物,和警方对抗的经验丰富,而且极为桀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