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点燃心火-員工激勵手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看,可分为独立型和依赖型。不过这些类型化分类过于简化,只是反映了
性格的某个侧面,不能说明性格的复杂性。埃森克(Esenck)用两个维量作
为平面上的两个坐标轴,以此说明了性格的较复杂的结构(见图)。维量性
的结构模型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性格往往不是绝对的极端形态,而是居于
绝对特征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这对于预测行为颇有指导价值。


□。。 在组织管理激励中的应用
有研究表明:某些性格特征对于解释组织中的行为相当有价值。这里我
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特征,具体说明如何用它们对行为进行解释
和预测。

1。控制取向
性格的一种特性反映为控制取向(1ocusofcontrol)。认为自己是自身
命运主宰的人,是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受命运摆布,由上天安排的人,是


外控型的人。

对于内外控型性格有过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些一致性的结果表明:外控
型的人更容易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出勤率差,对工作的投入相对较低。据分
析,可能的原因是:外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对于组织的业绩没有什么影响力,
从而与组织产生心理距离。在同样情况下,内控型的人则倾向于把组织的成
绩归因于自己的作为,故而易产生较高投入。然而,如果组织业绩不佳,内
控者会责备自己。更有趣的是,内控者认为身体是否健康是由个人控制的,
因而通常他们的健康习惯较好,也就不易生病,旷工现象也就较少。至于辞
职行为,似乎与内控型无明显关系。一方面,内控者倾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改
变不满的现状,故易辞职,另谋高就;但另一方面,内控者表现较出色,容
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两方面达成动态平衡。

说到内控者的工作表现,确实比较出色。但这也因具体的工作性质而定。
比较而言,内控者在决策前往往积极搜集信息,这为最佳决策奠定基础,他
们较容易被成就所激励,尤其是他们控制环境的欲望较强。而外控者则较顺
从,循规蹈矩。因此,内控者较适合担任复杂性较高的工作,如管理性和专
业性工作,因为这些工作需要较高的处理信息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此外,
内控者更适合从事开创性的和行为不受约束的工作,而外控者则较适合从事
常规化的、按规行事的工作。

2。成就取向
成就取向(achievementorientation)是指人对成就的需要强度,或者
人对自身成就所确立的目标。普遍认为:成就需要强的人会不懈地努力克服
困难,追求更佳的工作业绩。但同时他们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因此,
他们乐于寻找这样的机遇:既接受挑战,但又不过于艰难而无法成功,他们
需要从这成功中看到自身的价值。这就意味着,他们喜欢难度适中的工作。
工作太简单,缺乏挑战,显不出自身价值,体验不到成就感;工作太难,成
功的可能性大小,无法看到自身价值,甚至会显得无能。由此可知,对于成
就感强的人,任务难度适中、能迅速看到绩效、允许员工自己控制工作和判
定成果的工作,比较适宜,比如推销工作、管理工作等。而生产流水线的机
械性工作、站柜台的工作则对这些人不适宜。当然,这里只是论及成就需要
与工作的关系,成就需要的高低不等于工作表现的好坏。

3。权威主义
所谓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是指一种观念,认为在组织中应该
存在等级与权力的差别。极端权威主义者思想僵化,爱评判人的是非,以权
力作为行事处世的准则,有奉承上级、欺压下级的倾向。应当把权威主义性
格看作为一种维量。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权威意识。权威主义意识较
强的人,不适合那些需要关心他人感受、反应机敏、具有较高变通性的工作;
但对于高度结构化的工作,以遵从命令行事而决定绩效的工作,他们往往能
干得很出色。

4。权术主义
权术主义是马基亚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的本意,源于16 世纪
马基亚维里的一部论述如何获得和操纵权术的著作。具有较高权术主义倾向
的人行事独断,在感情上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权术主义意向不同,对工作绩效有不同的影响。权术主义意识较强的人,
喜好控制事物,乐于影响别人而不是被别人影响,总试图说服别人遵从自己


的意志。有研究表明,在以下情境中,高权术主义倾向的人有出色的表现:1)
面对面交往而非间接沟通时;2)情境中的规则或限制较少从而可视具体情况
自由发挥时;3)无需感情投入或调剂时。

如何判断权术主义倾向较强的员工。取决于具体工作的性质,特别是对
工作绩效的评估是否有道德方面的标准。对于需要谈判技巧的工作,只要求
效果而不论手段的工作,运用权术当然会取得很好的收效。但如果必须考虑
方式方法,考虑工作中的伦理问题,或者必须严格遵从绝对的工作标准而无
变通可言的话,权术主义则很难行得通。

5。冒险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冒险心理。作为一个经理,不同的冒险程度决定
了他将花多少时间去进行一项决策,以及在决策前需要收集多少信息。有一
项研究调查了79 名经理,发现爱冒风险的人在人事决策上所用时间较少,且
用以进行判断抉择的资料较少。有趣的是,他们决策的正确性却是一样的。

表面说来,管理者似乎都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冒风险,但风险性格的确有
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究竟是否有利于工作,要看工作的性质。比如,证券
代理商的股票操盘工作,高风险的人比较适合,因为需要迅速作出决断;而
审计会计工作,无疑保守性格的人比较稳妥。

