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良昏君-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耀天瞥了一眼一直自若神色的裴矩,有些好奇的问道:“裴卿有何话说?”
历史上的裴矩对夺嫡之事,表意晦涩不明,持明哲保身的态度。既然杨素为表示立场而来,而裴矩却也跟着而来,这令人不得不玩味一番。
裴矩不慌不忙的起身离座,顿首道:“矩只知为君效力!晋王若有需矩效力的地方,矩自当遵从驱驰,他日若晋王为帝,矩更会图脑竭力侍奉我皇。”
裴矩的话果然是暧昧不清。首言只知为君效力,任谁也挑不出他的不妥之处,复又表示愿受驱驰,这样就不会吃罪于晋王,但却不明说支持杨耀天夺太子之位,所以同时也不会得罪太子一脉。裴矩果然深谙官场存生之道。
裴矩虽不如杨素这般鼎铭支持夺帝,但总比反对夺帝好,杨耀天也不觉得是损失!毕竟他不是刘备,可以让张飞与关羽一见倾心,裴矩的朦胧表态也在他意料之中。
“裴卿请起,二位都请坐!”杨耀天再笑道,坐定。裴矩与杨素立即正襟危坐,再不言苟笑。
想起岭南之事,杨耀天又道:“二位如今领兵平南疆纷乱,可有久安之策?”
裴矩拱手答道:“矩窃以为南疆之地,尚未教化,如今应以震慑为主,所以朝廷应该再设一名大员镇守此处。”
杨耀天闻言,有些好笑道:“镇守?想我大隋总是搞镇守这一套!广十三岁便做了晋王,领并州总管拱卫京师;三弟俊做了秦王,领扬州总管,镇守广陵;四弟秀做了蜀王,领上柱国,镇守益州等二十四州;五弟谅做了汉王,镇守雍州,难道我大隋的天下不镇守便要散了不成!”
 

NO。41 岭南战略
更新时间2009121 12:33:02  字数:2982

 杨素与裴矩也是心中一震,有些莫名不解。因为自隋以前的朝代皆逃不出“镇守”二字,例如汉,刘邦称帝以后也是分封兄弟族亲为王镇守各地。有些朝代,虽无亲王镇守要塞,却也会派一得力亲信大员坐镇。可以说“镇守”已经成为朝廷保疆的一种习惯。杨素面有愧色,“殿下息怒。我等愚昧,还请殿下明示。”
杨耀天玩味道,“二位卿家皆是睿智之人,不会不知道“镇守”的害处!汉七国之乱,各位不会忘记吧!谋逆之人,全是镇守各地的亲王!所以单纯镇守,只会让一个完整的疆域化为一个个国中之国;镇守之人,俨然化身天子之臣;所以'镇守'方略不可取。南疆之地,本王绝不会采用镇守之法,但本王也不是妄想之人,所谓欲速则不达,所以南疆的战略要一步步走,不可一蹴而就。”
“素与矩皆是平南之统帅,殿下若有指点迷津之处,还望赐教。”杨素心中窃喜,若是南疆稳固,他和矩将会是大隋的功臣,朝堂地位升迁自不用多言。
杨耀天之所以痛恨镇守方略,皆因为隋朝末年镇守之人便是首先举旗谋反之人。这些朝廷委派的镇守要员,手中兵马粮草齐备,见得朝廷日益衰落,不反更待何时?杨耀天想起了杨素之子杨玄感,他就属此种人,趁着大隋外有征伐高丽,内有起义忧患,竟然痴心妄想做皇帝,公然谋逆。
杨耀天冷笑几声,不在复言镇守之事,而是就南疆的稳定战略提出自己的想法,“二位卿家以后务必慎言,本王不希望再听到譬如南疆荒蛮之地,族人茹毛饮血,不尚教化之类的言论。不仅南疆如此,若他日大隋将胡人之地纳入版图,对胡人也不得如此称呼。二位要谨记即为我大隋子民,享受我大隋雨露天恩,无有贵贱区分。这种思想可以归结为民族政策。大隋将要实行的民族政策总的可以概括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细分之下,一秉承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各族之人皆视为大隋子民;二给予少数民族自治的权利,但这种自治不是独立的割据自治,而是在朝廷的授意和监督下进行;三竭力发展各族经济,各族昌盛,则大隋昌盛,百无一害;四纳各族有才能的人为己用,消除民族歧视;五开展教化,消除愚昧;六尊重各族迥异的风俗习惯;七尊重各族信仰。若可以贯彻此民族政策,则四疆可定。”
宋师道闻言,端着手中的茶杯久久不放,整个人完全呆住了。杨素与裴矩也是如此。
“怎么?这样不好?”杨耀天也有些诧异,他们不应该是一副呆傻的神色,理应很兴奋才对。
“王爷,此举万万不能!”裴矩与杨素出人意料的跪拜在地,顿首倜然。
杨耀天心中有气,自然不会让他们起身,只是笃定的饮茶,许久之后才发话道:“有何不可?难为二位卿家不希望大隋边疆稳固安定,四野来朝?!!”
