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圣范蠡-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报告说郏敖因为听信公子围的话而把大司马掩下令杀了!并以恩赐的方式把大司马掩的家室赏给了公子围。
  公了围成了国王便下密令到处搜查司马副官孙员和郑娟母女。事隔十多年,国王也开始把这心思放淡了,但母女的独处一定会让国人很快留意的,所以要想个妥当的办法才是。
  〃壮士能够答应我的一个请求吗?〃公子皙说。
  〃左尹大人请说。只要对郑夫人母女有帮助,我什么事情都能做。〃范蠡说。
  〃您和苏小姐结为夫妻,然后我再帮你安置一个地方。只有这样,夫人母女才会真正的安全。〃公子皙说。
  〃这。。。。。。〃范蠡内心很爱慕苏露,可人家又到底会怎么想呢?所以不免犹豫了。
  〃不是什么都愿做吗?〃公子皙笑了。
  〃这个我答应。只要这么做就可以了吗?〃范蠡说。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又在我的封地,郢城怎么会知道这些事呢?土地又是我安置的,老百姓又怀疑什么呢?这么做当然就足够了。〃公子皙说。
  〃那么,一切就拜托左尹大人了。〃范蠡说。
  范蠡扛着老虎回到山洞,苏露捏起衣袖拭擦起范蠡脸上的汗珠。四目自然注视,范蠡大胆地吻了苏露的额头,苏露脸刷地羞红到鬓发。郑娟看到这一幕心里特别的开心,女儿总算盼到希望了。
  范蠡轻轻托起苏露的手,双双来到郑娟的跟前,范蠡双膝跪地,诚恳地说:
  〃多少年来,我一直把夫人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今天我终于如愿。我现在正式向母亲大人请求,我要同苏小姐同结百年之好。望母亲大人成全!〃
  〃孩子快起来。我是多么的喜欢你难道不知道吗?露儿对你也早就一往情深。看到你们幸福的一对终于有了结果,为娘的真是高兴。〃郑娟红着眼眶说。
  〃谢母亲大人。〃苏露也跪在范蠡身边
  〃请母亲大人接受孩儿的一拜!〃范蠡恭敬地又向郑娟行了三个跪拜礼。苏露激动地陪着拜谢。
  公元前529年的春天,暖风和熙,生机盎然。苏露的爱海抛起澎湃的热浪,她寸步都不肯离开未来夫君范蠡。与范蠡幸福的爱情极不和谐的是楚国此刻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变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朝纲,而是要在史册上莫名地添加两个君主的花名,以及伴随花名的几笔无奈的随感。
  令尹弃疾送走了编外大臣观从,蔡地宫廷像模像样的歌舞便彻夜狂欢。进出忙碌的身影混淆了郢都耳目:这便有了析地秘会公子皙的子西;暗中出使晋国的申包胥;而令尹弃疾则亲自出马觐见楚灵王。
  〃凭国王现在的力量,一举拿下吴国有什么问题呢?在您的英明领导下,所到之处又有哪个国家不纷纷降服?陈国、蔡国就连庄王都久攻不下,可国王您大手一挥犹如探囊取物!微臣认为此刻正是攻打吴国的时候。〃令尹伏地长跪,态度极其诚恳。
  〃吴国仗着汹涌江水,素来隔岸而神气活现,此生我的夙愿也是要灭了吴国威风而后快!可我们刚灭掉蔡国又要大规模进犯吴国,怕引起中原恶势围攻啊。〃楚灵王说。
  〃微臣力挡中原各诸侯,吴、越又有我们的内应,国王亲率十万大军讨伐徐国而恫吓吴国,这样吴王一定会向您称臣的。这个刚登基吴王余昧到底有多大的能力敢同国王抗衡呢?一定不能让他羽翼丰满!否则将来我楚国就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了!〃令尹弃疾分析了有利形势。
  〃没错!令尹不及时提示,我还真会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伍奢、费无忌听令!命你们各率五万兵马即刻随我杀奔徐国!申父率精兵五千护驾!〃楚灵王发出了庄严的命令。
