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股票投资运用策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行情上涨一段后卖出,回降后补进的“挺升行进间拔档”,这是多头在推动行情上升时,见价位已上涨不少,或进行遇到沉重的阻力区,就自行卖出,多翻空,使股价略为回跌来化解上升阻力,以便于推动行情再度上升。
          2。行情下跌时,趁价位仍高时卖出,等跌低后再买回的“滑降行进间拔档”,这是套牢的多头或多头自知实力弱于空头时,在股价尚未跌至谷底之前先行卖出,多翻空,等股价跌落后再买回反攻空头。
        股票投资大户也常运用“拔档子”方式对股价的涨跌作技术性的调节。
        
    

保本投资法

    
        保本投资法
        
    
    
          在经济景气不明显,股价走势脱节,行情变化难以捉摸时,投资人即可用保本投资法来避免自己的本金遭受损失。
          投资人采用保本投资法时,必须先估计自己的“本”。这里所指的“本”,并不是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而是指投资人心目中主观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那部分金额,也即处于停止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保本投资的关键在于如何作出卖出决策。在制订卖出决策的时候,首先要定出心目中的“本”,要做好亏损的打算,不愿亏损的部分即为“本”;其次要确定卖出点或停止损失点。
          确定获利卖出点是针对行情上涨所采取的保本投资策略。获利卖出点是持股投资人在获得一定数额的投资利润时,决定卖出的那一点,这时的卖出,不一定是将所有持股全部抛出,而是卖出其所欲保的“本”的那一部分。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获利卖出点的确定办法。
          先假设T为投资人购买股票的总金额;b表示投资者所要保的“本”占总投资金额的比例;B(B=b·;T)为投资人所要保的“本”的金额;BP为获利卖出点。Qn为N时期的持股数量;Pn为N时期的股票市价;现在某投资人在开始投资时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进100股某种股票;这时其投资总金额为T1=P1×Q1=50×100=5000(元);如果该投资者要保的“本”定为总投资额的60%;即b=60%;那么保本B就等于b×T=60%×5000元=3000元。现在行情是上涨的,当价格上升到使其所持有股票的总值达到投资总额加上其所保的“本”时,即达到获利卖出点时;那么获利卖出点BP=T+B=5000+3000=8000(元);也即BP=P2Q1+8000(元),则P2=8000÷Q1=8000÷100=80(元);就是说;当股价上涨到每股80元时;就达到了获利卖出点;这时投资人可卖出一部分持股C1;就能保住原来的“本”即3000元,可卖出的持股数C1=B/P2=3000元/80元=75/2,即可卖出原有持股的三分之一强。
          保本之后的持股数Q2=Q1…C1=100…75/2,股价总值为T2=P2·;Q2=80元×(100…75/2)=5000元=T1;就是说;保后持股数虽然减少了;但其持股价值仍与其最初投资总金额一样。实际上;投资人所收回的“本”3000元;可看作是其的投资利润。
          第一次保本之后,投资人可以再确定要保的第二次“本”,其比例可以按第一次保本的比例来定,也可以按另一个比例,一般来说,第二次保本比例可定低一些,等到价格上升到获利卖出点时,再卖出一部分,行情如果持续上升,可持续地卖出获利,以此类推,可做多次获利卖出。
          停止损失点是当行情下跌到投资人心中的“本”时,立即卖出,以保证其最起码的“本”的那一点,简单地说,就是投资人在行情下跌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全部卖出所持股票,以免蒙受过分亏损的做法。如以Bs代表停止损失点,则Bs是指当股价下降到持股总值仅等于投资总额减去要保的“本”的那一点价位,即Bs=T…B=P2·;Q1,在前例中,假若股价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当股价下降到P2时,即P2=Bs/Q=3000/100=30(元),就是说停止损失点为30元,这时把持股全部卖出,正好保住要保的“本”,即100股×30元=3000元。
        保本投资法正好与股市中一条投资法则相吻合,即:遇有亏损立刻卖出,遇到赚钱时却不要急于出脱。


等级投资计划

         
        公式投资计划
        
    
    
