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投资必读-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来解释;而赞同者则以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成果来说明,成功的技术分析已经远远超过了概率统计能够解释的范畴。不论人们对其评价如何,技术分析历经数百年不衰并得到许多投资人士的青睐,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我们认为,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取决于使用者对技术分析手段的把握程度,取决于使用者对技术分析优劣势的理解程度,也取决于使用者如何应用技术分析手段。对于技术分析应扬长避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1)技术分析的优势

①技术分析是一套自成体系且可操作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指出,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提出了把握规律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对价格的历史走势有很强的解释力,对预测未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技术分析法(6)
②技术分析的分析对象简单直观,有一定的模式可循,有具体的形象可供参考,任何投资者皆可运用。

③技术分析图表上的各种交易信号是一种客观指示,不因投资者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因而它不受投资者所处的投资地位(多头或空头)、个人知识层次、经验的不同而变得不客观,从而保持理性分析及客观冷静的态度。

(2)技术分析的不足

①技术分析忽视了基本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技术分析完全无视黄金内在价值及供求关系以外的其他因素对价格的决定和影响作用,尽管它正确指出证券价格的波动是有规律的,但它对规律形成依据的解释是表层的、非本质的。它只解释了有什么样的供求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价格走势,而解释不了供求关系最终是如何形成的。技术分析实际上陷入了一个自我循环论证的怪圈,即现有的供求关系是过去供求关系向投资者指示买卖讯号,引致其发生相应的买卖行为所形成的;反过来,现有的供求关系又会向投资者指出新的买卖讯号,从而形成新的供求关系。也就是说,供求关系本身决定供求关系。因此,技术分析不可能从根本上把握价格运动的规律。当证券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因众多因素的作用而改变,或者说改变了供求关系的自我循环后,技术分析对证券价格的预测就显得束手无策了。

②技术分析结论有效性的主要基础是投资者的心理在相近环境下做出的相同反应。通常情况下,技术分析往往具有自我实现的特点,即大多数人依据技术分析进行操作,其形成的合力往往使技术分析的结论得到实现。但是,当证券价格趋势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时,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市场心理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说,能够影响市场的主流投资者的判断与反应可能与投资者恰好相反,这个时候,普通的技术分析往往不能得出确定性的结论,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的结论。

③技术分析对极为复杂多变的证券价格运动的分析和研判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得出的结论往往带有片面性和武断性。其单一的分析对象、历史重演的假定、直观的图形和指标及对含义的简明界定等,虽然理出了简而不繁的头绪,增强了可操作性,但这种思维逻辑本身的严密性仍有商榷之处。这些不严密的地方导致技术分析有很多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例如,在分析判断价格运动趋势时,确定性与时效性是成反比的,形态越完整,交易讯号越明确,交易讯号则可能越滞后;反之亦然。同时,由于证券价格的走势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完全重复历史,所以,知识背景、投资经验、分析能力不同的投资者对于相近的走势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导致了“走势陷阱”和图形多义性的出现。上述弱点既是技术分析的“败笔”,同时也是技术分析的生存基础和发展动力。
二、技术分析法(7)
(3)技术分析方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鉴于技术分析的优势和不足,在其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相结合。技术分析仅仅观察了市场本身的变化情况,但对于导致发生变化的基本原因不予关注。当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因素尤其是重大因素发生变化时,原有的技术走势规律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将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技术分析的准确程度。

②技术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综合使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有助于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因此,当使用某一种技术分析手段得出的结论较为模糊时,应注意多种技术分析方法的综合研判。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市场的发展变化,很多历史上曾经较为有效的技术分析经验和规律慢慢失效,在借鉴和使用前人和他人的结论时,要通过实践验证后才可放心地使用。
第二节黄金的基本分析法(1)
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与其他商品截然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来源于黄金自身的物理属性和曾经担任的货币职能。自20世纪70年代,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的货币属性逐渐减弱,商品属性不断增强,黄金商品的供求关系分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观点。这一部分,我们就影响黄金价格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从单因素的角度解析黄金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黄金供给因素分析

一般来说,黄金的供给来自矿产金、再生金、央行售金和生产商对冲四个部分。矿产金是每年黄金的开采量,是黄金供给的主要方式。再生金指的是首饰等回收后再做成金锭投入黄金市场,而非以旧换新。央行售金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组织销售所持的黄金。生产商对冲是生产商利用现货、期货和期权市场进行保值的活动。

