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穷人通胀,富人通缩-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场天灾无可回避地来临。我们无法搞清楚这块地王诞生的内幕,但我们不妨从市场的角度来仔细看个究竟。
  让我们来看看,在一个房地产业不甚发达、房价一度全国排名靠后的农业大省,如何就会一鸣惊人,一日之内成就中国地王?一是全国一线城市房价纷纷高涨,土地稀缺,许多开发商不得不开始南征北战,二三线城市的大宗用地自然成为巨头们关注的热点和无奈的选择;二是长株潭战略全面实施,房价相对较低、而且有望成为全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综合试验区有力角逐者的省会长沙,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三是该项目地处湘江、浏阳河交汇处,是长沙市以“两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为依托重点打造的“文化曼哈顿”,区位优势明显;四是政府已投入巨资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开发商中标后可以立即启动,而且本项目商业体量较大,容易做出新文章。
  可问题是当时长沙平均房价仅为3500~3600元/平方米,该地块楼面价已达3500元/平方米,预计项目成本价应在5500元/平方米以上,项目如何运作,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且不说,依据长沙市民的购买力,完全不可能承受如此至高的房价,那么这些房子卖给谁?而且,长沙市区总人口只有500万人,正常情况下,一年只能消化住宅400万平方米,而这一个项目就够长沙市民买一年,更何况长沙现有新房存量超过1亿平方米,你还怎么卖?
  据悉,现场拍卖时,地产大鳄世纪金源在82亿元报价后已不再举牌,为何金融街与城开、北辰这些皇城根下的兄弟会互相残杀,一路将地价推高到92亿元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金融街、城开、北辰都将以上市公司做后盾,正是“成本无所谓,地价不怕高,股海做后盾,老大乐陶陶”!令人困惑的是:如果中国房地产业在需求旺盛、供需失衡的状态下,完全沦为资本大鳄们的游戏,房市将如何发展?房价如何踩得住刹车?或许,二三线城市房价狂涨的高潮即将到来?!
  房地产评论家他山说:“92亿元不是预期目标!”为了制造“中国地王”,长沙市的书记和市长分别带队,分别去香港拜会了和黄、新世界等四大地产巨头老总,以巨幅土地作条件,盛邀他们来长沙投资。和黄应上海政府之邀,2005年曾在上海浦东陆家嘴竹园商贸区和重庆都有过制造“地王”的历史,所以,和黄是本次中标可能性最大的选手,也是因此受本土企业最排斥的公司。另外一路人马则北上,拜访北辰实业、北京城开、首创等北派开发商巨头。
  长沙政府的基本设想是让北派的开发商和南派的开发商在长沙“斗”起来,“斗”得越猛,政府获得的土地收益就越大。长沙政府的角色,就是一个导演。“92亿元不是预期目标”!对于新河三角洲地块,政府部门的预期目标是100亿元,而不是92亿元。如果达到100亿元是满分,90分以上算优良了。这是一位与长沙房管部门领导走得很“近”的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透露的。
  关于“中国地王”,长沙市政府部门一位科级官员对此的意见是:“中国地王”对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国地王”在长沙的产生,可以像“超女”一样提高长沙的知名度,引起沿海投资者对长沙及周边地区的广泛关注。他把“中国地王”比喻为航空母舰,他认为,航空母舰的进入,是区域综合国力和经济基础达到一定高度的体现。在当时和今后,都是受人关注的新闻亮点。
  其实,按照政府未来对该区域的规划来看,功能和配套设施,包括建筑风格都可以进行统一的规划,但在建设方面,完全可以分为2~4个小块,在规划思路统一的前提下,分别拍卖,反而更有利于公平竞争,不一定非要一次性让给一家大公司开发。如果让一家公司独家来开发这么大的地块,其结果是有助于该开发商垄断该区域的地价和房价,这对市场而言将会弊大于利。¥地产行业老大的两面派作为
  2006年7月12日,备受关注的塘厦大坪村35万多平方米的土地由东莞市新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属东莞万科的项目开发公司)竞得。由于这块地容积率仅0.5,因此它也以15243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成为广东省的新地王,广东新地王花落万科。
  很多人对万科迷惑不解:一方面万科大叫“要为穷人建房子”,要建廉租房,并与建设部一起以征集方案的形式向全中国人民作秀;另一方面不断哄抬地价,不断以超高价格拿地,诱发房价继续拉高。这种如此明显的两面派做法,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万科从2002年以后,已经步入了一个“向高房价挺进”的通道,一方面要疯狂拉高楼价,牟取暴利;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张,套取巨额资金。2001年,万科资金已经吃紧,被迫卖掉业绩优秀的“万佳百货”,对外宣称要走专业化开发房地产的路子。这几年,由于房价的持续走高,深万科获利颇丰。但是,获利再多,也跟不上疯狂扩张、拉长战线、布局全国的资金需求。好在有G万科这个巨大的融资平台,利用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漏洞,可以不断套取中央企业华润、中粮等大型国企的资金,才得以维持扩张的需求。
  作为行业老大,应该有其高尚的道德和操守。可是,人文道德口碑好的中国企业实在不多。