  〃国王圣明!〃大臣们跪成一片,令尹弃疾眼中含着动人的泪花。
  〃西部防守,全托付令尹大人了!〃楚灵王说完这句话,便火速离开了自己眷恋的宫廷。
  观从怀着崇高的使命来到越国都城会稽,半夜叩开了越国大夫常寿过的府门,还没钻进门就说:
  〃我们两家的大仇眼看就要报复了,所以我高兴得几天几夜就合不上眼睛。这不,大老远偷偷跑来和你见面。按说堂堂吴国使者,哪有深更半夜敲门拜访的道理呢?只是太过于兴奋,也更迫切地要同常大人一起分享这分快乐,所以才失礼了!〃
  〃观大人专程而来,又声称报仇,这是哪门子仇是我吴、越两国大使而共享呢?〃常寿过清楚这个吴王宠幸之人,将来是自己最大的政敌,所以没有好语气。
  〃七尺男子汉哪里要计较平常的私怨呢?您我各侍其主也就难免磕磕碰碰的不是吗?抛去我俩的各自君主,那我观从又哪里会同您常大人有半点过节的呢?〃观从没有等待常寿过请自己坐,早就不客气地坐在宾客席上了。
  〃呵呵,是哪根筋让聪明绝顶的观大人今天说出这么理智的话呢?身为士大夫又哪里离得开自己君主恩怨是非呢?〃常寿过不冷不热地说。
  〃不要这么固执好不好?我一个流浪的人太清楚机遇的宝贵!常大人的才智用在越国,充其量只是一代的荣华不是吗?倘若听了我的,那么,保证常大人万代富贵享用不尽!〃观从了解常寿过的为人弱点,也更清楚越侯夫谭意欲巩固基业,对封分大臣的事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
  〃听您的话这是要我叛国求荣是吗?〃常寿过大怒。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常大人怎么就不懂这个道理呢?这天底下又有几个不是为自己子孙后代而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人呢?常大人入朝为官成天提心吊胆这又是为了什么呢?说白了不就是利用自己的才智为后代建立庞大的家业吗?在下屈身事吴与从前侍奉蔡侯这又有什么不同呢?谁给的回报最大那么我们当然就要择优考虑!否则,徒留虚名也一定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观从说。
  〃那么,你要我去选择谁呢?我这一家老小又哪里逃得掉越侯的手掌心呢?〃常寿过被说服了。
  〃真正圣明的君主看好的是我们的效忠表现,这又哪里需要大人像我一个亡国之人四处流浪漂泊呢?您只要呆在越国不动,也依然侍奉越侯,只要按照我的话去做,那么金钱、美女、珠宝就会像潮水般涌入您的家门的。〃观从朝门咳嗽两声,家臣便抬上满满一箱金子放在常寿过跟前。
  〃观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常寿过激动地站起来,表情很尴尬。
  〃常大人坐下来,小弟有许多话还要向您好好叙述呢。这点东西对深受越侯宠幸的您,当然是瞧不起的,但先请笑纳。蔡侯有言在先,这次一定会把我们两家的仇人公子围搞掉!而且后面还会送来更多的金钱的。〃观从说。
  〃这是真的!那要我干什么呢?〃常寿过说。
  〃你只要与越侯唱反调就行了。并随时保持和在下的联系。〃观从平静地说。
  〃早先大人您干什么去了呢?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到现在才告诉我呢?〃常寿过哈哈大笑起来。
  公子皙见到子西突然拜访,便不敢怠慢,这位仁义的庶弟同自己一样在朝中受到百般的冷落。与子西关系很近的子常也是庶弟,只是不受父王宠爱也就无权参与〃踩璧定君〃的角逐游戏。
  〃小弟这次来实际是来领死的。国王连年引发战争,令尹大人命我向您陈情去接子比回国接替君位。我左右为难,这才硬着头皮见您来了。〃子西说。