1。黄金供给的特殊性

黄金具有的稳定性和永不磨损性使开采的黄金大部分仍完好地保存在地面上,这就形成了巨大的黄金供给储备——地面存金。地面存金让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形成缓冲,使黄金的供给更有弹性。对一般商品而言,需求的变化主要源于外生变量,如GDP、经济周期等因素。某种商品需求的突然增加无法被供给的相应增长消化,从而导致了该商品价格的上涨。对黄金而言,地面存金会降低突发需求对价格形成的冲击,某些需求方面的变化不会对黄金价格造成影响。

地面黄金存量主要分为珠宝首饰、工业用金、投资、中央银行和其他五部分。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在过去几十年间变化很大,例如1950年首饰用量为17000吨,占当时地面存金总量的27%,2006年首饰在地面存金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一半。中央银行分项的比例,包括中央银行、政府机构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则从1950年的50%以上下降到了2004年的18%。不过,地面存金总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截至2006年底,地面黄金存量为158000吨。图2…1显示的就是2004年底地面黄金存量的构成情况。

图2…12005年底地面存金分布情况
第二节黄金的基本分析法(2)
2。矿产金

地球上的黄金分布很不均匀,尽管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但是各国的黄金产量差异很大。2006年世界产金国前10名依次为:南非、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秘鲁、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加纳。中国黄金产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2006年中国黄金产量大幅增加了17吨(即8%),达247吨,凭借这一产量一举取代了澳大利亚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的地位。目前,世界每年矿产黄金2500吨左右,这是人类几千年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结果。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19世纪之前,人类社会的黄金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

19世纪开创黄金生产新纪元的是18世纪中期俄国乌拉尔山东坡岩金矿的发现,这个发现使俄国采金业开始复苏。虽然当时产量并不很高,但这使沙皇看到了希望,从而加强了金矿资源勘探工作。在这之后的70年里,俄国又发现并开采了许多金矿,到1840年,俄国的黄金年产量已经达到43。5吨,1847年,俄国黄金年产量占全世界年总产量的60%。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了黄金,很快就有数千人汇集在此寻找金矿,第一年生产了25万美元的黄金,第二年增加了40倍,之后黄金产量逐年提高,1852年产量达到77吨,1853年达到93吨。

1851年,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黄金。澳大利亚黄金产量开始快速提高,1852年产金26。4吨,1853年年产金达到70吨。

之后是南非在1886年发现黄金。1887年南非的黄金产量仅有1。2吨,5年后增加了25倍,达到30吨,1898年达到120吨,居世界第一。直到现在,南非总计生产了数千年来全世界矿产黄金总量的40%。

赶上19世纪黄金生产力大发展末班车的是加拿大。1896年,两个探金者亨德森和卡马克在捕捞大马哈鱼时,在克朗代克发现了黄金,从而诞生了一个新城市——道森市,这一地区的黄金一直开采到1966年。

总结19世纪世界黄金生产历史,可以看出,18世纪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生产黄金不足200吨,到19世纪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也就是说,19世纪后50年全世界平均每年产金200吨。
第二节黄金的基本分析法(3)
进入20世纪,总的来说,世界上黄金的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过几次产量大增的现象。1900年,世界黄金年产量300吨,20世纪早期最高年份产量达到每年700吨,3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达到每年1300吨,6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产量接近1500吨,80年代世界黄金年产量突破2000吨,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量总体还在增长。

19世纪形成的世界黄金生产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形成的产金大国目前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产出国。自1980年以来,南非的产金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产金量仍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的产金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特别是自80年代后期起,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澳大利亚的产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产金量趋于稳定,变化不大。目前全球主要产金国有: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不过,百年来世界黄金生产格局也有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年,在美国、非洲黄金产量下降的同时,南美的秘鲁、阿根廷以及东南亚的黄金产量却在显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黄金产量已占到全球的14%。

目前全球每年矿山生产的黄金为2500多吨,约占总供应量的70%(如图2…2所示)。2001年全球黄金产量突破2600吨,是历史上最高的,随后一直呈下降趋势。预期2010年全球黄金产量将不足1866吨,相比2006年产量的2467吨大约下降30%。从产金分布的地区看,南非、北美和澳洲依然是最主要的产区,但已呈现出日渐衰落的势头。中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秘鲁等国家在迅速追赶上来,不过和前几名还有一定的差距。

图2…2矿产金与黄金价格走势对比

资料来源:GFMS;LBMA

由于地面存金量的存在,每年黄金产量与价格之间关系并不明显,不过产量上升会增加市场上黄金的总供应,从而抑制金价的上涨。反过来,金价上涨则会刺激对黄金开采业的投资,使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