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怎么办].时寒冰.文字版-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有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持续升值的财富,意味着拥有随时可以兑换成任 

何一种货币的财富! 



    一方面,全世界的稀缺资源由于消耗量增大正在快速减少,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威胁,自 

然,其价值也会越来越大。英国石油公司(BP )在2007 年6 月13  日公布的《世界能源统 

计评估》中称,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计算,世界上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可供人类使用 

40 年。但是,一些科学家却表示,统计数字中包含了许多政治因素,到2011 年对于石油的 

需求就将超过产出,石油枯竭将提早来临。1 



    另一方面,用以计算这些稀缺资源价值的货币(如美元)是在持续贬值的,反映到资源 

的价格上,自然是上涨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大都是以美元计算的,以美元报价的商品价 

格与美元汇率之间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美元贬值时,商品价格上涨;而当美元升值时,商 

品价格下跌。比如,2002~2004 年底,美元贬值30%,黄金价格上涨57%,原油价格上涨 

112%,铜价格上涨116%。 



4。2、储备资源就是储备财富 



    资源就是财富,稀缺资源就是珍贵财富。这个道理,早在几十年前,日本、美国就弄明 

白了。 



    美国是主导废除金本位制的国家,但是它却深知黄金的重要性,在其他各国大力储备美 

元时,美国却重点储备黄金。美联储和财政部管理的美国货币储备黄金规模约为8500 吨, 

占美国外汇总储备的56。5%,占全球货币储备黄金总数的27%,且从不卖出黄金。 



    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国家官方黄金储备资料看,截至目前,黄金仍是许多国家官方金 

融战略储备的主体,西方前十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 



    美国还储备石油,禁止近海石油的开采其实就是一种最天然的储备,也是成本最低的储 

备方式。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2007 

年美国日均石油消费2069。7 万桶,其石油高度依赖进口,日均进口石油1221 万桶。美国并 

不缺少石油。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署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 亿桶, 

居世界第11 位。美国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近海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但是, 

美国一方面到世界各地控制石油资源(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达到这一目的),另一方面,却对 

自己的石油资源严加控制。 


… 页面 45…

    这一切,都是借环保之名来完成的。1969 年1 月,美国加州发生重大石油泄漏事件。 

由于油压力过大,圣巴巴拉海湾的海底油田发生严重井喷,海面覆盖了1~2 厘米厚的油层。 

1982 年,在里根政府任期内,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冻结距海岸线4。8~322 公里的美国 

大陆架石油开采。这项法案每年都被重审延长。 



    1989 年,由于船长擅离职守,埃克森美孚的Valdez 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触礁, 

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原油泄漏事故,这也成为美国环保史上一次标志性事件。1990 

年,时任总统老布什签署行政令,将石油禁采区域扩大为墨西哥湾中部和阿拉斯加近海外的 

所有近海海域,禁令有效期至2002 年。1998 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又将有效期延长至2012 

年。 



    美国的石油禁令因环保问题而起,但并非唯一原因,因为1989 年的原油泄露事故并非 

是石油开采引发的,而是运输引发的,其结果却是出台禁止开采原油的禁令,就充分证明了 

这一点。 



    美国禁止在近海开采原油,除了环保原因,更与美国的长远石油安全战略有关。石油是 

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封存本国石油资源,有备无患,不仅在石油战略物资储备上掌握了主动, 

而且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美国将来开采出来的原油价格,恐怕已经是现在的很多 

倍! 



    虽然美国总统小布什在2008 年7 月14 日宣布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并 

敦促国会采取类似措施废除相关法律禁令。9 月16  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允许石 

油公司在征得邻近州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在距岸50 英里(80 公里)以外的海域开采石油。 

但此项法案对于美国近海油田的开采,实际意义不大。 



    首先,美国近海180 亿桶石油储量中,约88%位于距岸50 英里的范围内,而这部分依 

然被禁止开采,开禁的部分占比很小。众议院其实是在“阳奉阴违”,诚如白宫在随后的声 

明中所说:该法案自称开放了美国能源资源,实际上却阻碍了这方面的发展,因为它永久禁 

止了距岸50 英里内的石油开采,并增加了向大型石油公司征收的税种。 



    其次,沿岸州政府出于环境的考虑,在民众的压力之下,将反对开采近海油田,并且根 

据众议院的法案,沿岸各州无法从石油开采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州政府就更不会批准在其 

附近海域开采石油了。 



    掌控着石油资源,就掌控了石油战争的最核心武器。 



    日本在资源储备方面,更是处心积虑。 



    日本的战略资源极度缺乏,因而历届日本政府都十分注重保持和增加战略物资的储备。 

据统计,日本99%的石油、73。3%的煤炭、99%的铁矿石以及100%的镍、锰、钛等稀有金 

属均依靠进口。由于绝大部分资源都依赖进口,一旦战时其物资进口被切断,日本的军事工 

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将在短时间内陷于停顿和瘫痪状态。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几 