          公式投资计划是指投资人按照某种固定公式来进行股票和债券的组合投资,也就是根据市场股价行市来判断是否应该买卖股票,公式投资计划的侧重点不在于股票市场的长期或主要趋势,而是在于利用股市行情的短期趋势变化来获利;具体地说,公式计划就是要利用股市短期内的波动来获利。投资人在采用公式投资计划时不必对股市行情走势作任何预测,只要股价水平处于不断波动中,投资人就必须机械地依据事先拟定好的计划进行股票买卖,而是否买卖股票取决于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
          等级投资计划是公式计划中最简单的一种。当投资人选择普通股为投资对象时,采取这种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股价变动的某一等级或幅度(如确定为上升或下跌1元、2元或者3元为一个等级)。每次当股价下降一级时,便购进一个单位,当股价上升一级时出售一个单位数量。这样,投资人就可以使他的平均购买价格低于平均出售价格。
          例如,某一个投资者选择某公司的普通股作为投资对象,确定每一等级为3元,第一次购买100股每股市价为30元,当市价下降到27元时又购进100股,降到24元时再购买100股,这样,投资者平均购买价格为27元。如果此后一段时间股价开始反弹,当上升到27元时卖出100股,上升到30元再卖出100股,最后的100股待价格上升到33元时才出售,这样平均出售价格为30元,经过这个过程,投资人可以盈利900元(未计佣金)。
          在执行等级投资计划过程中,投资人要同时作停止损失委托,一旦市况下降到平均线以下,投资人就须取消他的计划,以免蒙受损失。如上例中,当股价下降到每股24元时,投资人购买最后的100股,这时股价可能反弹,也可能继续下滑。如果股价继续下滑,投资人就要遭受损失,因此这时必须作停止损失的出售委托,以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等级投资计划是根据事先确定的等级来买卖股票,投资人可以不必顾及投资时间的选择,但是,这种计划不适用于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的股票。因为在持续上升的多头市场中,投资人由于分次出售而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更大利润,反之,在持续下跌的空头市场中,投资人要连续不断的、按照分级的标准来加码购买,他便可能失去出售的机会,不得不中止计划的执行。

定时定量投资计划


        定时定量投资计划
        
    
    
          这种投资计划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选择某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同时这种股票的价格最好是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第二步,投资人可以选择或长或短的投资时间,但在这个投资期间中必须以相同的资金定期地购买股票,不论股价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必须持续地投资。这样下来可以使投资人的每股平均成本低于每股平均价格。
          例如,某一投资人选择某公司的普通股为投资对象,确定的投资期间为5个月,每月定期投资1000元,如下表A所示。表A:
        
            
                月
                份
                
                每股市价(元)
                
                本期购
                进股数
                
                累积购
                进股数
                
                投资总额
                (元)
                
                所购股票的价格总额(元)
                
            
            
                1
                40
                25
                25
                1000
                1000
            
            
                2
                50
                20
                45
                2000
                2250
            
            
                3
                30
                33
                78
                2990
                2340
            
            
                4
                50
                20
                98
                3990
                4900
            
            
                5
                60
                16
                114
                4950
                6840
            
        
        投资人每月以1000元购买股票(或大约1000元,如第三个月市价为
        30元,1000元可购买33。3股,所以就以990元购买33股),到第五个月
        结束时,投资人每股的平均投资成本为:投资总额除以累积购进股数的数量,
        即:每股平均成本=投资总额/累积购进股数
        =4950/114 =43。42(元)。
        那么;投资人每股平均市场价格是多少呢?每股平均市价等于各期的购买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即:每股平均价格=各期的购买和/投资次数=(40+50+30+50+60)/5=46(元)。
        
          这样,就使投资人每股平均成本低于每股平均价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投资人每月用固定的资金购进股票,当市价低时购买的股数就多(如在第三个月市价为30元,购进股数为33股);当市价较高时购买的股数就少(如在第五个月市价为60元,只购进16股);这样在总的114股股票中,低价的股票占的比例大于高价股所占的比例,所以其平均成本会低于平均价格,也就意味着投资人能用固定的投资金额购买到更多的股票。在上述的五个投资月中,投资人的总投资额为4950元,最后的股票价格总额为6840元,如果在此时出售,投资人可获得1890元的利润(未扣除交易成本)。
          定时定量法中平均购进成本低于平均价格的特征,使投资人可以获得收益。这就使有些投资人和投资咨询公司片面地夸大这个优点,认为它是一种稳操胜算的投资计划,实际上,如果较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优点是有限的,它只适用于股价波动幅度大,并且是股价呈上升趋势的那些股票(如上面的例子,股价的波动在30元至60元之间,上升了30元)。在另一种情况下,投资人每月仍以1000元投资,但股票的波动幅度小,且股价呈下跌趋势,则投资可能会发生亏损。下表B反映了这种情况。
        表B:
        
        
            
                月 份
                市 价(元)
                本期购进
                股 数
                累积购进
                股 数
                投资总额
                (元)
                所购股票的价格总额(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