6。性格测验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MBTI(Myers—BriggsTypeIndicator)是一种由100 个问题组成的性格
测验,近年来在美国应用很广泛,每年约有150 万人接受这项测验。Allied—Signal、Appleputer、AT&T、Citicorp、Exxon、GE、Honeywell、3M
等公司以及一些医院、教育机构和美国陆军都采用了这项测验。

这项测验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四个维量:外向或内向(E 或I),感受型
或直觉型(S 或N),思考型或体验型(T 或F),知觉型或判断型(P 或J)。
这四种维量可构成16 种性格类型。

举例来说,lNTJ 性格的人好梦想,常有创新想法,有很强的愿望追求实
现自己的想法。他们的特征是好猜疑,好批评,独立自主,有决心,较固执。
EsTJ 性格的人组织能力强,重实务,好组织活动和管理事物,是典型的企业
人士。ENTP 性格的人是思维型的,思考敏捷,精通许多事物,适合应付有挑
战性的问题,但忽视常规例行事物。

该测验的采用者主要想使员工更充分地了解自己,也帮助管理者了解员
工的心理与行为。这种了解可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甚至可能提高生产力。

□。。 性格与工作的搭配
鉴于人的性格的以上种种特征,性格与工作之间的确存在着搭配关系。
比如,害羞、不善社交的人,不适宜做业务接洽人员;个性柔顺、容易服从
别人意见的人,不适合做广告设计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有对应的
唯一特异化的性格。心理学家对许多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过大量测定,描述
了某些职业与性格间的关系。霍兰德(JohnHolland)提出了性格一工作搭配
理论(personality—jobfittheory)。他指出:一个人的性格的外在特征与
其职业是否相适宜,决定着满足感及辞职行为。他提出有六类性格类型,并
描述了与它们分别相适应的职业:


性格类型职业
实际型: 有攻击性, 身体活动有
技术性、力量、协调性
林业, 农业, 建筑业
研究型: 善思考、组织、理解等
智力活动, 情感与直觉较少
生物学, 数学, 新闻报道
社交型: 好交际, 不好心智或体
力活动
传统型:喜从事有规章制度的活
动, 有奉献精神, 尊奉权威
服务业, 社会工作, 临床心理学
会计, 财务, 企业管理
企业型: 擅辞令, 以影响他人, 
攫取权利、地位
法律, 公共关系, 中小企业管理
艺术型: 爱自我表达、艺术性创
造或情感活动
绘画, 音乐, 写作

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人的性格各有特点,相差很大,幸而社会中有各
种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性格的人去承担。当性格与职业相适应时,工作可取
得最佳绩效,而人也获得最大满足,使组织人事状况相对稳定。

五、学习

□。。 概念与理论
所谓学习(Learning)是指通过练习而发生的行为上的改变或改变的潜
能。实际上,行为改变是学习的结果。当行为已改变,学习即完成。我们看
到的是行为改变,而无法看到学习本身。

关于学习发生作用的方式过程,有不同的理论,即经典条件学习、操作
条件学习、社会学习。

经典条件学习(classicalconditioning)由巴甫洛夫(IvanPavlov)首
创。他发现:以分泌唾液的反应为例,当条件刺激(与反应无关的事件,如
铃声)和非条件刺激(必定可引起反应的刺激,如食物)以一定方式反复联
结时,发生了学习,即条件刺激逐渐取得非条件刺激的特性,并最终可代替
非条件刺激,单独引起条件反应。通过这样的学习,许多条件刺激都可以取
代非条件刺激,形成丰富的联结,获得新的行为。这就是经典学习的价值。
不过,这种学习是被动的,只有刺激条件存在时,我们才以某种方式作出反
应。这种刻板性的学习方式对于解释复杂的社会行为,无能为力。

斯金纳(B。F。Skinner)提出了操作条件学习(operantcondi…tioning)
理论。他认为:行为是行为结果的函数。乍听起来,这不合常理。但实际是,
行为若能带来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就会反过来强化行为,增加该行为出现
的频率。人们可以通过行为的结果来了解行为本身,它的价值、意义、合理
性,从而排除不需要的,保留和改进所需要的。这里的所谓行为是操作行为
(operantbehavior),它是自愿性的或习惯的。这就使操作学习更灵活、更
主动,其动力来源于行为本身,行为结果对学习提供了强化作用。这种学习
对塑造行为很有价值。比如,如果良好行为之后能立即得到奖励,这一奖励
就作为行为的结果起到对行为的强化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效果。实际上,
奖励制度就是以操作条件为依据的。人们如果了解到工作行为能导致高奖金


报酬的结果,便会努力投入以获得这一结果。

社会学习(sociallearning)理论认为:人们不仅能在直接行为经验中
学习,还可以通过观察而进行间接的或替代性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可以通
过认知而不必是亲身行为所发生。显然,社会学习的关键在于榜样的影响力。
学习者要经历四个阶段:1)注意观察榜样的有意义或有价值的行为;2)记
住并保持这种行为;3)对榜样行为作出效仿;4)获得与榜样行为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