乎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施储备制度。 


… 页面 46…

    日本的物资储备不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钢铁及众多稀有金属等,而且还有粮 

食、木材、大豆、动物饲料等。2003 年底,日本政府拥有的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92 天, 

民间的石油储备量也可供日本全国使用79 天。加上流通领域的库存,日本全国拥有的石油 

储备量足够全国使用半年以上。日本是产钢大国,年产钢铁基本上维持在1 亿吨左右。但日 

本的铁矿石和焦炭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所以也同样实施储备制度。钒、铬、锰、钴、镍、钼、 

铂、银、铜以及钨等其他稀有金属也不例外,都必须实施战略储备。2 



    与美国一样,日本有些资源也禁止开采。比如煤炭,日本国内也有煤炭资源,但大都已 

经关闭,不再开采,而是作为一种储备手段,留到最需要时开采。煤炭在日本能源消耗中占 

比较低,但日本仍然从国外进口大量优质煤,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储备。 



4。3、全球争夺资源 



    资源不是货币,但是未来人们将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资源的购买力将远远大于目前以 

纸币为核心的货币体系所代表的购买力,资源不仅具有货币所具有的功能,还具有货币没有 

的功能,比如,资源作为工业原料的功能就是纸币所缺乏的。 



    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越多,这个国家就越主动。因此,普京政府极力加强国家对资源的 

控制。以“尤科斯事件”为标志,普京政府加强了对石油工业的整顿与控制。第一,国家强 

力介入能源工业,强化国家对能源工业的控制;第二,对石油企业停止执行私有化计划;第 

三,限制私营石油公司进行强强联合;第四,政府全面控制俄罗斯国内石油公司与国外石油 

公司的大型合作项目。3 



    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对在本国开采资源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外国人根本别想染指。 

美国早在1920 年颁布的《矿产租赁法》中就规定,除非通过持有某公司的股权,否则禁止 

外国人享有租赁物所有权。此后的一系列法律,进一步强化了其对资源的控制和保护。 



    日本则通过法律和政策、金融支持,鼓励民众到海外购买资源。 



    为了保障矿产资源稳定供应,日本组织各种团体以经济援助为前导,以各种名义向世界 

各地派遣事业调查团,收集包括资源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以海外矿 

产勘查补贴计划的形式,主要通过金属矿业事业团和海外经济合作基金会等机构,对日本公 

司开展海外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矿山基本建设提供资助或贷款担保。 



    金属矿业事业团用政府提供的补贴费,在国外可能贮存有大型优质矿床的地区进行区域 

地质调查,查明有望的矿床赋存区后交矿业公司继续进行勘查。在这一阶段,日本政府发放 

补贴的标准是钻探和坑道工程补贴 1/2,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补贴2/3。矿业公 

司进一步找矿时,可通过海外经济合作基金会获得政府贷款。日本企业与外国公司合作进行 

地质调查也可以获得政府资助。 



    日本政府正是通过这项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的实施,在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自 

主建设了一批海外矿山,保证了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4 



    正是由于日本在海外控制着庞大的资源,所以它才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出其不意地将中 


… 页面 47…

国陷入弱势境地。 



    2005 年2  月,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日本新日铁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上 

涨71。5%的协议,最终迫使中方不得不含恨吞下苦果。2008 年2 月18 日,巴西淡水河谷发 

表的声明显示,该公司与日本新日铁、日本钢铁公司达成的谈判结果为,大部分铁矿石的价 

格较2007 年上涨65%,这让正坐在谈判桌前的中方代表感到愤慨。 



    从2003 年开始,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就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 

家。但也正是从此以后,铁矿石价格似乎走上了不归路,几乎一年一个台阶。这难道仅仅是 

一种巧合吗? 



    按照人们的认识,像日本这样资源匮乏的国家(其铁矿石的85%依赖海外进口),更应 

该喜欢铁矿石价格下跌才对。问题在于,早在多年以前,日本企业就走出去进行资源参股、 

收购,单就铁矿石而言,日本专门挑选储量大、铁矿石品位高、开采条件好、交通方便的矿 

参股或收购。无论是巴西、澳大利亚这些铁矿石大国,还是印度、加拿大等铁矿石的后起之 

秀,都遍布着日本资本的身影。这意味着,铁矿石涨价对日本企业将能够带来三大好处: 



    其一,日本企业可以从铁矿石涨价中分一杯羹。由于日本企业对铁矿石资源的控制已经 

成熟(日本三井集团一家就控股4528。5 万吨的铁矿石资源,占世界总贸易量的7。87%),它 

能从铁矿石涨价中获取丰厚利润。其二,将能削弱甚至挤垮中国部分钢铁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