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目标一步步地走去。我说,大学生创业这一块,作为创业者的最大的优势在于
“知识”,或者说是“智慧”,出现这么一个靠知识来创业来创造财富的现象是一
件好事,也是让大学生感到幸运的。常言道,能力加机遇等于成功。有了这么一个
创业机制,对大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机遇。如果有真本事,一群大学生组成一个团
队完全是能够干一番大事业的。一个东西只有受到社会上的普遍尊重,才能引起大
家对它的渴望,知识也是这样。记得我上中学时,老师还在课堂上讲过“知识无用
论”的思潮,而现在,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在体现知识的价值,这是非常可
喜的。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是些年轻人,你很难看到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由于看
到的失败例子很多很多,也许我们也会倒下来,但是倒下来很可能意味着新的一条
路子出来了,因为很多东西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很多公司的发展也是
这样的,在做一种产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的东西,让公司起死回生,从而成为新
的转折点。

    我说,你们正处在浪尖上,我们观望的人心潮澎湃,你们创业者也许更加心潮
澎湃。

    处在浪尖上的风险是最大的,一个浪头过来一打就掉下去了。做了这么长时间,
我们的心态越来越稳,感觉很多东西并不象以前那么容易,但艰难对你就是一种磨
练,这种磨练很难得。

    作为学生公司,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有一种非常大的活力,这种活力也
许就源于公司没有一套很好的运行机制,它很活。大家在这里干过也许都是将来的
一笔资源和财富,在我们公司干过已经走掉的学生有四十多人。在这样的创业公司
里面,大家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基本上都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大家在这里不会
谈到利益的竞争。

    在那些成熟的大公司里,不可能让你有随意折腾的机会,除非你真的很出类拔
萃。很多学生在这里可以做一个小头目,领导一批人来干,去学会如何决策,这是
很吸引人的。这个地方很小,但可做的事很多,正好符合了大学生想表现自己的心
理,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不管怎样,这种学生创业公司会逐步向社会上那种内部机制严谨的公司靠拢的,
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季飞坦白地讲,如果公司哪一天真的各方面都完善起来了,
自己的心态也许会不一样的,到时候会按照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公司,自己的做事方
法也会有所改变。谈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当年的土地包产到户的风波,当时是要
冒很大风险的,也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



  
                第三节

    最初创业的心态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想一下子拿到50万或者100 万的
风险投资,要把规模做得很大,一下子就要成为现代化的公司来运营,因为觉得我
们的创意很好,那时候还是1999年三四月份,风险投资还很旺,象新浪、搜狐、网
易都还没上市呢,当时太热了,象易得方舟(FanSo )在1 月份不是拿到了660 万
的风险投资嘛。我们当时就非常的冲动,想着一夜之间有那么多钱让我来经营公司
多好啊!很天真,虽然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没想到后来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那时候想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成为规模很大的公司,一下子就很有名气,一下子公
司就有几十个、上百个技术人员来开发产品……那时候的盈利想法在现在看来是很
可笑的,一年的盈利是300 万,而且还是保守估计。

    季飞自个吃吃地笑了,我也情不自禁地笑,并且说:“真的是热血沸腾啊!”
他点头称是。

    当时我跟FanSo 的鲁军交流,他们的想法跟我们十八不离九,也是这样的。风
险投资者就看你两年三年能不能盈利,我们当然说能。你想一想,钱赚到了,又当
上公司的总经理……几方面的收获,真的太兴奋了,太让人陶醉了。看到别人拿那
么多钱,我就觉得我也有可能呀。像搜狐的张朝阳,刚开始只有10万美金的公司注
册资金,但一下子拿到了3000万美金,这都是神话!我就想,别人拿3000万美金,
我拿100 万人民币不算多吧?就这么类比。

    我觉得任何一个大学生在他走入社会的前一天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走哪一条路,
因为他脚下正在走的路不是他选择的,而是社会为他选择的。我有很多大学同学走
进社会后都转行了,人往往都是在走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要走的路是怎么样的。我
觉得路不是自己设计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我高中毕业时也没想过在上研究生的
时候要出来创业,我是在被一种东西推动下走了这条路的,感觉后面有一辆推土机
在推着我,你不走不行,你不走它会把你压死。

    我说,有一个词叫骑虎难下,肯定有一部分创业都属于这种情况的,第一笔风
险投资花完了,后面的风险投资又跟不上,工资又发不出去很头疼,想把这个架子
拆下来又不忍心,所以就硬撑着。有一句话说:“赶鸭子上架。”一些对创业蠢蠢
欲动的大学生象鸭子一样被赶上架了,又没有水,这种滋味是很难受的。我想季飞
不属于这两种,所以他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不管是清华、北大,还是南大的学生,我相信出来后百分之七八十都不会碌碌
无为的。每个人都很自信,但是你走出来会发现自己也是那样很平常的人,我就有
这种感受。也许现在这批创业者在外人看来,唉呦,有这么多的名气!当你5 年之
后,你会看淡这些东西,也许你就是平平常常的社会一分子,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就我个人而言,创业的压力更多来自自身,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社会。这是一
种要求,我觉得我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有所作为——就是这种压力。在前进的路上不
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一直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必然直。