  〃说句实话,请现在国君退出,这又有什么困难呢?可子比哪里是治国的圣君?令尹大人为什么不亲自执政呢?〃公子皙也毫无顾忌了。
  〃令尹大人说,他会永远忠于兄长的国政工作,也只一心辅佐国政就满足了。〃子西说。
  〃弟弟你也太天真了。请回去转告令尹大人,就说我随时恭候他前来取我性命好了!〃公子皙坚定地说。
  〃我和兄长您的想法是一样的。那么,兄长就收留小弟陪同您吧。〃子西说。
  奔波了几天的申包胥,参拜晋昭公后,便把楚国内情详实地禀告了。晋昭公说:
  〃难得楚国国人如此壮举!公子比也不枉费他的这十多年的苦候。晋、楚的百年昌盛之世即刻就要开启,派兵护送公子比是我义不容辞的责职!〃
  〃子比十多年深受国君的恩宠,倘若如愿,我一定会把庸地奉送给国君,权当是子比的感激献礼!〃公子比忘乎所以。申包胥听后内心极不舒服,但又不便说什么,只好一个劲地陪笑。
  子比和申包胥退出整理行装,晋昭公也宣布退朝。满脸狐疑的韩宣子便急忙追上几步,问低头不语的大谋臣叔向:
  〃请问大人,子比能成功吗?〃
  〃怎么可能呢?〃叔向左右看看见没有别的人,所以才肯定地说。
  〃楚国上下和公子比都十分厌恶楚王,要求另立新君就像做生意的人牟取高利,这又怎么会不成功呢?〃韩宣子说。
  〃厌恶楚王另立新君这是当然的事。但另立的不可能是子比!您想想看,楚国人又有什么人真的跟子比相好呢?跟子比更不用说同心同德。夺取王位必须具有五大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是夺到了也是守不住的。〃叔向说。
  〃哪五大条件呢?〃韩宣子说。
  〃第一、受宠爱又必须具有贤才大臣;第二、有贤才辅佐又必须得到国内支持力量的积极响应;第三、必须要有长远谋划;第四、必须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第五、更重要的是国君自己有德行。〃叔向说。
  〃子比逃亡在外,当然也就无法看出他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一旦他当上了国王,那么一切会慢慢体现出来的。〃韩宣子说。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判断他的为人。子比在我国长达十三年,可跟随他的人又有谁学识渊博呢?可以说他没有贤才的辅佐;家族丧尽,亲人背叛,这也肯定没有支持力量;没有可乘之机却又轻举妄动,足以证明他没有长远的谋划;一辈子旅居在外,国人对他知之甚少,又怎么会有人民的拥护呢?逃亡在外,国人却没有爱戴他的迹象,可以说他的德行很差。现令国王公子围暴虐,无所顾忌,这是他自取灭亡。可子比却又不具备足够的立君条件,一旦作出杀死国君的罪行而登基,这样不择手段夺取君位的人谁又帮他呢?〃叔向说。
  〃照大人的意思,那么谁又具备接替公子围的呢?〃韩宣子说。
  〃可能是弃疾吧?弃疾统治陈地、蔡地,又有方城山为外属。在他管辖的区域听说没有任何邪恶的百姓和盗贼出没。这样他都不直接继位,给国人一定留下不因个人欲望而违背民心的好感,因此国人、百姓毫无怨言。宫廷发生内乱,但排行居后的当然依次继位,这是楚国的常例。〃叔向说。
  晋国是个卿士势力掌权的特殊国家,春秋末期,世袭的卿士家庭权势倾人。韩宣子在六卿中地位显赫,一直在暗中扩张自己的势力。对政权交替的国家大事所以极其关注。军国强国的楚国因同自己封地相邻界,将军同楚国交兵是一定的。子比这种毫无威胁之人,能够掌管楚国,这对韩宣子说来是天大的好事。叔向却有千万个理由说子比与君权没有缘分,而且准确预言是真正具有敌抗威胁的公子弃疾迟早成为大楚主宰,这还真不甘心。为了更进一步证实子比这次既然受到楚国谋臣申包胥来晋接子比回国,多少还是抱有一线希望,便拉住想离去的叔向说:
  〃多年逃亡在外的也不独有子比不是吗?当年姜小白奔莒,先君重耳流亡十九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