  而万科,已经像一辆失去控制的高速列车轰隆隆地奔向一个不可知的远方,倘若一旦颠覆,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负面影响将无法估量。我们知道,“稳定房价”是新政的全部内涵,加息加税、提高发展商的资金门槛、限制户型、扩张土地供应等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稳定房价”。任何一个有眼光的企业家都应该看到,“稳定房价”已经成了中国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稳定房价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作为行业老大多在这方面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社会减少“房奴”,应当是富有建设性的。而万科则不同,一方面狂卖豪宅,深圳2006年8月房价涨12.8%,仔细分析,与万科的金域蓝湾、东海岸、万科城住宅狂卖有关,也就是说,是万科推高了深圳整体楼价;一方面,高价拍地。在广州金沙洲,周边楼价才4000~6000元/平方米,万科、中粮联手以17.5亿元拿下金沙洲地块,楼面地价超过4000元/平方米,刷新了广州住宅用地楼面地价的新纪录,业界预计该地块楼价将达8000~15000元/平方米。有专家因此声称:广州房价泡沫极大,楼市已进入高危期。仅这两点可以看出,万科以其强大的实力让新政在广州、深圳两地功亏一篑。
  在全国的其他地方,都有万科高价拿地的记录。在这种记录面前,“稳定房价”成了一纸空文,看来,中低收入群体的希望行将破灭。偌大个中国很快将衍生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房奴”。和几位地产专家在私下谈论万科拿地情况时,他们都透露了深深的隐忧:一种意见是别的公司也有高价拿地的情况,但产生的影响不如万科大,因为万科的战线太长,体量太大,一举一动都牵动了行业的神经;一种意见是万科这么不顾一切地拿地,而且都是动用央企的资金,来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唱对台戏,是否有另外的战略方面的目的?因为万科冒的不仅仅是市场风险,也有政策风险;一种是万科是否想做大盘量形成垄断,而垄断局面一旦形成,将对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形成节制作用,政府将不能不对万科另眼相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万科必然还要在其他城市高价拿地,因为只要招拍挂的土地政策不改变,就少不了高价拿地的情况,而“房奴”的希望也就此泯灭,宏观调控也成了一句空话。¥有特殊背景的央企地王
  央企,是中央直属企业的简称。中国央地分税时,中央成立国资委,架构了135家央企公司,承担着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的经营和管理。在这135家公司当中,设立有16家专业的房地产公司,承担社会保障型住宅的开发和建设。
  但是,受到房地产暴利的影响,这135家央企中,除了16家专业的房地产公司,其他的公司很快也纷纷成立了二三级公司经营房地产业务,有的甚至在大陆和香港上市。
  广渠门外10号地将2009年以来北京的土地交易市场推向第一个高潮。在此之后,地王喷涌而出。第一个真正的央企地王,非中化方兴的广渠门地王莫属,不仅总价刷新纪录,而且影响巨大。2009年6月以来,在北京土地市场成交的100余块土地中,有20多块被央企竞得,且几乎均成为阶段性地王。
  其中以五大地块最具代表性:2009年6月26日,中国电子集团旗下的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竞得北京朝阳区奥运村乡住宅地,超出广渠路10号地成为新任地王;6月30日,中化集团下属的方兴地产以总价40.6亿元竞得北京广渠路15号地,并以楼面地价16000元/平方米成为北京双料地王;11月20日,隶属于顺义区政府的大龙地产以50.5亿元拍下顺义区后沙峪天竺区22号地,楼面地价2.98万元,并以0.63的超低容积率被冠以“三料”地王;12月3日,中建全资子公司中建国际以48亿独揽亚运村三地块。
  2010年两会之后,北京地王更是再上一个台阶。3月15日,大望京地块和亦庄地块分别以275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格、52.4亿元的土地总价,刷新土地成交纪录,成为新的“单价地王”和“总价地王”。但仅仅6个小时以后,“单价地王”就被下午竞价的东升乡蓟门桥地块夺走,实际楼面价格超过30000元/平方米。
  在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这些央企账面不差钱。就中化方兴来讲,它是中化集团的二级公司,我当时查了他们的财务报表,账面现金多达420亿元。按常规,他们的资金应该配置石油等原材料,但是,当时国际油价波动很大,从147美元跌至36美元。如果配置国际原油,可能损失巨大,他们看见各大城市土地价格飞涨,于是决定将土地作为一种资产来进行配置,这样地价多高都不是问题。于是,一个举牌,40.6亿元,震撼了全球。
  央企一拿地,不管拿在什么地方,那里的房价都跟着飙涨。广渠门周边的房价才16000元/平方米,中化方兴拿的地价就高达15000元/平方米,此牌一举,周边房价闻之暴涨。
  不过,从业绩来看,央企地王公司的成绩就很难说,因为他们不是为业绩而来。“风水轮流转”这句俗语在2010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中再次被印证,去年销售额屡屡创造神话,并在土地市场上频繁夺得地王的央企,在2010年上半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全国销售额前10名的开发商中,央企所占席位由去年的3家减至现在的2家。而在土地市场,央企也渐渐淡出主角地位,整个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最多的10家房企,仅有保利地产和中国铁建地产两家属于央企阵营。
  几家实力雄厚的央企地产商在72家非主营房地产的央企淡出房地产业后集体趋于低迷,不禁令业内浮想联翩,房地产市场的“国退民进”在未来还会加剧吗?
  自2008年开始,央企房地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