    我做事有个原则,就是善始善终。我现在才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去,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一个飞跃,我一直在坚持。其实没什么好害怕的,最糟糕的
结果是我干不了这一行,但我还可以干别的,我相信我出去找一个饭碗不成问题,
以前我在别的公司干过,月薪三四千呢。这是我没有后顾之忧的一个原因。

    创业的生活状态是忙碌而充实的,季飞为拥有这样的生活状态感到很开心。他
对成功这样理解:在不断地把事情做成功了,才可以评价这个人是成功的。在创业
的过程中,就是做一件又一件事情,不管大与小,繁琐与简单,其实在把这些事情
做成了就是体现了成功。我想,对于创业者来说,把公司日常中的每一件事做好才
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时候能达到远大的目标,那是谁也说不准的,它只是一个方
向。

    人物印象:

    来南京之前,我从来没在媒体上看到过关于季飞和优仕网公司的报道;到了南
京之后,季飞把各大报纸的报道拿给我看,我才知道优仕网公司在南京在江苏还挺
出名的。季飞非常健谈,所以跟他作访谈非常舒服。他待人热情,我一下就没有了
陌生感。

    公司不大,看着一溜儿排开的电脑和清一色的大学生,我仿佛受了感染,也是
那样的热血沸腾。季飞的办公室很小,窗外是嘈嘈杂杂的大街,有一缕冬日的阳光
从玻璃窗透射进来。大家笑得很灿烂,就象窗外的阳光。

    季飞介绍好几位公司员工给我认识,他们都是南大的学生,我跟大家的年龄差
不多,谈得非常投机。我是第二次来南大,时间也是冬天,象去年一样住进南大招
待所,也象去年一样因为房间的空调出问题而被冻感冒了,以致采访季飞时我的喉
咙非常沙哑,他给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开水给我喝,让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大概
是上研究生之前工作过的缘故,季飞看起来少了几分学生的稚气,多了几分男人的
成熟。他不唉声叹气,也不愁眉苦脸,而是乐呵呵的,颇有一副乘风破浪的气概,
我想他不是那种患得患失的人。

    公司很快就要搬到创业中心去,那里的环境会更好,我相信优仕网公司的未来
也会更好美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9989”的。



  
                第一节

    创业者档案:任良,1978年生于江苏苏州,1997年至今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自动控制系,现为大四本科生,已获免试直读该系硕士研究生资格。2000年4 月
获50万元风险投资,注册成立南京世纪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该公司是
江苏省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接受风险投资创办的高科技企业。

    在南京珠江路电子一条街的二十一世纪广场三层,新驻进一家IT公司,它就是
名字响当当的南京世纪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主人是年仅22岁的任良。他在
电脑方面特殊的天赋与骄人的业绩,总会让人想起年轻时的比尔·盖茨。他遍及世
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达几十万的软件用户,他每天收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
封电子邮件,便是最好的佐征。任良最擅长的是开发软件,短短的几年已经让他成
为国内著名的IT人。

    公司的创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支持,各大媒体在公司开张前就对公司的
成立及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公司的成立也倾注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部门及相关
老师的心血及支持,使得公司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现在一提起任良,南航的学生
没有人不知道的。

    软件及互联网作为新经济的核心推动力,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世纪通公司立
足于技术创新,虽然刚刚起步,却已经和国内外多家著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
系,象国内著名的金山软件公司,世界第二大CAD 软件制造商台湾桀翊科技股份公
司以及国内众多的ICP ,还有香港、新加坡、美国等许多信息领域的企业有着良好
的合作与交流。在发展的初期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及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研
发、网站规划及设计,努力推动企业上网,全民上网;在发展稳定及成熟后,公司
将尝试推出自己的产品及品牌。

    世纪通公司有着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管理及开发团队,虽然刚上路不久,但
对于年轻的IT业来说,年轻就是优势,就意味着活力。任良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希望
为新生的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他们的口号是:互联网推动世界,
软件推动互联网。

    2000年11月25日早上10点半钟,我从自己所住的饭店打车来到珠江路边的二十
一世纪电子科技广场,一层和二层都是卖电脑的,十分热闹,感觉像是走进了北京
中关村大街的电子市场似的;三层是写字楼,我走进了世纪通公司的办公室。喝一
杯茶的工夫,任良也赶到了公司,我俩坐在靠门的一张小会议桌旁边,开始了正式
的访谈。今天是星期六,写字间只有一两个人在工作,显得很安静,跟楼下的电脑
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首先问任良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