“素不敢!王爷,若此民族政策一旦实行,四疆可定,但中原危矣!”杨素有些惊慌,顿首在拜道:“中原士族、平民皆自视甚高,特别是各地豪绅文士之家,独独以正统自居,不屑四疆之地,才有这蛮夷之说!王爷若是置蛮夷之人可以与他们同行、同坐、同站、同朝为官,则他们必心生怨气,中原难以稳定!”
“哈哈,当真如杨卿所言?”杨耀天冷酷的笑了几声,有些愤怒的将手中茶杯掷出船外,跌入江中,可见愤怒至极。这分明就是后世的种族歧视,士族骄纵之风不可扬!
“若果真如此,要尔等何用!尔等手中的兵器都是只能烧火不能杀人的烧火棒吗!有怨气可以,但若有不轨之心,谋逆之行为,杀之便是!一人如此,杀一人;一郡如此,杀一郡;一州如此,杀一州;绝不姑息!”
杨耀天有些烦闷,每每想及隋朝远征高丽将要得胜之时,却最终败于国内起义贼子之手,时常叹气惋惜!杨耀天并不反感各路义军推翻暴隋,但反感他们置民族大义不顾,置国之战略不顾!农民起义虽事出有因,但毕竟有局限性,最终只会沦为助他人登基为帝的做嫁衣之人!所以杨耀天对这些号令农民起义、固执而愚昧的士族文人十分之反感,不,是十分之痛恨,意欲杀之而后快!
晋王盛怒,杨素与裴矩自不敢再言,只是高喊:“诺!”至于他们心中如何感想,杨耀天不得而知。
“二位起身吧!”杨耀天不见忧喜神色,只是淡淡吩咐他们起身,裴矩与杨素心中难免有些隐忧。
杨耀天看到他二人战战兢兢的样子,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原本他的脾气很温和,很少发火,但自他到了隋朝,做了晋王,总是高高再上,不知不觉间也养成了易怒的脾性。杨耀天这个人很乐天,也很善于调节自己,所以他立即笑意盈盈的亲切道:“二位无须心中介怀!本王的话有些过了,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记住,是绝不姑息!另外二位也该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自本朝鼎立九州,虽有牛弘献策定下朝中礼仪,但大隋弊端仍然存有不少。例如这文臣也可带兵,这简直就是儿戏!所以二位也应该想清楚是希望做文臣,参与议论国事,还是弃笔从戎做将军,征战四地,打下一个更广垠的大隋疆域!”
杨素弱弱问道,“王爷的意思是军、政分治?”
杨耀天一锤定音,“军政必须分治,我想没有一个军人希望上司是一个上了战场就会尿了裤裆的文人,而且这个文人只会言之无物的聒噪,本王也很是讨厌这样的家伙!罢了,说的有些走题了。还是说说南疆吧!不知二位可知百越族冼夫人?”
“定是顾大局,识大义,高风亮节的'宋康郡夫人',素与矩怎能不知晓!”杨素神色略解,淡淡笑道,“这次番禺王仲宣反,'诸州跟叛',形势紧逼,冼太夫人又出兵平叛,而'所到之处,闻风归顺',素早有耳闻。”
历史上的冼太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约八十年,其军事、政法活动横跨南越十余州。她生逢全国时局最混乱之时,作为南越首领,拥有自己庞大的武装力量,并且深得民心,完全具备割据称雄的条件,但她却能完全地顺应人民的要求与愿望,始终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她一生不遗余力地协助朝延剪除地方割据势力。惩治贪官污吏,革除社会陋习,以促进民族融合和推动社会文明进程。她事国以忠,亲民以德,行政以仁,治兵以义,因此恩播百越,威震南天。'冼夫人的相关介绍在置顶的帖子里,书中不再多言。据说此人就是宋缺的原型,而裴矩是石之轩的原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一言决之,岭南之人最畏惧的人是天刀宋缺,但心中最敬重、最愿亲近之人却是冼夫人。所以本王决定将冼夫人的事迹上奏朝廷,明示天下,封'谯国夫人',可设幕府,署长吏以下官属。特准许她调六州兵马,遇非常事可先斩后奏。二位卿家此次南行,可将本王之话复言与她,她必会臂助二位卿家覆灭南疆之乱。二位卿家文治武功唾手可得,父皇必定会更加倚助!”
“诺!”杨素心中也很是痛快,深感此次拜见晋王之行收获颇多,可谓不虚此行。杨素此行收获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他明白了晋王争储之心,寻到平步青云的倚仗;二是晋王的岭南战略,可以令他功勋更胜,朝中威望必定可以直追高颖。至于民族政策、军政分治,那些都是还很久远的事情,所以他目前并不关心,但独独关心冼夫人一事。杨素心中也是对晋王崇拜之意更甚,扶植谯国夫人这面大旗,可以很好牵制镇南王在岭南的实力,不久之后,镇南王便沦为一个虚职!
杨耀天的岭南战略其实就是制衡宋家之战略,恢复朝廷对岭南的掌控权,果然是深谋远略。
 

NO。42 微妙平衡
更新时间2009121 12:33:24  字数:1998

 楼船中途在一小栈前靠岸。
杨素与裴矩皆身兼枢要之职,久离大营只会徒惹有心之人非议,故一袭谈话之后便喜滋滋的下船,改乘快马返回南疆。
杨耀天身为王爷,身份高贵,所以并没有送杨素等人,而是与宋师道走向船头,看着夹岸两侧的美景。
只见气呼呼的宋玉致拖着宋玉华登上舰首,素手一指杨耀天就是一通莫名其妙的指责,“姐姐,你问问狗屁王爷,他是怎么商议对付宋家的!狗屁王爷信誓旦旦答应姐姐确保宋家无刀兵之灾,却又在岭南扶植一个什么冼夫人,显然对宋家没安好心。”
宋玉致生起气来也是那么清美可人,杨耀天淡淡摇头笑道,“宋玉致什么时候改行做细作了,竟然偷听我们谈话,很不符合你的个性啊。”
“我的个性就是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狗屁王爷不敢承认?二哥也在场,二哥说他有没有这么做。”宋玉致转而望向宋师道,气呼呼的小嘴也撅的好高,煞是可爱。
宋师道只是微笑不语,有些宠溺的看着宋玉致胡闹,神色有些乐在其中的味道。
宋玉华却有些明白了,只见她拍着宋玉致的小手道:“王爷若是谋害宋家,二弟又怎么会置若罔闻呢!傻妹妹,王爷一定不是谋害宋家。你想一想就明白了!”
宋玉致有些迷惘,咋想之下,好像也有些道理,可又还是有些疑惑,敲了敲脑袋再想了一通,却还是没能想明白。
杨耀天看着换上女装亭亭玉立的宋玉致,有着大好的青春年华,俨然一颗年少不知愁滋味的青涩果子,也是一阵开怀大笑,“想破你的小脑袋,你也不会想明白的。其实,我也不想关心这样的事情,但造化弄人。为了不再经历那些悲惨的过去,即使一个很懦弱、很普通的人也会把一些莫名其妙的责任揽在身上,有时候是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我吧,我以前从没想过怎么样才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怎么样才可以在各种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